6旬夫妻耕種20畝地,趕農時葡萄園內出藤苗,感嘆:不幹有啥法


近日到晉南農村走訪,在一個鋪蓋著塑料布的大棚中,遇到一位大爺正和老伴在棚內剷土。經聊天得知,大爺姓柳,今年62歲,塑料大棚裡種的是葡萄,去年葡萄收完後,按照管理要求把葡萄根和藤都埋了起來,現在到了春耕季節,葡萄即將發芽,要趕緊把那些藤和根挖出來,搭到架子上。“如果發芽了再搭,非常容易誤傷到葡萄芽,影響生長和產量。”柳大爺說。#春耕進行時#

柳大爺所在的村子是葡萄種植專業村,全村幾乎家家都有葡萄大棚。“我們種的葡萄是一個叫做克瑞森的品種,這種葡萄皮硬、無籽,耐存儲,但成熟期比較晚,基本在10月以後。”柳大爺介紹,克瑞森是從美國引進的一種雜交葡萄,因為村裡種植已經形成氣候,所以一到成熟期,國內的客商就帶車來採購,近幾年的銷路一直不錯。圖為村裡其他農戶的葡萄種植大棚。

柳大爺的葡萄是8年前種的,畝產可以達到四五千斤。因為是晚熟品種,幾年來的價格基本保持穩定,平均每年每畝能掙兩萬多元,這樣的收成在農作物方面算是不錯了,柳大爺感到很滿足。圖為夫妻倆沿著葡萄藤的田壟在剷土。


柳大爺說,克瑞森在管理上卻比較麻煩,施肥、上架子、掐枝、澆水、打藥等等,需要投入不少的精力,特別是這個品種怕凍,每年入冬前要用土將葡萄藤和根埋起來,來年春天發芽前再挖出來。圖為柳大爺挖土時,乾燥的塵土隨著鐵鍁的翻動而飛揚。

“藤子挖出來後,就要抓緊時間將藤子綁紮在大棚內的鐵絲上,等待葡萄發芽。如果挖得晚了,讓芽子在土裡長出來,那在挖的時候非常容易挖斷新芽,或者在綁紮的時候傷了芽子。這樣的話,就極大地影響了葡萄發枝,影響掛果和收成。”柳大爺介紹。圖為地壟上是柳大爺和老伴已經挖出的葡萄藤。

柳大爺全家一共有20畝地,雖然葡萄的收益高,但家裡的勞動力只有他和老伴兩個人,所以就只種了5畝葡萄,另外種了5畝的桃樹和10畝麥子。夫妻倆有兩個女兒和一個兒子,女兒出嫁了靠不上,兒子一家早早地出去打工了,一年難得回來一次,20畝地全靠他們老倆口耕種和管理。圖為柳大爺的老伴在挖葡萄藤。


“前幾年幹活還可以,隨著年齡越來越大,現在體力也跟不上了,可不幹又有啥法呢!”柳大爺苦笑著說,雖然兒子結了婚成了家,已經不用管了,可人總要吃喝,自己手裡總得留點餘錢“存貨”,萬一有個啥病呀災呀,心裡不慌啊,“另外,當了一輩子農民,自己也不想停下來,覺得活動著身體就好,要是啥都不想動,就說明真有問題了。”

看著夫妻倆在翻挖葡萄藤時,發現地壟下面撒了一些黑白相間的顆粒,經詢問才知道是肥料。柳大爺說,在翻挖的同時,把挖出的土直接蓋在肥料上,一舉兩得,這些肥料可以保證葡萄長勢更旺。說起今年的疫情對春耕是否有影響時,柳大爺搖了搖頭,說影響不大,“抓緊幹兩天,影響的那點時間就能趕回來。”圖為柳大爺的老伴將翻挖出的土蓋在肥料上。若想閱讀更多鄉村故事,請點擊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