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73岁的李兰娟院士良言警世,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她?

胡启伟


李兰娟院士是抗击新冠肺炎的功勋人物之一,她的实际言行,深受全国人民的赞赏和爱戴。

一,李院士作为国家卫健委高级专家组主要成员之一,第一次到武汉调研疫情,发现了新冠肺炎"人传人"的严重实情,果断向国家提出对武汉实行"封城"隔离的建议,并及时得到采纳。为阻止疫情在全国迅速蔓延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二,李院士不顾自己73岁的高龄,她奋战在武汉抗疫第一线,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也不断给我们带来好消息。先是确认阿比朵尔、达芦那韦能有效抑制新冠病毒,然后率领团队使用她自创的李氏人工肝系统,以及"四抗两平衡"救治模式,让两名危重症患者转出了ICU,这意味着可直接降低危重症患者的病死率,给人们增强了打胜这场阻击战的信心。

三,李院士在抗击新冠肺炎的同时,更以良言警世,为青年人指明了人生航向,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奉献良策。她说:"疫情结束后希望国家给年青人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把高薪留给一线科研人员,不要让年青人一味追崇演艺明星,他们是强不了国的。国家的兴衰要靠科技、教育、医疗,所以要树立全民崇尚医生、科学家、教师、军人,是他们在支撑民族脊梁。"……李院士的这番话,令国人醍醐灌顶,由衷赞美,引起了全社会强烈共鸣。

李兰娟院士,不仅是一名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一名崇高的精神文明"吹哨人“!





玉堂行佛人


在疫情期间,73岁的李兰娟院士的良言警世,第一,力排众议,做出武汉封城,全国居家隔离的英明决策。第二,直接说出了全国大多数人民的心声,希望等到这次疫情过后,国家可以给年青人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应该将高薪留给那些德才兼备的科研,军事人员,应该管控一下明星的天价片酬问题。因为他老人家看到在国家和人民有灾有难的时侯,是广大共产党员,解放军战士,医护人员和广大科研,爱国人士,他们不怕苦,不怕累,冒着生命危险冲锋在抗病救灾的第一线。而那么拿着天价片酬的影视所谓明星们,他们还亨受着住豪宅,喝洋酒,开名车,亨美食的奢侈生活,(除少数名星以外),虽然捐了些钱,但和他们的收入相比,简直是九牛一毛。所以李院士的发言,是非常正确的,也是特别及时的。受到了大多数人的喜欢和尊重。

也就是这位刚直不阿的老院士,在国家有难之时,说出警世恒言,因为李兰娟院士的一直保持着是为民治病,去民疾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赤脚医生到2003年的防控救治非典之时,敢做敢为,直言献策,对患者隔离管控,把疫情的危害降到最低,特别是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到来之季,73岁的古稀老人李兰娟院士主动请缨,投身到防控救治疫情患者的第一线,对疫情的状况和传染性进行科学分析,做出正确判断,冒着巨大风险,做出了武汉封城,全国隔离的英明决策,上报国家,获取支持,才避免了大面积疫情在全国漫延,为防控救治工作打下了基础,为早日取得这场抗击疫情的胜利赢得了时间。

李兰娟院士,从一名赤脚医生到中国工程院士。治病救人为天职,秉着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为原则。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作风,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救治了无数患者,致人民的健康高于一切,在每次灾难之时,不顾个人安危,冲锋在前,充分体现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和奉献精神,她是国家的栋梁,人民的榜样,时代的楷模。


赵绍亮


因为李院士是毛泽东思想的践行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因为李院士心中有人民,有老百姓,公而忘私!

因为李院士曾经是一名深受百姓喜欢的“赤脚医生”!

因为她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





天马行空的老兵


之所以那么多人喜欢73岁的李兰娟院士,就是因为她在疫情期间能够良言警世,对我们整体疫情的控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李兰娟是谁,这位巾帼英雄可是真不简单,她是中国工程院传染病学科唯一的女院士,是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是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是一位权威女专家、学术带头人。由于李兰娟院士的优秀,所以,被邀请兼任许多的社会职务,因为太多,在此不一一例举。

而大多数人认识李兰娟,是在这次疫情期间,当武汉出现疫情之后,包括李兰娟在内的许多医学界人士进行观察研讨。当意识到武汉的疫情正在输出到其他地区时,李兰娟院士果断向国家提出了武汉封城的建议。用她的话说,是刻不容缓。因为她担心这样的输出会让其他地方的疫情像武汉一样逐步蔓延。

然而,让武汉这样一个大城市封城可不是一件小事,而且,又正好赶上了春运。于是,在进行了短暂的谨慎观察之后,李兰娟院士的建议被采纳,1月23日10时起武汉正式封城。也正是李兰娟院士的这个建议,终止了武汉疫情的输出。可以这么说,我们其他各省都要感谢李兰娟院士的勇敢建议,因为是她阻止了武汉以外所有地区的疫情加重,保证了其他地区的疫情能在短时间内控制到现在这个程度。所以,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建议,李兰娟是一位很了不起的院士,因为提出这个建议需要背负多大的压力,大家可想而知。李兰娟院士是这场抗疫战中当之无愧的巾帼英雄。

除此之外,从疫情开始到现在,这位73岁的院士一直在为抗疫奔波忙碌着。除夕一早,当大家都在合家团聚迎接新年时,她却在赶往北京开会的路上。到了北京后,只是自己简单的吃了一份外卖饺子,便又投入到了工作当中去。会议结束后,当晚又赶回了浙江。当大家在享受过年的其乐融融时,她则在为大家的健康保驾护航,一刻都没有停歇过。

另外,在2003年FD时,同样是李兰娟院士顶着巨大的压力建议隔离“在水一方”社区。最终,对杭州乃至整个浙江的疫情控制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这也许就是那么多人喜欢李兰娟院士的原因,她总是能在关键的时候站出来提出重要的建议,而且,每次的研判都准确无误,每一次建议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她提出这些建议的目的不是为了别的,是为了大家。这样一位优秀的医学专家,怎么能不被大家喜欢和尊敬。这样的人才是我们心中真正的明星,国之栋梁!

欢迎大家在谈谈自己心目中李兰娟院士的印象。

【谢谢朋友们耐心阅读,欢迎关注、评论等,发表看法,一起互动交流!】


龍族社


是因为李兰娟院士的良言警示,说出到14人民的心坎上了。她带领团队奔赴战场第一线,她舍小家为大家、不为名利、舍生忘死、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治疗的全过程、为人民排优解难、为国家尽心尽力,拼搏奋斗战胜新型冠状病毒。她在战场第一线向国人良言警示,国家要培养有用人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当今社会,很多人从小就崇拜明星,想当明星赚大钱💰,轻视学习文化知识,这是一个错误的社会导象,一定要及时扭转过来!一个国家的强盛,主要靠的是科学技术,现代化国防建设,靠的是那些夜以继日、默默无闻地坚守在科技岗位上的科学家、院士,工程师,白衣天使,如,钱学森、华罗庚、袁隆平、钟南山,吴薇,李兰娟,李文亮等等,他们才是国家的栋梁,人民的英雄,人民的真正明星。

文艺界的明星是不能强国的?文娛工作者应像大多数行业一样,实行工薪制,天价的片酬是不平衡的。

一个人的工资水平应该与他对社会的贡献大小直接挂勾,这样才能得民心,顺民意。[玫瑰][玫瑰][玫瑰

李兰娟院士的话震耳欲聋。她说出了14亿人的肺腑之言。在国家遭受疫情灾难的关键时刻,李院士73岁高龄不顾自己生命安全,义无反顾冲向抗击防控疫情阻击战的第一线。她就是老百姓需要的“活菩萨”她是巾帼英雄的典范。所以李兰娟院士,深受中国人民的喜欢,她是中国人民的骄傲。











凤凰记者1


这是因为李兰娟院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中国现在最需要的是科学技术,军事人才,不需要巨额高酬片的影视明星”。

李兰娟院士的话震耳欲聋。她不仅喊出了亿万普通老百姓的肺腑之言,而且,在国家遭受疫情灾难的关键时刻,李院士不顾自己七十三岁高龄,义无反顾冲向抗击防控疫情阻击战的第一线。她就是老百姓需要的“活䔒萨”,中国巾帼英雄的典范。

综上所述:这样一心为民的“华陀”李兰娟院士,老百姓不喜欢,还能喜欢谁呢?!


木易拙见


李院士一到武汉,就投入工作。掌握一手资料后,勇敢的上报國务院,要求对武汉封城。勇于担当,对治疫,抗疫做出了重大贡献,对全国人民健康起到了有力的措施。一个七十多岁的女院士一直奋战在治疗一线,置自己安危不顾,是一名勇敢的医疗卫士。她低调,务实,敢于承担,勇于奋斗!这样的院士谁不称赞!国家把最高奖授于李院士,是对李院士最高的奖励!




厨乡名村


从最基层的赤脚医生做起,领悟到毛主席的指示精神,就是人民群众的健康马虎不得。现在的很多医生没经历过基层生活,从大学就到医院,天之骄子,领悟不到基层群众的疾苦。当年主席就是看到这情况,医院越来越多,越来越大,但都集中在大城市里,群众,特别是农村的农民看病难的问题不单解决不了,还越来越严重,于是把城市的“大老爷们”赶出城市,到农村去,到基层去。经过强制行动,在全国的农村,村村有卫生所,公社有卫生院;在工厂,有厂医;在学校有医疗室等等,一下子解决了群众就近看病的问题。李院士就是那个年代培养出来的医生,与人民群众的感情最深,所以一切判断都是以人民群众利益出发,关键时刻更显英雄本色!


储能量


她是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向李老致敬!



春天来了7270


“这次疫情结束以后,希望国家逐步给青年一代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把高薪高福利高地位留给德才兼备的科研、军事技术人员,让孩子们明白真正偶像的含义......”,这就是李兰娟院士的良言警句。大家之所以喜欢她,是因为在国家、民族遇到大灾大难时,这位73岁的女院士,不顾年事已高,毫不犹豫带队奔赴抗击疫情的一线战场。经实地调查、研究后,大胆、率先提出武汉要采取“不进不出”、严格封城的措施,并亲自参与治疗危重病人,普及病毒知识,与医务人员讨论诊断和治疗方案。她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已进古稀之年的“战士”,在国家危难时刻的底气、勇敢、担当,她是中国的脊梁。 同时呼吁国家、社会要引导青年一代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和价值观,堪称“国士”。她用自己的学识、行动为国家、患者抵挡疫情的发展、折磨,扛起抗击疫情阻击战的旗帜,为年轻人树立了榜样,你说我们能不敬重她,喜欢她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