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黑暗模式終於來了,蘋果成功了

微信黑暗模式終於來了, 都是蘋果逼的……

微信黑暗模式終於來了,蘋果成功了

今天,微信的一份公告又一次引爆了熱搜:微信開發團隊宣佈,iOS遲遲未上線的微信黑暗模式將會在下個版本更新中推出。

微信黑暗模式終於來了,蘋果成功了

在去年六月,蘋果宣佈iOS上線黑暗模式之後,國內主流app都在下半年陸續做了適配。而之前有消息稱,蘋果要求所有app在五月之前完成黑暗模式適配,引發了軒然大波。不過經查證,蘋果並未作出強制規定,微信下架風波只是虛驚一場。

但作為國民app,相比其他產品,微信的黑暗模式則可以說是“姍姍來遲”。

時隔半年的“驚鴻一瞥”

黑暗模式的優勢,想必不需要小雷多說,夜間使用手機的時候,黑暗模式的加入讓用戶在晚上用手機的時候不用忍受刺眼的屏幕強光,更舒適地使用手機。

微信黑暗模式終於來了,蘋果成功了

實際上,在去年iOS沒有推出黑暗模式之前,就已經有手機廠商來試圖解決這個事情,最激進的無疑是魅族。

在2018年推出的Flyme 7中,魅族就已經內置了黑暗模式,並且隨著功能更新,可以做到不用軟件廠商適配,即可使用夜間模式。vivo的Funtouch OS也在去年三月份支持全局深色模式。

微信黑暗模式終於來了,蘋果成功了

當然,由於不需要軟件自行適配,那就意味著如淘寶這種大量非標準控件構成的app,夜間模式基本不能實現完美顯示。想要觀感的完美一體化,還是需要從軟件廠商那裡下手。

微信黑暗模式終於來了,蘋果成功了

截止到去年上半年,已經有很多軟件廠商開始在自己的app里加入了黑暗模式,如知乎、百度貼吧和新浪微博(國際版),都編寫了自己的黑暗模式。當然,各大app的黑暗模式,其色調,顯示方式,必然達不到完美的統一。

但有總比沒有好,在QQ都推出了自己的黑暗模式(還做了一次迭代)之後,飽受“刺眼”所苦的用戶紛紛艾特微信團隊,希望微信也上線黑暗模式。

微信黑暗模式終於來了,蘋果成功了

微信黑暗模式終於來了,蘋果成功了

當然,這條微博過於迷惑,現在你是找不到了。

不過在兩個月後的WWDC 2019上,蘋果在介紹iOS 13的Animoji新功能時,“暗示”了微信黑暗模式的加入。

微信黑暗模式終於來了,蘋果成功了

而在蘋果的iOS 13公佈之後,谷歌在安卓10也正式發佈了黑暗模式,微信的系統級黑暗模式終於要來了。

微信黑暗模式終於來了,蘋果成功了

只不過,這一等,就等了半年之久。

黑暗模式的難與易

正如小雷在之前提到的,系統原生支持的黑暗模式必然是最佳選擇。一、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證穩定性;二、使用系統提供的API,可以大大減少開發成本。

而事實也的確如此,在蘋果和安卓都出臺了黑暗模式的詳細技術規範之後,各大app要麼放棄自己的黑暗模式,要麼添加一項“隨系統進行更換”的按鈕。

微信黑暗模式終於來了,蘋果成功了

而在各大軟件廠商都在紛紛跟進的時候,微信卻又一次陷入了沉默之中。

難道微信的黑暗模式很難做嗎?某種意義上是的。

作為中國最火熱、使用頻度最高的軟件,每次微信對於新功能的加入,都會引發外界對微信未來方向的解讀。而微信自己,也往往對新生特性偏向保守態度,微信從聊天軟件的便利性、易用性來說,只能說最“無害”,卻難稱最好。

微信黑暗模式終於來了,蘋果成功了

但隨著各大主流廠商紛紛上馬黑暗模式,微信也終於做出了回應:12月17日,微信終於在7.0.10測試版上放出了黑暗模式的beta。

微信黑暗模式終於來了,蘋果成功了

原本這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但對於iOS用戶來說就未必了:在這次的更新中,微信的黑暗模式只能在安卓系統上測試,iOS依舊沒份。

而對比更為鮮明的是,在微信推出黑暗模式beta四天後的12月21日,淘寶也上線了自己的黑暗模式,和微信不一樣,淘寶支持iOS內測,並且作為測試版,觀感還過得去。

微信黑暗模式終於來了,蘋果成功了

而從開發難易度來看,淘寶的開發難度要遠高於微信:諸多控件、諸多層級、操作邏輯眾多。阿里針對這一問題,也特地做了“語義替換”,通過語義分析,將淺色部分自動替換為深色。

微信黑暗模式終於來了,蘋果成功了

簡單粗暴,卻有效。

當然,淘寶的這個黑暗模式還是有很多不足:例如天貓超市、店鋪收藏等深度界面都沒有來得及做適配。但和淘寶的適配難度、以及適配速度相比,作為一款早就登上蘋果舞臺,卻遲遲沒有發佈適配的app來說,微信的反應確實有些滯後了。

作為iPhone用戶,只能希望微信團隊儘快放出新版本,別再拖了。

軟件巨頭的“造輪子”

眾所周知,國內的軟件生態可謂是“諸侯割據”,硬件廠商往往地位不高。這有很多原因:谷歌的缺位、監管部門的無力,以及早期安卓形態的碎片化。我國移動互聯網的特殊性,造就了“超級app”的出現。

而在早年間,手機硬件水平還沒有取得飛躍性進展的時候,我國的軟硬關係就是典型的安迪比爾定理:

安迪比爾定理是對IT產業中軟件和硬件升級換代關係的一個概括。原話是 “Andy gives, Bill takes away.”安迪(英特爾)提供什麼,比爾(微軟)拿走什麼。你提供更高的性能,我也會寫出更臃腫的程序來吃掉它。

微信黑暗模式終於來了,蘋果成功了

雖然硬件的快速增長最終解決了“全家桶”問題,但並沒有終結這場亂象:指紋支付軟件說了算、遊戲不交保護費就要享受二等人待遇、統一推送聯盟天天開會。

安卓如此,蘋果也不好過,近幾年蘋果在中國的銷量下滑,使得它在軟件生態上的話語權也失去了原有的號召力。“不適配就下架”的戰略,在我國也越來越難站住腳(當然,夜間模式適配不是強制的)。

微信黑暗模式終於來了,蘋果成功了

儘管現在,我國硬件廠商開始嘗試用“超高配置”和“鐵腕手段”擺脫這些軟件巨頭的依賴,各大手機廠商都有自己的軟件管家,華為也在努力開發自己的生態平臺。但微信對於黑暗模式的遲緩應對,仍然是這幾年軟件巨頭沉迷“造輪子”,輕視標準、忽略用戶的寫照。

這也就是為何WhatsApp推出黑暗模式之後,大家瘋狂艾特微信的原因吧。

微信黑暗模式終於來了,蘋果成功了

當然,現在隨著智能手機生態趨向穩定,我們也看到,像QQ、淘寶這些超級app,開始迴歸根本,嘗試做得更加“人性化”,對於用戶體驗的改善頻率開始升高。而微信的夜間模式儘管上線遲緩,但也開始嘗試擁抱系統API,擁抱標準化。但和“從良”的QQ相比,微信還是太慢了。

微信黑暗模式終於來了,蘋果成功了

小雷相信,微信團隊在功能開發上,有著自己的節奏和思考。但也希望除了宏觀的產品發展方向,微信也應該立足於用戶體驗進行優化,通過一些底層或邏輯的改進,逐步改善軟件的使用體驗。作為國內頂級的開發團隊,用戶數量的龐大,不應是微信輕視用戶需求的藉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