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为什么让日本放弃了进攻苏联的战略?

众所周知,苏德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决定性战场,德国就是因为输给了苏联才输掉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而很多人认为德国输给苏联的一个重要外部原因就是日本没有配合德国北上对苏联形成战略夹击。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为什么让日本放弃了进攻苏联的战略?

客观地讲,日本在苏德战争期间没有北上进攻苏联确实是德国战败的原因之一。但鲜为人知的是,日本放弃进攻苏联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纳粹德国与苏联签订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为什么让日本放弃了进攻苏联的战略?

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在中国正面战场上可谓“捷报频传”,但随后就陷入了汪洋大海中。对于日本来说,摆脱困境的唯一方法就是在中国之外开辟新的战场,即北上进攻苏联或者南下挑战美国。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为什么让日本放弃了进攻苏联的战略?

由于侵华战争,主张北上攻苏的日本陆军掌握了很大的话语权。再加上日德在1936年就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日本自然认为德国会一起夹击苏联。1939年5月,日本挑起了志在北上的诺门罕战役。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为什么让日本放弃了进攻苏联的战略?

在诺门罕战役的前两个阶段,日本被苏联击败。但由于寄希望于德国出兵夹击苏联,日本并没有放弃“北上”战略。直到1939年8月上旬,已经失去诺门罕战役主动权的日本依然在盼望德国出兵夹击苏联。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为什么让日本放弃了进攻苏联的战略?

然而就在诺门罕战役正在进行的1939年8月23日,纳粹德国与苏联突然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这让日本大为震惊。日本内部的“北上派”一下子就没词了,主张北上的首相平沼骐一郎甚至因此下台。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为什么让日本放弃了进攻苏联的战略?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让日本感到被德国出卖,从此将“北上”束之高阁,集中力量准备南下挑战美国。等到德国对苏联发动大规模侵略的时候,日本已经来不及再调整战略北上进攻苏联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