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为什么对通胀率2%如此看重?


发达国家为什么对通胀率2%如此看重?

在美联储的经济模型当中,失业率、核心通胀率、经济增长率与金融风控是四大重要指标,这四方面数据也是美联储调整货币政策的重要依据。

根据模型测算,美欧等发达国家认为当经济增速达到2%以上与核心通胀水平在2%附近时,美欧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才会比较稳定,并可持续性增长,不仅消费与供给相对平衡,而且利于就业与居民收入增长,经济会处于一个相对良性的循环当中,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控制债务规模的增长,并使基准利率滑向常态水平,这有利于美欧的经济结构调整。

长期低于2%的通胀水平,说明美欧经济存在一些严重问题,如经济增速迟滞、实体经济萎靡不振、消费不畅、不利就业与工资增长缓慢等,严重时可能会出现通缩等现象,会形成流动性陷阱,带来经济上的困噩,因此在经济上一般要求温和通胀来刺激经济发展,过低的通胀水平不利于经济增长。

所以美欧发达国家的经济模型得出了基本结论是通胀水平要达到2%,由于通胀长期低迷,因此欧央行与日央行也长期推行负利率+QE政策以鼓励通胀,但欧元与日元都是主要国际货币,负利率政策导致货币借出价格偏低,容易促使资本外流,因此并不能有效推高国内通胀水平,却容易形成金融资产泡沫。

综合来看,当前美欧的这套经济模型的缺点还是比较多的,导致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不协调,导致经济增长与债务规模矛盾突出,同时也无法正确反映美欧的经济结构问题,因此这一经济模型及指标有进一步改进的需要。(本文系馨月说财经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于头条号馨月说财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