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學前,家長要了解“羅森塔爾效應“,讓娃以後成績更優異

什麼是“羅森塔爾效應”?

1968年的一個夏天,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帶著自己的助理來到一所小學,說要跟同學們做7項實驗。他們從一年級到六年級共選了18個班,對這18個班級的全部學生進行“未來發展趨勢測驗”。

孩子上學前,家長要了解“羅森塔爾效應“,讓娃以後成績更優異

羅森塔爾從眾多學生中隨機挑選出5名成績一般、性格一般的學生,並告訴校長這5名學生是所有學生中智商最高、最聰明、最有發展的學生,等到期末考試的時候,這5名被點到的學生個個都成績優異、積極向上、性格開朗、求知慾旺盛。

孩子上學前,家長要了解“羅森塔爾效應“,讓娃以後成績更優異

“羅森塔爾效應”通俗的意思就是:對一個人傳達積極向上的期望,會使他產生髮奮圖強的動力,這種動力會使孩子越來越優秀。

孩子上學前,家長要了解“羅森塔爾效應“,讓娃以後成績更優異

父母踐行“羅森塔爾效應”,孩子以後成績更優異!

1. 表達自己的期望,鼓勵和讚賞孩子

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過:人性深處最渴望的就是得到他人的稱讚。

父母要向孩子表達出自己的期望,讓孩子感受到才能激發出內心深處的能量,才能不斷促使孩子進步。當孩子遇到挫折時,鼓勵和讚美孩子能更加堅定孩子的信念,讓孩子將家長的期望變成現實。

孩子上學前,家長要了解“羅森塔爾效應“,讓娃以後成績更優異

比如孩子在家喜歡畫畫,但是畫的並不好看,家長可以鼓勵孩子說:“你畫的真好看,能再給我畫一幅嗎?”當孩子又畫了一幅可還是沒進步的時候,家長可以跟孩子說:“你真是個天才!沒想到我的孩子竟然這麼有藝術細胞!”家長跟孩子說完這些話之後會發現,孩子的畫技雖然沒有進步,但是孩子的眼中卻充滿了光,這代表孩子已經有了自信心!

孩子上學前,家長要了解“羅森塔爾效應“,讓娃以後成績更優異

2.對孩子進行“過程表揚”

鼓勵孩子也有不少講究,家長可能會表揚孩子“你真棒!”,但對提升孩子自信心的作用往往微乎其微,對孩子的行為改善也基本沒有作用。表揚分為“特質表揚”和“過程表揚”,特質表揚主要是智力、能力方面,過程表揚主要針對行為或某件事上。

孩子上學前,家長要了解“羅森塔爾效應“,讓娃以後成績更優異

所以家長就要將重點放在“過程表揚”上,單純的“你真棒”會讓孩子感到敷衍,從而起到反效果。家長誇孩子要誇到“點子上”,比如孩子幫你做家務可以誇孩子“你真勤勞”,孩子扶老人過馬路可以誇孩子“你真善良”。跟孩子產生共鳴,孩子也就更願意朝著家長鼓勵方向發展。

孩子上學前,家長要了解“羅森塔爾效應“,讓娃以後成績更優異

3.營造氛圍,創造條件,激發孩子成功感

心理學家布魯姆認為:遺傳與智力並不是造成人們產生差異的主要因素,而在於家庭和學校的環境。世界上任何能力,幾乎所有人通過努力都能學會,只要提供他們一個適合的環境條件

孩子上學前,家長要了解“羅森塔爾效應“,讓娃以後成績更優異

想讓孩子朝著家長期望的方向去發展,我們要給孩子營造出良好的氛圍,創造出更優秀的條件,孩子才能走向家長期望的方向。

孩子上學前,家長要了解“羅森塔爾效應“,讓娃以後成績更優異

比如教孩子騎單車,家長希望孩子第一次就學會,但是孩子往往很難做到,只憑“積極暗示”也很難讓孩子自己學會。家長這是就可以先幫孩子扶著單車,讓孩子找到平衡,或者教給孩子一些技巧,這都能讓孩子朝著成功的方向不斷前進。

孩子上學前,家長要了解“羅森塔爾效應“,讓娃以後成績更優異

孩子上學前,家長要了解“羅森塔爾效應“,讓娃以後成績更優異

有時候家長教育孩子需要藉助一些工具,比如教育書籍這種,莉莉推薦各位父母這套《兒童正能量讀物》,全套共10冊,包括告訴自己我能行、做最好的自己、辦法總比困難多、我要當學霸等等,是個幫助家長教育孩子的好幫手,適合給還沒上小學的孩子閱讀。

孩子上學前,家長要了解“羅森塔爾效應“,讓娃以後成績更優異

這套《哈佛給學生做的1400個邏輯思維遊戲》能全面訓練孩子的思維能力,提升孩子的認知能力、數學思維、形象思維、邏輯思維、創新思維、發散思維等等,循序漸進的模式讓孩子的智商一步步提高。

孩子上學前,家長要了解“羅森塔爾效應“,讓娃以後成績更優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