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出征战大宛,大汉扬威得宝马

俗话说,自古英雄爱宝马。宝马良驹不仅是古代的出行交通工具,更主要它还是战场上的交通工具、先进武力、武器,战马越优良一如现在的战机、坦克越优良一样,拥有高一级别的武器一上战场可以碾压拥有低一级别的武器的敌手,这战马优良与否事关战争成败的问题。所以,才有英雄配宝马,征战沙场,纵横驰骋,立威扬名。关羽、吕布的赤兔马,刘备的的卢马等等,在战场上都是发挥过巨大作用,甚至关键时刻起到多亏了战马才活命的情况,比如,刘备的卢马越澶溪逃脱了东吴的追击。

万里出征战大宛,大汉扬威得宝马


有句谚语说,“因为失去一个马蹄铁,所以失去一匹战马,因为失去一匹战马,所以失去一位将军,这位将军指挥千军万马,他的去世,导致千军万马没有了指挥,遂失去一个军队,失败了一次战役,丢失了一座城,甚至失去一个国家。”这充分说明了马蹄铁的重要,呵呵,马蹄铁的重要实质是战马的重要。马蹄铁保护马蹄,马蹄不受损才能驰骋千里。

然而,据专家对史料及考古研究发现,在汉朝时我国还没有使用马蹄铁史料及实物发掘的证明。至少,应当可以说,汉朝时马蹄铁使用的应该不多见。那么,对战马马蹄的要求肯定是越坚硬耐跑越好啊。而就有这样一种优良马种,善于奔驰,蹄坚硬,体健壮,这就是大宛“天马”,这封号是汉武帝封的。普遍称谓是汗血宝马。

万里出征战大宛,大汉扬威得宝马

汉武帝一代雄才大略的帝王,按《大宛列传》载,他也喜欢宝马,因为听了出使西域的张骞说到大宛地产良马,尤以汗血马著称,汉武帝相中了这地方的汗血马,遂想要换取大宛国的宝马,换而不得,派去的使者也被杀,遂有了万里出击征战大宛的战役。不惜伤损惨重,两次封李广利为贰师将军万里出征征战大宛国。大宛相当于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一代,在以马为交通工具的古代,征战离汉朝相当远距离的大宛,确实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万里出征战大宛,大汉扬威得宝马


试问,汉武帝为何排除各种阻挠,不惜损失惨重,非要征战大宛,派李广利出征大宛真的仅仅就是为了得到汗血宝马?

其实非也,这就需要详细了解下出征大宛的来龙去脉。汉武帝并不是无故无理由的强行出征,而他也是先礼后兵的有理的出征。

万里出征战大宛,大汉扬威得宝马


本来汉朝是想联合大月氏进击经常来犯的北方游牧民族匈奴的侵扰。汉朝得知,匈奴灭了大月氏的国王,用其国王的头颅做成盛酒器具,汉朝分析,按常理大月氏当与匈奴不共戴天,有进攻匈奴的强烈愿望,报仇啊。这也是汉武帝派使者张骞去大月氏搞联合活动进攻匈奴的一个原因。

然而,去大月氏要途径匈奴地盘,结果,张骞途径匈奴地盘时,被匈奴捉了去,幽禁在匈奴,且在匈奴单于的安排下,娶妻生子。但张骞始终保持着汉朝符节,使命不忘,汉节不失,在过了很多年后,匈奴渐渐放松了对他的监视的情况下,得机逃出匈奴,一路往西,到了大宛,大宛热情接待了张骞,张骞在大宛呆了一段时间,了解了大宛的风俗人情,特产、其中就包括大宛的汗血马。同时张骞也向大宛介绍了汉朝的盛况。

万里出征战大宛,大汉扬威得宝马


然后,带着使命的张骞就表明了去意,要到大月氏,大宛派出向导协助张骞先到了康居,由康居然后又去了大月氏,目的地是到达了。但是要达成的任务目的却不尽如人意,大月氏不愿意同汉朝联合进攻匈奴。

或许是时隔太长,毕竟,张骞从汉朝出发,如今到了大月氏,辗转已是十几年了,或是大月氏已经忘记了当年匈奴对其的攻伐的仇恨,也许是新任大月氏太子征服了大夏,已经心满意足了,反正是没同意张骞带来的联合的使命,张骞的使命落空了。然后张骞就回汉复命,给汉武帝带回来了众多西域之行的新发现、新鲜见闻,如大宛、大夏、乌孙、康居、安息、身毒等国风俗。可想而知的,大宛的汗血宝马也是此时经张骞之口被汉武帝了解了。汉武帝想要用金银财物换取大宛汗血宝马,却被大宛拒绝,还杀了汉朝使者,抢了汉朝用来换取汗血宝马的财物,汉武帝因此大怒,决定了攻打大宛的军事活动。


万里出征战大宛,大汉扬威得宝马


从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看,

这一方面说明了张骞的坚定意志,可谓是功夫不负有心人,矢志不渝历经千辛万苦也要完成使命,同时也表现了张骞坚贞爱国的情怀。

另一方面说明,汉武帝不惜伤亡损失巨大,排除邓光等大臣的阻挠,非要出征大宛,我认为不仅是为了得到大宛的汗血马,当然得到优良的汗血马也是其中一个原因。但是,即便是名义上是要得到汗血宝马,但实质上得到汗血宝马的本意还是为了壮大汉朝军威,为了对付匈奴骑兵。

万里出征战大宛,大汉扬威得宝马


结合当时的情况看,时常骚扰汉朝北疆,对汉朝形成巨大威胁的是匈奴。征战大宛,取得良马,更深一层原因,是为了强大汉朝骑军对付彪悍的匈奴。

张骞出使西域,本来就是奉命去为了与大月氏搞联合对付匈奴,目的很简单明了——就是为了扫除边疆匈奴扰乱的忧患。只是,费尽周折辗转十几年的张骞,联合没搞成,却发现到了新国家——大宛,发现大宛这个新国家也没什么,而关键是这个国家有宝马。

万里出征战大宛,大汉扬威得宝马

西域古城还原


宝马意味着什么?战马呀,军队的装备,强大军队,有了优良品种的战马,则意味着有了强大的骑兵,有了强大的骑兵便能更轻易的对付善于弓射骑马的彪悍的游牧民族匈奴兵。李广就是因为弓马娴熟,百步穿杨,善于骑马,在沙场是匈奴的强大对手,才闻名整个汉朝。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同样,也可以说,千马易得,宝马难觅,良将配宝马,则将更强,汉武帝不惜重金去换取大宛的良马,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为了强大自己的骑兵,壮大自己的军队,以便北击匈奴,扫除边患。非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喜怒爱好的需要。

万里出征战大宛,大汉扬威得宝马

关于这点,另外可以说明的是,当时,贰师将军李广利围攻大宛,大宛军民被迫杀死了自己的国王,向李广利求和,给出的条件是,同意把大宛的国宝汗血宝马放出来任意汉军挑选,送给汉王朝。李广利同意了,挑了十匹上等良马,另兼三千匹中下等马。从这里挑选走了三千多匹马看,完全可以组成一个骑兵团了,若仅仅是为了满足汉武帝对汗血马的需要,没必要挑那么多吧,挑上十几匹也就够汉武帝骑行游乐的了。可是,不是,从三千多匹这数量上看,也说明汉武帝实是想改造提高自己的军队的战马,优良的战马才能组建优良的骑兵,这很符合汉朝当时面对着强悍的匈奴骑兵的威胁的情形。

万里出征战大宛,大汉扬威得宝马

可是,换却没换来,使者还被杀,财物被抢。因此汉武帝大怒,汉武帝认为这有损汉朝的大国威严,所以攻打大宛,从这看,汉武帝攻打大宛想得到良马背后的深层原因还是因为汉武帝想要强大自己的骑兵,为了攻打匈奴。否则,仅是因为生气,仅是因为自己的一时兴趣爱好就情绪性的大动干戈,不远万里出击大宛,这未免是太意气用事了吧。


万里出征战大宛,大汉扬威得宝马


另有出征大宛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扬汉朝大国之威。收服西域诸小国,避免北击匈奴时,造成西域诸国的轻视敌对妄动,从而造成大汉朝两面受敌。是大宛国先冒犯汉朝在先,若不还击大宛的侵犯,有损汉朝大国的威严。以致造成,西域诸小国以为汉朝软弱,定然小觑汉朝,一旦与匈奴联合共同侵犯汉朝,则汉朝分散兵力再来防卫就颇显被动了。


万里出征战大宛,大汉扬威得宝马


总之,攻打大宛的整体的动机,是建立在为扫除北疆匈奴的骚扰来犯。真正对汉朝造成巨大威胁的是当时的匈奴,匈奴部落相对较强大。汉朝本来就是想准备联合大月氏联合攻击匈奴,此事未成。但却有新发现,这就是,张骞发现了大宛,汉武帝闻之有宝马,而对付匈奴正需要良马强将。

欲换宝马强大骑军扫除匈奴的忧患,不得,汉使者又被杀、财被抢,才有了汉武帝出兵征战大宛。这也算是出兵有名了,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是大宛羞辱小觑汉朝在先。并非汉武帝穷兵黩武,耀武扬威,欺负弱小国家。


万里出征战大宛,大汉扬威得宝马

防御匈奴的汉长城


出征大宛的积极意义:

攻克大宛后,得到优良马种,有了先进的骑兵,对扫除北方匈奴的扰乱奠定了有利的条件。巩固了汉朝边疆的安定,同时也影响了西域诸小国的稳定,扩大了汉朝的附属国的影响范围,征战大宛,收服了西域,扩大了汉朝的统治疆域。

征战大宛,开通了汉朝与中亚地区的道路,促进了汉朝与中亚地区的文化交流,西域的苜蓿、葡萄及葡萄酒、石榴、胡麻、汗血马等传入汉朝,汉朝的文化、农业技术,丝织品、瓷器等也传到了中亚。尤其,西域都护府的设立,彼此来往使者增多了,更是促进了西域诸国与汉朝的文化、经济技术的交流,商业的繁荣。若说,张骞探险打通了西域之路,则汉武帝派李广利“征战大宛”一战,是确立了相对安定的环境——设立了西域都护府——保证了汉朝与西域络绎不绝的使者往来的安全,遂才开创了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