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衰的原因

(一)社會因素

《素問·疏五過論》指出:“故貴脫勢,雖不中邪,精神內傷,身必敗亡”。由於社會地位的急劇變化,會給人帶來精神和形體的衰老。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很多精神疾病和軀體疾病,都與激烈的競爭,過度緊張的社會生活有直接關係,如美國綜合醫院門診部對病人進行隨機研究,發現65%的病人,與社會逆境、失業、工作不順利、家庭不和等因素有關。不合理的社會制度、惡劣的社會習俗、落後的意識形態,以及人與人之間種種鬥爭矛盾等,都可使人體代謝功能紊亂,導致早衰。

(二)自然環境

《素問·五常政大論》中指出:“高者其氣壽,下者其氣天”。高,是指空氣清新,氣候寒冷的高山地區;下,是指平原地區。因為“高者氣寒”,生物生長緩慢,生長期長,壽命也就長。而“下者氣熱”,生物生長較快,壽命就相應短促。現代研究認為,自然環境對人體健康影響很大。當有害的環境因素長期作用於人體,或者超過一定限度,就要危害健康,促進早衰。如空氣汙染造成空氣中過氧化物增加,衰老是和體內過氧化脂質的生成同時發展的。此外,汙染的空氣中可含有功多的致癌物質,如苯餅苞、朕苯胺、Q-蔡胺等。有些工業廢水上百萬噸傾入江湖,以致出現魚類大量死亡;嚴重水汙染造成人慢性鉛、確、銅中毒等。

(三)遺傳因素

大量事實證明,人類的衰老和遺傳有密切關係,因遺傳特點不同,衰老速度也不一樣。正如王充在《論衡·氣壽篇》中所說;“強壽弱夭,謂氣渥薄也....夫氣渥則其體強,體強則壽命長;氣薄則其體弱,體弱則命短,命短則多病壽短”,“先天責在父母”,先天賦強則身體壯盛,精力充沛,不易變老。反之,先天賦弱則身體憔悴,精神萎靡,變老就提前或加速。

(四)七情太過

此指長期的精神刺激或突然受到劇烈的精神創傷,超過人體生理活動所能調節的範圍,就會引起體內陰陽氣血失調,臟腑經絡的功能紊亂,從而導致疾病的發生,促進衰老的來臨。我國民間有“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的詭語,就是這個道理。正如《呂氏春秋》

中所說的:“年壽得長者,非短而緩之也,畢其數也。畢數在乎去害。何謂去害?.....大喜、大恐、大憂、大怒、大衰,五者損神則生害矣”。

(五)勞逸失度

《素問·上古天真論》曰:“以妄為....故半百而衰也”,這裡明確指出,把妄作妄為當作正常的生活規律,只活到五十歲就已顯得很衰老了。所謂妄作妄為,是指錯誤的生活方式,它包括範圍很廣,如勞傷過度,房勞過度,過於安逸等等。

早衰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