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求佟丽娅别再毁自己的路人缘了!

《完美关系》播到现在,终于可以来说说佟丽娅了。

少女总裁江达琳,目前人设已经面临崩盘。

求求佟丽娅别再毁自己的路人缘了!


比起其他角色,她的行动轨迹和状态本就是最受争议的一个,扛下了大半diss。

我们把播出部分的角色发展变化划了重点,姐妹自己感受。

求求佟丽娅别再毁自己的路人缘了!


江达琳的前中期,变化幅度不大,立志将傻白甜进行到底,且伴随着开金手指、被调教以及准备一门心思谈恋爱。

即便为了体现「等女主长大」,也得有基础逻辑吧?

因为本身剧情与现实脱节,表演上的尴尬点就多了。

为了呈现初入职场的菜鸟状态和少女灵动,结果:

求求佟丽娅别再毁自己的路人缘了!


为了演出古灵精怪,结果:(对了,此处是让男主留宿,表现惧怕)

求求佟丽娅别再毁自己的路人缘了!


用出圈的动图举例,这次她面部表情调度很用力,像是刻意在放大幅度,说台词的语感也欠佳。

求求佟丽娅别再毁自己的路人缘了!


印象中佟丽娅很少被挑演技,但对着这剧里的表演呈现,我真的没办法吹,好怕她成为下一个Angelababy。

此前,她也因为人设问题接连上过两次热搜。

人物职场线的营销目标,和剧中的人设呈现已经脱节。

而且剧中造型真的是减分项呀,客观说,这部剧是18年拍摄,服化的确会有一定距离感。佟丽娅的骨相并不适合走动感少女路线,少了点甜美娇俏,后面的气场女性又压不住。

求求佟丽娅别再毁自己的路人缘了!


至少「仙女」应该没办法营销了。

播到现在为止,我们基本可以得出结论,编剧不过关,演员拿到及格线以下的项目,大概率无法点石成金。

这是演员挑剧本的失败。

佟丽娅的接剧思路,大概就像她团队的营销打法一样混乱。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相通的,毕竟目标没有统一性,就导致策略的断裂感。

而且说句讨打的话,佟丽娅这几年给我们的感受是,营销热度抢风头。

家庭挫折是她的营销分水岭,也就是集中在这三年。

求求佟丽娅别再毁自己的路人缘了!


第一个婚姻红灯后#搞事业#的标签,这个营销点是讨巧的。

大伙儿对波澜不惊的故事不以为意,有反差才能刺激情绪。

佟丽娅有个「重获新生」的叙事线,变美了,变笃定了,大家容易共情。

这也是她的衣品分水岭,在这之前,她和时尚没什么关联度,借用网友评价,气质比较干瘪。

求求佟丽娅别再毁自己的路人缘了!


▲ 真的,这张时装周造型当年印象特深刻

但这张活动造型,当时迅速讨论出圈:

求求佟丽娅别再毁自己的路人缘了!


尝到甜头之后,继续走独立坚韧路线。这个时间段,她确实收割了一波好感度,资源也有明显上升。

其实「事业野心」的正面营销是对的,只是当时铺得很密。

尤其是营销美貌、身材、气质这种很虚,却又时刻要接受检验的东西,需要节制。

但接下来,就没收住。

气场和独立感先放在一边,往#仙女#营销上加猛火。

在此之前,女明星颜值PK中,压根儿不见佟丽娅的踪影,空降美颜盛世。

成了虎扑直男心头好,步行街女神top1(继贾静雯、邱淑贞之后第三位)

接下来就是隔三差五的「绝世仙女」推送。

仙女下凡,天坛女神,胖了也美......以及各种服化、身体部位的热搜。

求求佟丽娅别再毁自己的路人缘了!


撕到的fresh代言资源,当时的传播文案也是紧扣「仙气」。

求求佟丽娅别再毁自己的路人缘了!


绝世仙女,其实并不是通用营销手法。

在大众心里是个「最高级」概念,不可硬吹;其次丫丫的仙女营销没有铺垫,属于横空出世。

看我们不同年龄段的「仙女」滤镜女明星叭。

古早女星中,仙女级的都是有早年作品情怀+时光滤镜的。

像是林青霞、黎姿、关之琳、李嘉欣这些,近几年有复出动作,拼大众回忆杀,再加上岁月的气质沉淀,我们才会觉得很「仙气」。

求求佟丽娅别再毁自己的路人缘了!


85这代,刘亦菲的仙,也是有出道巅峰角色小龙女,以及在娱乐圈熬了10多年工龄才出来。

求求佟丽娅别再毁自己的路人缘了!


鞠婧祎也营销过4000年美女,一开始是日媒翻译偏差,后来“出口转内销”,刚好14年底公演,再到后面大选2次惜败——转正。“4000年美女”从萌芽到打出记忆度,有生长期。(但后面也开始碰瓷了)

大众对空降相当敏感,营销也有基本法,好歹考虑下我们的适应能力呀。

下一弹,开始插播#民族情怀#,转场舞蹈。

这其中,有几个重要的亮相,包括华表奖现场的惊鸿一瞥:

求求佟丽娅别再毁自己的路人缘了!


《国家宝藏》节目中的扮了唐朝少女,当时也和「仙女」热搜词做了捆绑。

求求佟丽娅别再毁自己的路人缘了!


以及主流活动中的舞蹈表演《共和国之恋》:

求求佟丽娅别再毁自己的路人缘了!


还包括去年《在远方在这里》舞蹈剧场全国巡演。

求求佟丽娅别再毁自己的路人缘了!


在路人看来,这算跨界,毕竟佟丽娅的本职工作是演员。

紧接着走#主旋律#路线,打出「根正苗红」记忆点,频繁出现在各种官方座谈会、晚会的现场,主流资源不断。

据不完全统计,18下半年~19年,丫丫出席的官方活动如下:

求求佟丽娅别再毁自己的路人缘了!


▲ 来源见水印

再后来,就是#春晚营销#翻车。

这一轮操作刺激到了大众的几个情绪点,导致叠加效应:

早前官方放料春晚主持阵容试水,网友的反应不友好,大家对演员跨界主持(严肃场合)并不认可;

春晚营销撞到了不可抗力因素,本身可以放弃这一波宣传,但她仍然选择硬撑,上了爆搜,导致路人好感崩塌。

求求佟丽娅别再毁自己的路人缘了!


不合时宜、高密度的营销,会起到反效果。

而佟丽娅的营销打法集中度也非常低。

营销是为了搭建熟悉度、好感度和信任度,在好感度层面,需要对营销点有风险把控。

这几年被营销反噬的艺人并不少。(大家自行脑补)

他们的营销路数大致可以总结为:

求求佟丽娅别再毁自己的路人缘了!


第一个,其实有时候想想,如果是团队规划,艺人被架到那个位置,上上不去下下不来,也蛮累的。

后一种呢,我们知道挖掘素材疯狂砸,是个有风险的活儿,挖得好是锦上添花,挖不好就翻车。

2020了,观众有基本的思辨力,被诉诸情绪之后,大家还是会回归理性,关注作品。

其实佟丽娅是有底子的。

把她放到「无作品住热搜」的阵营里去比,不太公平。

外形条件,有异域感,但用网友的话说,孜然味没那么重,能吃得住的角色范围还是相对较大。

青衣周期的佟丽娅,出了几部打分还不错的作品,奖项部门,靠《平凡的世界》拿了金鹰奖。

求求佟丽娅别再毁自己的路人缘了!


她影视资源其实不错,但卡在中间地带,青衣难走,很多女演员熬几年就熬不动了。青衣圈的格局还稳定,包括沉寂后又杀回来,依然能打的几位,她们都有大量的角色累积。

求求佟丽娅别再毁自己的路人缘了!


▲ 还有领跑的孙俪,以及刘涛袁泉......

爆不爆是个玄学,像李沁,待播和在拍的存货都是冲着古偶现偶市场去的,已播的 《庆余年》爆剧不爆演员,观众缘和大众认知度还差点距离。

这几年转型还是这么回事的,应该是杨紫。

从古偶试错,到后面找对路子,经历了好几部作品铺垫,也就是说最后还是要作品本身适合自己+质量过关

求求佟丽娅别再毁自己的路人缘了!


目前佟丽娅的发力重点,有一点偏差。

毕竟走演技咖+流量咖,是一道奥数题,解题是需要时间的。

业务打磨层面,这次《完美关系》对佟丽娅来说不是好饼。

这种戏路,刚出头的新人可以吃一吃,但上升~成熟期不行。

不靠谱的角色和剧本,编剧的责任很大,对演员来讲也是试错。比如苦情白莲系、职场女强人系就是雷区。

好角色,才能攒好感度,烂饼热度出圈,对演员来说其实是折损。

我觉得佟丽娅有表演的能力在,只要给好本子(尽管角色戏份不吃重)就能出彩。

求求佟丽娅别再毁自己的路人缘了!


▲ 《唐探》里的艳丽扮相记忆度就挺深的

这个时候的挑戏逻辑应该是:「吸人设红利」,比如阵容口碑相对稳定的商业片;剧本过及格线、人设适合自己的电视剧。

因为她的业务还不至于强大到,随便演都能为角色赋能的地步。

另外,市面上火的人设路线,不一定具有普适性。

因为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热门话题风向标,大家都想往热度中心去靠。

比如《欢乐颂》之后,刘涛王子文都捆绑过「攻气」标签,后来失控了,但凡哪个女明星弄点儿中性风,通稿都会带这个关键词。

姬圈话题火了,有人也开始强行卖腐;少女幼齿热潮,大家又开始强调少女感。

各家宣传团队,好像在共用一个大脑。

求求佟丽娅别再毁自己的路人缘了!


就像量体裁衣一样,找自己的路子比较重要,更重要的当然是得有对应的作品输出。

我觉得佟丽娅与其频繁强调「仙女」、「少女感」,去接傻白甜本子,不如「成熟魅惑」来得平稳。市面上也没人走这个类型。

大家有滤镜的赵飞燕,不就是明眸善睐,够浓妆艳抹的类型么。

求求佟丽娅别再毁自己的路人缘了!


而这又可以反哺到影视项目挑选上,(杨怡在TVB五花里,还是靠“奸妃”杀出来的,区别于其他人),比起空口吹「美貌」要实在很多。

至于营销力度。物极必反,就像电梯里的喊麦式广告效应一样。

而且营销热度是一种光环,光环、名与利使用不当,会给演员带去困扰。

我想到了坐拥美貌却从不营销美貌的费雯丽,业内那一句「有如此的美貌,根本不必有如此的演技;有如此的演技,根本不必有如此的美貌」流传为佳话,但费雯本身不为所动。

她说过,永远别叫她电影明星。对于美貌,她也不自知。

“做一个演员,应该是每天晚上到剧场登台为观众表演各种各样的角色。当我在剧场工作时,我的生命才有意义和目的。”


演员还是要靠角色说话的,观众不是傻瓜,也是会有逆反心理的呀。

在路人缘的底盘还没完全损坏之前,及时止损为上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