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智谋:阴阳之道,说人之法,交谈中的阴阳操纵术

  捭阖之道,以阴阳试之。故与阳言者,依崇高。与阴言者,依卑小。以下求小,以高求大。由此言之,无所不出,无所不入,无所不可。可以说人,可以说家,可以说国,可以说天下。为小无内,为大无外。益损、去就、倍反,皆以阴阳御其事。阳动而行,阴止而藏;阳动而出,阴隐而入;阳远终阴,阴极反阳。以阳动者,德相生也。以阴静者,形相成也。以阳求阴,苞以德也;以阴结阳,施以力也。阴阳相求,由捭阖也。此天地阴阳之道,而说人之法也。为万事之先,是谓圆方之门户。

鬼谷子智谋:阴阳之道,说人之法,交谈中的阴阳操纵术

  捭阖之道,是从阴阳两方面试探对方,即是利与害。对积极进取的人,应该谈论崇高奋进之事;对消极保守的人,应该讲述求全保身的生存之道。这就是“以下求小,以高求大”。如果我们根据这个原则,依照人的这种心理去游说,则无所不出,无所不入,无所不可,达到无往而不胜的境界。依此,可以游说人,可以游说家,可以游说国,也可以游说天下。做小事可无限微妙,做大事可无限广大。这都是因为我们遵循了阴阳之道的基本规律,无论何事,都以阴阳法则来控制驾驭,不管做事还是暂时隐匿,都奉行阴阳对应的道理,做到对事物的深刻了解,既站在全局的角度,又能洞悉微妙,这即是天地之道,也是捭阖的真义。

鬼谷子智谋:阴阳之道,说人之法,交谈中的阴阳操纵术

  对积极进取的人,应该谈论崇高奋进之事;

  对消极保守的人,应该讲述求全保身的生存之道。

  如果鬼谷子不是对人际关系细心观察之人,岂能总结出如此深刻到位的言辞?在这个欲望至上,人人如狼似虎的时代,不懂这些,实在太危险!

  鬼谷子的捭阖之术,其基础就是阴阳变化之道。每个人都是阴阳对应的,有优点就有弱点,有崇高就有卑鄙,有阳光也有阴暗。世上没有完美的人,所以你会发现,不同的人,在不同的阶段,他所体现出来的“阴”或“阳”也不一样。

  针对这些不断变化的“阴”和“阳”,我们采取的捭阖之策也不同。“与阳言者依崇高,以阴言者依卑小”。做事或交际,先分清事情本质,探察对方的志向,深刻了解对方,然后对症下药,若能做到这些,有什么事情是做不成的,什么人是说服不了的?


鬼谷子智谋:阴阳之道,说人之法,交谈中的阴阳操纵术


  “与阳言者依崇高”当我们与内心宽广、积极上进之人在一起时,应该尽量体现自己同样拥有高远的理想和宽阔的气魄。

  “与阴言者依卑小”当我们站在沉默寡言、心胸狭窄的人面前,则应该拿出谦虚谨慎的态度,以体现我们与他一样有着相似的性情和观点!

  也就是说,在君子面前你要像个君子,在小人面前你也要体现出小人的一面。君子讨厌小人,而小人最喜欢算计君子!所以对君子可以展现出一种同样正直高远的情怀,甚至畅谈理想,但在小人面前,就要小心再小心,给嘴巴多上几把锁,稍有不慎,就不知哪块地方惹他不高兴,然后找机会阴你!


鬼谷子智谋:阴阳之道,说人之法,交谈中的阴阳操纵术

  这是在洞察对方的本性之后,我们需要摆出的一种恰当姿态。“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生存就是不断地寻找盟友,壮大自己阵营,然后一起去争夺资源。而交际作为生存的一种基本手段,尽可能多地取得他人的认可,是我们的目标。

  在这个过程中,消除敌意,找到共同话题,从而打造共同利益,是我们所依据的方式和最终目的。所以,最大程度地了解对方十分重要。无论他是阴阳,还是刚柔,乃至他是“圣人”,掌握其虚实,察清其志向,最好是如庖丁解牛,把控他的一切优点与弱点。

鬼谷子智谋:阴阳之道,说人之法,交谈中的阴阳操纵术

  那时,“阴阳试之”才变得可行,“阴阳操纵”的目标实现起来就易如反掌。

  战国中期,秦国老被东方六国欺负,秦孝公就想找几个能人帮他治理国家,让秦国强大起来。卫鞅听说后便赶到秦国,通过宠臣景监,见到了孝公。他当时尚不知孝公的脾味如何,需求点在哪里,有什么具体的目标。于是,他三见孝公,三次试探。一言帝道,孝公冷落;二言王道,孝公打起了瞌睡;三言霸道,孝公大喜,听得津津有味,甚至饭都忘了吃,坐到他跟前聚精会神。

  卫鞅见此情形,立刻把准了秦孝公的脉络,献上了自己准备已久的强秦九论,以法家思想来对秦国进行根本性变革。秦孝公很满意,在他的大力支持下,卫鞅在秦国开展了长达二十余年的变法改革,为秦国统一天下打下了雄厚的根基。


鬼谷子智谋:阴阳之道,说人之法,交谈中的阴阳操纵术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阴阳试之”的基础和目的,都是去了解游说对象的真实内心和最根本的需求,探察真相,以便量体裁衣,售卖我们的方略或目标,从而达到“阴阳操纵”的效果。

  “了解”二字并不容易,许多人在一起几十年,或许也不知对方五分之二。但若就事论事,通过适当的方法,探知对方某些特定的意图,也并不算难!

  方法就是鬼谷子所言:“阴阳相求,由捭阖也。”捭阖之术,遵阴阳,站全局,重细微,只要牢牢掌控“趋利避害”的人性本质,做人做事就不会太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