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稱“盜墓祖師爺”“關外第一高手”現代版摸金校尉—“姚玉忠”

摸金校尉大家肯定都很熟悉,及時不喜歡瞭解歷史的人也都從電視上看到過類似的電視劇和電影,向我們大家都指導的"盜墓筆記","鬼吹燈"把不管是小說,還是電視,都離不開的就是"摸金校尉"。


人稱“盜墓祖師爺”“關外第一高手”現代版摸金校尉—“姚玉忠”

簡單跟大家普及一下,摸金校尉是三國時期曹操設立的一個特殊的部門,主要工作就是"盜墓"。別小看這個特殊部門,他也有各自的分工和職位:

發丘有印,摸金有符,搬山有術,卸嶺有甲
摸金校尉:擅長精通“尋龍訣”和“分金定穴”,盜墓時注重技術環節。
發丘將軍:盜墓手段和摸金的手段幾乎完全一樣,但技術上略微遜色但有一枚銅印。
搬山道人:搬山就是喇叭式盜墓,是一種主要利用外力破壞的手段來盜墓。
卸嶺力士:卸嶺力士便擅長蜂擁而起,靠眾力發掘,但首領擁有一定的鑑別能力。


人稱“盜墓祖師爺”“關外第一高手”現代版摸金校尉—“姚玉忠”

今天跟大家介紹的是近代史中被譽為摸金校尉"關外第一人"的姚玉忠,簡單先介紹一下這個人的生平,他出生在一個不平凡的家庭,祖上就是摸金校尉,他在家裡排行老三。從小並沒有上過什麼學,只有小學的文化水平。但是卻深得家裡父親的親睞,因為他是家裡面唯一能將祖上傳下來的"分金定穴"學習的融會貫通。


人稱“盜墓祖師爺”“關外第一高手”現代版摸金校尉—“姚玉忠”

姚玉忠的家鄉就是擁有中華五千年文化底蘊的"紅山文化"的所在區域。而關於紅山也有這樣一個傳說紅山,原名叫“九女山”。遠古時,有九個仙女犯了天規,西王母大怒,九仙女驚慌失措,不小心打翻了胭脂盒,胭脂灑在了英金河畔,因而出現了九個紅色的山峰。在分金定穴的卦象來說,此處必有大墓。其實紅山文化早在日本侵略中國的時候就被發現了,並有一定的考古和發掘,但是建國之後是由一定的保護,但當時人民的文化水平有限,在加上大批的外國人前往當地進行購買文物就導致了文化遺產的不斷流失。


人稱“盜墓祖師爺”“關外第一高手”現代版摸金校尉—“姚玉忠”

姚玉忠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通過自己祖上摸金校尉留下的"分金定穴"之術,開始了他為期30多年的盜墓生涯,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為了提高盜墓效率,不同於其他依賴於“三維成像儀”、“金屬探測儀”的技術流,他發明了比洛陽鏟還要高明的工具“扎子”,專門用來通過分析土壤來確定地下有無墓葬。據說只要是他認準的地方,一定要挖出來東西才肯罷手。而他也是個“講究人”,經常隨身攜帶一包草籽,回填盜洞時會隨手撒上草籽,以便掩人耳目。


人稱“盜墓祖師爺”“關外第一高手”現代版摸金校尉—“姚玉忠”

俗話說的好,“雁過留聲,人過留痕”,隨著姚玉忠的多次盜墓,引起了刑警的注意,這一方面也是由於姚玉忠天性好賭,在賭場輸了後,便拿出文物來抵債,這不得不引起了警方的關注。後來警方在掌握確切證據後,將姚玉忠抓拿歸案,從他家搜出了青銅器和扳指等文物。警方又在姚玉忠的老家的枯井中搜出了4串紅色瑪瑙珠串,後經專家辨認,為遼代文物。姚玉忠盜墓30年,盜墓無數,過手的寶貝天量。公安機關破案的時候,這哥們的盜墓團伙只算被追回的文物就達2063件,價值高達5億人民幣。


人稱“盜墓祖師爺”“關外第一高手”現代版摸金校尉—“姚玉忠”

被捕後,他供述了判斷墓穴位置的方法,也透露著一股不可捉摸的神奇感:如果在一處山脈上,左有青龍,右有白虎,上有靠,下有照,就是一個典型的風水寶地,也是適合埋葬的地方。其他的犯罪同夥則稱他能根據星象、地形和地圖,準確地找到古墓葬的位置。經過他的踩點,每次都能成功挖到東西。這也非常的耐人尋味,他所掌握的"分金定穴"到底是什麼一樣的存在?

而也是這麼一個被人傳之神乎其神的一位現代版的"盜墓祖師爺"最後也得到了法律的制裁,在獄中姚玉忠曾揚言:"若此生還有機會,必盜秦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