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絲楠木到底有多貴?一代帝王竟不惜背上「盜墓」之名!

當今世上,有兩種木材的剖面,具有黃金一樣的光澤、水一樣的波紋、絲一樣的紋理。一種是東南亞的金絲柚木,另一種就是我們國家的金絲楠木。因為獨有珍貴,在古代金絲楠木就成了皇家專用,被譽為"帝王之木",甚至成為一種權力和地位的象徵。

從明代起,皇家就專門設立了金絲楠木置辦的部門,當然,這個部門跟今天的林業部門有一定的差別,因為它的職責除了砍樹,還要考核官員。

因為當時的金絲楠木稀有珍貴,而皇帝又極力推崇。於是,朝廷乾脆就把進貢金絲楠木納入到官員的KPI績效考核當中,也因此,各地官員紛紛將它當成頭等大事。這個績效的具體內容就是:凡是在職的官員如若向朝廷進貢了金絲楠木就能立馬升官,如是平民進貢,就可以直接謀個一官半職!

金絲楠木到底有多貴?一代帝王竟不惜背上“盜墓”之名!

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如有獎賞就更加猖狂!明朝初年因為修建故宮,幾乎把天下的金絲楠木都砍伐的差不多了!

比如現存最大的楠木殿——明十三陵中長陵稜恩殿,支撐其殿頂的60根巨柱全部由整根楠木製作而成,最粗的一根重簷金柱,高約13米,底徑超1米,被稱為世間罕見。

金絲楠木到底有多貴?一代帝王竟不惜背上“盜墓”之名!

明十三陵 長陵金絲楠木圓立柱

到了清代,帝王們對其更是寵愛有加,如皇帝的寶座、屏床和寢床均無一例外選用金絲楠木,而其他在皇家的重要禮儀陳設中也都能看到金絲楠木的身影,成為權力和尊貴的一種陪襯與顯現。

金絲楠木到底有多貴?一代帝王竟不惜背上“盜墓”之名!

故宮太和殿金絲楠寶座

再到了乾隆年間,金絲楠木幾乎完全絕跡,當時就流傳有"1克金絲楠木價值等於10克黃金"的說法。而乾隆更是把金絲楠木當作"天地至美"來大肆宣傳,遇到宮中要製作金絲楠木傢俱時,他親自去審閱定製!所以,乾隆出品,必是用料考究,做工精緻,華麗麗的大作。

傳說,當年乾隆看中了明陵的金絲楠木,於是以修葺明陵作掩護,"拆大改小","偷樑換柱",拆下上好的料子給自己修建壽陵。而歷史資料上也確有相關記載,乾隆修葺明陵,運回了包括金絲楠木在內的大量明陵物料。並且在現代的考古中,考古學者也親眼看到清陵建築材料中使用了明朝的木料、磚石。乾隆由此成了中國盜墓狂人中身份最顯貴的嫌疑犯!

金絲楠木到底有多貴?一代帝王竟不惜背上“盜墓”之名!

一塊木料,讓一代帝王背上"盜墓"之名!

既然皇帝都求不到,百姓私用不是會招來殺身之禍?

在嘉慶懲辦和珅時,公佈了二十大罪狀,條條死罪,其中在查抄和珅家產時,就有這麼一條"所蓋楠木房屋,僭(jiàn)侈逾制,其大罪十三"。

經過歷代帝王的推崇,楠木早已名聲在外,民間也深知其貴。

金絲楠木到底有多貴?一代帝王竟不惜背上“盜墓”之名!

《紅樓夢》第十三回寫到秦可卿死後,恰好薛蟠來弔唁,說他的店裡有塊出在潢海鐵網山上的檣木,做棺材萬年不壞。賈珍問薛蟠多少錢?薛蟠說:"拿一千兩銀子來,只怕也沒處買去"。賈珍便命人把木頭抬來一看,那檣木"紋若梹榔,味若檀麝,以手扣之,叮噹如金玉。"

金絲楠木到底有多貴?一代帝王竟不惜背上“盜墓”之名!

金絲楠木到底有多貴?一代帝王竟不惜背上“盜墓”之名!

經紅學大師劉心武考證,這裡的"檣木"並非真實存在,而從"檣木"扣出的聲音、發出的氣味等特徵表現來看,最靠譜的就應當是金絲楠木。而要拿這樣珍貴的灌木當壽材,只有帝王親貴才能消受得了!

而如今金絲楠木存量稀少,愈發珍貴,隨著現代工藝的不斷提升,各種金絲楠木製品也開始進入大眾消費者的視野,如金絲楠木筷,金絲楠托盤,金絲楠長頸瓶擺件等。

在一定程度上既講究了金絲楠木的使用價值,也體現了皇帝木背後的深深文化底蘊和其獨特的渾然天成之美感。

金絲楠木到底有多貴?一代帝王竟不惜背上“盜墓”之名!

遼寧當代交易品種《金絲楠木銀筷》是2018年大年初一上映的電影《西遊記之女兒國》的電影衍生品。其以金絲楠木為筷身,筷頭與筷足以999足銀材質作為點綴,十分符合本片的基調與風格。金絲楠是中國特有的珍貴木材。歷史上,楠、樟、梓、椆並稱為四大名木,而楠木被冠以其首,足見人們對楠木的偏愛。在歷史上金絲楠木專用於皇家宮殿、少數寺廟的建築和傢俱。而且,金絲楠木表面在陽光下金絲浮現,金光閃閃,且伴有淡雅幽香的氣味。是收藏、贈予的佳品。

文交聯合掛牌影視衍生品

金絲楠木到底有多貴?一代帝王竟不惜背上“盜墓”之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