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靠「盜墓」養活軍隊,劉備靠什麼?比曹操「無恥」多了

喜歡歷史的人對三國演義的喜愛可以說一直是有增無減,也正因此,三國演義的細節才會不斷被後人所深究品味。其中一個經典話題便是曹操和劉備哪個才算真正的英雄。在三國中,曹操一直是一個亦正亦邪的角色,反觀劉備,卻被塑造成了以宅心仁厚贏得了天下。倘若只從三國演義這本書裡看的話,劉備應該是正兒八經的正人君子,而曹操則是一個標準的“奸雄”,而事實卻並非如此。

曹操靠“盜墓”養活軍隊,劉備靠什麼?比曹操“無恥”多了

三國演義終究是一本小說,它與真正的三國曆史其實是有非常大的衝突。小說中心狠毒辣的曹操在真正的歷史上是一位非常有原則的將領。曹操當年陳留起兵,多多少少拉了一些贊助,然後又將自己的家財全部散盡,好不容易湊夠了一隻五千人的兵馬。可惜曹操在征討董卓的第一戰,就把五千兵馬全部搞“丟”了。

曹操靠“盜墓”養活軍隊,劉備靠什麼?比曹操“無恥”多了

窮困潦倒的曹操,眼前只有兩條路可選擇。一條便是做那人皆唾棄的強盜,去搶劫平民百姓或大戶人家,來擴充自己的財力。另一條路便是盜墓摸金的勾當,這雖然非常不光彩,但為了不給“活人”找麻煩,曹操還是選擇了後者。

曹操靠“盜墓”養活軍隊,劉備靠什麼?比曹操“無恥”多了

而反觀劉備,在沒有真正立足之地前,他曾經輾轉於各個勢力之間。在建安元年,劉備終於來到了廣陵海西。得到了貴人相助。不僅將妹妹送給了劉備做夫人,還獻上了兵士兩千人和大量的金銀財寶。此時的劉備可以說還只能靠女人和別人的資助生活,直到劉備憑藉自己的力量拿下了荊州和益州。

曹操靠“盜墓”養活軍隊,劉備靠什麼?比曹操“無恥”多了

此時的劉備實力大增,聲望也日益增長,來投靠劉備的人越來越多。但是另一個問題又出現了,人多軍資不夠怎麼辦,劉備面前也是和曹操相同的道路,但是一向以劉君子著稱的劉備不同於曹操,而是選擇了前者,縱容自己的士兵成為打家劫舍的強盜。

曹操靠“盜墓”養活軍隊,劉備靠什麼?比曹操“無恥”多了

具體的作為是劉備在攻入益州時,下令全體士兵全體出動,慫恿他們大肆掠奪百姓財物,這也成了劉備為了體恤士兵做出了一個“非常”手段。所以說劉備的軍隊在攻打益州之後,除了殺人和放火沒有做以外,建議擄掠基本全乾了。就這樣,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周圍本就民不聊生的百姓被劉備搜刮的一乾二淨。而劉備在明面上還宣稱自己對益州百姓們極好。不少住在遠處,不明真相的百姓還以為劉備真的是宅心仁厚,從而加入了劉備的勢力。從這點相比,劉備是遠不及曹操。

曹操靠“盜墓”養活軍隊,劉備靠什麼?比曹操“無恥”多了

其實三國演義有些地方也是非常有趣且值得深思的。比如空城計當中,在古時作戰的時候有一類軍隊叫做斥候。斥候的作用便是偵察敵情,他們能翻越高山能潛藏在湖中也能不惜一切代價潛入城中去換取一些信息。當時司馬懿絕對有這個能力,但是他並沒有去做,這是為什麼呢?

曹操靠“盜墓”養活軍隊,劉備靠什麼?比曹操“無恥”多了

其實我們仔細想一下也就知道了,當時的司馬懿攻佔了多個城池,一直打到蜀軍無路可退。倘若真的擊破了諸葛亮,那麼蜀軍真的就毫無還手之力,司馬懿也就真的是功高蓋主了。他知道,諸葛亮擺的是空城計。所以說他也就假裝自己中了計。非常巧妙下了臺階,而諸葛亮也知道司馬懿是這樣想的,才擺出了空城一計。這才是三國演義的高明之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