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嘴裡長白點,婆婆用針挑,對嗎?醫生說處理不當會致命

小嘉發現剛滿月的兒子,嘴巴里有些白色的點,一開始還以為是奶漬,想用紗布給擦掉,結果發現不僅擦不掉,孩子還哭鬧了起來。

“這是馬牙,沒事,我去拿個針,給孩子挑掉就好了。”婆婆說完就去拿針了。

“馬牙嗎?可我查了下網上,又像是鵝口瘡呀?而且要用針給孩子挑破?這個怕是會感染,安全起見,我們還是去找醫生診斷吧。”小嘉說到。

“大驚小怪,你老公以前也長過這種東西,我都這麼處理的。”婆婆非常不開心回應。

這時候,小嘉老公剛好回來了,就把一家人帶到醫院找醫生。

醫生看完寶寶嘴巴里的白點,用棉籤擦拭都擦不起來,就確診為鵝口瘡,給寶寶開了藥,並交代不能用針去挑,否則可能引起感染導致敗血症,甚至致命。

寶寶嘴裡長白點,婆婆用針挑,對嗎?醫生說處理不當會致命

在新生寶寶口腔的突發情況裡, 馬牙和鵝口瘡,出現幾率是比較高的。馬牙,米粒大小的小白點的樣子,和由於白色念珠菌感染導致的鵝口瘡確實有點像,但無論是馬牙還是鵝口瘡,都不能用針來挑破哦,要這麼來解決。

一、區分馬牙與鵝口瘡

1.馬牙

“馬牙”是老百姓的叫法,醫學上我們稱其為上皮珠,常見於新生寶寶。一般會在口腔牙齦邊緣或上顎中線兩旁出現單個或幾個白色像米粒大小的,觸摸有硬結感的囊泡,直徑在1~3毫米,因為含有角質而呈現黃白色。

馬牙多是單個出現,不會迅速地大量出現。如果嘗試去輕輕推這些小白點,你會發現它們不容易被推掉。如果寶寶出生幾周內不長馬牙,一般就不會長了。

寶寶嘴裡長白點,婆婆用針挑,對嗎?醫生說處理不當會致命

2.鵝口瘡

鵝口瘡是一種由酵母菌(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口腔黏膜感染性疾病,又稱雪口病。多發生於新生兒和6個月以內的嬰兒。

與馬牙比較,鵝口瘡出現的位置非常不固定,可分佈在口腔黏膜的各個位置。主要表現為口腔黏膜表面覆蓋白色乳凝塊樣小點或小片的白色膜狀物,小點可逐漸融合成大片,不易擦去,如若強行剝離可能會出現滲血,而且不久後白色斑膜很快就又會出現。

寶寶嘴裡長白點,婆婆用針挑,對嗎?醫生說處理不當會致命

馬牙看起來像是一個個牙齒,但並不是真正的牙齒,只是未被吸收的上皮組織,是一種生理現象,沒有病理意義的。

新生寶寶中出現馬牙,是一種普遍的現象,本身是無害的,也不具有傳染性,不妨礙哺乳,不會對乳牙和恆牙造成影響,通常2~3周或數月內,就會萎縮、變小、消失。

臨床上不需要治療,切忌用力擦拭,更不需要用針刺挑,挑破後反而會有繼發感染、炎症的危險。此時,做好寶寶的常規口腔衛生就好,家長要做的是在每次吃奶後,加強口腔清潔處理,用軟紗布包著食指用溫開水幫助小寶寶清潔口腔。

寶寶嘴裡長白點,婆婆用針挑,對嗎?醫生說處理不當會致命

少數長馬牙的寶寶會因為牙齦發癢、發脹等不適感,出現焦躁、咬媽媽奶頭,拒食等現象,也建議到醫院找醫生幫忙處理。

鵝口瘡是一種口腔裡的真菌感染(白色念珠菌),較為嚴重的鵝口瘡白色斑膜會覆蓋口腔,還可能伴有低燒、拒食、吞嚥困難等情況,嚴重的鵝口瘡如沒及時治療,會導致寶寶口腔黏膜潰瘍,甚至會合並身體其他部位的深部感染。

寶寶嘴裡長白點,婆婆用針挑,對嗎?醫生說處理不當會致命

四、預防鵝口瘡,從日常護理做起

寶寶患鵝口瘡可能是生產時經母親產道感染,也可能是接觸感染念珠菌的哺乳用具、乳頭、甚至玩具和衣物從而感染,如果沒有做好護理,寶寶很有可能會復發的:

一方面,母乳餵養的媽媽要保持乳房尤其是乳頭的清潔衛生;另一方面人工餵養時食具一定要煮沸消毒,包括玩具也要注意清洗消毒,減少感染髮生。

爸爸媽媽們,你們學會辨別了嗎?

我是你的藥師朋友洪姨,寫文不易,如果您覺得有用,麻煩點個贊再走唄!如果還有不清楚的可以關注後留言,我們一起討論!(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