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临其境,你听见了什么?

对于观众来说,影视作品的重点是明星也好,故事也罢,说穿了,大家看到的是无非是一场灯光与音效的“秀”。

尽管观众在走进电影院,或者打开某个视频的时候,清楚这一点,了解自己在屏幕上看到的故事,其实都是些极度逼真的幻象。但事实上,影视技术的深奥丝毫不亚于《哈里波特》中的魔法。因而,观众会选择相信自己所看到的......这使得每个影评人及观众对作品的评价各有不同。

随着观众观影看剧的的经验增多,他们的反应与需求也在不断发生的变化。因而,对于创作及制作的每一个环节,都有了更为高门槛(标准)的要求。

曾经,观众只需要满足视觉,又或者只是沉浸于剧情。但是,当3D和IMAX这类东西出现之后,观众的接受程度似乎更高......这点,从我国近几年来,各种泛滥的“特效大片”可以得到佐证。

换句话来说,除了“看”电影(剧)要求视觉上不断有所创新之外,“听”的标准也被更进一步提高了——声音,成为一种艺术。

声临其境,你听见了什么?

对于一部电影或者一部连续剧来说,各要素之间的相关性的“配比”程度,决定了所传递的观念,以及以能否表达出更深层次的东西。

这些要素包括在现有的技术基础条件下,如何进行剧本的创作与改编?出于市场或者票房的考虑如何选择适合的演员?某些角色的设置会对整部作品有什么影响?现实中的工业生产(如拍摄现场)对整部作品的影响?上映的方式及相关的审核标准对作品的限制?

以及,技术、故事情节、影片风格、历史及故事的背景等等要素之间如何转换协调?导演的风格都将决定着一部作品意识形态,如何将理念化的东西转化呈现?

等等问题,皆关系到一部电影或者电视剧的成败。

声音,似乎是影视作品与生活的最好“转化剂”。

有了声音,影视作品里所呈现的不只是看起来像生活,而且听上去也更像了,这种熟悉的感知拉近了观众与作品的距离。

声临其境,你听见了什么?

当声音剪切入影视作品的时候,为视觉化的内容增加了音乐,也可以插入叙述者的声音,为原本被我们称为“默片”的东西加入多种微妙的音效。

比如说,我们现在很流行的抖音APP。

同样的内容,配着不同的音轨,由远及近的咆哮声或者换成印度视曲......听着不同的声音,同样的画面会呈现不同的个性,连所传达的意思也随之而改变。

换句话来说,我们在欣赏影视作品的时候,听到声音由不同配乐、对白、旁白等组成的剪辑或组织、被赋予不同的意义。

如果想实现这样的效果,需要有“音源”以及合理化的声音剪辑。但是,长期以来,为作品提供“音源”的配音演员及相关的工作人员,往往是属于幕后的。人们并不了解,配音的意义,也不能够意识到这样的工作是如何完成的?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声临其境》这档栏目是综艺红海中的一股绿意——对于配音这个行业来说,是有较积极的作用的。

声临其境,你听见了什么?

客观来说,配音的综艺性其实是较弱的,能做成综艺节目,难度比较大。

20世纪20年代,声音正努力被“发明”出来——当时主要的目标是实现声音与影视画面的“同步”功能。演员嘴动的时候,对白的声音能同步出来;观众看到钢琴被弹奏的镜头,美妙的琴声能同时响起;一发子弹打出,开枪的声音能被听到。

最终,这些都做到了。随后,某些特定的音效及配音方式也开始不断在尝试着。

直到现在,我们在影视作品中听到的声音不再仅仅是“说话”,而是变成了推进剧情的重要“要素”。我们能听到的声音也可以有它的特点与远景。

如果将完整的工作过程,以及这些连从业者都觉得不太容易理解的概念都呈现在观众面前。那么,这档节目的制作难度、时间及观赏性可能会相应的降低很多。

所以,《声临其境》中所展示的“配音”并不是工作及专业的全部内容。而是给演员(嘉宾)台词、原声,然后通过在现场还原,达到一个令观众觉得“哇,好有趣” 这样的一个效果。

通过这样综艺化的栏目,尽可能平衡了专业性与娱乐性,也已经十分不易了。

声临其境,你听见了什么?

真正配音是二度创作的一个过程。

有时候演员演戏的时候用力过猛,配音的时候能适当收一下;也有时候演员的情绪可能不够,配音的要提一下戏;更多的时候是配音演员的台词是需要在工作过程中有一些修改,以更好对上演员的口型或者当时的气氛——有些演员的台词功底比较差,连数数字都达不到剧情情绪要求。当然,这是另外一个话题。

另外,在配音工作中,即使是演员本人配自己的角色音,也不一定能马上找到状态,因此是有专门的配音导演在把控演员的情绪的。不过, 这样的调教也只是很短的时间给到一个提醒或者思路方向,或者进棚后多录两次。

没有像《声临其境》这种有这么多时间来准备,而且栏目有专业的老师指导,还有领声,再加上多次对比原音训练,然后通过剪辑呈现出来。

因而,这档《声临其境》的本质是“配音秀”,将专业的门槛降到最低,从而达到吸引更多关注。

声临其境,你听见了什么?

当然,即使《声临其境》是一场相对平衡的商业综艺秀,也依然会有观众除了关注会有什么“有趣”的内容之外,也会关注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会需要配音演员呢?

如果是配音乐或者其他特效可以很容易理解原因——为了使得歌曲与音乐更好融入作品。

但是,为什么不能让演员现场收音呢?是我们的设备不行吗?还是我们的演员不行?

要知道,自“声音”被发明应用以来,表演的核心由哑剧演出转移到了存在本身,这很像自然主义,更能接近人们日常生活中真实的样子。就这样,影视作品中对于现实及想象的呈现能力(逼真的幻觉)依靠着声音可以得到补足。

这也意味着,从技术上,(必须)可以实现分离,也可以实现同期......最早期的录音设备确实会对摄影机造成干扰,在片场使用的时候需要放在隔音的大箱子里。不过,随时时间的推移,在“发明家”们的努力下,这些早已是历史往事。

既然技术不成问题,为什么我们还需要配音演员呢?

声临其境,你听见了什么?

首先,在一些国家里,译制片(外语片)添加字幕会被认为是容易让观众分心的做法。所以,对白和旁白等都会变改为配音——译制片配音演员有时候也会凭借高超的技术成为明星。直到现在,大部分国家走正规渠道引进的外语片是会有译制配音版本的。

另外,就像前面所提到的,声音是艺术。同时,也是决定着影视作品质量的要素。在大多数情况下,通过配音可以进行重新创作,或者令影视作品的效果得到提升。

如果在摄影过程中,录下同期声,这个过程中会有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影响到音质。如果声音的质量不完美,二次创作的过程中又会耽误很多时间和精力,甚至于有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有时候,需要改变剧情或者其他原因(包括审查)会对作品重新剪辑,于是,细心的观众会发现,有些地方声画不同步了。

所以,我们现在还是需要演员进入相对更精密的录音棚,对应他们自己一张一合的口型,由对白开始,录下台词。

声临其境,你听见了什么?

当然,配音演员的存在,也与观众对影视作品要求有关。

现在观众不只是要求“高保真”(能听得清楚声音),更要求能通过声音听清那些话语的理想听觉,也就是情感背景。

这意味着,要分辨声音出声音是在室内还是室外,空间(房间)的大小,或者是行为的情感范围,要能准确听出不同种类的声调......换句话来说,观众在看角色在跑步的时候,也要听得出来是跑步。

因此,对于影视创作来说,如何让演员把对白念到最好,演到最好,如何才能把他们的声音放到合适的听力位置上,这些工作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及精力。

说到底,有些情况下,配音演员的存在是为了更省时间和钱呐!

既然我们现在了解配音工作的“前事”,也知道了配音演员存在“今生”。

那么,我们再继续回来聊一聊试图让“

前事今生”用综艺娱乐化展示出来的《声临其镜》。

声临其境,你听见了什么?

我曾经一直觉得,任何用谐音的节目都会是喧宾夺主的结果——节目实际呈现的内容与简介定义可能是完全相反的概念。

所以,一直到第三季的时候,才开始看这部综艺。

如果站在爱好者或者观众的角度来说,这档综艺是值得一看的。

不过,有些地方还是要给以观众适当的“提醒”。

首先,节目中选择的“经典之声”,其实也并不算太老的片子,或者说对于“配音”史来说的经典之声......因为太老的片子里的配音,现在听起来是会觉得有些怪的。受当时的设备及技术限制,老片里人物说话的基本听起来有些“电音”或者“魔音”的感觉,听起来并不是很舒服。观众可以听到摄影棚里悉悉索索的噪声,有时候也可以听到听到拍摄时的设备或者机械的撞击声。

不过,对于观众来说,并不需要真的去做这方面的研究。这点来说,节目组的选择是很合情也适合节目的本身需要的。

其次,在影视制作过程中,负责声音的是录音师。同时,还有设计师。通力合作下,对声音和效果的设计及处理才是观众最后所听到的版本。

节目中实质上并没有体现这两个完全处于“幕后”的岗位,按节目组的设计来说,嘉宾可能就是承担着“设计师”的相应责任吧。

第三点是关于配音演员使用的道具。

在节目中有演员使用了嘴里塞卫生纸, 这招是真的很灵。事实上,不只是这招灵,还有小纸袋、小盒子,滚某样东西配合,同样很灵——这是我特别喜欢这个档目的部分,因为这才是配音演员在工作中会呈现的某种状态,算是一个惊喜吧。

声临其境,你听见了什么?

当然,《声临其境》这样的配音综艺化,有好便有弊端。

和其他艺术行业相比,配音演员的整体数量还是比较小众的,优质的配音演员数量相对更少。而且,这些优质的配音演员通常有相对稳定的工作内容或者为一些较大的影视作品服务,这也造成了配音演员的缺口。

在降低了大众对“声音艺术”的门槛,更多人了解到配音的工作之后,一些平台和课程宣称短期培训后上岗配音挣钱的。这种低质的配音演员到处接活儿,一定程度也拉低配音的行情与艺术水准。

但是,话又说回来,任何事情也没有现成的解决方案。

时代在变,曾经我们热衷于思考的问题得以解决,却又总会有新的问题出现。其中有一些,相比另外一些会更成功,也许不会。但是,至少这种尝试的过程,总能获得一些成功。

那么,看到这里的朋友,告诉我,《声临其境》你听到了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