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盈,一位生错时代的君子,一位壮志难伸的少年天子


刘盈,一位生错时代的君子,一位壮志难伸的少年天子

刘盈是一个好孩子,他既谦恭守礼,友爱兄弟;又礼贤下士,善待大臣。他本有机会带领大汉走向辉煌,却因为自己那位强势母亲的存在,不得不放弃自己的人生抱负,转而在酒色嬉戏中寻找内心的慰藉。他曾经抗争过,却终因母亲酷烈的政治手段,而宣告失败。

作为太子,刘盈被臣民视作大汉未来理所应当的统治者,然而,没有人知道刘盈到底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家庭之中。他的父亲是大汉的开创者汉高祖刘邦,他的母亲是大汉皇后吕雉。这是汉朝占据最高统治地位的两个人。

刘盈,一位生错时代的君子,一位壮志难伸的少年天子

刘邦对性格柔弱的刘盈很是厌恶

刘盈,被无赖出身的刘邦从内心深处感到厌恶,只因为他性格过于安静柔弱。而作为母亲的吕雉,只是把刘盈当作自己以后掌控汉朝的政治工具,因此,她只对刘盈太子的身份很重视,忽略了对刘盈这个儿子的关注。

有一个无赖的父亲和一个权力欲望极强的母亲,对于刘盈而言,能够平安健康的长大,已是幸运。而对于当时的汉朝臣民而言,刘盈不但顺利长大,而且还没有长歪,更属万幸。

刘盈,一位生错时代的君子,一位壮志难伸的少年天子

刘盈把修建长安城当作自己帝王生涯的开端

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驾崩,十六岁的刘盈继承帝位,是为汉惠帝。刚刚继位的刘盈,摩拳擦掌,踌躇满志。他下诏征发关中之地居民两万户,参与修建新的长安城,以此来作为自己统治序幕的开端。

就在刘盈满怀激情,准备大展宏图之时,他得到一个让他坐立不安的消息,他的母亲吕太后,下诏将自己的弟弟赵王刘如意召到了长安。

刘盈,一位生错时代的君子,一位壮志难伸的少年天子

赵王刘如意(剧照)曾是刘盈最大的政治威胁

赵王刘如意,刘邦与戚夫人所生的皇子,自幼受到刘邦的宠爱,曾一度让刘邦动了废黜刘盈而改立刘如意为太子的念头。这是刘盈在太子时期,遭遇到的最严重的一次危机。虽然,刘盈最终在留侯张良的计策下,将隐士"商山四皓"请入朝堂,以此让刘邦打消了废立太子的心思,但刘如意仍然在刘邦的宠爱下,获得了赵王的封爵,拥有汉朝八郡之地,成为汉初封国面积最大的一个诸侯王。

刘盈虽然在政治上遭受过刘如意的威胁,但是本性纯良的他,并没有将自己这位同父异母的弟弟视为威胁,反而对其十分爱护。得知刘如意来到长安的消息后,刘盈亲自到长安城外迎接。在政治家庭长大的刘盈,十分明白自己的母亲吕太后召见刘如意的目的。自己的这位母亲,对权力充满了渴望,将刘如意召进长安是为了铲除这个潜在的政治对手。

刘盈,一位生错时代的君子,一位壮志难伸的少年天子

吕太后视刘如意为眼中钉

吕太后这种为了权力而不顾亲情的做法,让刘盈十分抵触,但是性格仁孝的他,无法正面对抗自己的母亲,只能将刘如意时刻带在自己的身边,与他同食同住,以此来保护自己这位年幼的弟弟。

刘盈这种行为起到了效果,吕太后顾忌自己的儿子,迟迟没有动手,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刘盈这种笨方法,终究还是出了纰漏。公元前194年12月的一天,刘盈早上起来外出打猎,本应与刘盈同行的赵王刘如意,因为年少贪睡,不愿与刘盈一起同去。刘盈终究还是一个半大的少年,政治上仍然很稚嫩,他没有强令刘如意同行,而是将刘如意留在了自己的寝宫之中,独自去往猎场。

刘盈,一位生错时代的君子,一位壮志难伸的少年天子

赵王刘如意墓

刘盈出宫之后不久,时刻关注皇帝行踪的吕太后,第一时间得知了这一消息,她立刻派人去往刘盈寝宫,将一杯毒酒灌入刘如意的口中,等到刘盈接到消息返回之后,见到的是弟弟刘如意冰冷的身体,吕太后用这种毒辣的手段,让少年天子刘盈第一次真正见识到了政治斗争的残酷。悲愤不已的刘盈,下诏将刘如意葬在自己未来的陵寝安陵旁边。然而,沉浸在悲痛之中的刘盈不会想到,刘如意的死,只是一个开始,更大的打击即将到来。

刘如意死后不久,心绪难平的刘盈被吕太后召见,吕太后见到刘盈之后,带着他来到了掖庭,这里是犯错的宫人服苦役的地方,刘盈不明白母亲为何会将自己带到这里。就在刘盈疑惑的时候,吕太后命人抬上来一个人,只是这个人已经被砍去了双手和双脚,两只眼睛也被剜出,望着眼前的恐怖景象,刘盈面色苍白,而一旁的吕太后却神情淡然,她告诉刘盈,这个"东西"叫做"人彘",而这个"人彘"还有一个名字:戚夫人。

刘盈,一位生错时代的君子,一位壮志难伸的少年天子

戚夫人曾是刘邦最宠爱的妃子

刘盈听到戚夫人这个名字之后,内心愈发的恐惧和悲痛,戚夫人正是赵王刘如意的母亲,也是父亲刘邦在世时最受宠爱的后宫妃子,看着眼前似人非人的戚夫人,刘盈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母亲这样的做法,他浑浑噩噩的回到寝宫,大病一场,这场病击垮了刘盈的身体,也击碎了刘盈所有的宏图大志。

他无法接受母亲为了权力肆意践踏生命的行为,但是,身为孝子,他又没有勇气正面抗争,他派人告诉吕太后,自己身为吕太后的儿子,看着母亲作出这样非人的行为而不能制止,自己还有什么颜面坐在御榻之上,治理国家。

刘盈,一位生错时代的君子,一位壮志难伸的少年天子

吕雉为了弄权肆意践踏人命

这是刘盈最后一次向吕太后表达自己的愤恨。然而,曾经亲手设计杀死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帮助刘邦平定异姓王叛乱的女强人吕雉,自然不会因为刘盈的这段愤懑之语,停止迈向最高权力的步伐。

为了更大程度上控制国家权力,吕太后将自己的外孙女张嫣嫁给刘盈,立为皇后。张嫣是刘盈的嫡亲姐姐鲁元长公主的女儿,是刘盈的外甥女。吕太后为了权力,不顾人伦的做法,让刘盈继刘如意事件、人彘事件之后,再遭重击。

刘盈,一位生错时代的君子,一位壮志难伸的少年天子

迎娶张嫣(剧照)让刘盈再遭重击

这位在幼年时期,曾被兵败逃难的父亲数次踹下马车,差点身死的少年天子,再也忍受不住这样的政治权谋,面对着强势的母亲,他所有的理想和抱负全部化为泡影,肮脏的政治,让他心生恐惧和厌恶,就此沉醉在酒宴歌舞之中,以此来逃避外界纷扰的政治斗争。

公元前188年,二十三岁的刘盈,在酒色的侵蚀下,走完了自己柔弱而又痛苦的一生,驾崩于都城长安未央宫。

刘盈,一位生错时代的君子,一位壮志难伸的少年天子

安陵,埋葬了刘盈所有的悲欢喜乐

这位大汉第二位皇帝,在其短暂的帝王生涯中,曾经意气风发。他减轻赋税,任用萧何和曹参为丞相,实行与民生息的政策,将刚刚经历战乱的大汉逐步推向繁荣。他废除秦朝思想禁锢,推动黄老哲学代替法家学说,确定了汉朝前期"无为而治"的统治国策。在他的统治下汉朝政治清明,民生经济开始复苏。

然而,刘盈的帝王宏图,因为母亲吕太后的强势介入,最终化为空中楼阁,他政治上的稚嫩和政治力量上的欠缺,使得他在统治过程中,被吕太后逐渐架空,成为政治傀儡,而他柔弱仁孝的性格,让他无力与吕太后进行政治角力,只能通过寄情于享乐来逃避现实,使得大汉的最高统治权由刘氏皇族逐渐过渡到吕氏外戚手中,为之后的吕后称制和诸吕之乱埋下了隐患。纵观刘盈短暂的一生,“生不逢时”是对其最恰当的悲叹。

《汉书·惠帝纪》《史记·高后本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