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在長江上修建的第一座跨江大橋,至今仍巍然屹立,堅固如初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這句偉人的詩詞人人都會背誦,寫的是武漢長江大橋,這座橋建成開通的時間是1957年,已正常使用了62年,根據檢測,再用一百年沒問題。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建築傑作,不愧於“萬里長江第一橋”的稱號。

位於橋頭的紀念碑記錄了當年建造大橋的過程,武漢長江大橋之所以被稱“萬里長江第一橋”,是因為這座橋是新中國成立後在長江上修建的第一座跨江大橋,具有里程碑意義,因此偉人在興奮之餘寫下豪邁詩篇紀念這一偉大工程。

大橋紀念碑建在觀景平臺上,和武漢長江大橋同時竣工,這裡是旅客觀賞長江、欣賞武漢長江大橋的最佳位置之一,紀念碑全部用石材雕琢而成,莊嚴大氣,高6米,重20噸。

武漢長江大橋建成後中國人民郵政局還曾三次將大橋雄姿印在郵票上予以紀念,分別是在1957年和1959年的國慶節和1976年7月16日的紀念郵票。1962年4月發行的第三套人民幣中貳角紙幣上印上了武漢長江大橋。

武漢長江大橋也是中國第一座複線鐵路、公路兩用橋,當年建成之後,長江這道難以跨越的天塹成為歷史,大橋成為連接我國南北的交通大動脈,對促進南北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武漢長江大橋主體由水上主橋、橋墩、上層橋面板、下層鐵路雙線軌道、四座橋頭堡以及各立交匝道組成,主橋路段呈西北至東南方走向。連接漢陽區與武昌區,兩邊分別是龜山和蛇山。

武漢長江大橋於1955年9月1日開工建設,1957年7月1日完成主橋合龍工程,1957年10月15日正式通車運營。橫跨長江水道,全長1670米,江面以上主橋全長1156米。上層橋面為雙向四車道公路主幹道,下層為複線鐵軌,當年的總投資額達到1.38億人民幣,五十年代的一個多億,絕對是鉅款啊!

其實,武漢長江大橋的設計工作在民國初期就已經提上日程,1913年,我國近代著名鐵路工程師詹天佑就曾到武漢對長江大橋橋址進行初步勘測,雖然那次規劃未獲得實行,但其選址被歷史證明是最合適的,與此後幾次規劃選址基本相同。

此後幾十年由於戰爭等諸多因素,武漢長江大橋一直未能變成現實,直到建國後,橋樑專家李文驥和茅以升等人向中央人民政府遞交了《籌建武漢紀念橋建議書》,建議建造武漢長江大橋,後經第一屆政治協商會議討論,通過了建造武漢長江大橋的議案。


就這樣,一座偉大的建築誕生了,長江是主要水道,大橋共設計了9孔,8座橋墩,每孔計算跨度為128米,可以保證萬噸巨輪暢通無阻。不過,突發事件不可避免,六十多年時間裡,橋墩被輪船撞擊過近八十次,但大橋未受任何損傷,而大橋的數萬顆螺絲也沒有一顆鬆動的,可見其堅固程度。

武漢長江大橋兩頭各有兩座橋頭堡,每座橋頭堡都是7層,橋頭堡總高35米,平面規格為15x32米。橋面上層公路兩邊都設有人行道,寬2.25米,便於人們通行,也可以在橋上欣賞奔流的長江和美麗的武漢。

從武漢黃鶴樓上看武漢長江大橋,它凝聚著設計者的智慧和建設者們的精湛技藝。大橋歷經了62年風雨仍然堅固如初,傲然靜臥。它不僅是長江上一道亮麗的風景,也是一座歷史豐碑,在武漢人民的生活中有著不可取代的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