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學可視貓眼危險性大,還別不信,就怕因小失大

家庭安全是大家長久以來的關注焦點。但是在具體做法上,很多人還是習慣於傳統套路,甚至在日常隱患面前還是一如既往地沒有改善,比如大家門上的貓眼。大部分家庭門上都有一個貓眼孔,以方便有時在不開門的情況下看看門外的動靜。而就是這個玻璃貓眼,每年全國都會報道出現很多安全案件。

光學可視貓眼危險性大,還別不信,就怕因小失大

傳統入戶防盜門上的玻璃貓眼就是一個小放大鏡,存在很多安全隱患:

1.光學成像,視角較小,範圍有限,必須貼近門看

2.圖像變形,視覺模糊,不知門外情況,盲目開門

3.晚上樓道無燈就無法使用,看不到危險存在

4.利用“反貓眼”從門外看到室內,窺探用戶的隱私

5.犯罪分子發現屋裡沒人,拆下貓眼,開鎖入戶。


光學可視貓眼危險性大,還別不信,就怕因小失大

因為是一個光學玻璃放大鏡,一方面容易被砸壞,另一方面也很容易直接利用物理成像原理,通過“反貓眼”從外面看到室內的情況,導致家中隱私被窺探。從原本貓眼的安裝初衷來說,看室外情況,事實上大部分的樓道光線不是很好,有時候樓道燈也不會是常亮,所以很多時候根本看不清門外情況。

光學可視貓眼危險性大,還別不信,就怕因小失大

尤其是現在媒體報道最多的,犯罪分子通過貓眼開鎖工具,直接從門內把鎖打開,造成難以估量的安全風險和財產損失。所以現在也有部分入戶防盜門是不做貓眼孔的,就是擔心這種情況的發生。但是,這種做法過於保守,並且完全否定了貓眼查看門外的硬性需求,在某種情況下,對門外一無所知,也是一種不安全。

光學可視貓眼危險性大,還別不信,就怕因小失大

於是,後來出現了智能電子貓眼、可視門鈴等。像斑點貓智能貓眼,就採用了內屏顯示、外機攝像監控結構,具備了紅外夜視功能,一方面可以室內清晰查看門外情況,另一方面這種結構杜絕了貓眼開鎖等撬貓眼的風險,尤其具備防撬報警的情況下,一旦撬動直接報警響鈴,並實時抓拍錄像上報手機提醒。當然,其他如逗留報警、視頻通話等功能還很多。

光學可視貓眼危險性大,還別不信,就怕因小失大

所以,對於家庭安全的防護,一定要留意家中傳統光學可視貓眼的隱患,做好防範。最好是能跟隨時代步伐,讓家庭安全防護智能起來,未嘗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