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景帝明知诛杀恩师晁错,七国并不会因此罢兵,为何还要将其腰斩?你怎么看?

gdhycgs


没错,汉景帝就算杀了建议削藩的晁错,吴王刘濞等七国的叛乱,也不会停下脚步。这一点,汉景帝在杀晁错之前,他就已经知道是这个结果了,可他依然还是杀了晁错,而且用“腰斩”这样一种残酷的刑法来杀晁错。那么汉景帝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汉景帝剧照)

汉景帝杀晁错依然不能够阻止七国的叛乱,这其实是当时众人的普遍看法。

有人可能会说,不对呀,当时袁盎等人不是在积极怂恿汉景帝杀晁错吗?不是他们认为杀掉晁错就可以阻止七国之乱吗?

其实,袁盎等人之所以建议杀掉晁错,他们的目的是想上位。也就是说,是想取代晁错,成为朝廷中最有权势的人。

这一点,汉景帝也是心知肚明的。

我们再来看看,为什么说汉景帝明白杀掉晁错也不能阻止七国之乱。

其一,任何情况下,吴王刘濞都不会停止造反。

吴王刘濞准备造反,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他绝对不会无功而返,更不会束手就擒。

汉景帝还是太子的时候,因为打死了刘濞的儿子,从那一刻起,刘濞就有了造反之心。而且此后,他在国内做了充分的准备。他利用盐铁的便利,打造武器,屯集粮草,训练士卒。接着,他便会按照计划举事。

也就是说,不管汉景帝采不采纳晁错的意见进行削藩,刘濞都是会造反的。只不过汉景帝的削藩,推了他一把而已。

而当他已经举事以后,他就不可能再停下来了。因为他已经做过“谋大逆”的事情,这对他来说已经是死罪。如果停止造反,也许他暂时不会受到汉景帝的处罚,但是从此他会一直生活在提心吊胆之中,担心某一天汉景帝就宣他去长安。如果他拒绝了汉景帝的召唤,那么这就是欺君之罪,是死罪;如果他听从了汉景帝的召唤,那么到了长安以后,可能汉景帝随便一碗毒酒,就把他给结果了。总之怎么都是死。

所谓“开弓没有回头箭”,说的就是吴王刘濞的这种状态。

(刘濞剧照)

其二,任何情况下,汉景帝都不会停止削藩。

汉景帝不会停止削藩,是因为他明白,藩王对中央政权的威胁是非常大的。如果停止了削藩,那么这个国家就有可能重新陷入四分五裂。

削藩这样的工作,是从刘邦就开始做起来了。刘邦是不可能完全实现削藩,但是从刘邦到汉惠帝到汉文帝再到他,削藩这个工作是一步步做下来的,是不可能停止的。

再一点,汉景帝并不是打不赢吴王刘濞。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七个国家一起造反。但是除了刘濞以外,其他人都只能算是乌合之众。而且当时的中央政权其实是很强大的。当年刘邦面对那么强大的异姓王,都能够一个一个地剪灭他们,何况是到了汉景帝时期,中央政权已经十分强大,地方政权,早已不足为惧了。

再说了,这仗还没有打呢,汉景帝怎么可能就忙着认输了。

(晁错剧照)

其三,汉景帝绝对不能容忍造反之事。

这在古代任何时候,都是君王们特别重视的一个问题。如果谁要造反,皇帝立马就妥协,杀掉自己的人向造反者示好,那以后可能谁都敢举旗造反了。这样的话,国家还不乱套了?

汉景帝是一个聪明人,他当然明白这个道理,当然不会带坏这个头。

那么,既然汉景帝在杀晁错之前,就已经明白,杀掉晁错也不能够阻止七国的叛乱,他为什么还要杀晁错了?

我认为,道理只有一个,那就是汉景帝杀晁错的目的,是把刘濞逼到绝路上去。

这话怎么理解呢?

很简单。你刘濞不是打着“清君侧”的名义造反吗?你不是认为我的身边有晁错这样的奸臣吗?好呀,那我把奸臣晁错给杀掉,而且用“腰斩”这种严酷的刑罚来惩罚他。你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如果我杀掉了晁错,你还要动兵,只能说明你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清君侧”,而就是为了造反。这样一来,我要打你,也就理直气壮了。

而结果正如汉景帝判断的一样,当他杀掉晁错以后,吴王刘濞果然没有停顿下来。而汉景帝立刻让周亚夫主持军队进行讨伐,很快就平定了七国之乱。

由此可见,晁错不过就是汉景帝手中的一个棋子而已。汉景帝对待帮助过他的人,如此冷漠薄情而残忍,也可以看出古代帝王的心思有多么的可怕。


张生全精彩历史


帝王心术高深莫测,以景帝的智慧,早知道诛杀恩师晁错,七国并不会因此罢兵。七国之乱之清君侧不过是借口,真正的用意是诸王对削藩不满,要抢景帝的江山。这一点,景帝比谁都透彻。

而他杀晁错,也并不仅仅是为巴结、讨好七国,他杀自己的老师,用意深远!


史书里记载:在袁盎建议汉景帝诛杀晁错后,汉景帝考虑、权衡了十天才开始安排诛晁错的事。如果,他单纯为杀给诸侯王看,在七国气势汹汹的时日,就应该当即立断早置晁错于死地。因为,先下手可让反王们早退兵。

汉景帝之所以要假以时日,他是在观察自己的朝臣面对七国之乱时的动态与表现。这十天里,汉景帝等着他们的反应。尤其时,他的老师耿直,不会辩风识向,提出了不合理的请求,他要让汉景帝御驾亲征,到前线督战,自己留守在后方。


晁错之所以让皇帝去前线,是因为前线出现了问题。类似于吕后薨逝时,齐王刘襄也是打着清君侧,诛诸吕的旗号要进军长安。中央派开国元勋灌婴带着兵马去平定齐王的叛乱,但灌婴走到莱阳就按兵不动了。最后,他跟刘襄讨价还价,达成了秘密协定。

当时,在前线的将军几乎都是开国元勋的子弟,这些手握兵权的将军们,会不会像他们的老子忠于景帝的爷爷刘邦一样地忠于自己?是否会重演吕氏时代灌婴平判的一幕?经十天的密切观察后,景帝有了担忧,为杜绝前方出现怠工现象。他杀自己的老师,首先给前方的将军看的。


晁错是从太子时期就辅佐景帝的人。正是晁错的智慧与审时度势的能力,使汉景帝顺风顺水地成为了皇帝。他对老师是有感激之情的,杀他并非自己的初衷,为什么后来坚定了信念呢?

景帝曾对袁盎说:“吾不爱一人以谢天下。”我尊重我的老师,我爱他,但我更爱天下。对于景帝这样的帝王,在江山社稷面前,一切都微不足道,包括自己的老师。

汉景帝要弃卒保帅,他示意三位朝臣弹劾晁错。他们是丞相陶青(开国功臣开封侯陶舍之子)、中尉陈嘉(功臣复阳侯陈胥之子)、廷尉张欧(功臣安丘侯张说之子)。这几个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都是开国功勋的后代,他们代表着当时军功集团的官二代们。

其实,与韩信、周勃、陈平们相比,这三个人的父亲不是什么显赫的功臣,可以说是名不见经卷。这三人自己一生也毫无作为,只是他们老爸跟对了人,自己有了好老爸,沾了光上位。他们可以凭借着父亲的功勋牢牢的把持着高位,排挤着有才华却没有根基的人。类似于晁错这样诚实正值的朝臣,自然成为了这些官二代排挤的对象。

汉景帝早知道这个状况,他想改变,只是无能为力。毕竟,从刘邦爷爷创业打天下起,就有一大群人跟着。要把这群居功自傲、一劳永逸的人从帝国的体系中请出去并非轻而易举,是要流血牺牲的。

1.现在,正在风口浪尖上,杀了晁错就能成全这些人的愿望,消除他们的危机感。

否则,削藩后,晁错会向皇上建议清理官二代。晁错绝对能做得出,他劝谏皇帝上前线,就是因为他发现了带兵的官二代有出工不出力的现象。杀了他,能给前方正在左右观望的将军们吃下定丸。让他们再没有了消极怠工的理由和后顾之忧。

2.诛杀晁错让“诛晁错,清君侧”的口号没有了说服力,只要晁错死了,七国师出无名了。再打,就是明目张胆地造反,而我汉景帝是在平叛。

3.杀了晁错这个书呆子,没有人再敢叫皇帝御驾亲征了。


希望星晨58298869


晁错是一代改革家,是汉景帝的老师,是朝廷的重臣,即使有着如此多的头衔,晁错还是未能逃脱一死,而且是被学生汉景帝亲自赐死。

难道汉景帝不清楚,晁错死了,七国也是大概率不会罢兵?清楚,非常清楚,汉景帝不傻。

那汉景帝又为何继续实行腰斩?

只有晁错死了,七国起兵的“根源”才会没有,景帝会站到舆论制高点

说起晁错,不得不说到贾谊,这两人号称汉朝文景时期的“双子星”,两人对于局势都看得很清,两人都觉得“诸侯尾大不掉”是汉朝最大的风险。

汉文帝时期,贾谊就屡屡劝谏,希望文帝能“削藩”,每每此时,汉文帝就开始问一些关于“鬼神”的问题,于是就有了“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的典故了。文帝为了发展,把问题留到了后面,而贾谊也在文帝时期早早挂了。

晁错也是“削藩”的坚定支持者,他的阻力要比贾谊小,因为景帝是他的学生。

在汉景帝上位两年后,看着吴楚两国逐渐增大,晁错的“黄金建议”来了,那就是“削藩”。

此事发生在公元前155年,当时晁错献上了注明的《削藩策》,并指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

话很犀利:“削也反,不削也反”,这话很有杀伤力,《削藩策》也明显打动了汉景帝,于是,汉景帝的“削藩大业”正式拉开序幕。

改革,改革,其实就是利益的重新分配。晁错的改革“削藩”明显是要剥夺各诸侯王的既得利益,各刘姓诸侯王岂能愿意?

当然不愿意。于是在削藩开始十来天后,以吴国和楚国为首的七国奋起反抗,发动了战争,口号就是“清君侧,诛晁错”,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七国之乱”。

汉景帝的人马,实力确实不行,七国联军,所向披靡,眼看国家危急。此时,晁错竟然建议汉景帝御驾亲征,自己留守都城。汉景帝有点不乐意。

当汉景帝向袁盎问计策时,袁盎悄悄献策:杀了晁错,停了削藩,联军自退。袁盎是谁?曾经的吴国丞相,和晁错一向有过节。

汉景帝仔细思考袁盎的话,觉得有道理,因为七国联军打的口号是“清君侧,诛晁错”,如果晁错死了,七国起兵的理由就不存在了。

但是,如果晁错死了,七国不退兵怎么办?这个可能性是很大的。杀了晁错,停了削藩,如果七国还是不退,汉景帝也没有办法了,但至少说明他努力补救了。

所以,无论七国退不退,到了这个节骨眼,晁错是必须死的。

只有晁错死了,汉景帝才可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对于晁错的上位,朝廷很多人是有意见的,晁错仗着皇帝老师的身份,来回左右政策的走向,晁错得罪的官员其实早就不止袁盎一个人。

司马迁说:晁错为家令时,数言事不用;后擅权,多所变更。诸侯发难,不急匡救,欲报私仇,反以亡躯。语曰“变古乱常,不死则亡”,岂错等谓邪!

通过司马迁的描述,晁错的形象跃然纸上,此人改革之心很强,同时,对于私人仇恨也是常记在心。对于晁错的削藩,朝里没多少人支持。因为成功了,晁错大功一件。失败了,大家都会受到牵连。

所以,七国之乱开始后,各级官员对于晁错那是非常地“憎恨”。此时,汉景帝最需要的是“团结”,一是所有官员可以支持自己,二是全体百姓支持自己,这样阻力会降到最低,吴楚之乱的风险也会变为最小。

所以,晁错必须死,只有晁错死了,汉景帝才能让天下所有人看清“七国之乱”的根本面目,那就是造反,是打着“清君侧,诛晁错”口号进行的造反。这样,所有的官员和百姓就会被团结过来。

从表面看,如果,晁错没有了,“七国之乱”继续乱下去的理由就不存在了。如果七国继续造反,汉景帝这里就能团结一大票人。

这是汉景帝必须杀晁错的第二个理由。

汉景帝需要一个替罪羊

(剧照)

汉景帝是同意削藩的,但事情不成功,反倒引起了“七国之乱”,谁来负责这个事?谁来背这个锅?

汉景帝来背?怎么可能。这口锅,只有晁错来背,才是最合适的。通过诛杀晁错,让所有人以为皇帝是受了晁错的误导,发动了不合适的“削藩”。

当然,晁错是有责任的,但此时的汉景帝已经33岁了,不是个小孩,难道他没有一点思考能力?所以说,晁错之死,就是替汉景帝背锅的。汉景帝也很难受,但是,晁错必须死。

晁错死了,七国退兵了吗?当然没有退,这么一个难得的机会,吴王刘濞怎能错过?继续高歌猛进。此时,一个绝世名将出现了,那就是周亚夫,周亚夫率人开始阻击七国联军。

《史记》记载道:晁错已死,谒者仆射邓公为校尉,击吴楚军为将。还,上书言军事,谒见上。上问曰:“道军所来,闻晁错死,吴楚罢不?”邓公曰:“吴王为反数十年矣,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非在错也。且臣恐天下之士噤口,不敢复言也!”上曰:“何哉?”邓公曰:“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地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计画始行,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于是景帝默然良久,曰:“公言善,吾亦恨之。”乃拜邓公为城阳中尉。

这段话很有意思,是汉景帝问从前线归来的校尉邓公:“吴楚联军退了吗?”邓公回答道:“吴王想造反又不是一天形成的,准备十几年了,杀了晁错并不能让他停下。晁错之死的害处是,从此忠臣不敢说话了,晁错死得有点冤。”汉景帝沉默很久说道:“你说得对,很有道理。”

看来,汉景帝是后悔了,后悔也没有用,在那个关口,正是因为晁错死了,才快速形成了统一战线。

后来的情况,大家都清楚了,叛乱被周亚夫平定了,削藩也取得了一定作用,这让西汉延续了后来的一百多年。这里面,难道没有晁错的功劳吗?

整体来说,汉景帝诛杀晁错有三大理由:一是断了七国之乱的起兵理由,看有无转机;二是通过诛杀晁错,七国不罢兵,来取得官员和百姓的最大支持;三是汉景帝需要一个替罪羊,一个背锅侠。


蓝风破晓


那就详细聊聊晁错吧。

先从汉景帝说起吧。

那一年,汉景帝还没转正,依照是太子一枚。有一天,太子刘启跟吴国的太子刘贤在一块下棋。社会经验告诉我们,一山不容两虎,尤其是不容未成年的虎。两个太子党在一块,就是容易出事。两人原本好好下着棋,突然争着棋路来了。争就争吧,还动起手来了。动手就动手吧,刘启一暴走就拿起棋盘把刘贤给打死了。

谁能想到文景之治的创造者之一,年轻的时候脾气这么暴?

这一打死就麻烦了,虽然你爹是皇帝,人家的爹也不白给。

刘贤的爹是吴王刘濞。刘濞的爹刘喜是个老实巴结的人,常年被刘太公当正面典型来教育刘邦。可到刘濞这一代,基因突变,变得特别生猛,生猛到刘邦决定派他去镇守江东。要知道,江东是项羽的基本盘,要在这里当王,没两把涮子可不行。

可是,刘邦一封就后悔了,因为他怎么看这小子都像有反骨。但实在是用人之时,毕竟一笔写不出两个刘字,让不是姓刘的去,他更不放心。

于是,在刘濞上任之前,刘邦特地给打了一针预防针,他摸着大侄子的背说道:“我看啊,建汉五十年后,东南方向将有叛乱,这会不会是你啊?你可要想清楚啊,我们毕竟是一家人。”

刘邦虽然没练过化骨绵掌,但这一摸,摸得刘濞魂都没有了,赶紧下跪表态自己一定不会反。

刘邦在的时候,他没有反,吕后掌权的时候,他当然也不敢反,汉文帝在的时候,他也没有反,不过,小心思已经开始有了。谁让汉文帝为了安抚大家,曾经放出风,以后皇位可能传到吴国呢?而且汉文帝老是装低调,搞得别人想低调也低调不起来。

现在,自己的儿子竟然被汉文帝的儿子打死,这口气怎么咽得下去?何况这还是他的独子,这是要绝自己的后啊!

儿子的尸体运回来后,刘濞铁青着脸下令。

把我儿子的尸体抬回长安!

把死人抬到长安,这就是给汉文帝难看了。汉文帝也没有发火,毕竟这事是自己儿子惹了事,他耐着性子把刘贤下葬了,又专门派人去慰问刘濞。可光是慰问显然是无法平息刘濞的怒火。

从此之后,刘濞就不进京拜码头了,每次都说自己有病,成为大汉的长期病号。有关部门也不傻,你说你有病就有病啊,你得有证明啊,一查刘濞果然在装病。于是,相关部门就把刘濞的使者给扣了起来,来一个扣一个,看你来不来拜码头。

汉文帝还是好说话的,把这些扣押的使者全放了回去,还特地给刘濞送了一个老年顶级套装:倚几与手杖。并特批他从此都可不来朝见皇帝。

刘濞满腔的怒火,碰上了汉文帝的化骨绵掌,有气也发不出来,只好活活憋了回去。

但让他就此罢休是不可能的。刘濞借着自己的地盘大,又有资源,开始搞起了半割据,跟水浒传里的柴进一样,好好的日子不过,天天收容一些亡命之徒,就等着天下有变了。

汉文帝去世了,上台的汉景帝还能镇住刘濞吗?

为了对付刘濞以及那些藩王,汉文帝给汉景帝留下了两大法宝。

第一个是大汉第二聪明的政治家晁错,不说他第一倒不是违反广告法,而是他确实是第二。

汉文帝前十五年(前165年),汉文帝为了选拔人才,多弄点储备干部,好跟那些军功集团的人搞下平衡,搞了一次大考试,汉文帝亲自出题,让大家谈谈对建议大汉帝国有什么好的建议。

在这场考试中,晁错名列第一。

史书随后加了一句, 贾谊已死。

对晁错来说,贾谊的死,让他摆脱了千年老二的位置,一下冲到了第一名,但这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接下来的事情,就需要晁错一个人抗了。如果贾谊还在,晁错只怕不会轮落到后面的悲惨境地。

晁错,颍川人,司马迁在《史记》中记录了他的性格:峭直刻深。

就是这个人很刻薄,不太懂得搞好人际关系。这样的性格特点往往在年轻的时候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年轻人嘛,气有点盛,大家可以原谅。

所以,晁错的青年时期顺风顺水,少年时学习法家,以文学特长进入汉朝礼仪机构太常寺工作,官居太常掌故。很快,他就获得了一个学习机会。

当年秦始皇焚书坑儒,很多书籍都失传了。秦朝有一位博士叫伏生,他在家中的墙壁里隐藏了一套《尚书》。到了汉文帝时期,晁错被指定为官派学员,到伏生那里学习《尚书》,等于是非物质文化传承人。

学成归来,晁错的感觉就不一般了,毕竟受过名师指点,学过绝世经书,淡吐的档次一下上来了,很快就引起了上级领导部门的重视 ,被汉文帝送到儿子刘启那里上班。官居太子家令,相当于太子的老师。

史书记载,因为善于出计,深受刘启喜欢,人称智囊。

这时候,晁错“峭直刻深”的特点终于显露出来了。比如除了干好太子家教这份工作,还特别喜欢写研究报告,给汉文帝提各种大汉改造意见,比如建议汉文帝对匈奴人不要太客气,咱选良将精兵,怼他。

汉文帝看了一下,点名表扬了一下晁错。接下来,接下来就没有了。

汉文帝对这个主动出击的方案是点赞不行动,汉文帝也是这样对付贾谊的建议。

过了两天,晁错又提了一个建议,大汉的法令过了这么久了,已经不合时宜了,是不是可以改一下?

同样,汉文帝又点了一个赞,随后删除了他的帖子。

晁错没有放弃,过一段时间,又琢磨出一个东西:那些诸侯是时候该削一削了。

汉文帝依然给他一个红心,然后拉黑了他的建议。

搞得久了,晁错也有点不服气,要是我提的建议不行,你就直说啊,你一直说行,又不按我说的做,这是几个意思呢?

一冲动,晁错给汉文帝打了一个报告,里面有一句话:狂夫之言,而明主择焉。

看上去,晁错是在谦虚,表示自己的意见是狂夫之言,但实际上却在暗示,自己的意见行不行,就看领导明不明吧。

连皇帝都敢叫板,可见晁错确实有点狂。因为这个,他在当太子家令这个冷门职务时,就得罪了一大批人,他在朝中几乎没有什么朋友。这其中,有一位跟他意见最大的,就是汉文帝相当器重的袁盎。

这两人不知道闹了什么意见,反正达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两人同朝为官多年,没有说过一句话,两人只要看到这个地方有另一个人的存在,立马掉头就走,绝对的有你没我,有我没你。

汉文帝是好说话的,他当然听出了晁错的弦外之音,但他没有打击晁错,而是很诚恳的写了一封回信,表示部下提的意见没有狂不狂的,大家可以随便提意见,我不会区分什么是狂的,什么是不狂。真正有区别的是做决策的人是否英明。如果我做决策不英明,那就是国家的祸患了。

言下之意,你再狂,也得经过我这一关,你再狂,能狂出我的手心?

方案你随便提,决策我做,责任我负。

晁错有才,汉文帝是知道的,就像他知道贾谊有才一样,但是,像这样的年轻人,一定要磨磨性子,不然迟早要闯出大祸。

可惜,汉文帝没多少功夫来磨他了,去世之后,晁错这位被他压了五百年的孙猴子终于蹦了出来。

汉景帝继位后,立刻把晁错提拔为内史,每天跟他讨论国家大事,越听越觉得晁错有才啊,你说得都对,我马上照办。

可见,在用人这样事情上,汉景帝还需要多多磨练,向他的父亲汉文帝学习,越要用一个人,越要懂得保护这个人。

一味的恩宠,只会让他成为攻击的目标。

很快,一位元老级人物就朝晁错发起了攻击。这位元老叫申屠嘉。

申屠嘉算是最后的一代开国元老了,是当年跟着刘邦打天下的。因为资格老,在汉文帝后期,因为宰相空缺,看来看去,就发现这位大爷还合适,德高望重,是军功集团的老前辈。所以把他请出来发挥余热。

请出来才发现这热度相当高。

有一天,申屠嘉拜见汉文帝,发现汉文帝正跟他的好基友邓通在喝酒快乐。邓通大概有点找不着北了,竟然对老同志有点礼数不到。

申屠嘉回来之后,就让人拿着自己的手令把邓通召来,特地吩咐,如果这小子不来,就直接给我砍了。

收到消息的邓通吓得赶紧躲进宫求救。汉文帝给他吃了定心丸:你放心去,我马上去救你。

拿到了汉文帝的保证,邓通才敢到申屠嘉的丞相府报到。进了府,他赶紧摘下帽子,脱下鞋子,给老爷子叩头认错,叩得满头是血,申屠嘉还在上面喊打喊杀,吓得邓通半条命都没有了,总算等到了汉文帝的救兵。

回去之后,邓通的腿都是软的。

汉文帝时的邓通,可是连太子刘启都没办法的人,但申屠嘉说杀就杀,也不过是看心情的事情。

到了汉景帝继位,申屠嘉又觉得晁错不顺眼。史书没记载原因,老干部看不惯青云直上的年轻人,这是中国国情。再说了,你丫是哪冒出来的,你爹是谁?跟高祖皇帝杀过人没,你就敢在朝中目中无人了?而且汉景帝每天跟一个内史商议国事,还一商一个准。这可是丞相申屠嘉的工作范围,你小小的内史把丞相的工作给干了,丞相是摆设啊。你这是想让人家提前退休?

其实申屠嘉不只看不惯晁错,他看不惯一切没啥根基的人,比如袁盎。

那一年,汉文帝还在。有一天,袁盎刚从地方回京,退休在家,一次出去逛街,在大街上碰到了申屠嘉,一看是前辈来了,袁盎连忙下车行礼。申屠嘉就没什么心情下车了,一个晚辈,又是没来头的,就随便在车上意思了一下。

袁盎回去之后,越琢磨越觉得自己今天面子丢大了,当街被申屠嘉轻视,而且旁边还有不少低级官吏,自己好歹也是前朝的老臣了。这口气实在咽不下去,所以怎么办?提把刀杀过去?那《史记》就该改叫《水浒传》了。

袁盎穿好官服,收拾的整整齐齐,出门右转朝申屠嘉家走去,请求拜见申屠嘉。

等了半天,也没见人来接他。这也不能说申屠嘉傲慢,这其实是他的一个习惯,他下班后从来不见私客,以免有人来求办事。

原本以为袁盎呆一会就走,可没想到,袁盎大有见不到人,就要留下来吃晚饭的意思。申屠嘉只好破例出来了一次。

见到申屠嘉后,袁盎深吸了一口气,提了一个请求:“请别人回避一下,我想单独跟丞相聊聊。”

申屠嘉一听,以为又是来求办事,再联想到袁盎最近没有工作,不会是来求我的吧。于是,申屠嘉毫不客气,“你要说公事,明天到官署跟长史谈,要是私事,对不起,恕不奉陪。”

说罢,申屠嘉掉头就要走,突然听到后面一个轻脆的声音,回头一看,袁盎跪下来。

这求的什么事?

申屠嘉刚想大叫把这人叉出去,却听到袁盎问了一句话,这句话把他留了下来。

“请问大人,你做为丞相,你感觉跟陈平、绛侯(周勃)比怎么样?”

申屠嘉终于意识到对方来者不善。他认真答道:“我不如。”

袁盎站了起来,拍拍衣袖,“这就对了,你也知道自己不如。当年陈平、绛侯辅助高帝打天下,又诛灭诸吕,保全了刘氏天下。而丞相当年不过是武夫,靠着小功劳迁为小队长,后面当上了淮阳郡守,一路下来,丞相也没有什么大的功劳。我们陛下从代地到长安来之后,每当有人提意见,陛下没有不停车认认真真听取别人意见的。能用的就用,不用的先放到一边,但没有不表扬的。这是为什么?这是为了招揽天下的贤人。所以我们的陛下每天能够听到以前没听过的,知道以前不知道的。这才一天比一天圣明。”

说实话,以我的猜测,当申屠嘉听到前面半段时,估计是要发火的,毕竟论资历,论功劳,他确实不如陈平周勃这些大神级元老,但人家不是死了嘛,现在自己是老大啊。这种事情你怎么好当面戳破的。就后面的事情来看,申屠嘉也不是性格开朗的人,但他的火就是发不出来。

因为袁盎在称赞皇帝啊,难道你敢跳出来反对?

申屠嘉只有点头的份。

“陛下都广开言论,而丞相你今天却在封闭天下人的嘴,只怕一天比一天愚蠢,要是圣明的陛下来责备愚蠢的丞相,只怕你要倒霉喽。”

在文景时代,袁盎不像贾谊、晁错那样提过什么改变大汉朝的奇计,但他的提案是通过率最高的,除了他不怎么发表宏论之外,跟他高超的口才是有关的。

这一顿话就把军功集团元老级的申屠嘉给说跪了,连忙向袁盎行礼,表示:“我实在是个乡巴佬,平时不懂事,今天幸亏将军教我。”

申屠嘉将袁盎请入房内,引为上客。

这其中的关键是什么?袁盎指着申屠嘉的鼻子骂了一顿愚蠢愚蠢,大出了一口恶气。不但没得罪申屠嘉,还被申屠嘉如此器重。

这里面的秘密不是袁盎抬出了皇帝,而是袁盎提到了陈平周勃。不要忘了,袁盎当年可是汉文帝用来打周勃的。他连周勃都可以收拾,何况你一个申屠嘉呢?

申屠嘉听出了这个弦外之音,这才放下架子,给袁盎行礼。

这个世界,终究还是实力说话的。

那么,晁错有没有实力呢?他也是有实力的,并且成功抵挡住了申屠嘉的致命一击。

有一天,申屠嘉收到一个消息,晁错在自己的内史府开了一个南门。

原来晁错上班的地方门是朝东边开的,只能从东边出入,但我们晁错有直接跟汉景帝说悄悄话的权利,需要从南门进宫。那从东门出去就不太方便嘛,所以,晁错就在南边的墙上开了一道门。

这一开麻烦了,因为内史府就在太庙旁边,而这道墙恰恰是宗庙的外墙。

从这件事情也可以看出晁错同学虽然有才华,但有时候心思不细,他也不想想,这天下的府门都是朝南开的,为什么他的内史府朝东开?至少你拆墙之前,先打听一下这墙是谁家的吧。

听说晁错把太庙的墙拆了,申屠嘉喜出望外,等你多少天了,你小子终于犯在我手里了。

申屠嘉赶紧叫人准备,自己明天一大早就去见皇帝,要参晁错一本,治他一个死罪。

第二天一早,申屠嘉就进了宫,却发现晁错早就已经在皇帝身边了。

因为晁错昨天就进宫了。据线索显示,晁错在申屠嘉的家里安排了眼线,申屠嘉一动,晁错收到了消息。

想了一下,这祸闯得有点大,皇帝不出马是救不回了。于是,晁错马上进宫向汉景帝自首。

第二天早朝的时候,申屠嘉的奏章还递上去就被汉景帝打了回来。

理由很简单:这是我让他干的!

这保护伞也太明显,太黑了吧。

回来之后,这位军功集团最后的元老,曾经吓得邓通屁滚尿流的申屠嘉活活气死了。

在跟军功集团的较量当中,晁错取得了完胜。这一切,当然是汉景帝的支持。那么,从刘邦时代开始就掌控着长安政局的军功集团就要退出江湖?

一切还言之尚早。

好了,今天先聊到这里,欢迎大家关注我的专栏《中学大历史》,我们下回再聊七国之乱。对了,这是一个收费专栏,目前在促销,原价88,目前只需要68。谢谢大家支持。

大家好,这里是专栏《中学大历史》,这两天正在高考,有亲在后台留言,说我这个专栏押中高考题了。我一看,还真是,前些天刚给大家介绍了贾谊,今年全国语文卷的文言文就是贾谊。

当然,这不是说我有多历害,我这个写历史的,第一手材料就是文言文,写得多了,难免撞上。我也不忽悠大家说看了我的专栏,高考一定得高分。咱们的专栏不是做高考押题的,我们只是讲中学历史的,突然押中语文高考卷,这只是一个例外。而且要想真正学好历史,学好语文,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不是说你押中题就行的。

好了,今天我们继续我们的中学大历史,前面我们讲了晁错得到汉景帝的宠信,明明拆了太庙的墙,汉景帝却张开保护伞,活活把告状的申屠嘉给气死了。

晁错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反而很快升任为御史大夫。

官升得快,活也得干,为了对得起皇帝开的这份工资,晁错很快提了一个大方案:削藩。

削藩这件事情贯穿了半个西汉,其实这个事情刘邦在干,吕后在干,汉文帝也在干,但都干得小心翼翼,生怕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扯到不该扯的东西。

晁错觉得过了这么多年,再这么小心有点赶不上大汉帝国快速发展的形势,建议汉景帝加快步仗,大干三年大变样。

而晁错给的理由简单又粗暴: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

你削他们,他们会反,不削他们,他们也会反。削了,他们不过现在反,准备不充分,反而祸害少。稍迟了,他们有准备了,反而不好处理。所以,千言万语换成一个字:削!

这个理由太简单太粗暴,听起来甚至不像是正儿八经讨论国家大事的态度。但是,却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当年贾谊给汉文帝提过无数次削藩的意思,晁错也提过,但基本上都是被领导打了回来,表示你们提的这个意见很好,我们再商量商量,一商量就没了消息。

直到晁错提出这个削亦反,不削亦反的理由后,汉景帝脑子一热,终于拍板:削他丫的。

楚王来长安拜码子,晁错报告,薄太后去世那一年,这家伙在自己家里搞娱乐活动,与女孩睡觉了,请诛之!

我就不知道,人家楚王在家里跟谁睡觉,晁错是怎么知道的。

汉景帝没有杀楚王,但用这个借口把人家的东海郡给削了。

没过多久,又抓住赵王的一个鞭子,把人家的常山郡给没收了。

又过一会,发现胶西王在买卖官爵时搞了暗箱操作,把人家六个县给削了。

削完这些二线诸侯,终于削到硬骨头了:吴王。

事实上,朝中还在讨论怎么削吴王时,吴王就已经要反了。

说实话,晁错说的削之反之,不削亦反,不是指别人,就是指吴王他老人家。这是当年刘邦就已经看出有反骨的人。而且汉景帝打死了人家的儿子,这种仇岂是说忘就忘的。

这些年,吴王在自己的封国异动频繁。

比如他封国的百姓不用交赋税,甚至连政府摊派的徭役也不用去,吴王全包了。逢年过节有各种福利。不但如此,一些在别的地方混不下去的人,包括一些流窜犯,到了吴国就等于进了和平饭店。

吴王太有钱了,他的封国本就是富庶之地,国内还有铜山,能够自己制造钱币,吴国的钱币跟邓通的钱币是汉朝的两大通货。而且吴国还能制盐。

当然,越是有钱越不能任性,做为一个封国,你没事收买人心是什么意思?

对这些事,汉文帝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等这位彪悍的大哥寿终正寝。可没想到,吴王挺能活的,熬过了会玩太极的汉文帝。

到汉景帝一上台,这位新司机把大汉这辆刚做了保养的二手车开上了削藩的快车道。

按晁错的说法,削之反,不削亦反。而吴王刘濞自己也觉得,我不想反,人家会认为我会反,我想反,人家也会认为我会反,那就反他丫的。

为了提高造反成功率,团结大多数诸侯。吴王热情邀请大家一起共识盛举。

刘濞先是拉扰了刚被削掉六个县的胶西王刘昂,表示打下天下,两人一起平分天下。

这个建议提出来时,刘昂的部下表示,这个估计是刘濞忽悠我们的,现在一个皇帝就把我们折腾得够呛,天下怎么可能有两个皇帝而不闹事的呢?

这个道理刘昂也懂,但他依然决定投入到造反大业中。原因很简单,打下了天下,大家再重新竞争嘛,当年高祖皇帝不也是跟项羽平分天下,然后决胜出最后的胜利者吗?

很快,同一个汉朝,同一个梦想,许多的藩王加入到造反大业中,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加上吴王刘濞,一共七个六伙伴。

大汉建立后,最大的内斗七国之乱拉开了序幕。

一发动,阵势有点大,刘濞表示自己今年六十二了,廉颇不老尚能饭,将亲自担主帅,自己的小儿子十四岁,也将上战场。想起来也是有点心酸,自己的儿子当年要是没被汉景帝打死,哪里需要老父幼子上场操练。

吴楚两国国大县多,实力雄厚,是造反的主力,两国一发兵就盯住了另一个藩国:梁国。

梁国的梁王是汉景帝的同胞兄弟,梁国地大物博,是汉文帝在贾谊的建议下特意设立的大国,专门用来制衡吴楚两国的。要想挺进长安,就必须拿下梁国。

在吴楚夹击下,梁国屡战屡败,最后只能缩到都城睢阳防守。

诸侯的用兵之神速,完全出乎长安的意外。这一点上,晁错同学要负起责任来,他提出削藩的建议,就应该有一整套方案,不能只靠汉景帝下文件去办。至少,他得有紧急预案。

怎么削?如果削不动,怎么办?削了人家要反,又怎么调兵?谁来当统帅?怎么打败反兵?

对于这一些,晁错并没有提出具体的计划。

好在这一切,死去的汉文景想到了。

在去世之前,汉文帝找到儿子,告诉他一句话:有事找周哥。(即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兵。)

周哥,汉朝二代名将之首周亚夫。

有一年,大汉著名神算许负给周亚夫看了一个相,说道:你三年以后将会封侯,封侯八年后将出将入相,这时候,你执掌国家大权,位尊权重,没有人能比得上你。不过,再过九年,你就要饿死 。

周亚夫笑了,“我父亲的侯爵已经被我哥哥继承了,我哥哥就算去世,侯爵之位也有他的儿子继承,我怎么可能封侯?再说了,我如果真像你说的大富大贵,怎么又会饿死呢?你这自相矛盾啊。”

许相指指他的嘴,“你脸上有纵纹一直延伸到嘴里,这就是饿死的面相。”

看到这里,我吓得赶紧照了照镜子,脸上没纵纹,看来发达是没戏了。但也没有纹路入嘴,托袁隆平的福,我也不用担心饿死。

许负的算命术是开过光的,富甲天下的邓通,她说会饿死,就真的饿死了。

过了三年,周亚夫真的封侯了。因为哥哥杀了人,被剥夺爵位。爵位落到了周亚夫的身上。

而周亚夫进入汉文帝的视野,是因为帝国的一次军事行动。

在汉文帝后元六年(前158年),匈奴入侵边境,情况紧急,汉文帝紧急调动三路大军护卫京师。

这其中,宗正刘礼驻军霸上,祝兹侯徐厉驻军棘门,周亚夫驻军细柳。

想了一下,汉文帝还是有点不放心,决定亲自到军营里查看一下。

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一路上看到是皇帝来了,军营大开,将军跟下面的官兵纷纷卸甲相迎,把一个军事考察搞成了领导欢迎会。

汉文帝没有表态,只是说了两句同志们辛苦了就离开了。

到了周亚夫的细柳营,汉文帝发现自己进不去,营中的将士披甲持锐,如临大敌,根本不像要迎接大领导的意思。

这是什么意思?

营中的将士报告,我们将军说了,到了军营,只能听将军的,不用听天子的诏令。

难道这天下底还有天子禁区?

汉文帝下令拿自己的符节去开门。

终于,军营大门打开了。刚准备进去,又有人拦住了。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对不起,你超速了。”

士兵表示,将军有令,军营内实行限速,不能开快车。

于是,汉文帝只好放慢了缰绳,缓缓前行,好不容易才见到了周亚夫,却发现这哥们身着铠甲,手中还有武器,也没有跪拜的意思,还理直气壮的表示,“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说完,周亚夫给汉文帝行了一个军礼算数。

没有感受到皇帝应有的礼遇,汉文帝没有生气,反而端正了坐姿,挥手向营中的将士致意。

此后,汉文帝退了出来,面对被拦在营外的群臣,汉文帝叹了一口气:“这才是大汉的将军啊。在霸上和棘门军营看到的,仿佛就是儿戏,那些将军只怕随时会被袭击成为俘虏,只有亚夫这里,没人能够侵犯他。”

这个故事称为《细柳营》,今年语文教材改革,原本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陈涉世家》被请出了教材,新增了这篇《细柳营》。不要过度解读。官方解释,《细柳营》刻画了周亚夫治军严明、令行禁止、不畏权势的形象。

其实,《细柳营》的主角固然是周亚夫,但汉文帝的形象同样突出,没有明辨事非的汉文帝,是不可能产生细柳营这样的故事。换个昏庸的领导,周亚夫这样的刺头早就被叉出去了。

这一次慰问,汉文帝记住了周亚夫。临死之前,才给儿子留下这个活锦囊:信周哥,得永生。

那么,在汉文帝的局里,是不是晁错负责捅破这个疮,周亚夫负责收拾呢?

如果这样想的话,就把治理天下想得太简单了。

在周亚夫出兵后不久,晁错提了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建议。他建议汉景帝到前线督战,自己留守长安。

很多人认为,晁错大概是脑子进水了,怎么会提这种荒唐的建议。皇帝在前面拼命,你在大后方歌照唱,舞照跳?

事实上,这样的事情并非没有先例。比如刘邦跟项羽争天下时,就是刘邦在前面打仗,萧何在后面负责粮草包邮。

但是,历史告诉我们,照搬经营模式是会吃大亏的。刘邦那会是创业,创业当然是老板冲在最前面。而汉景帝是守业,守业当然要守在家里。何况,你晁错能达到萧何这样的水平吗?就是萧何在镇守后方时也是提心吊胆,担心老板不相信他,把自己家的年轻人全送到前线,给刘邦当人质。

晁错呢?什么都没给,就要坐镇后面了。

很多人认为,这是晁错后面倒霉的主要原因。但是,晁错的这个建议背后隐藏着汉朝政局变迁的真正秘密。

晁错为什么请求汉景帝亲征?难道汉景帝不能跟着晁错一起坐镇后面吗?

原因是,晁错意识到,汉景帝如果不亲征,可能还真调动不了汉朝的将军们。

这些大将不是别人,正是周亚夫们。

周亚夫不是别人,正是周勃的儿子,是军功集团第二代的领军人物,而削藩这种事情,是军功集团不愿意看到的。

刘邦建立汉朝,外封同姓王,内用功臣,大汉集团形了皇帝、诸侯、功臣的三角架。

什么样的人会希望进行调整呢?当然是这个权力架构之外的人,也就是草根文官集团。

如果你仔细阅读削藩这段历史,你就会发现,积极建议削藩的贾谊也好,晁错也好,他们都不是军功集团的成员,他们是皇帝发掘出来的汉朝新兴政治力量。

从刘邦到汉文帝,丞相都被军功集团所垄断,那些没有军功背影的人,就算能力再高,顶天也就混个九卿当当,而且还特别费劲,动不动就被军功集团的人集体攻击。贾谊就是这样被郁闷成了屈原。

贾谊也好、晁错也好,他们只有寄希望削藩打破汉朝的政治壁垒,从而跻身到官场的最高级。

那问题来了,晁错们要将军功集团挤下去,为什么盯着的是外面的藩王呢?

答案很简单,诸侯、军功集团、皇帝是汉朝的三个支架。军功集团跟诸侯虽然并不相干,但其实相互依存,皇帝用诸侯防止军功集团逆袭,也用军功集团压制诸侯。这两者中的任何一个被破掉,另一个也就没有了存在的必要。

这些东西,军功集团当然是了解的,所以他们明知道这些诸侯可能会闹出乱子,但他们从来不提削藩的事情。

现在,晁错捅了蒌子,还让军功集团去平叛?这不是让人家卖自己包数钱吗?在史书中,并没有记载汉朝平叛大军的进展情况,但可以猜测,这些军功集团子弟率领的大军必定出现了磨洋工的情况。晁错这才提出让皇帝亲征的事情。

提议皇帝亲征,自己坐守后方,晁错犯下了第一个错误,但紧接着他犯下了第二个大错。



他要弄死袁盎。

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晁错跟袁盎两个原本没什么交集的人成了死敌,同朝为官十多年,两人一句话也没说过,进了一个办公室,只要发现里面有对方的存在,立马甩袖就走。绝对的有你没我,有我没他。

晁错一直想收拾袁盎,但无奈一直没机会。吴王一反,晁错觉得机会来了。

因为袁盎曾经当过吴国的国相。

晁错跟属下商量,袁盎在当吴国国相的时候,一直报告说吴王不会反,结果现在却反了,袁盎一定是收了吴王的贿赂。

说实话,这就是公报私仇了。人家袁盎去吴国当国相,也不是自己要求的,是组织上安排的,而且吴王一向跋扈,汉文帝时候就已经这样了,跟袁盎有什么关系?更何况人家在吴国的时候,吴王确实没有反。吴王反的时候,袁盎早已经退休回长安。而说袁盎收受吴王的贿赂,那倒不是冤枉袁盎,不过,这个事情已经追究过了,袁盎正因为收了吴王的钱才提前退休,回到长安当了一个老百姓。一罪不能二罚,这时候再痛打落水狗有点不合适吧。

大概是觉得自己的理由有点牵强,所以晁错迟迟没有下定决心。

在他犹豫的一瞬间,晁错的生命就开始倒计时了。

政治场上,公报私仇是常见操作,顺手处理个把对手,政治家们经常这样干,但问题在于,你不能犹豫。要么不要起心,起心就要做到底。

在晁错犹豫的时候,袁盎收到了消息。可是,怎么逃过这一劫呢?

晁错是当红炸子鸡,汉景帝正天天跟他商量削藩的大事,为了把这个事情办顺,为了能够让晁错集中精力,汉景帝是不会在乎杀不杀一个袁盎的。

想了半天,袁盎终于想到了一个人。如果说眼下还有一个人能够救他的话,非这个人莫属。

这个人叫窦婴。

之所以找上窦婴,是因为窦婴的身份特殊。

一,窦婴是汉文帝窦皇后堂兄的儿子,也就是说他属于外戚集团,能跟皇帝说得上话。更重要的是,要对付晁错,千万不能找军功集团的人,因为找军功集团的人会让汉景帝认为这是政治攻击。

二,窦婴一向反对晁错削藩。那天晁错提出不削会反,削之亦反时,举朝上下没人敢反对,只有窦婴站出来说不。

三,最重要的一点,窦婴也担任过吴国的国相,如果说担任吴国的国相就有罪的话,那窦婴也有罪嘛。

窦婴很快明白,救袁盎其实就是救自己,他连夜进宫向汉景帝报告,说袁盎从吴国回来,他对吴国的情况了解,不如让他进宫说说看。

想了一下,汉景帝同意了。

袁盎进宫了,进宫时,汉景帝正在跟晁错商议调运粮草的事情。

看到袁盎来了,汉景帝示意他坐下,问了他最关心的事情:吴楚造反,你怎么看?

袁盎一开口就给汉景帝吃了一颗定心丸:“不足忧也!”

汉景帝来了兴致:“吴王即山铸钱,煮海为盐,诱天下豪杰;白头举事,此其计不百全,岂发乎!何以言其无能为也?”

吴王这么强大,要钱有钱,要豪杰有豪杰,你怎么说他们没什么作为呢?

袁盎正色答道:“吴国确实有铜盐之利,但哪里有什么豪杰啊,要真有豪杰,应该安心辅助吴王,就不会造反了。现在吴王招揽的那些人不过是一些无赖之徒亡命之人,他们能成什么大事?”

这一顿话,不但让汉景帝心花怒放,就连晁错都听了连连点头。

“袁盎说得很对!”晁错禁不住说道,他甚至有些抱歉,他原本以为袁盎这次来会夸大吴楚的实力,阻止皇帝用兵,没想到袁盎是来打气的。

就在晁错放松的时候,汉景帝问了一句:“那现在怎么办?”

袁盎没有马上回答,而是左右看了一下,然后说道:“请陛下屏退左右。”

随从退下去了,只有一位老兄稳如磐石,一般没有挪屁股的意思。

这当然是晁错,我是皇帝大秘,我当然不用走。

袁盎上前了一步,“臣说的话,人臣不能听。”

晁错露出了错愕的表情,他现在终于回过神来,今天袁盎一定是来对付自己的。说实话,他不想走,可是想赖着不动也不合适,皇帝的眼光已经扫了过来。

晁错只好行礼退下,他不情愿的迈着小碎步走到东厢房,脸上已经难抑恨意。

从这一刻,他的命运就已经不在自己的手里。

“现在应该怎么办?”汉景帝又问了一次。

袁盎这才说出了自己的计划:杀晁错!

袁盎的理由如下,吴楚等国造反,就是因为晁错要削藩,他们打的旗号也是杀晁错,清君侧!把晁错杀了,再把那些削去的地盘还藩王,他们自然就退兵了。

汉文帝陷入了沉默,良久,他说出了决定晁错命运的一句话:“吾不爱一人以谢天下。”

十多天后,正在家里的晁错接到消息,皇帝召他去巡查一下街市。

晁错如同往常一样穿好朝服,他还希望巡察完街市能够再见一见皇帝。他心中有无数的事情要跟皇帝商议,削藩之后,还有大汉律法的改革,还有对匈奴的用兵。在他心中,早就规划好了一切大汉的未来。

可惜,政治不会给他这样的机会了。

开到东市,车子停了下来,车帘拉开时,晁错看到了全副武装的士兵。

晁错被拉扯了下来,史书中没有记载晁错的反应,甚至连一句话也没有留下来。但晁错大概也曾经想到过这样的结局。

建议削藩时,他的父亲从家乡颍川赶来,逮住他就骂:“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疏人骨肉,口让多怨,公何为也?”

晁错的父亲也许没有什么治理国家的大智慧,但他却懂得人情世故。皇帝才刚继位,根基不稳,一上来就要削藩,这是得罪人的事情。

晁错固执的说道:“我做得没错,不这样做,天子就没有尊严,宗庙就不能安宁。”

父亲盯着儿子,他知道自己如何也劝阻不了,只好气得甩手离去,“你这样搞,姓刘的是安全了,我们姓晁的呢?”

离开之后,父亲服毒自尽,留下了一句预言也是遗言:“我不忍心看到族灭的那一天。”

在东市,晁错听到了他对他宣判,他的罪名是莫须有的,甚至是东拼西凑的。

“不称主上德信,欲疏群臣、百姓,又欲以城邑予吴,无臣子礼,大逆无道。错当要斩,父母、妻子、同产无少长皆弃市。”

罩你的时候,你拆了太庙的墙,也是我的指使,不罩你的时候,你连呼吸都是犯罪。

晁错被处以最为严厉的惩罚:腰斩。

从腰部斩下的人,通常不会立刻死去。历史上最后一位被腰斩的人叫俞鸿图,因为科场舞弊,被处以腰斩。被腰斩后,俞鸿图痛得在地上连写了七个惨字。这件事情传到雍正皇帝的耳里,这才废除了腰斩这项酷刑。

这是西汉历史上最为黑暗的一幕。自古以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但至少也要给一句话,光明正大的处死臣子,而晁错却是穿着朝服被骗到刑场腰斩。这不得不说是汉景帝的一个洗不掉的污点。史书不会忘记这一幕,在记录这件事情时,他们永远会写清楚: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

晁错啊,他是穿着朝衣被骗到东市处死的啊。

那么,晁错的死能够换来吴楚等国的罢兵吗?

晁错被斩后,袁盎出发了,前往面见吴王刘濞。算起来,袁盎跟刘濞也是老朋友了。当年袁盎在刘濞手下当国相时,基本上是道系国相,一天不管事,也不打刘濞的小报告,专心当三陪,陪吃陪喝陪吹牛皮,所以关系还是不错的。

看到袁盎求见,刘濞当然明白这是来劝自己撤兵的。刘濞笑了,“我都已经做了东方的皇帝了,不好意思,我的膝盖弯不下去,没办法向人跪拜了。”

连刘濞的面袁盎都没见着,就直接被扔到营账关了起来。

晁错的死,谁也不关心,史书压根都没有记载袁盎有没有汇报晁错的死,也没有记载刘濞对晁错之死的评价。仿佛这只是一个打酱油的配角,在东市领先自己的盒饭后,再也没有人记起他。

七国反不反跟晁错有关系,但跟晁错死不死没有关系。晁错不死,反!死,也要反。

说话刘濞原本想让袁盎给他打工,袁盎誓死不从。得不到你的心,那就得到你的人头吧。刘濞决定杀死袁盎。可正当袁盎等死的时候,救难求难的兄弟来了。

来人是一位校尉。当年袁盎在吴国工作的时候,这位校尉是他的从史,却跟他家的婢女发生了一些不好描述的关系。校尉害怕袁盎找他麻烦,所以私自逃跑了。

我比较关心校尉逃跑时有没有带上婢女,可惜史书没有记载,只记载袁盎追上之后,不但没有责怪处罚他,反而把婢女送给了他。

校尉知恩图报,变卖自己的财物,花钱买酒灌醉了守城的士兵,又潜入营账,将袁盎救了出来。

袁盎算是汉朝的著名杠精了,上怼皇帝,下杠群臣,但这位哥们的情商并不低,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坚持原则,什么时候可以变通。比如他怼了一辈子周勃,可等周勃入狱后,他却跳出来替周勃说话,在周勃最后的两年里跟周勃成为了朋友。

所以,一跟袁盎谈公事,不少人狠他牙恨发痒,但一谈到私情,都说这小子其实人不错。

袁盎活着从吴军大营里逃了出来,但他出使的任务失败了,他并没有用晁错的死换来刘濞的退兵。

而不用袁盎回报,汉景帝就已经知道了结果。

一位叫邓公的校尉从前面回来汇报军情,汉景帝特地问他:“你看吴国和楚国退兵了没有?”

这位老校尉苦笑了。

“吴王准备叛乱已经几十年了,杀晃错只是他的借口,他原本的目标就不是晁错,杀了晁错怎么可能退兵呢?现在我只担心以后没有人跟陛下你说实话了。”

汉景帝愣住了。

“为什么!”他问道,我只是杀了一个晁错,后果就这么严重吗?

邓公指出了其中的关键,“晁错是担心诸侯的力量太过强大,朝廷不能制服,所以才提出削藩。这本来就是造福万世的好事,计划刚开始,他却突然被杀。这不是对内堵众人的口,对外替诸侯报私仇?”老校尉直率得说道,“陛下真的不应该这么做啊。”

汉景帝沉默了,良久,他长叹了一口气,“你说得对,我也很后悔。”

这是一段很奇怪的对话。一个来汇报军情的校尉怎么具有直接向汉景帝汇报的资格呢?

这一段对话,无非是让我们加深了一个印象,汉景帝是被袁盎给欺骗了,是为了平息七国的怒火而杀了晁错。

那么真相到底是不是这样呢?

真相当然不是这样。因为是个正常人都知道清君侧不过是反王的一个借口,没有人会真正指望杀了自己的大臣,能够让人家退兵。

而且袁盎如果真的是忽悠汉景帝杀了晁错,为什么吴楚不退兵,袁盎也没有被治罪,反而被判有功,重新得到任用呢?

那么,汉景帝为什么要杀晁错?

真相是,汉景帝杀晁错,并不是杀给七国看,而是杀给另一群看。这就是军功集团。

史书里记载了奇怪的一刻。在袁盎建议汉景帝杀晁错后,汉景帝等了十天才开始安排诛晁事宜。这很不合常理的。因为如果要杀晁错给诸侯看,应该越快越好,让这些反王及早退兵。

汉景帝为什么要等十天呢?他到底在等什么呢?反叛的诸侯正加急用兵,他们是不需要观望的。

真正在观望的是军功集团。

这十天里,汉景帝在等军功集团的反应。我们前面已经分析过,晁错提出了不合理的请求,让汉景帝到前线亲征,其原因就是前线出现了怠工的迹象。

这在汉朝的历史上已经不是第一次。当年齐王刘襄也是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诛诸吕。开国元勋的灌婴带着兵马去平定齐王的叛乱,结果走到莱阳就按兵不动,跟刘襄达成了秘密协定。

现在前线的那些开国元勋的二代们,这些手握兵权的将军们,会不会重演吕氏时代的一幕?这十天,是汉景帝密切观察形势的十天。平心而论,他也不想杀死自己的老师,晁错是从太子时期就辅佐他的人。因为晁错的智慧,汉景帝才能够一帆风顺的成为皇帝。但当袁盎跟汉景帝提出诛杀晁错时。

汉景帝的回答是:“吾不爱一人以谢天下。”

我爱我的老师,但我,还是更爱这个天下。

汉景帝走出弃卒保帅的一步。他示意弹劾晁错的三个人,丞相陶青、中尉陈嘉、廷尉张欧不是别人,正是代表着军功集团的军功二代们。

陶青,开国功臣开封侯陶舍之子。

陈嘉,功臣复阳侯陈胥之子。

张欧,功臣安丘侯张说之子。

这些人的父亲原本就不是什么显赫的功臣,他们自身也资质平庸,一生毫无作为。比如这位廷尉张欧,后面当了御史大夫,主管刑法。可是一年到头,什么雷霆手段都没有,一副以和为贵的样子。有什么罪犯落到他手上,一律打回票,实在打不了,连案卷都不忍心看,有时候还会替犯罪份子流眼泪。

说得好听是黄老之道。说得不好听就是烂好人嘛。

这三人这辈子干得最大的事情就是诛杀了晁错。

他们自身没有什么才能,却凭借着父亲的功勋牢牢的把持着高位,排挤着有才华却没有根基的人。

这些东西,汉文帝知道,汉景帝也知道,他们不是不想改变,只是无力改变。因为这天下不是一个人的天下,从刘邦创业打天下起,这天下就是一群人的天下。

要把这群人从帝国的体系中请出去,谈何容易。

刘邦不过完成了诛异姓王的部分。

吕后不过安排点外戚,为大汉注入了一点不光彩的裙带新血液,就被连锅端了。

汉文帝不过提拔了一些人,还不敢太高调。

汉景帝、汉武帝……或许大汉灭亡的那一刻,大汉的残砖断瓦,还有他们的身影。

现在,军功集团最为优秀的一位,太尉周亚夫正统帅三十六位将军前去迎击吴楚叛军。

好了,今天就先聊到这里,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关注我的这个专栏《中学大历史》。后面继续为大家聊这些事情。


脑洞历史观


汉景帝明知诛杀恩师晁错无用,为什么要将其腰斩?这应该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汉景帝的刻薄寡恩,自私多疑。汉景帝虽然贵为君王,却并没有宽厚长者的雅量。做太子的时候,因为争执,一棋盘砸死了吴王刘濞(高祖刘邦侄子)的儿子刘贤。周亚夫在平定“七王之乱”的时候,立下了不世之功,但是他却在周亚夫年老之后,逼得他绝食而死。而更典型的是废掉太子刘荣。就是因为长公主馆陶公主刘嫖的搬弄是非下,他废了太子,并派酷吏罪责他,致使刘荣自杀。一个对自己的亲生骨肉都不能容情的帝王,他怎么可能对晁错一个外人心慈手软呢?

其次,是晁错的性格使然。晁错一生顺风顺水,没有遇到过挫折,汉景帝一即位,他就被提拔为内史。晁错因此眼高于顶,恃才傲物,为人也“峭直刻深”,以致朝廷中并没有什么朋友,晁错、窦婴、申屠嘉等人都和他不友好。尤其是袁盎,两个人几乎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同朝为官多年,没有说过一句话。官场那么复杂的环境,没有几个帮衬的人,你一个孤家寡人能斗得过群狼吗?显然,晁错完全没有考虑到这一点,他认为自己只要抱着一颗赤子之心,就能无往不胜。伴君如伴虎。你别看老虎对着你笑,他一动怒,就是掉脑袋的事啊。我们的晁错在做人上还是幼稚了啊。

第三,削藩的决策简单粗暴,没有考虑当时的实际。那些诸侯,你不削藩,他也会反,但是不一定就反啊。你温水煮青蛙,学汉文帝,打出推恩令的招牌,把他诸侯国一次次地分下去,时间长了,他们还有什么力量对抗中央呢?你这加一把火,不反都反了,这不适得其反吗?现在,真反了,你说汉景帝火大不?等到七国之乱起了,晁错就没有了主意。出主意他是一把好手,打仗,他哪里有计策啊。再请出了周亚夫之后,他提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建议,让汉景帝到前线督战,自己留守长安。或许他想学萧何,但你是萧何吗?萧何当年留守后方还提心吊胆的,把钱财捐出来,把子弟送上战场。你就这随便一说,谁能相信呢?也许,晁错是担心周亚夫这些官二代不愿意削藩,而在战场上不出力。这皇帝一坐镇,你还不卖力吗?但是,皇帝在前冲锋,你在后方快活,刻薄的汉景帝会怎样想呢?

第四,假公济私,欲置袁盎于死地。晁错一直想收拾袁盎,只是没有机会。袁盎做过吴相,还收受了吴王不少的贿赂。晁错一份奏折,就把袁盎整成了平民。晁错准备给他弄一个知情不报的罪过,但是又觉得理由有些不充分,就犹豫着。这时,袁盎收到了消息,找到了窦婴。窦婴作为外戚,自然反对削藩,尽管他就要出征,还是连夜进宫向汉景帝报告,说袁盎有平乱之策。袁盎鼓动三寸不烂之舌,打动了汉景帝,他终于说出了“吾不爱一人以谢天下。”就这一句话,把晁错送上了刑场。

尽管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但是像晁错这样被莫须有的罪名处死的,还是让人要大呼三声——惨!惨!惨!


蝴蝶花雨


错了,汉景帝就是认为杀了晁错就可以让七国退兵,所以将晁错当做替罪羊抛出去的,而根本不是什么“明知杀晁错七国不会罢兵”,他要早知道,晁错未必会死。


(晁错)

虽然汉景帝算是个不借的明君,和汉文帝一起开辟了“文景之治”,但光从人品上来说,也不是什么好鸟。

我们知道,汉初实行的是封建制和郡县制二合一的制度,这是刘邦分析秦亡的经验做出的“创举”,他在京城周边实行郡县制,在边远地区分封刘氏子孙,设立诸侯国,认为这样一旦国家有事,这些刘氏子孙们可以帮助平叛,汉朝江山永固无虞。

分封制相比与郡县制,是一种落后的制度。它最大的毛病就是中央政府允许一些“独立王国”的合法存在。

诸侯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有一定的自治权,特别是大诸侯国,人多,地盘大,资源多,很容易形成强大的地方势力,对中央政府始终是个大威胁。


在权力的诱惑下,诸侯王们实力增强后,有几个会一直对中央政府忠心耿耿,至死不变的?

靠血缘关系维系政治,只能说是太单纯和幼稚的想法。

刘邦在的时候,可以镇得住这些子孙,刘邦一死,这种制度的弊端就慢慢暴露出来了。

而汉代初期实行以“黄老思想”的无为而治治国,客观上也放任了这些诸侯国的膨胀。

一些别有用心的诸侯王招纳人才,网罗党羽,或与朝中大臣勾结,十分嚣张。

在西汉的这些诸侯王中,吴王刘濞的实力是最强的。他在吴国开铜矿铸钱,生产国家专卖的食盐,吴国的实力大大增强,刘濞的野心也越来越大。

汉文帝时,刘濞的儿子与太子刘启在下棋时发生争执,刘启失手将吴王太子打死,刘濞更是恨之入骨,在此时就深深的种下了造反的种子。

汉景帝登基前,与他的太子家令晁错关系很好,晁错帮刘启分析过分封制的弊端,建议“削地控藩”,削减诸侯王的封地,建议景帝削夺诸侯王的封地,解决这个毒瘤。晁错认为,消藩祸小,不削祸大。

汉景帝在晁错的建议下,拿吴王刘濞开刀,首先削掉了吴王封地中的会稽和豫章两个郡,又削了楚王、赵王、胶西王等诸侯王的若干封地,动作幅度很大,触犯了诸侯王的利益,终于爆发了地方与中央的直接对抗——“七国之乱”。

诸侯王们并不敢直接造反,他们打着“清君侧,诛晁错”的旗号,七个诸侯国联合起来,兵指长安。

此时的汉景帝慌了手脚,将晁错抛弃了。 公元154年正月,景帝宣晁错入朝商议政事。

毫无防备的晁错穿好朝服,行至东市时被中尉陈嘉就地拿下,迅速铡于铡刀之下。

晁错死的时候,还是穿着朝服的,他根本无法相信,自己会不经任何突然之间被杀。

晁错之死,原因很多。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他自己身上。 削除诸侯王的势力,让国家归于中央政府统治,这一点并没有错。

但是晁错本人是个战略家而不是个战术家,他的削藩太快了,动作太大了。

削藩过程中遇到的阻力有多大,也许晁错没有认真想过,他只是想当然的认为可以依靠皇权能让诸侯王们臣服,并没有做好诸侯王们不服反叛的预案。

他也许根本没有料到诸侯王们敢起来造反。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在没有做好准备和妥善安排的情况下,实行激进的政策,遇到变故又没有解决办法,所以说晁错的死,既冤也不冤。


(汉景帝)

当七个诸侯国宣布“清君侧”的时候,我们的晁错大人只有两个对策,一是让皇帝自己上,“上自将兵而身居守”。这种脑洞大开的建议也只有晁错能说出来。

让皇帝上阵,晁错自己在后方总揽一切,你这是想干什么?

在汉景帝看来,也许诸侯王们真的可能是要清君侧,晁错莫不是要造反?

第二个建议是吴国附近的土地法,只要他们出兵,给他们算了。这又是个没经过大脑的馊主意。

要求削藩的是你晁错,现在人家一起兵,你就要把土地给人家,如此出而反而,皇权的威严何在,你将皇帝置于何地?

所以汉景帝对晁错的建议十分不满,也在情理之中。 晁错自己作死的第二个原因是他锋芒毕露,不能容人。

他有一个政治对手叫袁盎,晁错大权在握时,就不顾大臣们的反对,一心想弄死袁盎。

可是袁盎也是景帝很信任的大臣,本身并无什么过错,只是性格上和晁错不合,有过争执而已。

所以在诸侯王们叛乱时,袁盎等来了报复的机会。正是他建议景帝杀掉晁错,使七国无出兵的正当理由,让景帝占据道德至高点,化解这场危机。

客观上来说,我们不能怪袁盎,毕竟是晁错先想弄死他的,袁盎找机会报复是很正常的事。

(七国之乱)

当然,景帝也要对晁错之死负责。毕竟削藩是最符合景帝利益的,晁错也是在他的支持下进行削藩的。

现在遇到问题,领导一推了之,让晁错出来顶罪,是比较卑鄙的做法。

晁错之死,并没有让七国罢兵,可见所谓“清君侧,诛晁错”只不过是一个政治幌子,诸侯王们是因为自己的利益受损,而与中央政府对抗的。

但是幸好中央政府很强大,只经过了几个月就平定了这场叛乱。

叛乱平息后,诸侯王的势力受到致命打击。景帝趁势收夺各诸侯国封地,进一步削弱诸侯王的权力,加强中央集权。

景帝采用贾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计划,先后分封了十几个皇子为诸侯王,诸侯王的实力大大削弱。

汉武帝时用"推恩令"进一步削减诸侯王的地盘和实力,最终解决了分封制给汉朝带来的威胁。

歪眼小史工作室出品


刚日读史



回答这个问题前,先捋清一点。汉朝初期的分封制。是刘邦为了安抚打败项羽而立下大功的彭越等人,而行的权宜之策。

之后刘邦、吕雉便以谋反之罪诬陷诸侯谋反。将诸侯各个诛杀。其原封国被分封给刘邦的兄弟和子孙。这相当于大汉王朝的宪法。

汉景帝时,听从晁错的建议,实行削番。楚王刘戊被罚削去东海一郡;赵王削去其河间郡;胶西王刘昂削去 6 县。其他诸侯被削也各有郡县被削。

此次削番,是汉景帝和晁错触犯宪法。这对君臣是罪人。

诸侯国君皆认为,一次削番,他们还能承受。但削番的口子一开。今后中央政府会无休止的削番。每隔五至十年,诸侯被削去几个县。最终诸侯会成为光杆司令。

于是,吴王刘濞联合其他六个诸侯。举起清君侧的大旗。起兵讨伐中央政府。

有道伐无道。在吴楚七国之乱中,中央政府是无道一方。诸侯联军是正义一方。

在这种不利局势下,汉景帝诛杀了建议削番的晁错,其目的有三:

一、表示自己被奸臣蒙蔽。把黑锅甩给晁错。拥有决定权的是皇帝。汉景帝杀晁错,是为推卸责任。

二、杀了晁错。就使“清君侧”师出无名。

三、杀了奸臣晁错。相当于承认削番是错误的。今后不再削番。以安抚诸侯。

七国之乱的首领是吴王刘濞,汉景帝为太子时,下棋时吴王世子耍赖。被太子用棋盘打死。以后吴王便于汉景帝结下了梁子。

汉景帝即位后,实行削番。遭到诸侯抵制。吴国刘濞抓住千载难逢的机会,起兵反抗中央。

所以,诛杀晁错对吴王不起作用。吴王铁定要造反。但对其他诸侯,起到巨大运用。

因为晁错被杀。使“清君侧”师出无名。吴楚七国联军中,有两国退兵。七国之乱变成了五国之乱。这说明汉景帝杀奸臣晁错,很大程度上挽回了中央政府的不利局面。

梁王是汉景帝的同母兄弟,帮中央政府抵抗诸侯联军。再加上之后的周亚夫给力,吴楚七国之乱几个月就被平定。


杨朱学派


这跟汉景帝的性格有关,汉景帝是个很容易受别人影响的人。在人人反对晁错的浪声中,汉景帝也无法肯定晁错的善恶了,所以才将晁错斩杀。

汉景帝继位后重用晁错,削减诸侯的权利,引起诸侯王的不满。接着就爆发了“七王之乱”,诸侯王纷纷起兵作乱,攻打城池,并杀死朝廷派出的官吏。

乱军还提出“清君侧”的口号,意思就是君王身边出现了小人,他们是要将皇帝身边的小人干掉,矛头直指晁错。

这一口号的提出,显示了乱军的高强的政治策略。晁错在朝中根基不深,没有什么功劳,靠着汉景帝的宠信,才身居高位。晁错的快速上位,早就引起朝臣的不满,所以朝中对晁错落井下石的也不少。

汉景帝听到这一口号的时候,心中也有一丝丝的犹豫。他甚至都怀疑,自己这样信任晁错,到底是对还是错。

这时袁盎向汉景帝上书,说杀晁错一人,就可平息百万大军,很划算的。即使是冤枉了晁错,那也只是晁错一人受伤害,一旦打仗,那就是天下百姓跟着遭殃。

汉景帝听后感到很有道理,于是就把晁错抓起来,交给袁盎,袁盎在东市将晁错腰斩。

袁盎其实暗中是收了吴王好处的,所以才会对晁错下死手。

汉景帝也是在情况危急的时候,误信了袁盎的建议,才认定杀晁错就可以安天下。


老虫


晁错只是个政治牺牲品,汉景帝一开始就是利用他而已,晁错这步棋还是从汉文帝开始下的。

晁错这个人非常聪明,能言善辩,口才那是相当好。汉文帝还特意让他去跟跟伏生学《尚书》,他学到《尚书》之后乃是大功一件,汉文帝于是就把他升为大夫兼太子刘启的老师。



他冒天下之大不韪推行削藩,自己没有半点好处的,但是得罪的可是一大帮诸侯,受益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皇帝。

错父曰:“刘氏安矣,而晁氏危矣!”

连他父亲都知道做这件事的严重后果了,难道他还不明白吗?为什么他还要冒死进行削藩?难道他认为汉景帝可以保得住他?



其实从汉文帝开始就有削藩的想法了,只是那时候时机还不成熟,但他知道这个藩迟早是要削的,他得为自己的儿子孙子做好准备。刚好,晁错这个人也有削藩的思想,于是他就让儿子刘启重点培养晁错。

晁错削藩实际是代表皇帝的思想,汉景帝不好直接提出,总需要一个执行者,而晁错就是这个执行者。他也深知汉景帝的意思,认识到了他角色的定位。

而晁错为人刚直,不圆滑,不懂得为人处世。朝廷上下都非常讨厌他,连老好人丞相申屠嘉都一直想杀他,这申屠嘉是何人呢?他为官非常清廉,家里一般不接受私人访问。过节什么礼都不收。如果是公事也得到办公地方去。这样一个人都想杀他,可以想象他是多么让人讨厌。



恰恰因为这一点,在他主张削藩之后,把所有的仇恨、所有的目光都拉到了他的身上,这时候的他是人人得而诛之。 所以七国诸侯所有的怒火都对准他,皇帝只是被他蛊惑的。这时候汉景帝就拿晁错这个“替罪羊”出来平息众怒。晁错只能是死,他一死,诸王就再也没有借口反抗,要是反抗那就是作乱,这时候该削的还是削了,目的也达到了。

所以汉景帝杀晁错是必然,也是一开始就计划好了了的,晁错也知道会这样,只是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


博古论今天


晁错无非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替皇帝背锅,为政治主张献祭,为朝廷赢得缓冲时机,为朝廷检验诸侯起兵的真实目的。斩晁错是汉景帝的无可奈何,是大臣们的漠然表态,是政治斗争的必然结果。



一、替皇帝背黑锅

七国之乱的根本原因便是削藩,而削藩的发起人和倡导者便是汉景帝的恩师晁错。晁错是站在国家、臣子、恩师等各个角度来挺汉景帝,汉景帝也觉得西汉建国以来的积弊问题解决刻不容缓,尤其是诸侯国的实力威胁到中央王朝的统治。年轻气盛的汉景帝过于冒险,不能徐徐图进,遭到了诸侯们的触底反弹。



他作为政策的决策人对于七国之乱是负有直接责任。皇帝是要脸的,从来没有皇帝下过罪己诏。很不幸,七国之乱的口号是“请诛晁错,请清君侧”,晁错位列口号首句。无论七国叛乱成功与否,晁错都是必须要为削藩献祭,因为他确实为国家带来了动乱,大臣、宗室都会责怪他,汉景帝也对此很是不满。

尤其是吴楚七国之乱,居然恬不知耻地让汉景帝御驾亲征,自己躲到后方留守京城。推卸责任直接让汉景帝感到不快,让大臣、宗室更加看不下下去。



汉景帝和大臣们还有一个侥幸:如果杀了晁错,废除削藩政策,换取让诸侯国罢兵,问题迎刃而解。这是袁盎的馊主意,结果并没有解决任何问题,反而给自己招黑。

汉景帝知道是吴王刘濞牵头,就知道大事不妙,其实他是非常的心虚。毕竟,他当太子时因为棋局争端,一气之下用棋盘将刘濞的吴太子给砸死了,汉文帝顶着压力将这件事压了下来。其实,中央与刘濞已经产生了嫌隙,而罪魁祸首便是汉景帝。



杀晁错可能能镇住其他诸侯,但不一定能镇压住刘濞。而刘濞是当时汉室里辈分比较高的,成名比较早的(镇压英布时出道),号召力比较强,再加上吴国富强,简直是汉景帝心中的一根刺。既然晁错将刘濞逼反,那么就让他替自己背锅吧。

二、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汉景帝过于宠爱晁错,引起了以丞相申屠嘉、袁盎为代表的大臣们的嫉妒和怨恨。大臣之间的明争暗斗是政治漩涡里最为常见,很少有人能全身而退。政治的肮脏与黑暗远比尸山血海更隐蔽和可怕。



战场一不留神可能还会捡回一条命,而西汉的政治斗争轻则滚回老家,重则夷灭三族。晁错引来了七国的叛乱,正好给政敌们功击的借口。

以前,丞相申屠嘉在时,拿毁坏庙墙一事弹劾晁错,结果不了了之。袁盎终于拿到七国之乱的缘由说事,一击打到了汉景帝的心坎里,晁错成功地被对手干掉。袁盎杀晁错完全是私恨,晁错曾借他暗受吴王贿赂一事上言要杀袁盎,两人彻底结下死仇。袁盎的进言,周亚夫等重臣的漠然表态,晁错不得不死。



与其说晁错为削藩失败负责,不如说他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晁错仗着汉景帝的宠爱和信任,让朝廷成为了他的一言堂,让大臣们敢怒而不敢言。汉景帝的削藩还有待商榷,他直接更改法令三十条,加大了削藩力度,直接让诸侯国们喘不过起气来。原本好的政策变成了坑害诸侯国的毒药,遭到削藩的诸侯们一片哗然,已经到了不反不行的地步。



朝中大臣们看好戏,地方诸侯恨得咬牙切齿,准备行动,后面皇帝也不再信任,老父亲知道后劝解无果直接服毒自杀。此时的晁盖,为了政治主张,完全进入了癫狂状态。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他不仅削藩理想破灭(削藩政策下发十余天后,七国叛乱爆发),而且自己也遭到了众叛亲离的地步。

三、缓解中央压力,击垮诸侯气势

七国之乱的名义是清君侧,实际上有人借此想颠覆宗室统治。清君侧无非是朝中奸佞当道,蛊惑圣听,导致国家不得安宁,社稷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当然,这些都是扯虎做皮,做给自己国内人看(得到国内人支持),做给朝廷看(一要杀削藩的人,二要废除削藩政策),做给天下人看(名正言顺)。



诛杀晁错也并没有什么用也没有,可以根据诛杀晁错鉴别哪些诸侯是真的想谋反的,直接将七国起兵定义为谋反。这不仅让中央王朝名正言顺出兵,孤立七国,也将加速七国集团内部分崩离析。毕竟七国的出兵目的虽然大体上一致,但吴王刘濞等人是真的要谋反。

现在朝廷已经做出让步,目的已经达到,其他六国不想再跟进,准备就此罢手。可以说,这一举措压倒了七国锐不可当的气势,为中央出兵赢得了喘息之机。结果仅仅三个多月,就被朝廷镇压了下去。



七国之乱,是诸侯国对中央朝廷试探的反应,代表当时诸侯们的态度,其他诸侯在等等看局势。当中央王朝火速扑灭七国,未参与的、有想法的诸侯们立刻划清界线,响应中央的号召。而七国的外援力量如匈奴、齐国、东越等见势不妙,退出纷争,让七国彻底被中央孤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