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天龍八部》丐幫刺探西夏軍情,探析北宋軍事情報的發展

導讀:

兵學聖典《孫子兵法》中記載“先知者,不可取於鬼神,不可象於事,不可驗於度,必取於人,知敵之情者。”

著名軍事家孫武所講“知”與“情”指的就是軍事情報,在古代軍事戰爭中,保護本國軍事機密、竊取敵方軍事情報的軍事情報活動往往是戰爭雙方最重要、最神秘的的環節,重視情報在戰爭中所發揮的價值及影響,將會對戰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從《天龍八部》丐幫刺探西夏軍情,探析北宋軍事情報的發展

中國古代著名軍事家孫武

一、《天龍八部》中丐幫對西夏軍情的刺探

丐幫是金庸筆下《天龍八部》中的江湖第一大幫,在喬峰任幫主期間,喬峰帶領丐幫主動保家衛國,幫助宋軍抵禦西夏對邊境的入侵。在一次刺探軍情行動中,丐幫副幫主馬大元和陳長老更是冒險進入西夏元帥府,得到西夏兵馬將要進攻大宋的情報,及時將情報傳遞給了宋朝邊境守軍。西夏見宋軍加強了防備偷襲已經無望,加之西夏元帥受傷只好撤兵而去,北宋邊境因此免遭戰事之亂。

從這個事件可以看出,軍事情報活動極為重要,甚至直接決定戰爭的是否爆發。

以上只是北宋與敵國之間軍事情報活動的一個縮影,北宋向敵國派遣間諜蒐集對方的情報,敵國也通過各種措施刺探大宋的消息。政權雙方統治者都明白誰獲取了第一手軍事情報,誰就率先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在北宋與敵國的軍事對抗中,北宋軍事情報的發展直接影響了北宋對其他政權戰爭的勝負。

從《天龍八部》丐幫刺探西夏軍情,探析北宋軍事情報的發展

丐幫潛入西夏刺探軍情

二、宋太祖趙匡胤時期對軍事情報的重視

公元960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登基稱帝,建立了大宋王朝。趙匡胤當皇帝之前本身就是一名非常優秀的將領,他在戰爭中特別重視情報工作,這一點在他登基後進行的數次戰爭中可看出來。

公元963年,趙匡胤為平定荊南作充分準備,他首先想到的是讓盧懷忠利用出使荊南的時機獲取對荊南的軍事情報,在盧懷忠出行之前,趙匡胤交代了需要獲取的重要內容:荊南的士兵人數、百姓生活情況、地形地勢等。帶著使命和目標來到荊南,盧懷忠獲取了詳細情況並如實報告給趙匡胤,這為趙匡胤順利平定荊南提供了保障。

“高繼衝甲兵雖整,而控弦不過三萬,年穀雖登,而民困於暴斂。南通長沙,東距健康,西迫巴蜀,北奉朝廷…”

公元964年,趙匡胤欲討伐蜀國,苦於找不到開戰的理由,為及時獲取軍事情報,趙匡胤用金錢和權力收買了蜀國的三位大臣

,利用三個間諜趙匡胤得到了蜀國國主與北漢之間的密信。根據密信內容,趙匡胤終於找到了開戰的證據,從而“師出有名”。除此之外,趙匡胤還命令三個間諜為宋軍繪製了蜀國的軍事部署和地形地勢圖,如此一來宋軍勢如破竹,僅用了六十六天就滅掉了蜀國。

從《天龍八部》丐幫刺探西夏軍情,探析北宋軍事情報的發展

趙匡胤滅蜀

趙匡胤還採納了大臣的建議,對戍守邊境的將領在軍事和財政給予更多特權,

支持邊境將領募集和訓練間諜,更廣泛的開展軍事情報刺探工作。

總結:從趙匡胤出兵平定荊南、滅掉蜀國政權以及對邊疆將領軍事支持上,可以看出趙匡胤對軍事情報工作在戰爭中的重要作用有著清楚認識和高度重視,利用軍事情報獲取戰爭主動權,並嚐到了刺探敵方軍情、獲取一手情報給他帶來的甜頭。

三、宋太宗趙光義時期對軍事情報工作的轉變

趙匡胤死後,宋太宗趙光義為繼續完成哥哥趙匡胤統一全國的遺志而努力。公元979年趙光義想一舉收回被遼國佔領的幽雲十六州,開始了第一次北伐,結果兵敗而返;公元986年趙光義第二次北伐,再次失敗。

兩次北伐均失敗後的宋太宗難免有些灰心喪氣,自此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朝廷上下無人再提出兵收復幽雲十六州一事,自此北宋由出兵收復幽雲十六州的主動進攻戰略轉為了被動防禦戰略。

從《天龍八部》丐幫刺探西夏軍情,探析北宋軍事情報的發展

宋太宗趙光義

朝中官員右拾遺王禹偁分析了北宋兩次對遼北伐失敗的原因,他認為是由於宋軍在戰爭開始前沒有及時獲取遼軍軍事情報,導致北伐將領沒有辦法根據敵軍的軍事行動變化作出相應的軍事部署,只是僵硬的執行戰前計劃,而戰場形勢瞬息萬變,軍事情報的缺失是兩次戰爭失敗的重要原因

針對宋軍軍事情報工作,王禹偁向皇帝提出兩點建議,一是建議用成熟穩重的老將取代年輕將領,以便戰事爆發後老將能把戰事情況更及時更準確地進行上報;二是建議用金錢利益收買敵方人員,將他們發展為宋朝間諜,利用間諜離間敵方各勢力,從而將敵人各個擊破。

“偵邏邊事,罷用小臣。”“行間諜以離之,因眾隙以取之。”《宋朝諸臣奏議》(趙汝愚著)

另一位官員田錫認為,向敵方派遣間諜刺探敵情至關重要,他主張:第一,給予間諜大量的金錢作為獎勵和報酬,潛入敵國內部,製造謠言,混淆敵國視聽,擾亂敵國軍事部署;

第二,派遣間諜去刺殺敵國各個部族首領,使各部族之間相互懷疑,讓敵國自亂陣腳,陷入內亂之中;第三,對外放棄北伐計劃,採取保守的防禦策略,對內則任用賢臣治理國家。

“…若悉知之,可以用重賞,行間諜。”“…募能往絕域刺名王、亂蕃部,使交相侵害,”“…任賢相於內,則百職舉而紀綱正。委良將於外,則四夷靜而邊鄙安。”《宋朝諸臣奏議》(趙汝愚著)

從《天龍八部》丐幫刺探西夏軍情,探析北宋軍事情報的發展

北宋官員田錫

總結:宋太宗趙光義雖有收復燕雲十六州統一全國的雄心,但在北伐戰爭中並未重視軍事情報工作,導致兩次北伐均以失敗告終。失敗後的宋太宗採取了保守的軍事防禦戰略,並加強軍事情報工作,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蒐集地方軍事信息,二是利用間諜瓦解敵軍內部。需要注意的是,軍事防禦戰略下的軍事情報獲取僅僅是對敵軍是否來襲進行片面蒐集,並不像宋太祖時期主動蒐集敵軍內部信息,主動發動戰爭。兩個時期的戍邊將領蒐集軍事情報的心態已經發生了變化。

四、宋真宗時期對軍事情報工作的忽視

公元1004年,北宋與遼國之間簽訂了澶淵之盟,北宋從此進入相對和平的穩定發展時期。宋朝堅持“姑務羈縻,以緩爭戰”,不重視軍事力量的提升,不重視情報工作的蒐集,對敵國的發展和變化坐視不管,君臣沉浸在一片祥和繁榮假象中。在此種形勢下,西北邊境的党項族發展壯大,在李元昊的帶領下逐漸脫離北宋的控制,建立了西夏王朝。而在李元昊準備反叛過程中,大宋朝對此一無所知,可見宋真宗時期的軍事情報蒐集工作降到了冰點。

從《天龍八部》丐幫刺探西夏軍情,探析北宋軍事情報的發展

宋真宗

在李元昊稱帝前曾上書大宋皇帝,希望去趟五臺山供奉佛像,請宋朝安排人引路。宋朝答應了李元昊的請求,對李元昊一行人未進行絲毫的防範。李元昊供奉佛像是假,其實是是為了探尋通往河東的道路,摸清一路地形情況,為將來的反叛作準備。

如果說李元昊借供奉佛像為由,行打探宋朝軍情之實,因為很難察覺而情有可原的話,那麼

宋朝對於趙山遇的處置,在軍事情報蒐集上可以用“愚昧”來形容

李元昊在即將稱帝之前,他的叔父趙山遇因與李元昊不和,趙山遇特來到宋朝投降,告訴宋朝邊境將領李元昊即將要謀反但是邊境官吏卻以為趙山遇妖言惑眾,把他遣返了回去,李元昊隨即殺害了趙山遇。

李元昊稱帝后,宋朝君臣根本沒有把李元昊放在眼裡,認為李元昊是一個跳樑小醜,宋朝大軍一到,西夏必將土崩瓦解。北宋盲目自信,未進行軍事情報工作蒐集,結果在三川口慘遭失敗,宋軍的主要將領被李元昊所俘虜。此後,西夏軍隊士氣高漲,在短短數個月內攻克了北宋幾座城池,北宋邊境岌岌可危。

總結:真宗時期,朝廷上下沉浸在歌舞昇平之中,軍備廢弛,軍事情報工作停滯。西夏國的建立和宋軍首次征討西夏戰役的失敗,首要原因是北宋軍事情報工作的缺失,最終養虎為患,西北邊境又多了一個勁敵。

從《天龍八部》丐幫刺探西夏軍情,探析北宋軍事情報的發展

西夏開國皇帝李元昊雕像

五、宋神宗時期對軍事情報工作的加強

面對西夏的崛起和北宋對外戰爭的失利,北宋朝廷開始重新審視對西夏、遼的整體軍事策略,重新加強對周邊政權軍事情報信息的刺探。宋神宗任用王安石進行變法,王安石所實行的變法,在對遼、西夏外交軍事方面的革新對北宋軍事情報工作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王安石主張在遼、西夏的外交政策上一定要注重統籌兼顧,要學會根據形勢和時機的發展進行取捨。在內政改革與外交革新孰先孰後上,他認為應首先加強國內改革,國內改革成功了,國家實力強大後,對遼、西夏等周邊政權的外交政策難題自然迎刃而解

“…且勝夷狄,只在閒暇時修吾政刑,使將吏稱職,財谷富,兵強而已。虛辭偽事,不足為也。”《長編》

從《天龍八部》丐幫刺探西夏軍情,探析北宋軍事情報的發展

北宋政治家王安石

所以王安石將內部經濟改革放在了優先地位,期望解決宋朝當前最迫切的財政危機,而外交策略上則實施暫時的忍讓方針,為經濟改革提供時間支持。但王安石也強調,外交上的忍讓並不是沒有條件,是有底線的,這個底線就是國家的利益和安危,如果超越底線,則必須對帝國予以還擊。

在外交政策上實施隱忍方針的同時,軍事改革也在按照王安石的計劃推進。王安石一方面先後推行實施了將兵法、保馬法、保甲法,緩解了邊境軍備鬆弛荒廢的局面,增強了軍事力量;另一方面實施間諜戰略,加強對鄰國政權軍事情報的刺探,主動採取措施積極蒐集軍事信息,為此後北宋軍事情報的發展奠定了基調。

總結:宋神宗時期王安石實施的軍事變革增強了北宋邊疆的軍事防禦力量,但這並不能確保戰爭爆發時宋軍能夠取勝;間諜戰略的實施,宋軍再次將軍事情報工作的收集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併為宋軍的取勝提供了保障。

西夏在立國之初對宋取得的戰爭勝利,在很大程度上受益於西夏情報工作做的好,西夏在軍事情報刺探方面較北宋處於明顯的優勢。隨著間諜戰略的推出,北宋軍事情報工作有了明顯提升,西夏軍事情報工作不再保持優勢,喪失情報優勢的西夏在此後的戰爭中逐漸被宋軍壓制。

從《天龍八部》丐幫刺探西夏軍情,探析北宋軍事情報的發展

宋神宗

六、北宋軍事情報工作發展過程中刺探軍情方式的總結

1、以宗教之名行刺探軍情之實。以對遼國的軍事情報刺探為例,宋遼兩國均信奉佛教,佛教教徒經常赴對方國家參加一些宗教活動,這為刺探對方國家的情報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機會。因此宋朝假借僧人的身份,命僧人進入遼國腹地刺探軍事情報已發展為一種常見的方式。

“令州民張文質紿為僧,入契丹刺事。”《長編》

2、利用邊境的貿易活動蒐集情報。北宋、遼、西夏在邊境地區都開設了一些買賣商品貨物的場所,這些場所商旅眾多,貿易活動非常頻繁。供各國商旅買賣貨物的場所自然也成為軍事情報人員關注的焦點,北宋招募商人或者直接偽裝為商人的身份在商品交易場所開展情報蒐集活動。

從《天龍八部》丐幫刺探西夏軍情,探析北宋軍事情報的發展

繁榮的邊境貿易

3、收買敵國人員傳遞軍事情報。北宋給予敵國人員金銀珠寶等錢財,收買敵方有價值的人員發展成間諜,進而向北宋傳遞敵國的一些軍政要情,這在雙邊局勢緊張之時,可及時為北宋朝廷外交決策和軍事行動提供情報上的支持。

“北界人於惟孝因傳達邊界事,為北人收捕甚急,今乞歸明。”《宋會要輯稿》

4、利用出使敵國的機會刺探軍情。宋、遼、西夏之間在一些重大節日、重要事項方面會互派使臣到訪進行禮節上的問候或正式的告知,使臣除了承擔正常的外交職責外,還有一項特殊任務,即探知敵國政治、經濟、軍事、地理等情報。因此,北宋對使臣的選擇和任命非常謹慎,在保證不影響正常外交關係的基礎上,儘可能多的刺探敵方軍事情報。

從《天龍八部》丐幫刺探西夏軍情,探析北宋軍事情報的發展

派遣使臣

5、利用中立國蒐集地方軍事情報。當時與北宋並存的政權不只有遼、西夏,還有高麗、交趾等鄰國政權,利用非敵對的國家進行軍事情報的蒐集也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式。向非敵對國家打探敵對國家的軍情,通過非敵對國家購買有關記載敵對國家人文地理的書籍也是北宋卓爾有效的情報收集手段。

結語:

北宋時期,宋、遼、西夏政權對峙,三個政權之間為了獲取軍事情報上的優勢,通過互派間諜等多種形式刺探敵方軍事情報,這也促進了北宋軍事情報工作的發展。天龍八部》中丐幫對西夏軍情的刺探只是軍事情報發展過程中的一個縮影。本文根據查閱多部史書,系統梳理了北宋重要時期皇帝及大臣對軍事情報重視程度上的轉變,闡釋了北宋軍事情報戰的局勢直接影響了北宋與敵國軍事戰爭的結果,進而總結了北宋軍事情報發展過程中常用的刺探軍情形式,幫助大家勾勒出北宋在與遼、西夏等政權在軍事情報發展上的較量。

從《天龍八部》丐幫刺探西夏軍情,探析北宋軍事情報的發展

戰事中的北宋軍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