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作为战俘,在被苏联关押的五年里,真实的生活是怎样的?

戴上面具谈人生


克格勃绝密档案记录了溥仪从被抓到刑讯再到遣返回国的全过程。其实溥仪之所以被抓有可能是被日本人出卖,原因自然是利益交换,在成功“出国”后溥仪一直致力于加入苏联共产党和赠送古董求滞留,并为此“辛勤”努力长达5年之久,最后和斯大林攀上关系也没能达成所愿。心灰意冷呐,以至于引渡途中,溥仪想到的只是死。

早知能被出卖,费劲跑那么远干嘛

溥仪被捕的问题存在疑点,各类资料语焉不详,好像在回避什么,所以苏联方面的原始档案可以为咱们深入了解事情的原委。早知这结果跑什么跑呢,婉容在延吉死得忒惨了,好在临死前她所碰到的都是好心人,比如李玉琴、嵯峨浩还有信佛的老婆婆和给她煮鸦片水并给她下馆子炒菜,最后亲手为她钉棺材并负责安葬的“狱卒”(特殊任务,以前写过,在此不多赘述)。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溥仪真是急上了房,当天就妥妥的退了位,不再憧憬再现祖宗辉煌。

实际上,日本人对情势的严峻也有了最坏的预估,在9日也就是日本投降的前6天,通知溥仪转移到通化,必须当天动身,而平素非常听话的溥仪这次却一反常态,要求日本人给3天时间,因为家产过多,不动产又没法短期内处理,所以总要给些时间尽量减少自己“皇宫”和“大臣”们的损失,他的决定对后续事件发展来说,无关痛痒,反正不是在沈阳机场被抓就是在通化被抓,区别不大。

溥仪的老熟人吉冈安直通知溥仪,16日要赶往沈阳,以便搭乘17日的飞机逃到日本,溥仪感觉时间紧迫,为了更快的逃命,决定只带两个妹夫、三个侄子和弟弟溥杰先一步上路,溥仪心太急了,16日中午就赶到了沈阳,但还是被不期而遇的苏联军人俘虏。

侍卫李国雄的猜测

我曾经着迷收藏不再版的旧书,家里就有溥仪侍从李国雄所写的“伴驾生涯”,89年版,李国雄也猜疑过,要死不死的为啥赶得那么巧?苏联人找的忒准了。他怀疑溥仪被充当礼物投送给了日本人,只不过吉冈安直这类小虾米没资格知道罢了。

日本战败投降,溥仪跑到日本意义不大,日本军方和某些政要自身难保,而溥仪啥都不是,就自生自灭吧。

溥仪《我的前半生》所描述

他11:00到达沈阳机场,等待飞往日本的飞机,后有飞机降落,却原来是苏军,全部手持冲锋枪,机场上所有日本人被缴械,不久后,一会儿工夫机场上满是苏军,他转天被送往苏联。

溥杰所著的《溥杰自传》

吉冈安直请求苏军放过溥仪,让他逃到日本;

苏联人用英语和溥仪沟通;

溥仪强烈要求把对自己死缠烂打十几年的吉冈安直和自己这些人分开;

转天下午被苏军运到苏联。

沈阳卫戊司令(45-46年)少将A·U·科夫通·斯坦科维奇

飞机降落沈阳机场并不知道溥仪在场;

准备起飞的飞机引起苏军注意;

溥仪想要走上飞机,被苏军拦住;

礼貌的卸下了他们的枪支;

被蒙在鼓里的溥仪众人上了飞机才知道要来苏联。

“红军士兵和皇帝握手,这真是一件不平常的事情。”

疑点:

①通化到朝鲜非常近,为什么舍近求远的非要走沈阳。

②飞机的飞行时长竟然长达5个小时,并长时间在沈阳机场盘旋。

③制空权当时属苏联,溥仪刚在沈阳降落,伞兵同时着陆,太过巧合。

一切迹象表明,日苏在商量着什么。

爱新觉罗·毓瑭

到了苏联才知道,这是日本关东军和苏军洽谈投降约定,溥仪由日方负责在沈阳交出去,所谓的去日本,纯粹是鬼话,但这事连吉冈都不知情。

爱新觉罗·毓嶦

事情很明显,日本一投降,苏联就要溥仪,日本人将溥仪送到机场,哪有什么大飞机去日本,那都是骗人的,连吉冈和桥本也都被卖了。

克格勃特别监狱最受优待的囚犯

溥仪被秘密押送到俄罗斯的赤塔,苏军前线指挥马林科夫(这是个大人物,前几天刚写过他,斯大林死亡阴谋论的参与者之一)亲自监督指挥转运溥仪的行动。他给予溥仪特殊的关照。

溥仪标配:

一个弟弟;二个妹夫;三个侄子;一个侍从;一个医生。

到达赤塔不久,他们被送往苏联国家安全总部直属监狱,位于莫罗科夫卡,后又转送到伯力,转移的原因是溥仪将要被安排,送去东京举行的国家法庭质询,担任重要证人。

在苏联期间,溥仪不用干活,一日三餐都有面包、奶油、水果、午茶,有专职的医生护士负责照顾他,生活方面三个侄子也照顾的很妥帖,溥仪也相对拥有更多自由,可以在监狱诵念佛经,可以自己给自己占卜凶吉。

当时有10多名苏联军官一天三班(8小时一班)倒替值班,既是监管也是照顾。当时苏联条件也不好,老百姓吃不上饭的有的是,但是溥仪从未受过苛待,甚至溥仪晚上说梦话或者惊醒也会被强制检查,诊断“病情”。

我恳求苏联政府接受我的珠宝发展国民经济

溥仪带到苏联两个非常大的皮箱,这个箱子中除了龙袍还有很多珍宝,克格勃是归属于内务部的,而当时的内务部很缺钱,所以他们就开始认真探讨占有珠宝的可能性,最好的打算就是溥仪能够识相点,主动捐献出来,这就是不是威胁的威胁,可惜一群土包子只知道围着金银这类物件打转。

溥仪先生,我们正处于恢复国力期间,我们发行了债券,你咋考虑的?能不能把你的珠宝捐献给苏联?

溥仪奋笔直书:“我恳求苏联政府接受我的珠宝以利战后发展国民经济。”

不但中国人民的宝物捐出去了,连小日本的宝贝溥仪也都没留住(丢了),比如:天照大神圣宝(宝剑),那是日本天皇权利的象征。好在这些文物后被国家要回来了,这是人民的财产,可不是帝王的家当。(即便这样,国家也没占溥仪便宜,溥仪后来感动于人民群众在朝鲜战争中对国家的支持和热爱,他原以为是国家要求民众资助,却原来都是老百姓自发捐款的,于是把自己的家底都捐给了国家,包括蹲监狱都宝不离身的乾隆三连玺这种顶级重宝。)

克格勃的审讯记录

①溥仪并未实际控制满洲里,他只是在扮演统治者的角色。

②政治、经济包括溥仪本人都收到日本人控制。

③满洲里被日本人搞成了日本的一个省。

④日本以满洲里作为基地侵略中国的同时,还以此为依托进攻了苏联。

⑤搞清了错综复杂的政治人物关系。(主要是溥仪和关东军的矛盾)

⑥搞清日本在侵略上的真正打算和步骤。

一举两得,这样的刑讯既给苏联提供了证据,溥仪自己也少准备了一套资料,因为在东京国际法庭,他使用的就是这套资料,概括溥仪的全套也是苏联人提供的。

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回来,看到了机场的苏军,溥仪脸上露出了笑容,他跪下来亲吻地上的干草,他担心自己完成作证任务后,会被送回中国,看来就当时而言,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溥仪的秉性是出了名的胆小,晚上不敢睡觉,在紫禁城的时候,曾经几夜让婉容看门,不许睡觉的那种。而从日本回来后,虽然当时没有回国,但是这种担心与日俱增。

其实,当时的苏联已经决定将他送回中国了,最终成行只不过是时间问题,比如在克格勃的档案中,就有首脑们沟通的材料,苏联担心溥仪被中国人和美国人利用,来挑衅苏联,随意要知会中国政府,推迟交还溥仪的时间。

注:“苏联担心溥仪被中国人和美国人利用”---当时的国民政府5次强烈要求遣返溥仪回中国,但是苏联出尔反尔不予回应,所以国内、国际社会普遍担心苏联要效法日本,继续以溥仪为傀儡,把东北变为自家的战争缓冲区。

瞅准了机会,溥仪三次写信给苏联政府,我摘录几句他写给斯大林同志的金句吧:

感谢苏联政府让我得以安全度日,我诚挚的表示感谢;

我名为皇帝,其实是关东军的俘虏,是傀儡;

苏联进攻日本,虽然令我的帝国崩坏,但是我·很·愿·意······

谁驱逐了日本人,谁就是我溥仪和人民的朋友;

谁稀罕去日本,万幸苏军拯救了我;

我的生活非常舒适;

您(斯大林)的著作我基本都看了;

苏联是全世界最民主最进步的国家;

苏联是全世界被压迫者的救星;

我恳求:长期居留苏联,研究苏联社会主义和科研。

苏联也算是对得起溥仪,以国内还有蒋介石部队为借口拒绝交还溥仪,到了50年实在没办法了,才将溥仪交给中国。

溥仪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要求下被移交的,要求中提及了溥仪等58人和他们的贵重财物,溥仪在被交接后(1950年8月3日,中苏交接溥仪地点是绥芬河火车站,不止溥仪,还有969名日本战俘和17名日本将军。),写下感谢信:

我在苏联期间,受到苏联和斯大林元帅的关怀,我现在要离开了,我要表达我最大的敬意和感激,祝愿苏联人民时代繁荣,祝愿斯大林健康长寿。可惜斯大林嗜酒如命,双手又沾染了太多鲜血,他的结果很悲惨,小便失禁昏迷却被人阻止就医“你看他睡的多么安详”,他是被活活疼死的,还是在无法发声的情况下,对斯大林来说,那是四天四夜的人间地狱,脸部已经疼到扭曲变形无法恢复。

无法不顺带提一句的有趣情节

苏联决定将溥仪交还中国,伪满遗老们的心情可跟溥仪不同,他们都盼着回国,天塌下来有大个子顶着,比如······溥仪。他们都想早点回国,不愿意继续留在苏联,他们的心情有多急迫呢?

张景惠大家都知道这个人,他竟然敢自动联名给毛主席写信,表达他们想回国的愿望。

注:其实这个以进为退,变相表忠心,溥仪引渡了,其他人还会远么,倒不如做个顺水人情,主动要求回来,搞不好能不死,你看,我张景惠对祖国多眷恋呀,你不好意思杀我对吧······当然,他不敢用命来赌,所以又说,请给与我们改过自新的机会,请保留我们的生命,我们要建设国家,履行公民义务。

而溥仪可不是这么想的,他就是张景惠之流中的高个子,背最重的锅,踩最大的雷,他自日本回来一直寝食难安,他以为回国是死路一条,他想起了尼古拉二世,他复辟过,他帮助日寇统治东北14年,罪行太大了,不处理他,他自己都不信。他想到了报纸上报道的对汉奸执行死刑,想到了无数个下场凄惨的地主恶霸,而自己的罪行比他们要大的太多太多了。

他原本的理想是是两步走:先扎根在苏联,然后去美国当寓公,他的财宝足够他开心快活一辈子了,但在这个时候,彻底梦碎了。

他终生难忘的是一个美国律师对他的怒骂:你也是最烦,你终究也要受到中国政府的裁判!

溥仪算是命好吧,国家并没有把他怎么样,甚至他的财物也都没动。

如果当初他逃到日本,不久就会被引渡回中国,那样一来如果溥仪是被交给蒋介石,那必定会枪毙得不要不要的,溥仪在天津静园的时候,蒋介石已经警告过溥仪了,没想到溥仪反手一嘴巴就抽回来了,人家直接去东北帮日本人建国了。事实上,当时国民政府的五次照会苏联大使,要求归还溥仪。

溥杰仅比溥仪矮了一点点,他的心情也是绝望的,“此去或许命赴黄泉,溥仪是伪皇帝,十足的汉奸,他是要枪毙的,我是他弟,官职不高,地位特殊,我们会被当做残渣余孽枪毙的。”

而溥仪则表达了他的入党意愿(苏共,他想拿身份当挡箭牌。)溥仪希望成为第一个加入布尔什维克的皇帝。

然而,他却没有想过,他对于苏联来说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从香饽饽变成了烫手的山芋,或者说成为了累赘,苏联可不会为了溥仪而让自己陷入政治困境。

苏联人给的答复很直白:“如果现在还是蒋介石的中国,你还有可能不被苏联送回去,但是现在是毛泽东的中国,恐怕你没有可能留在苏联了。”

回国才知道什么是幸福的溥仪

想当初没有退位的时候,出宫那是做梦,被赶出宫的时候躲在静园不敢随便乱走,到了东北被日本人控制,除了所谓的“国事”项目、重要政治社交宴会和祭祀(包括祭祀日本军队阵亡者)以外,溥仪是一步都不能出伪皇宫的。

溥仪被引渡回国,才是他真正的人生巅峰,他一生少有自由,平素的自由,恐怕溥仪有两次高兴,退位后以探病等事情为由走出皇宫,去领略外面的世界,虽然后面有十几台车和几十个人跟着,被特赦后,他独自逛大街,高兴的像个孩子,他从来没有机会这样自由自在,也没有人认识他(绝大多数不认识,只是偶尔看到了李体育和老太监等人)想去哪儿去哪儿,还有什么比自由更重要么。

溥仪在苏联的经历非常单调,所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增量信息,他在苏联就是混吃等死,每天过着一样的生活,即便别克格勃提审,时间也非常短,天天就是被人伺候着起床洗漱,读书看报写材料念佛经,监狱里还能干什么呢,呃~对了,还有就是整理留苏申请。

溥仪在苏联的那几年,论折腾,主角却不是他,而是苏联人的贪婪和勾心斗角,是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他的利用,是党和国家为他回家做出了诸多的努力。

..


古今通史


在溥仪自传《我的前半生》中,他对自己在苏联的五年生活有过比较详细的描述。

一、希望留在苏联。

1945年8月17日,溥仪在沈阳机场准备逃亡日本时,被苏军俘虏,遂即他就与溥杰、两个妹夫、三个侄子、一个医生和一个佣人被苏军押解到了苏联的赤塔市疗养院。

当时溥仪对自己苏联俘虏的身份没所谓,因为他认为自己落在外国人手里,尚有活命的一线希望,而若到了中国人手里,就凭他卖国这条罪,他也必死无疑。并且苏联当时对溥仪的待遇也是比较高的,每日都有三顿丰盛的俄餐加一次俄式午茶;生活上也有服务员、医生、护士照顾;并且溥仪还可以听收音机、读书看报,甚至还经常有人陪着他在疗养院内散步。

所以溥仪到了不久苏联后,就产生了先留在苏联,然后再移民去英美的想法。(溥仪当时天真的以为苏联和英美是盟邦)


为此,他三次上书给苏联当局,申请准许他永远留居苏联。只不过,三次上书申请,最终都全无下文。

比较搞笑的是,溥仪被苏军俘虏时,伪满洲国的一票卖国贼,如张景惠、臧式毅、照治等人也一并被苏军俘虏。这些人也到了苏联后,见苏军对溥仪的待遇不错,以为溥仪能跟苏联当局说得上话,就托溥仪帮他们给苏军带话,求苏联当局放他们回国。因为当时国内正是内战期,他们回国有用武之地。

溥仪想留下,他们想回去,溥仪对此自然是又好气又好笑,因为他自己也是俘虏,他哪有那么大的本事。


二、仍然以“皇帝”自居。

由于身边有人照顾,再加上身边还有一票前伪满高官的伺候,所以溥仪在苏联的五年期间虽然名义上是俘虏,但实际上仍然架子不减,皇帝派头十足。

比如溥仪被移送到伯力收容所后,虽然没有服务员伺候他了,但他从国内带去的下人每天都会给他请安,替他叠被、收拾屋子、端饭和洗衣服。就连称呼也是“皇上”。(平时不敢明目张胆叫“皇上”,就称“上边”,苏联人不在场的时候就称呼“皇上”)

还比如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多数人都认清了形势,不再摆架子了,溥仪的弟弟溥杰就经常自己劳动,干活,主动帮别人干活。但溥杰每每干活时,溥仪就会呵斥他,说你怎么可以去伺候别人呢?你是什么身份!

再比如有一次,溥仪身边的家人和佣人都被送到别的拘留所了,只有岳父郭布罗·荣源在他身边(婉容父亲),溥仪这时候还在摆臭架子,端饭、洗衣服都让岳父干,他自己死活不干。

溥仪的这种臭架子心态,一直到1950年被遣送回国,都没有扭正过来。



三、东京审判推卸责任。

既然放不下架子,又摆不正心态,想让溥仪认识到自己的卖国罪行,自然是无从谈起。

1946年8月10日,溥仪作为证人出席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证言中,他声称自己在担任满洲国皇帝期间,完全是被日本占领当局摆布,没有人身自由,也没有做为满洲国元首相应的权力和尊严,他是自己被日本关东军胁持到内满洲的。

但是他对他自己的卖国行为,公开投敌行为,与日本人长期勾结的行为,他却不提,屡屡回避这些问题。

PS:溥仪故意隐瞒很多关于他的罪证,导致很多日本战犯的责任也一并被隐瞒了。

溥仪的这种推卸,以至于到最后,一个美国律师看不惯了,质问溥仪:你把一切罪行都推到日本人身上,可是你也是罪犯,你终究也要受中国政府的裁判的!

美国律师的话打中了溥仪的要害,说到了他最害怕的地方。所以东京审判结束后,溥仪为了争取摆脱受惩办的厄运,就采取了贿赂办法,讨好苏联当局。



比如当时苏联正在搞五年计划,各行各业都缺资金,苏联当局号召大家捐钱,溥仪为了讨好苏联当局,就捐出了自己随身携带的珠宝首饰。(溥仪从长春出逃前,带走了大量财宝,他在苏联服刑时,这些财物起初并没有被没收)

当然,溥仪没有全部捐出去,他把财物中最好的一部分留了下来,并让他的侄子把留下的那部分财物藏进一个黑色皮箱的箱底夹层里。不过因为夹层小,不能全装进去,所以很多财宝被溥仪偷偷丢了,可谓是暴殄天物。

1950年7月30日,在苏联待了五年的溥仪收到通知,让他收拾行李,准备引渡回中国。

据溥仪自己所述,当听到这个通知时,溥仪完全吓蒙圈了。他在收容所再次向翻译提出留在苏联的要求。但依然被拒绝。

7月31日,溥仪从伯力上车,踏上了回到国内的归程。

在回国的路上,溥仪欲哭无泪,虽然苏联军官一路上说了不少逗趣的话,但他仍然觉得自己一踏上国内的土地,便没有命了。他曾经扪心自问过:自己临死时有没有勇气大喊一声“太祖高皇帝万岁”?

8月1日,溥仪与其他满洲国263名原高官一起在绥芬河由苏方移交给中方,遂即便被送往抚顺战犯管理所,受到了约十年的思想再教育与劳动改造。

溥仪的自传《我的前半生》就是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内服刑时撰写的。


Mer86


1945年8月19日,伪满洲国傀儡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在准备逃亡日本的途中,被苏联红军俘虏。

之后被押送至苏联赤塔莫洛可夫卡30号特别监狱关押。 苏方对溥仪实施了特别优待政策。

莫罗科夫卡特别监狱在他入狱时专门为他举行了一个小型宴会,向他交代了政策,并询问他们有什么要求。只要是生活方面的问题,都可以满足。

随后的生活待遇,更是出乎溥仪等人的意料。苏方对待他们就像对待疗养者一样:在膳食上,他们每日四餐,早餐有面包和各种点心、咖啡、茶等;午餐至少两菜一汤;下午三四点钟还要开一餐,叫“午茶”;晚餐常吃西餐,内容更为丰富,有牛舌、牛尾、果酒、点心等。

监狱向溥仪提供图书、报纸、收音机,还配备了专门的医生、护士、服务员。

当苏方知道溥仪会弹钢琴,还将一架钢琴搬到了他的住处。 溥仪的活动范围并没有受到很大的限制,他被批准可以在房子的前后院自由散步。

后来溥仪还可以在监狱附近的河边和小树林中散步。 负责看管溥仪的苏方军官甚至找来了几个苏联姑娘作为溥仪的服务员。

苏联姑娘:


这几位姑娘年轻貌美,时间一久,和溥仪关押在一起的几个随从便和这些姑娘打得火热。

溥仪怕随从们的做法引起苏方的反感,他严厉的斥责了这几个家伙,让他们离姑娘们远一点。

但溥仪现在的威风不再了,这几个家伙总是趁着溥仪不注意时对这些姑娘们不老实。

溥仪只好找到苏联看守,要求把这些漂亮的姑娘都撤走,再找几个长得一般的妇女过来。

那些和溥仪关在一起的满清遗老和伪满官员不敢再称呼溥仪为皇上,就想出五花八门的尊称来称呼溥仪,张景惠叫溥仪为“溥大爷”,令溥仪哭笑不得。

满清遗老:


后来这些人统一称溥仪为“上边”。 几个月后,溥仪等人被转移到伯力收容所,生活条件比莫洛可夫卡30号特别监狱要稍差一些,但仍然过得很滋润。

溥仪为了逃避审判,曾三次向苏联政府提出居留苏联的申请。

他将随身携带的金银财宝赠给苏联人,一心希望留在苏联,不愿意回国。

但溥仪也留了个心眼,身上最贵重的宝贝他还是想办法藏了起来。

他把一个装电影机的箱子装了夹层,将468件宝物放了进去。一些放不进去的则分给了手下人。还有一些钻石、手镯被他扔进了江里。



在监狱,溥仪最怕见到陌生的中国人。只要见到说中国话的陌生人,就认为是中国派来带走他们的,总是被吓出一身冷汗。

因为溥仪觉得自己一旦回到国内,结局就是必死无疑。

1946年8月苏方通知他到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当证人,溥仪在苏联军方的押解下,从符拉迪沃斯托克乘飞机前往日本。

在法庭上,溥仪陈述了日本帝国主义奴役满洲的计划和实施过程。

在远东特别法庭,溥仪连续出庭做证8天,创下了作证时间最长的纪录。



之后他又回到了收容所,继续他的俘虏生活。

1950年8月1日,溥仪与其他伪满洲国的263名战犯一起由苏联政府移交给中国政府,在接受新中国近十年的教育改造后,于1959年12月4日获得特赦,从此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位普通公民。

歪眼小史工作室


刚日读史


提起溥仪,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末代皇帝,作为中国封建王朝最后一位君主,皇帝之路尤为坎坷,一生之中三次登基,三次退位。但他又是幸运的,历史上朝代的更替往往夹杂着腥风血雨,前朝皇室都是被清算的对象,但是溥仪没有,接受新中国改造后被毛主席特赦,一直活到了1967年。



为了皇帝梦,溥仪偷偷的潜到东北,在日本人的扶持下建立了“伪满洲国”,做了一个傀儡皇帝,不过也算满足了自己的皇帝梦。到了1945年8月7日,苏联对日宣战,在苏军强大的钢铁洪流攻势下,日本关东军不堪一击,满洲国也是顷刻间覆灭,溥仪见大势已去,就带着满洲国的官员乘火车南逃,到了15日,日本宣布投降,溥仪也是有意思,在同一天颁布《退位诏书》,不过这项工作他熟得很。



日本投降后,溥仪还对日本抱有期望,也可能怕被清算,于是计划前往日本。但是在奉天机场候机时,苏联派出空降部队将其逮捕,随后押往苏联,先是被囚于莫洛科夫卡30号特别监狱,后又被转移至伯力45号特别监狱。但是溥仪虽然是战俘,但是却没有受到战俘应有的待遇,他有自己单独的屋子,不用去食堂用餐,每餐都有牛奶和面包,也不用参加劳动。为了照顾溥仪,苏联人还给他准备了一些苏联女人,但是溥仪对她们并不感兴趣,身边的人倒是跟这些女人打得火热,溥仪一生气就把这些人赶了回去。



这些优厚的战俘待遇使得溥仪迷恋上苏联,试图请求永久留在苏联,这中间应该也有害怕回到国内遭受清算的因素,但是苏联人拒绝了,1950年8月1日,溥仪和其他2百多名战犯被移交给中国政府,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度过了十年的改造时光。


历史伶俜者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溥仪?瞅见这俩字,俺首先想到的是,这是个回自己个家里需要掏门票钱的主。一辈子三次为帝,就这事,搁一般人身上,一辈子当一次皇帝就不错了,他倒好三次,这事弄的,蝎子粑粑独一份啊!

但这事,他压根就不好,半辈子的傀儡,半辈子的苦。

话说溥仪这辈子,毁就毁在那慈禧的手心里,这可是一个连死了都不愿意将权利撒手的女人。

按照光绪知道自己的继任者是溥仪,临死前的一句话,咱也能琢磨出那个味来:“咋就不能选个年龄大一点的呢?”

所以溥仪的一生是个悲剧,但如果把他搁到历朝末代皇帝的位置上,他却又是个结局最好的皇帝。

那今天咱就把溥仪被关押在老毛子地界的事,说道说道。

那打那说呢?

咱就打矮骡子小鬼子崩溃的前一刻说起吧。

这事是一九四五年八月九号开始的。大清早上,那八岐大蛇附体的天皇的菊花——关东军,他那最后一个完犊子的司令官山田乙三,一路小跑就颠簸到了溥仪的小眼镜跟前。

话说这名字真真的别扭,愣是把俺的舌头都打结了,这就是个干巴巴的小老头,这货别的不干,跑过来给溥仪打气,这呀哪呀的讲了一大堆。

“哇呜!哇呜!”话都讲了一半,那防空警报扯淡似的就响了起来。

这一下好了,一大帮人玩命似的挤到到了防空洞里。

“咚!咚咚!咚咚咚!”外面那炸弹这通砸,炸的是地动山摇啊!

当警报解除之后,这干巴小老头也不扯淡了,着急忙慌的又跑了。

第二天一大早又窜了过来,要把溥仪拉到通化去。

这事弄的,溥仪和这小老头扯皮老半天,终于把收拾家当的时日从一天变成了三天。

从这天开始,溥仪就没有吃到一顿热饭,因为厨师全撒丫子跑光了。

这一路连滚带爬的跑,愣是还没到通化,却接到了八岐大蛇附体天皇投降的通知。

这事闹的!事后溥仪才明白,这天皇是被美国佬俩原子弹给吓怂了,所以就投降了。八月十五号这货投降,随后溥仪就颁布了《退位诏书》。

话说这退位诏书的事,做的也不是一次两次了,熟!很快就结束了。

这就等着十九号整个大飞机去小鬼子的地头了。

结果一帮人,蹲在沈阳的机场上等,队伍的屁股后边还挂着一个小鬼子那神官,穿的一身的丧服,捧着三个东西,一把破剑,一面晃不见人影的破铜镜外加一块估计是塑料整的勾玉。

据说这东西就是小鬼子那所谓的天照大神三神器,可按照溥仪的看法,这玩意丢到北京琉璃厂,整个就是个下脚料的货。

好吧,下脚料就是下脚料,压根就不起啥作用,矮骡子的飞机没有等来,却等来了老毛子那大屁股飞机,那大屁股一撅,下蛋一样下了一流串老毛子端着大盘鸡的兵。

丢人啊!溥仪一脚丫子都想把那神官给踹翻了,这也叫个事!

当然这事,不用溥仪来办,老毛子大兵一到眼跟前就替他把这事办了。

去老毛子的地界

这小鬼子那破岛是去不了了,老毛子办事的效率也快,第二天也就是八月二十一号被一架飞机拉到老毛子的一个军用机场,这趟旅途还给溥仪塞了不少的熟面孔,一帮子遗老遗少,这一路可算不寂寞了。

下了飞机,溥仪就去了老毛子专门为他准备的赤塔莫洛可夫卡30号特别监狱。

为嘛叫特别监狱呢?这其实就是对溥仪的一个优待,活也不用他干,事也不用他忙,天天吃了睡,睡了吃就得了,前提是别跑。

所以啊,这头一天,老毛子专门为他入狱接风洗尘搞了一个小型的宴会。

好吧,别人蹲监狱那叫吃牢饭,他蹲监狱居然还有宴会?

当然这个宴会结束之后,监狱领头的就把溥仪单独叫出来,给他交代了他们对他的政策,而且还拿出个小本本准备记录一下溥仪还有啥要求。

“蛮可以的了,还要啥自行车啊!”

也是,大家伙瞅瞅。那年月这家伙咱一般人一天吃三顿,或者能凑活两顿这就不错了,人家给溥仪的待遇一天四顿,哎呦!俺了个大天!

大早上,那比拳头大的面包一打,如果不想吃面包,点心随便造,吃的噎着了,没问题啊,咖啡,茶这都有。

午餐,四菜一汤,两荤两素,也不是天天换样式,但也不错了,大米,馒头随便。

下午三点左右,按照西方的习惯,还给整了一顿下午茶。面包、点心、咖啡、中国茶。

晚饭,有时候变个花样整个西餐,啥牛舌头,牛尾巴的等等。

这还不算,啥报纸,图书,外加收音机这一整套全提供。

这生了病,就这小监狱里头不到三分钟,医生带着护士夹着药匣子就来了。

咱就说了,就这不可谓不到位啊!

回头听那遗老遗少说溥仪会弹钢琴,也不用溥仪说话,直接就整了一架钢琴抬他屋里去了。

你就算是大晚上,兴致来了整那么一区圆舞曲,大家伙都没有意见,当然溥仪没试过,毕竟他是个战犯的身份。

就这监狱里头的人,除了溥仪不想回去,其他人挤着脑瓜子想要回去。

就为了这事还跪地上求溥仪给老毛子说说,放他们回去。

说道这里,估计有人问:“为嘛这帮子遗老遗少的要回去?难道是落叶要归根?溥仪为什么就不想回去呢?”

这事,和当时的环境有关,当年国民党对这帮子有点影响力的遗老遗少有特殊需要,回去不仅没事,指不定还能捞一笔。

而溥仪就不一样了,他老感觉自己个脑瓜子在脖子上这不牢固,所以就不想回去。

您瞅瞅这事弄的,结果是谁也回不去。

为了安定这帮人的心,老毛子还特别的费心招了好几个年轻漂亮的毛妹。

大家伙都知道毛妹很漂亮,可这也搅不动溥仪那早就死了的心。

但一家伙把溥仪带的那帮子随从给搅了个心花怒放,这顿勾勾搭搭的,把个溥仪气的七窍生烟,一家伙就找到了他们的头,要求把姑娘换成能扛大木头的大妈。

这小日子过的,除了担心以后上法庭的事,还算不错了。

那帮子遗老遗少,感觉是回不去了,还跑到楼下开麻将摊,整测字的闹哄哄的,得咧,这日子还算过得去。

以后的事

后来这又把他们转移到了伯力收容所,这条件削微的差了点,但也差不到哪里去。

溥仪这个时候打心眼是不想回去,所以三次向老毛子申请居留苏联。

这事老毛子一直都没有答应,所以整到最后也就黄了。

说道这里,估计有人要问了:“为嘛老毛子没有答应呢?”

话说这天下压根就没有免费的午餐,对溥仪这帮人这么做,当然是有原因的。

当年外蒙古的事,大家伙应该知道吧。那么溥仪这事有啥歪心思,大家伙应该明白,咱在这个问题上就不多说了。

后来也就是1946年,溥仪接到通知,让他上远东国际法庭当证人,这家伙当个证人就用了八天的时间,这让他成为了作证最长的证人。

在法庭上,最狗血的是那小鬼子的律师,扯淡一样扯到了溥仪迎接他们那所谓的天照大神,说溥仪攻击了他们的祖宗,这搁东方的地头上,是道德败坏的问题。

这家伙把个溥仪气的脸都绿了:“啥玩意?俺可没有强迫他们把俺的祖宗当他们的祖宗!”

接着,大家伙也就知道了,时间卡到1950年八月一号,溥仪就被移交给咱大华夏,那么他的五年老毛子地头的生活就彻底结束了。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梁老师说历史


相当于免费旅游了,溥仪舒服的都不想离开苏联。

1945年8月16日,溥仪的护军被日军缴械,溥仪觉得自己可能被日本人灭口。第二天,溥仪被安排和日本人一起坐飞机逃亡日本。临行前,溥仪为了活命,给老主子留个好印象,无数次的向日本人重复说“我在满洲国没干好,我对不住天皇。。。”甚至,在临行前,他还向押送他的日本兵做出拥抱姿势。

可是,等他们一行人到长春换乘大飞机时,被苏军截住了。能离开日本人的控制,溥仪很高兴。在溥仪看来,他没有得罪过苏联人,所以,苏军肯定不会杀他。事情的发展比溥仪预料的还要好。苏联不仅让溥仪自己挑选随机人员,而且,还在苏联给他安排了一个非常像一家豪华饭店的“监狱”给溥仪等人居住。

溥仪刚到“监狱”的时候,还以为接待他的苏联军官是“饭店经理”。然而,这位饭店经理其实是赤塔市的卫戍司令。

在赤塔市监狱,溥仪享受着五星级待遇。

当时,还处于解放战争。苏联对于东北的未来还存在“私心”,可能妄想扶持溥仪继续在东北执政一个新的满洲国。所以,溥仪受到了非常好的待遇。他的日常生活有漂亮的苏联服务员照顾,洗衣做饭全部由她们照料。

不过,溥仪不举,并不会对这些女人动手动脚。但是,溥仪手下的那些老臣(张景惠、臧士毅、熙洽,等)就不一定了。溥仪可能属于“我享受不了,你们也不能享受的人”,他就让苏联换一批不漂亮的大妈老照顾他的起居。

溥仪每天吃的饭菜也很不错,都是精致丰盛的俄式饭菜。喝的水,也是苏联有名的矿泉水。甚至,苏联还给他提供午茶。吃完饭,还有地方遛弯。在苏联的优异生活,让溥仪不想离开苏联。溥仪先后三次给苏联当局(斯大林)写信,请求永远留在苏联。

溥仪觉得,哪怕是在苏联当个“寓公”,以自己携带的钱财,也够挥霍了。为了讨好苏联,溥仪将自己随身携带的一些宝贝献给了苏联政府和苏军军官。只留下一些最珍贵的宝贝,藏在行李箱夹层内。

后来,溥仪从赤塔市搬到了伯力市,待遇降了一些,苏联没有给他安排专人伺候。但是,溥仪的弟弟、妹夫等人还在伺候他。此时,大家都不方便称呼溥仪皇上,而是称呼他“上边”。以前的伪满旧臣,则是称呼他“溥大爷”等俗称。

溥仪的家人曾被调走一段时间,没人照顾的溥仪被安排和其他汉奸一起居住。此时,苏联依然允许溥仪自己单独吃饭。后来,他的岳父看见溥仪的窘迫,就来照顾他的起居。

溥仪也曾想自己劳动一下,有一次,他拿拖把拖地时被苏联人看见了。苏联人像发生大新闻一样,笑着说"好啊,连溥仪也干活了"。

可是,他终究是放不下架子。等家人回来以后,又过起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

正是苏联的无忧生活,等溥仪听到解放军获胜的消息时,慌了神。溥仪怕回国受审讯,怕失去现在的“安稳”生活,怕被处死。

(文|勇战王聊历史)


勇战王聊历史


一朝天子一朝臣,溥仪作为清朝末代皇帝,他的命运也是颇为坎坷,但这个人比较会“见风使舵”即使作为俘虏被苏联关押但他的生活也丝毫不差。

差点去了日本的溥仪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当天,溥仪就宣布了退位,伪满洲国也彻底垮台,这时候日本派驻在溥仪身边的官员也劝说溥仪可以去日本。

次日,溥仪就去了沈阳机场,等着登上飞往日本的飞机,但这时候有一架苏联飞机也从天而降,直接缴了机场守卫们的械,并且俘虏了溥仪押送到了苏联远东城市“赤塔”

被苏联关押的日子

溥仪毕竟是一个重要的人物,苏联也并没有特意的为难他,最终他被和日本战犯关押到了一起,开始准备着东京审判。

在东京审判的时候溥仪也推翻了一切,将所有的罪行都推到了日本人的身上,甚至将自己描述成了一个“被受害者”

但最终溥仪还是回到了远东,继续被拘留,这时候国民政府还存在,不间断的找回苏联,希望将溥仪交还,好到时候接受审判。

这时候的溥仪是非常不愿意回到中国的,害怕审判结果,于是向苏联也写了一封信,开始了“见风使舵”,内容如下。

这封信的内容全篇都是称赞苏联,一改当时在伪满时期对苏的态度,甚至将俘虏他的行动称呼为“复活”

并且提出想要长时间留居苏联,苏联实在太好了,实在是不希望离开苏联这个“人类未来”

但斯大林等人也一直都没有给出答复,可溥仪的生活也十分的优越,一日三餐十分的丰富,还有下午茶,并且还有医生护士给其检查身体,并且也从来不用参加劳动。

在后来新中国成立之后,毛主席也访问了苏联,并且提出引渡溥仪等战犯的要求,想要通过处理战犯的方式,证明其已是主权国家,因为当时的西方国家并没有承认,当时只有十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有外交承认。

最终溥仪等人也在1950年8月3日在中国黑龙江绥芬河车站移交了我国,溥仪的苏联之行也终于结束。


娱乐吃瓜主


中国有句古话: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末代皇帝溥仪在苏联的5年战俘生活,就属于他摆脱日本人控制之后的“后福”。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当天,伪满皇帝溥仪宣布“退位”,在日本人吉冈的劫持下,溥仪准备动身前往日本本土。当时,溥仪只有一种感觉——他在自传《我的前半生》里这样描述:

“我认为死亡已经向我招手了。”

“死亡向他招手”,则是他这一天之前的半生里,最普遍的状态。

从当上大清皇帝那天起,溥仪每天都被“死亡”笼罩,寝食难安。最初是革命军、太监,然后是北洋军阀、民国军阀,最后是日本人,他们都在利用溥仪。溥仪就像一枚棋子一样,每天睁开眼的第一件事,就是确认自己是否“有用”。

因为他一旦没用了,就会被遗弃;而被遗弃,则意味着死。

伪满洲国宣布“退位”,无疑让他确定了一件事——自己没用了。因此,吉冈拉着他去日本时,溥仪的心情颇为复杂:一方面,他不敢违抗吉冈的命令,否则就会当场毙命;另一方面,他若是真的去了日本,不定受到怎样的折磨。

第二天,溥仪等人经过辗转回到沈阳,在机场等待转乘赴日飞机时,被一群苏军俘虏。 自此,溥仪开始了5年战俘生涯。

△溥仪在苏联

溥仪在苏联的战俘生活,用一个词来形容,有福。为什么这么说呢?请看溥仪在苏联的生活状态:

“一日三餐颇为丰富,还有面包、果品、奶油等午茶。另外配有医生、护士,为他检查身体和治病。溥仪从不参加劳动,生活起居一应都由侄儿和原随侍伺候。”

如果溥仪想出去散步,还有专门的苏联姑娘陪着他。比如说,有一次溥仪想出去滑雪,苏军就派了2名金发碧眼的姑娘陪着他,一起到附近的雪山上陪他滑雪。为了让溥仪放松,苏军从不检查溥仪的行李和房间。

要知道,苏联可是人人平等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吃喝度用必须通过劳动获得。溥仪以战俘的身份,从不参加劳动,就能够获得这么多物质享受,不得不说他非常有福气。这种莫名其妙得来的“福气”,甚至让他产生了一个幻想:苏联人对他这么好,何不申请永久留居?

1949年7月29日,溥仪直接向斯大林写信提出申请,第三次请求允许他居留苏联。在这封申请书里,溥仪这样写道:

“在前曾提出请求愿留居苏联邦,虽尚未蒙答复……因此我衷心盼望您允许我居住苏联邦内。现在我向您再郑重表示最大的感谢和敬意,并愿您长寿。”

看来,溥仪对苏联的生活相当满意,要不然惦着脸求斯大林。

根据与溥仪一起去苏联当俘虏的侄子爱新觉罗·毓瞻回忆,溥仪请求留在苏联的“目的”并不单纯:

“溥仪说将来的话咱也不能老在苏联呀,咱得由苏联接着上南美洲去吧。一看过去那时候可能是别的国家有些个皇帝,到南美洲当寓公去了,他也想着那个呢。”

溥仪被“俘虏”到苏联的时候,带了一大箱子金银珠宝。苏联内务部估计,这些首饰、钟表、金银、宝石等贵重物品按1946年收购价格来算,值47.3万卢布(10公斤黄金),;若是以艺术价值来估计,则百倍不止。

△溥仪捐的部分珠宝

1946年,溥仪为了讨好苏联当局,将大部分珠宝“捐”给苏联当局,仅留下几十件极品——这些极品换成钱的话,每一件都足够溥仪吃喝度用后半辈子。这几十件极品宝物,正是溥仪去南美洲当寓公的底气。

人心不足蛇吞象,大概就是在说此时的溥仪。

唉!苏联当局也是没读过《孙子兵法》,要不然怎么会养溥仪这么个白眼狼?

苏联当局之所以会留着溥仪,很关键的原因是:溥仪是个棋子。这枚棋子交给谁,就意味着认同谁——溥仪被俘虏时,中国有白色和红色两部分。白色虽然有话语权,红色却与苏联“同宗”。因此,苏联在等中国的红白之争。

溥仪只是行了好运,才会享受本不该享有的“后福”。


祗树


溥仪在苏联虽然是战俘,但是过的比较滋润,除了人身自由受到限制之外,其他的生活需求苏联尽量都会满足。

比如,溥仪仍然可以跟自己的随从玩他那一套君臣之礼,依然可以享受到奴仆的侍奉。除此之外,苏联方面每天都会给溥仪提供大量的面包、肉类以及蔬菜水果,而且还可以获得干净的衣服,生病了还会有苏联医生治疗,他们不用像德国、日本战俘那样参加重体力劳动。当时苏联虽然赢得了二战的胜利,但是经济生产还未完全恢复,可以说这些食品是苏联人勒着裤腰带省出来的。

而且这帮玩意还挺浪费,吃面包不吃面包皮,肉专挑好肉、嫩肉吃,蔬菜水果稍微不新鲜就不吃。苏联工作人员虽然看不下去,但是仍然把他们看不上的食品收集起来带回家给老婆孩子吃,因为当时的苏联人都饿着肚子呢,一顿饭能吃个黑面包就着点咸菜都是美食了,更别提肉类和蔬菜水果了。

溥仪在苏联时期非常害怕被引渡回国,毕竟曾经当过二鬼子,害怕被人民政府执行死刑,甚至向苏联提出加入苏共的请求。苏联方面也是哭笑不得,只能把这事给晾起来,不做回应。不过他最后还是被引渡回国,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回归了正常人的生活,这也许是一个奇迹吧。

全文完


北洋海军炮手








答:溥仪在被苏联关押的五年里,都经历了些什么呢?

先让我们来看看溥仪的表现吧。

溥仪多次恳求苏联政府接受他的珠宝发展国民经济,想把他珍藏的大量珠宝分批捐献给苏联。

溥仪还先后三次向苏联政府提出了居留苏联的申请。

溥仪还多次申请加入苏联共产党。

溥仪被押送到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作证,当他看到了机场的苏军,脸上就露出了舒心的笑容,他甚至跪下来亲吻地上的干草。

溥仪曾三次写信给给斯大林套交情,拉关系。

其中屡屡提到,感谢苏联政府让他得以安全度日,他要以最诚挚感情来表示感谢。

他还把自己申请长期居留苏联的理由说成是“研究苏联社会主义和科研”。

1950年8月3日,溥仪被移交回国时,他还向苏联政府和斯大林写感谢信,说要祝愿苏联人民时代繁荣,祝愿斯大林健康长寿。

……

溥仪对苏联这样感恩戴德,一方面是考虑到自己曾经积极搞复辟,又协助日寇统治东北长达十四年,罪恶滔天,回国一定会接受审判,并且会被枪决;另一方面,不能不说,苏联人对他实在“太好”了。

苏联人对溥仪有多好呢?

名义上是战俘,事实上就是个一寓公。

溥仪最初是被押送至苏联赤塔莫洛可夫卡30号特别监狱关押的。

苏联政府特别通过监狱,要对溥仪实施最佳优待政策。

“东道主”监狱长在他入狱时,专门为他举行了一个小型宴会,告诉了他苏联的最佳优待政策,郑重承诺,无论他们有什么要求,只要是生活方面的问题,都一律满足。

一开始,溥仪什么都不敢提。

但苏联人善解人意,对待他们一行就像对待疗养者一样,无微不至地对他们进行了关怀和爱护,每天给他们安排四餐膳食,早餐有奶油面包和各色点心、咖啡、茶等;上午餐和下午餐都有菜有汤;晚餐享用西餐,食材丰富,应有尽有,常见的有牛舌、牛尾、果酒、点心等。

为了解决溥仪精神上的空虚,监狱向溥仪提供图书、报纸、收音机,甚至还给他配备了一架高级钢琴。

单单这个还是不够的。

俗话说,饱暖思那个那个,苏联人还给溥仪安排了几个年轻貌美的苏联姑娘,专门充当溥仪的服务员。

不过,溥仪倒没有造次。

苏联人还给溥仪配备了专门的医生、护士、服务员。

溥仪的行动也没受太大的限制,可以在监狱附近的河边和小树林中散步。

……

苏联人之所以对溥仪这么“好”,一则是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他的利用,二则是想拿他当一张牌打打,搞点什么小动作,一旦溥仪的利用价值被压榨干,下场指不定有多惨。

不过,1950年8月3日,溥仪最终还是被移交回国了,而在经过九年劳教后,他重获了新生,他才深深认识到,曾经以温柔面目对待他的日本人、苏联人,都是别有目的的,只有祖国,才是真正把他当作赤子来看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