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风雨兼程,热烈祝贺《云南监狱》创刊三十周年

30年风雨兼程,热烈祝贺《云南监狱》创刊三十周年

■《云南监狱》追随共和国成长,几乎与中国改革开放40年同步。

■《云南监狱》是云南监狱工作的记录者。

■《云南监狱》是云南监狱工作的见证者。

■《云南监狱》是云南监狱发展成果的一扇窗口。

■《云南监狱》是云南监狱文化自信的重要平台。

■《云南监狱》讲述云南监狱故事,奉献精神食粮,凝集人文光辉。

30年风雨兼程,热烈祝贺《云南监狱》创刊三十周年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恰好也是《云南监狱》杂志创刊30周年。云南监狱改革开放40 年来的发展变化和取得的重大成就,就看《云南监狱》。

“给了我选择写作、研究监狱、爱上文化、激励前行的力量。” 杨林监狱警察李云飞如此评价。这本监狱管理局的机关刊物,1987年创刊时叫《犯罪与改造研究文集》,1991年初更名《云南劳改工作通讯》,1991年底更名《劳改通讯》,1995年底再次更名《云南监狱通讯》,自2002年定名《云南监狱》,一直沿用至今。到2018年,足足走过了30个年头。

30年来,此刊深受广大基层警察的喜爱,是各基层单位学习借鉴、取长补短、促进工作的重要载体,是云南监狱警察身边的良师益友。一直原来,有一群忠实的读者爱不释手、默默翻读,云南省杨林监狱的李云飞就是其中一位。

“我今年38岁,此刊几乎与我同龄,我们都是80后。我2000年参加工作,此刊陪伴了我18年。我读过此刊无数文章,是这《云南监狱》每期的读者之一;2012年,我有幸成为《杨林监狱》杂志的一名编辑,便努力学习借鉴《云南监狱》风格和排版,以此刊为标杆,编辑出版《杨林监狱》6个年头,共刊出26期。18年对此刊的关注,从未改变。多年来,在此刊的平台,认识了很多编辑监狱内刊的作者、编辑,在他们的关心和帮助下,完成工作之余,让听我讲讲自己与《云南监狱》这段剪不断的缘分”

《云南监狱》鼓励我写作,鼓励我不断提升编辑水平,因此我就养成写作的习惯

30年风雨兼程,热烈祝贺《云南监狱》创刊三十周年

全国的杂志有很多,人这一辈子看到的杂志也不少。仔细想想,请问有哪一本杂志能陪伴和自己朝夕相处,成为自己工作主要部分,培育出自己的写作爱好,看完能结下不解之缘,还能让我追随着她的脚步一直往前走?其他人我不知道,但是我可以明确告诉大家,《云南监狱》就是,没有之一。

说几句老实话,我从2008年开始,坚持在此刊上发表作品,最初是投稿一些短小的诗词。每每看着自己的付出,变为铅字,写作也就从生疏,到信手拈来,再到现在的笔耕不辍、不能自拔,这其中应该感谢的是副主编李春东老师的鼓励。2012年,我成为《杨林监狱》杂志的一名编辑,因为此刊规格和标准,不断激励着我不断提高编辑水平,《杨林监狱》以《云南监狱》的水平为标杆,三次改版,图文更趋精美,为大家喜闻乐见。

由于此刊的高标准、高质量和高品质,促进我努力提升所编辑的内刊,慢慢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认可。源自喜欢,又受鼓舞,我就养成了写作的习惯,在新媒体《今日头条》号、《搜狐》号和微信公众号《太白之音》坚持写作,完成徐霞客文史研究成稿20万字,小小说60篇,河鲅文集三卷,河鲅游记80篇,调研论文和原创诗词若干。

2018年,我靠日积月累的写作功底,协助嵩明县地方政府顺利完成徐霞客嵩明游线地标认证工作,嵩明县顺利成为全国第四批徐霞客游线认证标志地。此刻,回顾18年来一直读《云南监狱》的经历,以及6年来对《云南监狱》的学习借鉴,这怎能不说是一种深厚的情谊呢?

 “陋室原创信息汇”杂志群,30家监狱杂志,熟悉的名字我至少能说出30个

30年风雨兼程,热烈祝贺《云南监狱》创刊三十周年

《云南监狱》是双月刊,云南监狱系统约有30家基层单位,编辑出版的内刊,基本是季刊。每个季度,我们动手编辑季刊的时候,云南省监狱管理机关刊物的《云南监狱》已经新鲜出炉,为各基层单位提供个一种方向,一种思路,一种参考。

各基层单位的内刊印刷出版后,我们就会邮递到各单位交流学习。从此,我从喜欢读监狱杂志的文章,变为了第一时间读监狱杂志的人。无论是编辑、还是作者,许多名字都留在了我的心里:李春东、谈赵章、申勃、管文华、李永佳、陶双平、杨明刚、赵予、刘东云、胡蓉、杞彦、张春晓、汪洋……这些熟悉的名字我至少能说出30个,有的却从没见过面。

笔者曾在《监狱文化说》中写道: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文化之导向,以阳光驱雾霾,以美善战鄙俗,以娱情克消遣,以希望扼欲望。文化之基,务必立足实际;从思想、制度、行为自有优势发力,扬长避短;从人财物提供保障,形成合力;从借力用力上因势利导,打造特色;从开枝散叶上展拓,乘势而行,形成万马奔腾之势。”《云南监狱》一马当先,30家基层监狱杂志紧跟其后,以波澜壮阔的图文,记录、见证和展示云南监狱文化的方方面面,是云南监狱工作的记录者,又是云南监狱工作的见证者,也云南监狱发展成果的一扇窗口,更是云南监狱文化自信的重要平台,讲述云南监狱故事,奉献精神食粮,凝集人文光辉。

“与凤凰齐飞,必是俊鸟”。云南监狱杂志,纸质的有监狱杂志交流,网络的有“陋室原创信息汇”,充满温度、温馨、温情,可供共同学习、共同交流、共同进步。在杂志中,我们分享经验,交流情感,互通信息,无论新知,还是故友,就因为一本《云南监狱》,大家就能能快走进彼此心里,未曾谋面,相交已久。日常工作中,《云南监狱》依旧是监狱工作的点灯人、引路人,使基层第一时间学习政策法规,掌握监狱动态,熟悉监狱业务,交流工作经验。

 《云南监狱》“给了我选择写作、研究监狱、爱上文化、激励前行的力量”

30年风雨兼程,热烈祝贺《云南监狱》创刊三十周年

2008年,笔者接到《云南监狱》副主编李春东老师的一个电话:“你是写《云南监狱赋》的李云飞吗,来稿收到,有一定文字功底,继续努力!”

这段话给了我极大的惊喜。后来才知道打电话给我的,正是平易近人的省监狱管理局政策法规处李副处长。正所谓人如其名,他的话语使我如沐春风,这位监狱局杂志的副主编能抽出时间专门给我鼓励,给了我很大的激励。从此,一颗爱上文学的种子,就在我的心底悄悄种下,逐渐萌芽,他的鼓励给了我选择写作、研究监狱、爱上文化、激励前行的力量。

选择写作,我笔耕不辍,披星戴月,在《中国孔子网》,《中国监狱学刊》和《法治与社会》等高规格的平台,不断发表作品,得到作家协会同行的认可。如今,写作已经融入了我的生活,成为我生命的底色。我在文字的海洋中,收获快乐,收获自信,收获友谊。

在得知《云南监狱》此刊30年之际,让我提起手中的笔,对此刊付出过心血的所有领导、编辑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

这是一部云南监狱工作的史诗,几乎与国家改革开放同步,见证并客观记录了30年来云南监狱的重大变化和发展历程。

这是一部云南监狱工作的画卷,凝集并展示了30年来云南监狱取得的重大成就和法治成果。

这是一首云南监狱的交响曲,弘扬并凝集了云南监狱警察队伍的正能量和主旋律。

30年前,我们初心不改,风雨兼程。

30年后,我们矢志不渝,砥砺前行。

30年风雨兼程,热烈祝贺《云南监狱》创刊三十周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