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風雨兼程,熱烈祝賀《雲南監獄》創刊三十週年

30年風雨兼程,熱烈祝賀《雲南監獄》創刊三十週年

■《雲南監獄》追隨共和國成長,幾乎與中國改革開放40年同步。

■《雲南監獄》是雲南監獄工作的記錄者。

■《雲南監獄》是雲南監獄工作的見證者。

■《雲南監獄》是雲南監獄發展成果的一扇窗口。

■《雲南監獄》是雲南監獄文化自信的重要平臺。

■《雲南監獄》講述雲南監獄故事,奉獻精神食糧,凝集人文光輝。

30年風雨兼程,熱烈祝賀《雲南監獄》創刊三十週年

2018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恰好也是《雲南監獄》雜誌創刊30週年。雲南監獄改革開放40 年來的發展變化和取得的重大成就,就看《雲南監獄》。

“給了我選擇寫作、研究監獄、愛上文化、激勵前行的力量。” 楊林監獄警察李雲飛如此評價。這本監獄管理局的機關刊物,1987年創刊時叫《犯罪與改造研究文集》,1991年初更名《雲南勞改工作通訊》,1991年底更名《勞改通訊》,1995年底再次更名《雲南監獄通訊》,自2002年定名《雲南監獄》,一直沿用至今。到2018年,足足走過了30個年頭。

30年來,此刊深受廣大基層警察的喜愛,是各基層單位學習借鑑、取長補短、促進工作的重要載體,是雲南監獄警察身邊的良師益友。一直原來,有一群忠實的讀者愛不釋手、默默翻讀,雲南省楊林監獄的李雲飛就是其中一位。

“我今年38歲,此刊幾乎與我同齡,我們都是80後。我2000年參加工作,此刊陪伴了我18年。我讀過此刊無數文章,是這《雲南監獄》每期的讀者之一;2012年,我有幸成為《楊林監獄》雜誌的一名編輯,便努力學習借鑑《雲南監獄》風格和排版,以此刊為標杆,編輯出版《楊林監獄》6個年頭,共刊出26期。18年對此刊的關注,從未改變。多年來,在此刊的平臺,認識了很多編輯監獄內刊的作者、編輯,在他們的關心和幫助下,完成工作之餘,讓聽我講講自己與《雲南監獄》這段剪不斷的緣分”

《雲南監獄》鼓勵我寫作,鼓勵我不斷提升編輯水平,因此我就養成寫作的習慣

30年風雨兼程,熱烈祝賀《雲南監獄》創刊三十週年

全國的雜誌有很多,人這一輩子看到的雜誌也不少。仔細想想,請問有哪一本雜誌能陪伴和自己朝夕相處,成為自己工作主要部分,培育出自己的寫作愛好,看完能結下不解之緣,還能讓我追隨著她的腳步一直往前走?其他人我不知道,但是我可以明確告訴大家,《雲南監獄》就是,沒有之一。

說幾句老實話,我從2008年開始,堅持在此刊上發表作品,最初是投稿一些短小的詩詞。每每看著自己的付出,變為鉛字,寫作也就從生疏,到信手拈來,再到現在的筆耕不輟、不能自拔,這其中應該感謝的是副主編李春東老師的鼓勵。2012年,我成為《楊林監獄》雜誌的一名編輯,因為此刊規格和標準,不斷激勵著我不斷提高編輯水平,《楊林監獄》以《雲南監獄》的水平為標杆,三次改版,圖文更趨精美,為大家喜聞樂見。

由於此刊的高標準、高質量和高品質,促進我努力提升所編輯的內刊,慢慢得到領導和同事的認可。源自喜歡,又受鼓舞,我就養成了寫作的習慣,在新媒體《今日頭條》號、《搜狐》號和微信公眾號《太白之音》堅持寫作,完成徐霞客文史研究成稿20萬字,小小說60篇,河鮁文集三卷,河鮁遊記80篇,調研論文和原創詩詞若干。

2018年,我靠日積月累的寫作功底,協助嵩明縣地方政府順利完成徐霞客嵩明遊線地標認證工作,嵩明縣順利成為全國第四批徐霞客遊線認證標誌地。此刻,回顧18年來一直讀《雲南監獄》的經歷,以及6年來對《雲南監獄》的學習借鑑,這怎能不說是一種深厚的情誼呢?

 “陋室原創信息匯”雜誌群,30家監獄雜誌,熟悉的名字我至少能說出30個

30年風雨兼程,熱烈祝賀《雲南監獄》創刊三十週年

《雲南監獄》是雙月刊,雲南監獄系統約有30家基層單位,編輯出版的內刊,基本是季刊。每個季度,我們動手編輯季刊的時候,雲南省監獄管理機關刊物的《雲南監獄》已經新鮮出爐,為各基層單位提供個一種方向,一種思路,一種參考。

各基層單位的內刊印刷出版後,我們就會郵遞到各單位交流學習。從此,我從喜歡讀監獄雜誌的文章,變為了第一時間讀監獄雜誌的人。無論是編輯、還是作者,許多名字都留在了我的心裡:李春東、談趙章、申勃、管文華、李永佳、陶雙平、楊明剛、趙予、劉東雲、胡蓉、杞彥、張春曉、汪洋……這些熟悉的名字我至少能說出30個,有的卻從沒見過面。

筆者曾在《監獄文化說》中寫道: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文化之導向,以陽光驅霧霾,以美善戰鄙俗,以娛情克消遣,以希望扼慾望。文化之基,務必立足實際;從思想、制度、行為自有優勢發力,揚長避短;從人財物提供保障,形成合力;從借力用力上因勢利導,打造特色;從開枝散葉上展拓,乘勢而行,形成萬馬奔騰之勢。”《雲南監獄》一馬當先,30家基層監獄雜誌緊跟其後,以波瀾壯闊的圖文,記錄、見證和展示雲南監獄文化的方方面面,是雲南監獄工作的記錄者,又是雲南監獄工作的見證者,也雲南監獄發展成果的一扇窗口,更是雲南監獄文化自信的重要平臺,講述雲南監獄故事,奉獻精神食糧,凝集人文光輝。

“與鳳凰齊飛,必是俊鳥”。雲南監獄雜誌,紙質的有監獄雜誌交流,網絡的有“陋室原創信息匯”,充滿溫度、溫馨、溫情,可供共同學習、共同交流、共同進步。在雜誌中,我們分享經驗,交流情感,互通信息,無論新知,還是故友,就因為一本《雲南監獄》,大家就能能快走進彼此心裡,未曾謀面,相交已久。日常工作中,《雲南監獄》依舊是監獄工作的點燈人、引路人,使基層第一時間學習政策法規,掌握監獄動態,熟悉監獄業務,交流工作經驗。

 《雲南監獄》“給了我選擇寫作、研究監獄、愛上文化、激勵前行的力量”

30年風雨兼程,熱烈祝賀《雲南監獄》創刊三十週年

2008年,筆者接到《雲南監獄》副主編李春東老師的一個電話:“你是寫《雲南監獄賦》的李雲飛嗎,來稿收到,有一定文字功底,繼續努力!”

這段話給了我極大的驚喜。後來才知道打電話給我的,正是平易近人的省監獄管理局政策法規處李副處長。正所謂人如其名,他的話語使我如沐春風,這位監獄局雜誌的副主編能抽出時間專門給我鼓勵,給了我很大的激勵。從此,一顆愛上文學的種子,就在我的心底悄悄種下,逐漸萌芽,他的鼓勵給了我選擇寫作、研究監獄、愛上文化、激勵前行的力量。

選擇寫作,我筆耕不輟,披星戴月,在《中國孔子網》,《中國監獄學刊》和《法治與社會》等高規格的平臺,不斷髮表作品,得到作家協會同行的認可。如今,寫作已經融入了我的生活,成為我生命的底色。我在文字的海洋中,收穫快樂,收穫自信,收穫友誼。

在得知《雲南監獄》此刊30年之際,讓我提起手中的筆,對此刊付出過心血的所有領導、編輯老師致以崇高的敬意。

這是一部雲南監獄工作的史詩,幾乎與國家改革開放同步,見證並客觀記錄了30年來雲南監獄的重大變化和發展歷程。

這是一部雲南監獄工作的畫卷,凝集並展示了30年來雲南監獄取得的重大成就和法治成果。

這是一首雲南監獄的交響曲,弘揚並凝集了雲南監獄警察隊伍的正能量和主旋律。

30年前,我們初心不改,風雨兼程。

30年後,我們矢志不渝,砥礪前行。

30年風雨兼程,熱烈祝賀《雲南監獄》創刊三十週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