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父母能不能让子女过了十八岁独立谋生?

雪中行


我觉得还是到大学毕业独立谋生,比较合适,能突破三个难关,必定优秀!1,找工作生活上自食其力。2,婚姻自己解决成家问题。3,孩子主要靠自己带,不主要依靠父母。能做到三点的男人估计也只能能是万分之一。(上门女婿不算)

🤗🤗🤗


大山的言论


这个要看个人家庭了,我妈走的早,我十五岁就开始独立生活了,初中毕业出来,做过水电工,门窗制作,不锈钢,后来电梯维修,电气自动化,现在主要做智能化弱电。以前和我在一起工作的是老板的侄子,比我大一岁。留学回来,工作上看不上我,不积极,后来因为在公司上班开空调,这个理由被老板开除了。他的一生到三十几岁了,左右他生活的还是他父母。后来他父母安排它去了四五家公司,都干不了几个月就干不了了,后来干脆在家里啃老,不过他们家有钱也无所谓了、每人命不一样。


电工满哥


我自小独立,得不到爱感觉到辛苦。我把儿女都很关心照顾,目前女儿不愿结婚,儿子结婚了有儿女,动不动就对孩子十分严管,儿子说自己就被母亲惯坏了,一事无成,没有胆量,发不了达,也许是正确的,他没有说,应从小就要养成独立的习惯。


用户贤芳


可以做到,但是,不是今天,也不是明天。现在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比比皆是,哪有中学生的饭碗?终有一天,我们的大量工作岗位没有人应聘,那时候,就可以了。

那时候,升学也没有什么压力了,18岁的孩子,跟现在西方孩子一样,学习半天,锻炼身体半天,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支配,当然可以自力更生了,不过那时候,我(今年54岁)大概已经挂到墙上很久了。

地区教育水平差距消失,孩子们不再择校,学区房投资者消失。

大学生成为真正的大学生,不是目前的这个样子。


陇人在黔


我15岁就出门打工了 不要觉得不可能 因为爹妈死的早 不得不自力更生 我看到我表弟 现在15岁 放学回家就是打游戏 看电视 我很羡慕 我像他那样子大的时候已经在外面打工了 那么多年 孤独一人


一盏柔香


最好别这样。

可怜天下父母心,这是我们的传统。只有瓜念子少有子念瓜,这是我们的执行。家族恩情的代际传递,并不会影响传递环节点的公平感。

局部打破传统与执行,父母相当于对子女出老千。父母从上一辈处获得了恩情,父亲并没有如数奉还给上一辈。按照传统规则,你们应该把恩情传递给子女。现在你们私藏这份恩情,是对子女出老千。

极少数人除外,比如重大变故。

题主用了“能不能”这个词。父母做得到,不会亏待子女,不会考虑“能不能”。父母做不到,才可能考虑“能不能”的问题。

家族给予是顺其自然的,帮不帮子女,帮到什么程度,都得看父母的能力。

我们的传统更强调家族。作为家族环节点的父母与子女,没有重大变故的情况下,建议互通重要信息,让对方清楚给予的标准,避免子女指望,父母又做不到。

都需要正常努力的。父母和子女,任何一方好逸恶劳,另一方都会嫌弃。正常努力的过程中,到底亲子关系第一位还是挣钱第一位,需要相关的父母掂量,毕竟,与父母比较,子女是弱势一方。没有哪个子女不懂孝敬,父母理解子女注重子女意愿,沟通上坚持耐心细致的原则,子女是不会主动挑起矛盾的。子女的教养出现问题,责任在父母,他降生时,可是白纸一张的。

目前,外域父子恩义传递模式被一部分人所执行,在本土的相关环境支撑未建立前,这样做多半付出比较大的代价,效果不会好。

好了,父母与子女都正常努力吧。家族的船行驶得如何,也会影响自己的人生高度。

以上看法,仅供交流。你有什么看法,无论是父母身份还是子女身份,欢迎留言讨论。


盛世繁华2020


不是能否让儿女18岁独立谋生,而是从小就应该培养孩子独立谋生的能力。

国人习惯了以前贫穷孩子多,管不过来,现在富了孩子少娇生惯养。把孩子惯的18岁了,除了吃饭什么都不会。

反观国外的孩子,自己能做的叫他自己做,大人绝对不替他做。记不清美国哪个总统了,他说12岁时打碎了邻居一叶玻璃,邻居索赔13美元,父亲让他自己陪,他说没有钱。父亲说我给你借上,但是一年之内必须还给我!于是他星期天去捡费品卖钱,半年才还清父亲13美元的欠款。他说感谢他的父亲,让他一生受益匪浅。懂得了自己的事自己负责。

如果中国人的父母也这样管教孩子,18岁独立生活就容易的多了。


不断学习完善自我


中国不可能有这种现象出现,因为十八岁还是高中上学期间。现实如果是大学毕业了,能自食其力了,能脱离父母的资助就烧高香了。中国的父母是出力不讨好的父母,孩子大学毕业了,父母继续包办买房承担结婚等等一糸列费用,娶了儿媳妇,又承担免费保姆,把退休金都用在小辈身上。遇到个懂事的儿媳妇,回家给老两口一个笑脸,能把一对老保姆乐的屁颠屁颠的。如果儿子找一个脸色象丧门神一样的儿媳妇,老保姆付出再多也换不来笑脸,甚至对婆婆连一声妈妈都不叫。就是这样也无怨无悔的继续付出,也没看哪个父母撒手不管儿子的家庭的。对于国外十八岁就独立生活,自己养活自己的事情,中国实行不了,也不现实,中国这种养了儿子又养孙子的传统习惯不是说改就能改变的,也造就了中国特有的名词“啃老族”,使许多三、四十岁的人还躺在父母身上,象吸血鬼一样榨汁。


7783997919864兵哥


我觉得应该放手,不是我崇洋媚外,而是真的可以学习一下西方国家的教育模式,特别是孩子十八岁后家长就放手,真正的爱是让孩子不再做巨婴,有真正闯荡社会的勇气与能力,但好像实施起来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在中国的农村,重男轻女以及延续香火的思想极为严重,老一辈的父母辛辛苦苦一辈子,就是为了修建一幢房给儿子娶媳妇,然后报孙子,自己过得衣衫褴褛,捉襟见肘,还屁颠屁颠的乐不思蜀,可悲可叹。

我悲伤的是什么?我可叹的又是什么?

我悲的是父辈辛辛苦苦,儿子却是游手好闲;我悲的是父辈是节衣缩食,儿子却是大把挥霍;我悲的是父辈是只争朝夕,儿子却是浑浑噩噩,不知今夕是何年?我叹的是,一辈子的颤颤巍巍抖抖嗖嗖,一分钱想当成两分钱花,而结果不是儿子不成行就是不孝,我叹的是一生的拼搏,在暮年换来的是低矮的房子,儿子的嫌弃,嫌你没本事,嫌你没钱,嫌你没给他打下江山......,这够悲够叹吗?

真的是种豆得豆种瓜得瓜啊,极大的讽刺!

城里的父母也没有闲着,忙什们呢?

忙着用自己微薄的工作替孩子打点找工作,买房子娶媳妇,当这一切刚妥当的时候,孙子出生了,忙着带孙子,我甚至见过孙子的学费都是爷爷奶奶掏,那么要人家父母干什么?是不是操心太多?手伸的的太长?管得太多?孙子的监护人是你的儿子儿媳,你的任务是安享晚年,但有几人做到?中国父母太无私,无私到把自己燃烧的干干净净。不要总想着让儿女孝顺,是的孝顺是应该的,但不要忘记首先应该对自己好,特别是在衣食住行方面起码让自己过得舒心,而不是将就。父母就应该给子女做榜样,过得幸福过得舒心过得心安理得过得生活有质量,高质量的生活不是节衣缩食从牙缝里抠出来的,而是靠能力奋斗出来的。

父母的付出,看似是爱,其实是害。

你的战士般的斗志,你把自己活成了引人瞩目的人,而忽略了孩子的存在。孩子年幼无知,但不能永远在父母的羽翼下生存,父母总有一天离我们而去,教会孩子的生存本领才是为父母之道。前段时间网上有个视频,一个妈妈为上大学的女儿寻找保姆,我只是觉得可笑,你也不是王后她也不是公主,只是一个普通人,自己的生活都打理不了,学习再好又有什么用?现在学习好的多的是,又不差你一个,工作以后谁敢录用无生活能力的人?还公开招聘保姆真的是大言不惭,是想当网红吗?真的是no zuo bu die.还有某些明星,成名就了不起吗?特别是妈妈就成了自己的佣人,妈妈竟然还口口声声条条框框罗列寻找儿媳妇的标准,问题是有你这样的宝男妈,谁还会自找没趣?


醒醒吧!不要拿你的标准来祸害新一代的年轻人,不要觉得你觉得就是好的,而是要让孩子自己觉得幸福就够了,管好各自的身心,照顾好自己的生活就是孩子最大的幸福,谢谢你们生养,还恳请谢谢你们放手,路很长需要自己走,人生很短需要自己体味,不谢!


名字Linda


中国人,是感情“稠密”的动物,让孩子十八岁就独立,狠不下心,看不下去,孩子就是心头肉,看他受一点不如意,都心疼的。

就说家长送孩子上幼儿园这事,孩子要入托的时候,三四个家长送孩子上幼儿园,到了陌生的地方,孩子不那么欢实了,怯怯的,老师把孩子抱着,哄着,玩具拿了一大堆,老师在尽力的和孩子沟通,让孩子尽快不要怕,不拒绝上幼儿园,你在看转身离去的家长,个个站在园门外,眼泪哗哗的,孩子一会熟悉了环境,已经和小朋友开开心心玩了,家长还在墙外抹眼泪。十八岁上大学,之后成家立业,再后来,这个家长啥时候陪上帝喝茶去了,才算无能为力的“交权”,不再呵护孩子了,所以中国的父母做不到让孩子18岁谋生,不是孩子没有那个能力,是家长用使不完爱捆住的孩子的翅膀,得让父母的心,父母的累,淋漓尽致的发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