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本沒有毒,古人為何能夠吞金自殺呢?

密探零零發


常見古書中有“吞金自殺”,今天,我們就好好談談這個事。

首先得說一下,這是富貴人家的死法,貧苦人家三輩子都見不到一塊金子,更別說吞金了,窮人家沒有這樣的敗家子,也實在沒東西可敗。

現代人說了,黃金是沒有毒的啊,有毒了大家也不會戴黃金首飾了。既然沒有毒,古人為何能吞金死亡呢?

古代的“生金”有毒,能讓人中毒而死

黃金生於礦石,這種礦,我們叫做金礦,在進行初次採集後的黃金,我們叫做“生金”。

李時珍老先生說,不要膨脹,不要膽大,黃金不能隨便吃,特別是生金,那是有毒的,吃了會死人的,除非煉它個十餘次,純度提高後,毒性才沒有了。原文記載如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金石一·金》:“毒金即生金,出 交 廣 山石內,赤而有大毒,殺人,煉十餘次,毒乃已。”


吞金這事,近代歷史,就出現不少。

1895年,鎮守威海衛陸路南幫炮臺的清軍將領戴宗騫,在其兵敗後,就選擇了吞金自殺。估計他吃的是生金,但也可能吃的是較大的不規則金子。

文學作品《紅樓夢》中也有這樣的記載,吞金的那一位叫尤二姐,原文如下:

《紅樓夢》中第六十九回:

這裡尤二姐心下自思:“病已成勢,日無所養,反有所傷,料定必不能好。況胎已打下,無可懸心,何必受這些零氣,不如一死,倒還乾淨。

常聽見人說,生金子可以墜死,豈不比上吊自刎又幹淨?"想畢,掙起來,打開箱子,找出一塊生金,也不知多重,恨命含淚便吞入口中,幾次狠命直脖,方嚥了下去。於是趕忙將衣服首飾穿戴齊整,上炕躺下了。當下人不知,鬼不覺。

這是紅樓夢裡的一段,描寫得很詳細,吞的是生金,而尤二姐的初衷是想死得乾淨些,想墜死自己。

尤二姐的行為和語言也告訴了我們,大多人的意識裡,吞金自殺,並不是因為裡面有毒,而是可以“墜死”自己。

古代雖然沒有現在的千足金,但還是有純度較高,毒性較小的金子,這樣的金塊被吞了,會怎樣?

吞金自殺,不見得都是生金,總不至於家家備上兩塊生金,等著自殺吧!

純金的密度很大,拿老百姓的話來說,就是很重,吃下去之後,會墜破腸子,導致人穿孔而死。當然,這是民間的說法,實際情況是,吞下的金塊太小後,短期沒什麼致死率,但是會讓人不舒服,很痛苦。有些小的,甚至能排出去。

如果金塊稍大一些,那麼危害就來了,金塊本身大多都不規則,而胃液並不能分解金塊,或軟化金塊。因此,一個不規則的較大金塊就可能造成這麼幾種危害:一是金塊劃破上消化道,讓人受傷發炎致死;二是墜入胃中,在入小腸處進行堵塞,形成腸梗阻,導致人痛苦死亡;三是劃破腸壁,造成穿孔,致人死亡。

1900年,黑龍江將軍壽山,和沙俄對戰,在城破時,把兩個金戒指給吃了,事實說明,那不是生金,而且也不大,壽將軍吃了半天后,非常痛苦,但不見死,於是讓屬下開槍打死了自己。不管壽將軍是如何死的,但壽將軍的與城共存亡,是非常讓人尊敬的。

其實,吞金自殺是比較痛苦的,古人選擇吞金自殺,大多是因為順手,當然這些都是有錢人。另外,吞金自殺的人,顯然沒有自殺的經驗(這個很難有),因為這個過程非常痛苦,就連久經沙場的將軍都受不了,何況一般人。

綜合來說,吞金自殺有兩種情況,一是吞了生金,這是有毒的,死得快,痛苦少,大多選擇這種;二是沒有生金,只是吞了首飾等,受盡各種折磨,經過了腸胃裡的萬般折騰,才讓人魂歸西天。


藍風破曉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吞金自殺是存在的,但基本沒有人會用。

金子是沒有毒性的,屬於穩定金屬,這是基本常識。

不然電影電視劇裡面,哪裡有那麼多大金牙呢?

那麼,吞進能自殺嗎?

只是理論上可以。

金子屬於重金屬,一旦吃下去以後,可能出現兩種可能。

第一,導致消化道破裂。

這同有人自殺吞服刀片、小剪刀之內一樣,吃下去金子如果很大又重,確實可能導致食道破裂之內。

古代中醫不能做這種修復手術,食道破裂人也就必死無疑了。

第二,腸根阻之類。

如果金子相對較小,可能進入腸道導致梗阻。

中醫一樣不能解決,腸根阻嚴重了會導致場子失去功能甚至壞死,導致人的死亡。

但是,無論是哪一種,吞金的人都不是速死的,都有一個漫長等死的時間。

這個時間往往需要好幾天甚至更久。

絕非《紅樓夢》裡面的尤二姐,吃了一個金子當晚就死了。

實際上,尤二姐應該是服毒自殺,或者乾脆是被王熙鳳下毒害死的,說吞金自殺是掩人耳目。

那麼,古人如果稍微有些頭腦,都不會選擇吞金自殺這種方法。一來未必就能死掉,二來死前太痛苦了,何必呢。

自殺的方法很多種,上吊、跳河、跳崖、喝藥。

當年砒霜也不是什麼買不到的東西,真要自殺直接買砒霜吃下去就行了,幾個小時就死了。

所以,吞金自殺都是小說裡面的情節,真實中只有頭被門夾了才會用。


薩沙


黃金本身沒有毒,如果有毒咱們也就不戴金耳環和金戒指了。可為什麼古人能夠吞金自殺呢?

我們來分析一下,首先確認黃金本身沒有毒,這一點大家沒有異議吧?接下來看看吞下一塊黃金會怎樣呢?

黃金沒毒,吞下去肯定不會立即死亡,黃金硬度最高,能承受幾千度火焰的灼燒,人的胃液肯定不能將其溶解。

人的胃液其實是一種高腐蝕液體,只有這樣才能把食物分解。



也就是說,黃金進肚後沒有發生任何化學反應,胃液對它不起作用。

既然不能消化,身體自然要把黃金排出體外,小塊的黃金就會原樣排出,大家可以腦補一下身體藏毒。

有人說了,黃金密度高,比重大,不能排出體外,其實這是誤解。黃金再重,人們胃的蠕動力量是無法想象的,黃金是向下排,比重大更容易排出體外。

當然如果黃金太大另當別論,再者說了,太大的黃金也無法下嚥吧?

可以想見,吞金不可能吞下金磚,再者說了,誰捨得吞金磚呢?有金磚還自殺幹嘛?自殺都是貧窮所致,日子過得舒舒服服的他肯自殺?

古人說的吞金其實並不是指真的吞金子,而是指喝了毒酒和汞之類的液體。按照五行相生相剋的說法——“金生水”。

古人在天冷的時候,發現金屬表面會有一層水珠,於是認為水是金屬“生”出來的。



由於毒酒和金屬汞都是液體,也就是和水一樣的東西,由於水是金“生”出來的,喝了毒酒和汞(水銀)自殺的人,把生水的金子都吞了,烘托了尋死的決心,換言之,把“種子”都吃了,還有什麼退路呢?於是把這些自殺的人稱之為“吞金”。並非指真的吞金子了,這一點大家要明白。


秉燭讀春秋


金是金屬元素的一種,而黃金又是金子裡面的一種。現代醫學表明,純金並沒有毒性,之所以可以吞金自殺, 無外乎三種情況。

一是黃金本身的材質。

材質

在殷商及西周時期,黃金主要作為裝飾品;春秋戰國時期,黃金的作用多樣;秦朝至西漢,黃金作為貨幣日益盛行;東漢魏晉南北朝至隋,黃金主要用於貯藏和裝飾;唐宋時期,黃金的貨幣作用又上升;元朝以後,黃金的貨幣作用消失。這其中所謂的“早期以黃銅”為主,後期的黃金才是真正的黃金。

早期的黃金、黃銅因為不純,材質主要是銅和鋅所組成的合金,這兩種材質 都含有很高的化學元素,所謂吞金自殺,即是吞金之後,中毒而死亡。

二就是金錠本身的體積。

體積

中國古代流通的不是歐洲的金幣或銀幣,而是金錠銀錠 。 金錠不同於銅錢,銅錢除了官鑄外是不允許私鑄,而金錠卻允許民間私鑄,許多規模較大的票號、錢莊都有自己鑄造金錠,因此古代金錠的稱量、具名、形狀、成色都沒有統一的規格,種類十分雜亂。


直到清朝以及其之後,金錠在鑄造、稱量、具名及形狀等規範上較為系統了   據史料和現存古物來看:金錠有一兩、二兩乃至十兩、二十兩之分;銀錠有半兩、一兩、十兩、二十兩、五十兩以至一百兩或三百兩。   

舊制一市斤等於十六兩。秦和西漢時期,一斤相當於258.24克,一兩等於16.14克。王莽及東漢、魏晉南北朝,一斤相當於222.73克,一兩等於13.92克。隋朝初年,一斤相當於668.19克,一兩等於41.76克。隋末一斤相當於222.73克,一兩等於13.92克。唐至清代,一斤相當於596.82克,一兩等於37.30克。

換成我們任何人平白吃下幾十克的硬東西,都會 消化不良吧?引起食道堵塞,何況在古代 平均壽命只有三四十的年代,很多人身體更差,吞金之後 因為不能消化而死亡就很常見了。

第三種就是電視劇或者野史杜撰。

野史和電視劇杜撰

根本不科學,沒人有意志力能吞下這麼大的東西,一旦覺得不舒適,器官會自動暫停,自然而然的去排斥。正史幾乎沒有關於吞金自盡的記載。


歷史如明鏡


黃金本沒有毒,古人為何能夠吞金自殺呢?(關注葛大小姐,天天曆史故事!)


我們現在常見的自殺方式就是喝安眠藥,在電視劇中時常能見到某某女主喝了安眠藥被洗胃的劇情。那在古代被我們所熟知的自殺方式,應該就是吞金了。

在《紅樓夢》第六十九回中就有吞金自殺的場景,吞金的是尤二姐。尤二姐是個天生的尤物,長的是我見猶憐,性格也是溫柔和順。她是因賈鏈懼內而偷偷養在府外的二房,但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不久之後還是被王熙鳳發現了。

王熙鳳本就善妒還陰險毒辣,在發現賈鏈偷養尤二姐之後,對尤二姐更是暗自生恨。因此她設下了借刀殺人計謀,讓尤二姐備受折磨非常痛苦。尤二姐的胎兒被庸醫打下,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她絕望中吞金自殺了。

那麼本來沒有毒的黃金,真的能通過吞食的方式置人於死地嗎?真的有吞金自殺這種死法嗎?

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有這樣的記載:“毒金即生金,出交廣山石內,赤而有大毒,殺人,煉十餘次,毒乃已。”

這段話的意思就是:所謂有毒的金子就是沒有經過提煉的生金,在交廣山提煉出來的生金中,是紅色的而且含有毒性,若服用可奪人性命。不過這種生金在反覆提煉十來次之後,毒性可以被清除乾淨。

我們生活中所用的黃金都不是生金,是經過很多次提煉的,所以說黃金是沒有毒性的。不然那些愛美的女性,也不敢堂而皇之的把黃金首飾帶在身上了。

黃金雖然無毒,但是吞那麼大一塊硬邦邦的東西進去也是不好受的。金子在下墜的過程中,很有可能會劃破肚腸導致內臟破損,引發感染等併發症。而且黃金吃下去之後,我們的人體是消化不動的,也就是說黃金一旦進入體內就不能自主排出體外了。時間一長,就算是想活也活不了啦。

而且在古代的“金”並不一定是黃金,還有可能是銅,在古書中赤金指的就是銅。遠在夏商周時期,把青銅叫做金是一種比較普遍的叫法,青銅器上的銘文也被稱做“金文”。

在古代的冶煉技術沒有現代的發達,他們提煉的黃金純度肯定有限。李時珍也曾說過,生金是有毒的可以致死。並且過去的吞金很可能指的是水銀也就是汞,我們都知道水銀進入體內是會引發汞中毒的。汞中毒會引起胃腸穿孔、腎功能衰竭等症狀,會致人死亡的。

黃金是一種重金屬,被人吞入體內之後會引起蛋白質變性。如果人體內的蛋白質真的變性凝固了,是會造成很多生理功能不能發揮作用,會造成死亡的。

所以說黃金雖然沒有毒,但是人吞食之後依舊可以造成死亡,只不過這是一個很痛苦的死法。都說好死不如賴活,既然連死亡都不懼了,那為什麼還沒有活下去的勇氣呢?

餘華筆下的富貴,經歷了世間各種的磨難,看著親人一個個離自己而去,最終只剩下一頭老牛與他相依為命,可是他依舊在活著。富貴都可以堅強的活下去,我們有什麼理由結束自己的生命呢。

“生而為人,你且修身,你且渡人,你且如水,居惡淵而為善,無尤也。”




葛大小姐


在一些小說和影視作品中經常會看到讓人不可思議的自殺方法,比如吞金自殺、咬舌自盡。特別是影視作品中的情節更為誇張,吞金或咬舌後都是當場斃命,比中箭身亡死得還要快。那麼吞金真的這麼可怕嗎?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些問題:

吞金到底是吞黃金還是水銀?

黃金的化學特性非常穩定,人體的胃酸根本不能溶解黃金,所以很多人認為古人說的“吞金”其實是吞水銀。但是在古代誰家會存放水銀呢?而且水銀是金屬液體狀不便於保存,所以可以肯定這個說法不成立。那會不會是古代煉丹用的“丹砂”?丹砂確實含汞量非常高,而且服食後會引起中毒,但是丹砂在古代並不稱為“金”。所以可以確定所謂的“吞金”就是吞食黃金。

吞金自殺的原理是什麼?

大家都意識到黃金不存在毒性,而吞金自殺的原理是什麼?有人說黃金比重大且不消化,吞下去造成胃腸負擔引起阻塞或穿孔;有人認為吞食黃金過程中堵住氣管造成窒息死亡。但我認為這兩種假設的可能性不大:

  • 首先人類吃東西的時候只要能夠吞進肚子裡,胃就可以容納這些東西。就算造成腸梗塞也不會馬上斃命,但會有嚴重的肚痛情況,最後在痛苦中離世。如果是為堵腸道自殺,小石頭也可以達到這樣的效果。

  • 其次是吞食黃金堵住氣管而死,俗稱“噎死”。如果是堵氣管而死為什麼偏要選黃金呢?隨便一個異物就可以達到這樣的效果了,用黃金是為了死得高貴一點嗎?所以這個觀點也不可信。

《本草綱目》記載的毒金為何物?

《本草綱目》中記載:毒金即生金,出交廣山石內,赤而有大毒,殺人,煉十餘次,毒乃已。

從這段話中可以看出這種石頭是紅色的,有劇毒!但經過反覆提煉後毒性可以去除。很多人認為這就是沒有提煉好的黃金。其實不然,按描述這種紅色的石頭應該是含汞的礦石(又叫雞血石),因為金礦是金黃色,不會是紅色。這就好理解了,本草記載的毒金並非黃金!所謂的毒金中毒也是汞中毒,不是黃金中毒。

歷史記載的吞金者

歷史上有記載的吞金者有兩位,一位是明朝太監張敏,一位是壽山將軍。

  • 太監張敏至今爭論比較大,《明史》中對他的記載非常少,“敏懼,亦吞金死”,短短几個字的描述很難讓人明白張敏的死是中毒,還是腸梗塞,或者是噎死。

  • 壽山將軍則是吞了兩枚金戒指後痛苦難忍,命令自己的兒子對他開了兩槍後才離世。

綜上所述,我認為黃金無毒,古代吞金自殺的例子也沒有證據證明黃金是直接“兇手”。小說和影視中的情節有虛構成分,不能作為證據參考!


水煮汗青


古代人流行吞金自殺,確切的說是古代富人,因為首先你得有金不是?嗯,這麼一個土豪自殺方法,成功率怎麼樣呢?


答案是:能否成功,完全看金子形狀和和大小。

金子本身是害不死人的

我們都知道,金子是惰性金屬,很難被胃酸腐蝕,更別說讓人體吸收了。

所以大家想象中的吞金後重金屬重度的情形不會出現,因為你的身體根本消受了。

最大的可能就是你今天吞進去的金子,see you tomorrow,走一遭五穀輪迴,明天在翔中找到。


當然,前提是吃的那塊金子足夠圓潤,個頭不能太大,否則就是另一種結果了。

金子如果鋒利,那可就不好玩了

如果鋒利的金飾品,比如耳釘之類的金子,那結果就不好說了。

其實原理和吞了雞骨頭,或者棗核一樣,尖銳的東西進入食道,再進入胃,大腸、小腸,其他物質經過胃酸處理還能軟化,可別忘了金子是惰性金屬,尤其是在經過腸道時,很容易劃破腸壁,而腸道存在大量細菌,非常容易感染,然後死掉。

但是,這個死亡過程非常緩慢,別看吞金看著高貴,其實是最不體面的死法。


增加金子體積也是個辦法

除了吞尖銳的黃金,更壕的吞金求死就是吃大塊的金子,簡單粗暴。

大塊金子會堵住食管,又是惰性金屬,不會被腐蝕,所以食物進不了胃,人還能活?

這個過程更痛苦,因為雖然高大上的是吞金,但其實本質上是餓死的。

所以,吞金而死成功的人要麼是腸穿孔感染,要麼就是餓死的,生命很美好,勸大家凡事想開點,有金子不如趕緊花了換成錢逍遙自在的好。


關注明離子,看更多歷史故事。


明離子


純淨的黃金是無毒的,而且出乎大多人的相像,世界衛生組織食品添加劑法典委員會,早已正式的將99.99%的自然純黃金,列為食品添加劑的範疇。現在的有錢人,那可以真的在吃黃金哦:金箔大餐、金箔巧克力、金箔酒等等,成了市場上高消費的主流。目瞪口呆吧,也許是貧窮限制了我們的相像力。

古代所說的吞金自殺,有兩種可能:

1、是古代冶煉技術水平低,金製品純度不高,含有其他有毒雜質,或者是把有毒的水銀簡稱為“金“。

2、黃金密度大,吞入腸胃後,由於機械性刺激等,導致消化道破裂、出血及發生其他併發症所致,這可比吃砒霜痛苦得多。


綠色健身聯盟


“吞金自殺”是中國式的自殺,在外國沒有這種專門說法,他們很少有人會選擇這麼死。之前,我一直認為“吞金”就是“吞下黃金”,或者是其他什麼硬物質。

關於吞金自殺的事件很多,既有歷史材料的記載,又有文學作品的塑造。比如《紅樓夢》第69回,王熙鳳逼迫尤二姐吞金自殺,吞下就能讓人一命嗚呼。

黃金的化學性質十分穩定,吞下不會被胃液溶解,完全沒有毒副作用。那麼,它又是如何殺人的呢?

通常認為,吞下肚子的黃金,要麼塊頭很大、要麼形狀不規則。你這樣硬生生吞下去,黃金在肚子裡,就會戳破胃壁、堵塞腸道……

換言之,黃金不是毒殺人,而是給你戳出嚴重內傷,讓人在劇烈疼痛中緩緩死去。老實說,這種死法相當痛苦,還不如上吊直接。

這是我對“吞金自殺”的一貫看法,然而看了很多人的回答之後,發覺這種認知未必正確,但也未必是錯。儘管如此,答友們的各式答案,還是讓人大開眼界……

有人直接否定黃金,認為“吞金自殺”根本與黃金無關,自殺者吞的是毒酒、水銀(液態汞)。之所以跟黃金扯上關係,是因為五行文化裡的“金能生水”,推演也是很有邏輯。

也有人說古代黃金有度,根據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上面記載“毒金即生金,出交廣山石內,赤而有大毒,殺人,煉十餘次,毒乃已。”也就是說,古代冶煉技術不到家,成品黃金的表面殘留劇毒。

你認為“吞金自殺”是怎麼回事呢?是無毒黃金,是有毒黃金,還是毒酒、水銀。至於我本人,還是持原有觀點:黃金入肚造成人體內傷,讓人在疼痛之中死去。


子屠龍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就有說到。說毒性就是我們所說得生金,生金沒有經過煉製可以說具有毒性,但是隻要在煉製十幾次,之後就沒有毒性的。

這就說明了,其實真正的純正的黃金他是根本沒有毒性的。只有沒有經過煉製的那種生金是具有很大的毒性。這是因為生金中含有非常大量的水銀。我們對於水銀可能都知道一點。這是水銀是含有大量的毒性的。可以說,古人吞金自殺,有可能就是因為其含有水銀,所以才導致死亡的。但是隨電視劇中他們古人所吞金自殺的吞下去的卻不是生金,可以說是應該經過一些煉製的金塊,儘快還有一些金制的飾品之類的。可以說這次上面了,黃金根本是不可能達到殺死人的目的的。可能是因為古代的那個煉製技術,可能還沒有現在怎麼發達?所以黃金裡面可能還有殘留一點毒性? 而且我們都知道有句百鍊成金這個成語。我們就由此可以推出了一個猜想,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就是我們消化不了黃金,所以導致黃金,越囤越多,所以導致其死亡。因為黃金的表面還是很鋒利的,外表也是非常堅固的,而且是很難融的一種物質。而且人體內的胃酸根本融化不了黃金,所以就不能與人體相容。所以可以人吃下黃金之後,即黃金還會殘留在肚子裡面,一直會留在肚子裡面,毫無變化。如果吃黃金的人吃的太多了,黃金就會一直在他的身體裡,這會讓他活活的疼死。而且更為殘酷的就是,他吃完黃金之後也不能再進食,也不能喝水可以說吃完黃金的人就會活生生的被餓死。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古人所說的有可能不是真正的“黃金”。就像古代人講的所有發出黃色的光,都通稱為黃金。就是可能是,就是古人所吃得是別的金屬,比如銅啊,我人體吃了就會導致急性腎衰竭。所以說,大家不要盲目的從電視上學習一些知識。我們要去多瞭解一下這件事情是否是真實的,不要被其電視上所看到的一些事情所欺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