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创业者的自救:疫情之下,这家美甲品牌如何穿越黑暗?

从企业的角度想,我们的确需要尽快恢复正常经营,因为小公司真的拖不起,现在就像在刀刃上跳舞。如果还不能复工,现金流就断了,企业可能就完了。

“最开始有人散布封城的消息,我们还以为是玩笑,到后来整个湖北都封了,每天盯着不断上涨的确诊数字,我才意识到疫情的严重性以及对员工和公司命运的影响。”

天天美甲城市合伙人任皓,是一名走在永远走在“创业之路”的创业者。

天天美甲生根于广州,有14家连锁门店,三年前进入武汉市场,在当地接连开出4家直营门店,目前,湖北籍员工超过50人;他所做的正是美甲、美睫、脱毛、皮肤管理等严重依赖实体商业和线下服务交付的业态;这些标签都明确地指向,它是此次疫情影响的典型公司。

武汉创业者的自救:疫情之下,这家美甲品牌如何穿越黑暗?

创业10年,“天天美甲”本已平稳走过了危险期,准备在新十年开启之时,以小步快跑之姿占领市场。一场“天灾”,又将它无情地拉回到生死边缘。

但同时,“天天美甲”团队及时做出了预警方案。

疫情期间不裁员,修炼内功,优化原有架构,并对未来的种种可能做出转型预案,做好疫情影响行业至少一年的长期准备。

“天天美甲”的命运就是一家美业创业公司在疫情中震荡的缩影,期待着疫情过后的行业爆发,成为它们的共同选择。

01 一场公益活动,让慈善本意回归

疫情的走势尚不明朗让武汉处在一片悲观的阴霾之下,有些人大胆预言疫情将会对实体行业持续影响半年以上。

天天美甲计算了房租和人力成本,每个月的平均支出损失近300万元,天天美甲超过90%的业务都聚焦于线下,在疫情影响下全部业务处于停滞状态,没有现金流入成了最大的问题。

当各行各业都开始借“公益”之名为品牌造势、拓客、引流,收获颇丰之时,创始人关伶俐女士和任皓一直在犹豫。

因身在武汉,任皓看着每日攀升的数字揪心不已,看到战斗在一线的最美“逆行者”既敬佩又担心。

作为一名创业者,他深知在当前境况下现金流就能决定一家企业的生死,但同时,他也意识到,创业者的肩上还扛着更大的使命与责任,在整个社会面对危难之际,他希望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2月10日,天天美甲开启了慈善义卖的活动,原价198元的现金券义卖价格仅为98元,公司收到的全部义卖款项都将捐赠给武汉慈善总会。

为了号召更多的消费者参与这场纯粹的慈善,活动的前一天,天天美甲总裁率先捐赠5万元。

武汉创业者的自救:疫情之下,这家美甲品牌如何穿越黑暗?

在任皓看来,义卖的所有款项未必会让一个企业走出重大创伤的阴霾,但却可以为更多人提供防护措施,免遭疾病的困扰。

疫情的突然爆发,不仅是对中国的防疫工作和医疗卫生机构的集中考验,也是对企业社会责任的一场考验。

天天美甲的这次慈善义卖活动全程透明化,在品牌公众号上刊登了全部款项的捐赠名单以及募捐的网址,确保任何人都能看到募集款的去向。

此举不仅提升了消费者的信任,也得到了业内的一致认可。阿里口碑在看到天天美甲的慈善义卖活动后,主动取得联系,并免费赠予广告位给予支持。

无心插柳,柳却成行。

一场公益活动让越来越多消费者重新拾起对美业的信任,也让天天美甲在业内愈发知名。

02 全员战疫,开启有准备的复工

腊月三十,任皓一大早就收到了武汉商场发来的紧急通知:商业中心内的所有品牌即日起暂停营业,复工时间不详。

他立即在公司的群里发布了通知:武汉员工提前放假,尽快改签成今日回家的车票,并实时报备自己的返乡情况。

在确认所有员工都在当日安全到家之后,大年三十晚上,他和团队开始连续视频会议,商讨疫情期间的对策,整个讨论在过年期间都没有停止。

2月,是黎明前的至暗时刻,熬过去,就能看到曙光。

第一阶段:安抚员工及客户情绪

安抚工作从大年三十开始,持续至今。安抚对象包括员工、员工的父母以及客户,主要内容包括心理建设、物资支持。

天天美甲总裁给所有员工写了一封内部信,帮助大家了解情况,

稳定信心,并反复强调天天美甲不会以任何形式裁掉正式员工。

此外,天天美甲要求所有员工每日汇报自己和家人的体温、周边疫情情况、是否缺乏物资等信息。

湖北地区口罩、消毒液、酒精等防护设备短缺,公司在过年期间积极和一些医疗厂商取得联络,采买部分物资,寄送到员工及客户家中。

第二阶段:修炼内功

正月十五开始,天天美甲员工正式远程复工,复工之前的一星期,管理层每天都在开会,最终商讨出复工后的业务安排。

“运营类的动作与销售的动作在这个时候做没有意义,没有反馈,投入产出也不成正比。所以,我们就把这些部分调整退出,将所有精力都放在修炼内功上。”

天天美甲初七开始便邀请咨询公司对后续的业务发展进行规划,并和公司内部培训部门共同

研发线上培训体系,对员工及管理层的工作进行“查漏补缺”和知识沉淀。

武汉创业者的自救:疫情之下,这家美甲品牌如何穿越黑暗?

“复工初期,我感觉公司就像一团乱麻。远程办公不仅乱七八糟,效率还非常低。在家中经常会有外界因素干扰,导致你可能找不到人,那时员工的参与率只有5成左右。”

这样的状态大概持续了两天,之后立即要求员工每天总结当天遇到的问题,并更新到协同工作表中,在线协作,并每天迭代调整每个员工的工作计划。

此外,公司要求每位员工务必有独立的空间办公,线上沟通使用视频的方式,增强员工间的连接感,同时也能提高沟通效率。

改进之后,目前员工的参与率达到100%,效率能够达到办公室的80%。

第三阶段:回笼资金

近一个月“闭门”时间,实体行业的轮子彻底停滞,天天美甲迫切需要开展线上业务,快速回血。

“企业再难,也绝对不能把公益和商业混为一谈。”任皓多次向美业新纬度强调,公益就是慈善,就是甘愿奉献,而商业是销售,要赚取利润。

“做公益,我们坚持不发国难财,绝对不以赚钱为目的。做商业,我们也做得纯粹,只卖货,不打公益的幌子。”

2月26日,天天美甲在线上推出了“复工大礼包”的拼团活动,原价926元的美甲美睫套餐,拼团的套餐价只需168元,同时还附赠抗菌洗手液、消毒液等防疫产品。

活动开启后短短两天内,天天美甲实现拓客人数超过1000,销售额达到20余万。

任皓告诉美业新纬度,在全国防护用品短缺的情况下,天天美甲的所有高管发动各种资源,通过同学,朋友,供应商等进行采买,从全国各地、海外包括欧洲、美国、日本、韩国等地持续购入口罩、消毒用品。

大量购买防护设备,一方面能够将其并入套餐,大幅提升购买率,快速回笼资金,另一方面也在为门店复工做准备,为员工、消费者及家人的健康出一份力。

03 有序复工,静待市场爆发

2月15日,任皓与广州的团队开了一次紧急会议。

基于广州市政府以及购物中心提出的复工需求,他们商量后,决定在2月17日将广州的部分门店开始试运营的工作。

天天美甲在广州和武汉的选址逻辑虽然各有侧重,但均开设在商业中心内。武汉地区选择在地铁周边的中高端商场,广州地区则选择在核心商圈密集布局。

该选址逻辑一方面符合各地区消费人群的生活习惯,另一方面购物中心客流量大且稳定,客群普遍符合天天美甲中高端定位的需求。

但在疫情下,在人群密集的场所复工,安全防疫保障员工和顾客的身体健康便成为头等大事。

除了政府规定的各种防疫要求,比如14天隔离、每天申报人员情况外,天天美甲还制定了如早晚测量体温、按时消毒,早中晚三次紫外线杀菌等安全措施,同时,所有到店顾客都要进行体温检测以及基本的消毒工作。

武汉创业者的自救:疫情之下,这家美甲品牌如何穿越黑暗?

门店数据显示,复工的这一周时间,天天美甲单店单日客流量仅为5-10人,有些门店甚至只能“空守”。

年前两个月和年后的一个月是美甲行业消费的高峰期,从去年同期的数据来看,天天美甲单店单日客流量能达到40-50人。

同大多数美业者一样,任皓更加期待疫情完全稳定之后,美业的报复性消费。

“从企业的角度想,我们的确需要尽快恢复正常经营,因为小公司真的拖不起,现在就像在刀刃上跳舞。如果还不能复工,现金流就断了,企业可能就完了。”

04 疫情过后,美业的模式进化

一年前,美团王兴在的那句“2019年是过去10年里最差的一年,却是未来10年里最好的一年。”没想到,在今年1月份就得到了证实,新型肺炎给市场经济和企业发展带来了异乎寻常的挑战,让担心和焦虑不断蔓延。

任皓仿佛早就预见了这一切,在2019年底的汇报总结大会上,他反复向员工们强调“2020年我们要活着。”如今,他更加确信了这一点。

在外界看来,天天美甲近两年的势头颇为迅猛。2019年新开8家直营门店,线上平台也不乏其大力宣传的身影,从广州到武汉的一二线城市联动布局更是对一众美甲品牌形成降维式打击。

但任皓深知,天天美甲正处于转型中最脆弱的时期,而疫情的突袭正在倒逼其加速升级。

“市场行情好的时候任何人都可以赚到钱,但坏市就是在考验团队的时候,天天美甲要忘掉之前的成绩,戒掉团队的傲气,脚踏实地,把品牌做扎实。”

武汉创业者的自救:疫情之下,这家美甲品牌如何穿越黑暗?

任皓告诉美业新纬度,2019年初,天天美甲对人员架构、薪资结构、战略打法、组织运营等多方面进行调整,一方面是不断提升团队的线上化思维,另一方面是学习互联网式打法,让公司的组织结构、沟通运营更加扁平化。

2019年上半年,天天美甲成立了企划部,从天猫、美团点评等公司挖来专业的运营人员加强互联网团队的建设,并在一年时间内把所有门店的品宣及营销工作全部转移到线上。

此外,天天美甲还即将成立客服部,由总部直接负责客户的售后管理。不断增强总部“中央厨房”功能以及线上业务能力,以简化门店的运营工作,让一线员工专注于技术、服务。

扁平化的组织架构能够使公司的运营体系更加灵活、高效,在处理重大突发事件的时候,强化各个终端店铺的反应速度和能力。

任皓分析,天天美甲正是因为在2019年完成了运营模式的转变,插入互联网的基因,方能在疫情冲击下,得以获得稍微充裕的生存时间。

此外,任皓认为,疫情过后,美业的确会迎来报复性消费,且比SARS时期更为猛烈,但爆发具体的时间不会像餐饮行业一样立即反应出来,很有可能会滞后1-2个月,这是在经济萧条、工资减少的情况下,市场留给顾客的消费缓冲期。

这意味着,对于美业的很多品牌而言,快速回血基本无望,且“业务冰封期”将会更长。但对于整个行业而言,这恰恰是一个正本清源的机会。

任皓告诉美业新纬度,二三四线城市的很多美甲工作室都是靠“低价”、“折扣”吸引消费者的眼球,老板本身是技术出身,缺乏财务管理和品牌经营的意识,“一锤子买卖”的盈利模式导致美甲行业在消费者心中的信任度急速下滑,在疫情的催化下,行业的抗风险能力极低,“关店”、“转让”会成为多数门店的终局。

这次疫情,在扫清了这些“不健康”品牌的同时,也让更多美业人认识到线上互联网功能的打造,虽然很多企业在短期内还是无法跑通线上营收模型,但毫无疑问,线上线下的闭环将是未来行业商业价值所在。

只有将线上化编进基因、将数据化融入血液,才能成为企业日后抵御危机以及制胜的的强大武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