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中藥可不可以標準化?

一切隨緣61513303


現在的中藥,為了好學習,已經有了大體的劑量標準,你看藥性時候都會有推薦劑量,但是根據醫生的經驗會有或多或少的變動。關鍵是經驗。有標準以後就留了一個框框,這個框框對中醫中藥的發展其實是不利的。就像把一個人關到一個城市裡邊,不讓他出去,在這個城市裡邊,他永遠都是安全的,但是這個城市外面的世界,他永遠也不會知道,也就永遠不會有太大的發展。所以在剛開始學用藥的時候,就按這個推薦標準來用,肯定是安全的。等時間長了,自己有了經驗了,可以摸索著做一些其他方面的改變。


岐黃一葉


中醫中藥的標準化一直在進行中,六經八綱都可以算作是標準化努力的一部分,我一直將治病比喻我打仗,正邪交戰嘛,所以戰爭那時候能標準化,中醫藥估計啥時候能標準化。

目前能做的或者在做的有幾點:1、症狀名稱,藥命的標準化,比如我的筆名“衝玉子”就是一位對人很有幫助的常用中藥的別名,很多中醫生或者中醫愛好者的不一定知道。這塊容易做但是做得不夠好。

2、常用藥物藥對的有效性判斷,製造標準顆粒劑,這方面現在只有單味藥的,日本港臺都有複方,我老師傅元謀教授就常用回鍋肉來比喻現在的單味顆粒劑,肉是肉,蒜苗是蒜苗,豆瓣是豆瓣,不是分別炒好裝在一起就是回鍋肉

3、信息處理的綜合,方案的優選,現在信息技術逐漸發展,看到了希望,我曾經想將我跟診的一千多個方子做症藥的大數據分析,但是數據量還是少了一些,統計偏差較大,我還專門去學習了一下小數據量的統計分析,目前還在進行中。

如果本回答對您有用,請點贊、關注並收藏。我會陸續分享一些公司股權法務,財務人員進階,中醫芳療,家庭護理相關的知識,還有自己的一些有效的學習技巧和理財心得。

Yours(火煉得金,水衝為玉)

衝玉子


財法民醫衝玉子


標準化實際上是一種權威的共識,比如見到病人主症為“口苦、咽乾、目眩",中醫就會想到小柴胡湯。所以不要見到標準化就立馬反對!也不要認為中醫講標準化就是西醫模式,中醫可以打靈活機動的游擊戰,從抗擊新冠肺炎來看,也可以打大規模的陣地戰。中醫中藥肯定可以標準化,而且一直在走向標準化。

1、古代中藥用量是幾斤幾兩幾錢幾分,而且南北各地及不同朝代的用量也不同,現在都用克(g),這就是用量單位標準化。

2、古代同一種中藥有多個名字,同一個名稱也可能是不同的中藥,現在以中醫院校教材及國家藥典為標準,標註別名,這是中藥名稱的標準化。

3、古代經絡走向及穴位名稱也比較紊亂,現在已經有了世界經絡穴位標準圖。

4、中醫各科病名、證候名及診療標準等,國家有關部門已進行了很多研究。這些標準既是規範,也是進步,而且為中醫人工智能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當然,由於中醫藥歷史悠久,內容繁多,標準化的難度很大,很多方面靈活性較大,有的標準還只是"參考標準",有待繼續研究。


易郎中


中醫藥不可能標準化的!

如果稍為有點中醫常識的人,是不會提這樣的問題了。

眾所周知,中醫看病是一人一方。由於每個人的病情不同,體質不同所以中醫在每個人的用藥方劑中會做出調整,這也是中醫治病的奧妙之處。

其實中醫的原始方劑都來自於“湯頭口決”,也就是說中醫開藥源於古代的傳統藥方,如“四君子湯”等組方,在熟記古方的基礎上,每位醫生都會根據自己的經驗做出調整,或加或減或增加其他的藥,但總的原則是不能違反中藥的“十八反”。這也就是名醫與庸醫的區別了,好的中醫就是在加減藥方中顯出高超的醫術。

你所說的標準也是有的,比如說中成藥,它的藥方肯定是有一定的標準的,否則如何能批量生產呢?


養心齋老徐


肯定的說是不可能的。我們先來說一下標準。什麼是標準呢?標準是自然事物各要素的正常值(或者範圍)的規定。它必須滿足是客觀實在和必須是可測量這兩個條件。比如人的正常體溫是36.3-37.2°C,那麼這個值就是標準。它可以鑑別人的健康與否。標準化呢?標準化是指在經濟、技術、科學和管理等社會實踐中,對重複性的事物和概念,通過制訂、發佈和實施標準達到統一,以獲得最佳秩序和社會效益。

可以看出,標準和標準化的基礎是客觀實在。反觀中醫,陰陽五行、五臟六腑、寒熱溼毒等等都不是客觀實在,都是幻想出來的。所以說中醫是不能標準化的。即便中藥按一定量生產也不是標準化。

沒有標準談標準化無異於耍流氓!


傳奇1750410


中醫中藥種類繁多,同種藥物環境不同在其用量相同下效果不同,如了哥王為例,兩廣的嶺南地區生長的和此地區以外生長的用藥效果就不一樣。所以中醫中藥用藥應根據實際情況而用,不能一刀切,否則療效不行就會被認為中醫中藥不行。當然中醫中藥有標準更好,有標準更能保證藥物質量,根據其質量用藥,治病更有保證。如現在收購的枇杷葉,其質量要求在樹上摘的為3~5年的葉並去毛,但人們為了金錢,把地上的和摘嫩葉給商販收購,賣給了藥商。醫生用了藥商的藥,很難把病治好。所以藥的質量就是標準。對於可不可標準化只能具體的藥而定。


隱居林中85466304


中藥可以標準化,而且,國家也在大力提倡和推進中藥標準化的進程。

中藥不標準化,拿什麼來判別其真偽?

性狀、鑑別、水分、灰分、有效成分含量等,只要是收錄入中國藥典的中藥都有明確的質量標準。

中藥,首先性狀也是最基本的項目得符合標準,如果性狀都不符合標準,還談什麼療效?

再是,有效成分含量,藥典規定不得低於最低含量標準。

如丹參,藥典標準水分不得過13.0%,總灰分不得過10.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過10.0%,含丹參酸不得少於3.0%。

目前的現狀是中藥材種屬退化,加之人工種植,求產量不求質量,有些中藥材連最低含量標準都打不到,其療效也大打折扣。

那具體到應用,怎麼辦?

製藥企業製備中成藥時,只有加大原藥材的投料量,才能使其成品有效成分達到要求。

中醫還依據原有經方3、6、9克的用,也是不顯療效的。

因此,中藥標準化再不嚴格執行、加快推薦,中醫將會無藥可用。

再是原來一些地域性很強的中藥材品種,由於價格原因,導致全國各地到處種植,道地的藥材其成分含有4-5種,而地域變了,其成分只有2-3種,這樣的情況,豈能不影響藥材的品質和療效?

因此,中藥應嚴格執行標準化


Suke


中醫難標準化,中藥有多種植物莖根葉組成,又根據各病種,輕重緩急而組配量化,你們說如何標準化,而且煎藥時間,下藥先後都不同。還有針炙,拔管,炙烤等等。所以說中醫藥是門非常深澳的學問,學無止境,奇歷無窮,學到老也學不完的學問。有句話,少木匠,老中醫。


思想者197180896


中醫中藥自古以來就有標準在,比如,傷寒論1. 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這個頭項強痛,惡寒,脈浮,就是太陽病的判斷標準。

2.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這個在太陽病的基礎上的發熱,汗出惡風,脈緩就是中風的判斷標準。

3.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具緊者,名曰傷寒。這個惡寒,體痛,嘔逆,三部脈浮緊就是傷寒的標準。

4.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

太多的就不一一列舉了。在中醫的臨床學科教材上每一篇首都是診斷標準。中藥也是,從形,色,質,味都有標準,現在更有了詳細的質量鑑定標準。你在購進中藥飲片的時候,都會附有質檢報告清單,那就是標準檢驗。

好多人都以為中醫沒有標準,以為是一個醫生一個判斷,那是因為沒有學習透徹。


道法自然1000


中醫不用標準化,老百姓的口碑就是標準,中藥必須標準化,尤其是中草藥,現在的中藥野生的已經很少,主要靠人工種植,藥農為了增加產量,大量使用化肥、農藥,這樣生產出來的中藥治療效果和副作用可想而知,中醫醫術再高,用這樣的中藥行嗎?能治好病嗎?我看不規範、標準化中藥種植,加工,中醫遲早要被中藥淘汰掉,所以,規範標準化中藥種植、加工,刻不容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