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南阳,谁才是河南的二当家?

河南(简称“豫”),古称中原、中州、豫州,因历史上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故名河南,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是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人流物流信息流中心,素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称。 河南是中华民族与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也是中国四大发明发源地。从夏朝至宋朝,河南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先后有20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河南,是中国建都朝代最多、建都历史最长、古都数量最多的省份。河南自古就有“天下名人,中州过半”之说。毫无疑问,郑州肯定是河南的大当家,那么问题来了,洛阳和南阳谁才是河南二当家?

洛阳南阳,谁才是河南的二当家?


洛阳

洛阳南阳,谁才是河南的二当家?


洛阳市,河南省下辖地级市;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中下游,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介于东经112°16'—112°37',北纬34°32'—34°45'之间,东邻郑州,西接三门峡,北跨黄河与焦作接壤,南与平顶山、南阳相连;属温带季风气候。全市总面积1.52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803平方公里。下辖1市8县6区,1个正厅级规格的洛阳新区、4个开发区、17个省级产业集聚区;总人口713.67万人(2018年)。 河洛属古豫州地。洛阳是夏朝立国和活动的中心地域,太康、仲康、帝桀皆以斟鄩为都。1948年,洛阳解放。1954年,升格为河南省直辖市。1986年,洛阳地区撤销,成立地级洛阳市。 洛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世界文化名城,国家区域中心城市。素有十三朝古都之称。洛阳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是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及隋唐时期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 2018年,全市生产总值(GDP)4640.8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67707元。同比增长7.9%,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增速1.3个百分点、0.3个百分点。

洛阳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是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及隋唐时期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隋唐大运河的中心枢纽。牡丹因洛阳而闻名于世,有“洛阳牡丹甲天下”之称,被誉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蜚声中外。

洛阳南阳,谁才是河南的二当家?


截至2015年,洛阳拥有四项世界文化遗产,沿洛河两岸存有夏都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西周成周城遗址、东周王城遗址、汉魏洛阳城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址等六大都城遗址。有5A级景区5家、4A级景区16家。2016年12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的通知》,该《规划》将洛阳定位为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洛阳自贸区也是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三大片区之一。2017年,洛阳市复查确认继续保留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南阳

洛阳南阳,谁才是河南的二当家?


南阳,古称宛,河南省辖地级市,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陕三省交界地带,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而得名。总面积2.66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01.36万人(2018年)。截止2017年,全市现辖2行政区、10个县。南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2000多年的建城历史,为楚汉文化的发源地。夏朝初,禹把今南阳境内邓州作为都城。商朝、周朝时,现南阳境内有申、邓、谢等诸侯国。春秋时楚设宛邑,楚国属地,全国冶铁中心,屈原扣马谏王地,秦楚丹阳之战发生地,秦设南阳郡治宛城,西汉时为全国六大都会之一。三国时期,南阳是诸葛亮躬耕之地、刘备“三顾茅庐”发源地。南水北调,源起南阳淅川。南阳淅川是世界最大调水工程南水北调中线陶岔渠首枢纽工程所在地和重要的核心水源区之一。 南阳先后荣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月季之乡、首批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等称号。 2018年全年全市生产总值3566.77亿元,比上年增长7.2%。2019年1月25日,南阳市被评为2018年度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市。

南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3000年的建城史,为楚汉文化的发源地。夏朝初,禹把今南阳境内邓州作为都城。商朝、周朝时,现南阳境内有申、邓、谢等诸侯国。春秋时楚设宛邑,楚国属地,全国冶铁中心,屈原扣马谏王地,秦楚丹阳之战发生地,秦设南阳郡治宛城,西汉时为全国六大都会之一,曾孕育出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商圣范蠡、智圣诸葛亮、谋圣姜子牙、名相百里奚等历史名人。三国时期,南阳是诸葛亮躬耕之地、刘备“三顾茅庐”发源地。南水北调,源起南阳淅川。南阳淅川是世界最大调水工程南水北调中线陶岔渠首枢纽工程所在地和重要的核心水源区之一。

洛阳南阳,谁才是河南的二当家?


南阳为豫陕鄂区域性中心城市、河南省域次中心城市。豫西南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交通、金融和商贸中心,城市规模位居河南第三。先后荣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月季之乡、首批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中国十大最具创新力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等荣誉称号。2015年南阳入选中国新兴城市投资吸引力排行榜20强。2017年6月南阳市被命名国家卫生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