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肉食動物不敢攻擊大熊貓?看下古人是如何稱呼大熊貓的

說起我國的國寶大熊貓,在大家的心目當中一定會出現一副憨態可掬的模樣,它在地球上已經生存了至少800萬年,因此被譽為活化石和中國的國寶,從最初人們發現它瀕臨滅絕為止,截止到2019年,全國圈養大熊貓的種群數量大約達到了600只,總算是恢復了一點元氣。

作為中國的特屬產物,大熊貓的棲息地一般分佈在中國四川、陝西以及甘肅等海拔2600米-3500米的茂密山林當中,因為那裡雲霧繚繞,還有充足的竹子。

不過讓人好奇的是,在這漫長的時光歲月當中,卻從未聽說過老虎獅子等大型貓科食肉動物對大熊貓動手的例子?實際上獅子是從古代的絲綢之路傳過來的,因此我國並沒有出現野生的獸群,但是老虎在我國古代可是非常常見了,歷史上有過很多猛虎下山傷人的事件,尤其是四川茂密的叢林更適合老虎的棲息。

為何肉食動物不敢攻擊大熊貓?看下古人是如何稱呼大熊貓的


歐陽直在《蜀警錄》記載,自從張獻忠死後,四川“遍地皆虎,或一二十成群,或七八隻同路,逾牆上屋,浮水登船爬樓,皆聞所未聞。而另外一部清代的《三岡識略》也提出,四川閬中、南充一帶的丘陵中,至少棲息存在了一千隻老虎。

至於老虎為何不敢動大熊貓,大家只要聽說一下它這一霸氣側漏的名字就明白了,雖然現代大熊貓是在清末才發現,然而過去古人的書中多次有關於大熊貓的記載。更多的說法則叫做它為“食鐵獸”。

為何肉食動物不敢攻擊大熊貓?看下古人是如何稱呼大熊貓的


漢朝的東方朔在《神異經》當中就說:“南方有獸,名曰齧鐵。”而晉朝的郭璞在《爾雅·釋獸》中更加詳細的描述到:“似熊、小頭、痺腳、黑白駁,能舐食銅鐵及竹骨。”當然了,大熊貓自然是不可能吃鐵的,可能是因為古代的它到村民家中尋找食物,咬壞炊具,不過大家並不清楚,以為大熊貓在吃鐵。從而得到了這個名字,從這一方面也看出大熊貓的彪悍。

為何肉食動物不敢攻擊大熊貓?看下古人是如何稱呼大熊貓的


其實別看大熊貓一臉憨厚的樣子,他也是大自然界當中最為兇猛的動物,根據科學測量,他的犬齒咬合力可以達到1300牛,而裂齒咬合力可以達到了1851牛,這個數字遠遠超過了美洲豹、馬來熊、黑熊等大型動物,和百獸之王老虎的1400牛以及2000牛不相上下,此外大熊貓的速度也不慢,在林地當中最高時速達到了每個小時10公里。

為何肉食動物不敢攻擊大熊貓?看下古人是如何稱呼大熊貓的


上古時期,古人還傳出來大熊貓是蚩尤坐騎的故事,《書經》當中成為貔,而《峨眉山志》則稱之為貔貅,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就叫其為貘。

至於大熊貓為何會這麼慵懶的性格,還是和他的飲食習慣有關,大熊貓雖然吃竹子,實際上他和狗熊等雜食性動物屬於同一起源,要維持這麼大身軀。,一隻成年大熊貓在春天每天都要花12個小時進食,從而吃掉10千克左右的竹葉和竹竿。為了能夠更多的保持能量,他們也逐漸少可能減少活動了,所以真實的大熊貓可沒有你們想的那麼溫順,他發起怒來,還是很可怕的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