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臺酒瓶蓋裡的祕密:靠兩個小玻璃珠還能防止假冒嗎?

題記:茅臺酒的瓶口有兩個小玻璃珠,不是什麼神秘物,早被行家們反覆解釋得一清二楚。可我前幾天突發奇想,總覺得這兩個玻璃球不是那麼簡單,業界對它的解讀不以一定對。至於哪裡不對,也說不出來。於是翻箱倒櫃出找一瓶,趕緊的把酒喝了,然後拆開瓶口。細查之下,果不其然,這兩個小玩意兒不像專家們說的那樣神奇,技術已經很落後了,甚至可以說早就不適用。可是一直在用,不僅茅臺酒用,整個茅臺鎮都在用。


茅臺酒瓶蓋裡的秘密:靠兩個小玻璃珠還能防止假冒嗎?


那麼,兩個玻璃球究竟有哪些作用?這種防偽技術怎麼落後了?茅臺酒對於落後的技術為什麼不棄不離?本文根據現場解剖順序,逐步分解清楚,看看這兩顆玻璃球到底是個什麼鬼。

茅臺酒的初心:更好的封閉酒瓶,防止美酒跑冒滴漏

——茅臺酒是好酒,茅臺酒廠依然是良心企業。

裝瓶的茅臺酒,行話說都是熟好的酒,才封裝上市賣。按著常規,從投料算起,已經整整五年時間了。不過按照如今的概念,五年的茅臺酒既是商品酒,又算得是基酒。商品酒是直接的罐裝上市賣的酒;基酒則是再用老酒勾兌,然後再罐裝上市。

學問在老酒勾兌。如果勾兌的是十年老酒,勾兌後就當十年陳酒賣,二十年的老酒就當二十年陳酒賣。年份越長,價格越高。當然老酒越老,用量越少。譬如三十年老酒,一噸基酒兌個幾斤就成了,全部變身三十年的年份酒。

茅臺酒瓶蓋裡的秘密:靠兩個小玻璃珠還能防止假冒嗎?

不過茅臺還是良心企業,主流產品都是五年商品酒,就是出廠價1499元的,買到兩三千元的那種。只有特殊產品用年份酒,譬如各種紀念酒、收藏酒之類。其他所有酒企,賣的全部都是年份酒,有的酒精酒都標註幾年陳酒。

——好酒就要好保護,採用最先進密封技術。

所以說,茅臺酒不是一般的酒,起碼那麼貴,都知道高度白酒容易揮發,而且運輸中容易漏酒。茅臺酒那麼貴,早就有“液體黃金”的美譽,跑漏酒等於丟了黃金,必須要小心看好,嚴防跑冒滴漏酒。於是,在1966年整體改換白玻璃瓶時,就對罐裝後的茅臺酒瓶,設計有三道密封:最外面是一層封膠薄膜;第二層是塑料瓶蓋;第三層就是玻璃珠。其中的兩個玻璃球是密封的核心部件,也是最先進的技術。這方面主要體現在瓶蓋全部封裝到位後,和原來的瓶口密封性對比,正放著不再跑氣,倒過來不再漏酒。就是因為裡面兩個玻璃球起的作用,酒瓶正放倒放都有它堵住出酒口。就像門神,進出都得管。

茅臺酒瓶蓋裡的秘密:靠兩個小玻璃珠還能防止假冒嗎?


——如今才知道這個技術並不先進。

當初的設計,針對當時的酒瓶口包裝,做出了改良型。大白話說,密封效果要好些,甚至好很多。起碼可以擰緊、封嚴、閉實,而且發現有漏酒可以再次擰緊。可是如今看來這個技術非常粗糙,也主要是因為酒體太貴重的原因,顯得這種密封並不怎麼密封,依然的跑酒漏酒。

拆開瓶口可以看到,瓶蓋裡的兩個玻璃珠,酒瓶正放時,只有下面一個起到密封作用。玻璃珠倉下有個圓孔,瓶子向上正常放置時,下面那顆玻璃珠正好堵住圓孔,堵住了瓶子裡的酒氣。可是瓶子倒放時就要出現跑酒漏酒現象。儘管上面的球也堵住了出酒孔,可是玻璃球上托盤與出酒口有間距。如果外蓋沒擰緊,或者塑膠皮沒封實,裡面的酒會源源不斷的漏出來,直至一滴不剩。酒瓶平著放也存在同樣問題。所以說,設計這這三道防線,覺得瓶子裡的酒應該沒法跑漏,其實管不住。除非瓶蓋各個部件生產加工的非常精密,德國工藝那樣嚴絲合縫。可是茅臺酒廠做不到,全套下來攏共才兩塊錢,無論材料還是做工,不可能好到哪兒去。

茅臺酒瓶蓋裡的秘密:靠兩個小玻璃珠還能防止假冒嗎?


嚴防造假:不允許向瓶子內注裝其他的酒

——以前的假酒,不怎麼需要防假冒。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假酒開始猖狂氾濫,此前很少造假酒,因為沒有多大必要。物價都在正常水平,最貴的茅臺酒也就幾塊一瓶,其他的幾毛錢。這種市場情況下,造假酒掙不到幾個錢,還要承擔犯法坐牢的風險,不值得幹也沒人敢幹。當然那時候也有假酒,不過不是如今的概念,是把不夠度數的酒叫假酒。譬如52度的酒,一量只有49度,那就是假酒,查到了就要受處罰。

茅臺酒瓶蓋裡的秘密:靠兩個小玻璃珠還能防止假冒嗎?


——造假酒是“提高酒價”的副產品。

也是那時候起,市場開放了,國家不再管酒的價格,酒廠可以自主定價,於是事兒都來了。緊接著九十年代搞產銷分離,憑空多出了營銷行業,就是如今的代理商。這個行業不產酒,只賣酒,全力以赴的擴張市場,唯一以賺錢為目的。於是,抬高價格,囤積居奇,低進高賣,直至以假亂真,完全徹底地搞亂了白酒市場。最終遭殃的是買酒喝酒人,多花了錢還喝的假酒。即便是真酒,也大把掏著冤枉錢。道理很明顯,最好的酒是茅臺,基本成本不到百元,經過幾道剝皮翻到幾千塊,這就不是智商稅了。所以說,幾塊錢的造假成本,可以獲得幾百上千倍的回報,就成了茅臺酒造假的必然溫床。也就是說,只要酒價畸形高企,根本就無法避免造假。

茅臺酒瓶蓋裡的秘密:靠兩個小玻璃珠還能防止假冒嗎?


——如今的假酒是真的假酒,可以說根本不是酒。

譬如酒精酒,準確的概念就不是酒,叫做含酒精飲料。可是都當白酒賣,而且比過去純糧食酒,也就是說比真酒還貴,貴許多。一斤假酒塊把錢,仿冒真酒就幾十上百塊,這麼巨大的利益,跟金礦沒什麼區別,所以不法分子就敢於鋌而走險。就目前懲罰力度來看,這個險也不算險,抓住了就破點財。別說命丟不了,牢都不會進去,所以屢禁不止,更別說酒廠們堂而皇之做酒精酒了。

茅臺酒瓶蓋裡的秘密:靠兩個小玻璃珠還能防止假冒嗎?


——高端的造假技術逼得茅臺酒防偽技術落後。

再說茅臺酒瓶口下面那個玻璃珠,落後就落後在“想堵的堵不住”。當初的目的是封住瓶子裡酒氣外洩,也堵住外面的酒進不去。但是無法防止酒體外漏,因為這個技術是以酒瓶正常放置為前提,不正常放置,歪著、躺著、倒著就完蛋。這就是防偽設計的缺陷,所以很快被破解。

造假的人永遠比做酒的聰明,他們高價買了喝完了酒的茅臺空瓶子,斜著放、倒著放,都可以灌進假酒,根本不需要打孔換酒。網上和坊間大量傳說的各種“老瓶裝新酒”的方法,都是造假者釋放的煙幕彈,讓人以為造假很難,一般人和技術搞不來。其實就如此簡單,怕你知道後會學去,斷了他們的財路。所以,茅臺酒最後又在封口標籤上採取措施。

茅臺酒瓶蓋裡的秘密:靠兩個小玻璃珠還能防止假冒嗎?


故弄玄虛:另類借用“惜墨如金”創意

——惜墨如金的故事。

宋代的樓鑰在他的《攻媿集.卷二.催老融墨戲》裡說道:

古人惜墨如惜金,老融惜墨如惜命;濡毫洗盡始輕拂,意匠經營極深敻。

說的是同代學者費樞,他在《釣磯立談》裡評述大畫家李營丘作畫:用墨濃潑淡抹,尤其是“淡抹”時極其捨不得用墨,可真是“惜墨如金”啊。

茅臺酒瓶蓋裡的秘密:靠兩個小玻璃珠還能防止假冒嗎?


——讓酒出來慢些,再慢些。

借用這個創意,本來是增進傳統文化內涵。物以稀為貴,酒好不好先別說,我能讓酒慢慢滴流出來,不像敞口瓶子那樣可勁往外流淌,就顯得珍貴。為什麼這樣說?因為單為了堵住不讓往裡灌酒,一個玻璃珠足夠。用兩個,還在玻璃珠倉裡上下排列,目的就很明顯。只是為了擴大玻璃球倉的容積,減緩酒瓶往外倒酒時的衝擊力,使珠倉形成一個小的壓力空間。然後酒液通過出酒口時,既有一定的壓力,又不至於往外噴酒,而是緩緩地流淌出來。

茅臺酒瓶蓋裡的秘密:靠兩個小玻璃珠還能防止假冒嗎?


——這個創意不能說是落後。

只依靠兩個玻璃球和一個球倉,就形成了一個減緩酒液衝擊力的空間,具有力學的先進性。再說了,如此金貴的茅臺酒,真要一倒就嘩啦啦的往外衝,搞不好就撒到酒杯之外。別看喝到肚裡沒啥,真要灑落浪費,還真的滴滴心疼。而且這個機關還如此便宜,實在是物美價廉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