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推荐一下有关历史的好书?

一诚不染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读过的历史相关的书不多,但是还是要强烈推荐一下张荫麟的《中国史纲》,这本书出过几版,在豆瓣的评分几乎都在9分以上。

不怎么看历史相关书籍的可能对张荫麟其人不太了解,他出生于1905年,少时在清华大学求学7年,1929年毕业。和钱钟书、吴晗、夏鼐三人并称为“文学院四才子”。

毕业后,张荫麟公费到斯坦福大学攻读西洋哲学史和社会学,回国后不久,在清华大学担任历史、哲学主讲老师,同时兼任北大的历史课和哲学课。

钱穆曾评价他:“中国新史学之大业,殆将于张君之身完成之。”可见对他的赞赏和厚望。

《中国史纲》这本书,是张荫麟应教育部邀请编撰的高中历史教材,全书文采斐然,行云流水一般,因为本就是面向高中的历史书,所以即使是初学者,也可以很流畅地阅读。


可惜天妒英才,张荫麟年仅37岁便因病去世了。《中国史纲》这本书只撰写到汉末,他最擅长的宋史部分只留下一点残篇,很是令人遗憾。


瞻星记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前面因为要写历史人物稿的缘故,确实也读过几本历史书籍,下面就以我看过之后的所想所得,简单的介绍一下。

01

《万历十五年》

热播反腐剧《人民的名义》中,曾多次提到《万历十五年》,我想,这大概是很多如我一样,对历史不是很感兴趣的人拿起这本书的关键因素吧。

本书作者黄仁宇先生是美籍华人,在对历史的热衷和研究下,不断深入探讨明朝覆灭的原因。他从客观的角度,剖析历史事件,使原本隐藏在历史中的真相渐渐浮现出本来的面目。

书名虽为万历十五年,然而其内容却俯瞰了整个明朝的兴衰,并且告诉我们与以往历史书、电视剧中不同的张居正,戚继光,海瑞……

万历从小依照张居正的教导,过着简朴的生活,稍有差错,便会引来张居正的严厉教导,以及太后罚跪数小时的惩罚。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万历,虽然早慧,却缺乏与文官制衡的才能。以至于在万历十五年时的立储问题爆发后,万历只能用罢朝的方式来反抗和报复。

张居正曾经给这个国家带来希望,在他的协助下,国家制度日趋完善。可惜新政还未完全落实,他就去世了。在他死后,曾经被新政打压的人开始反抗,最终张居正被否定,结局悲惨。

这一切被下任的首辅申时行看在眼里,当他做上首辅之位的时候,既不奢望能改变文官集团的历代弊病,也不期望皇帝能突然励精图治。他以充当和事佬的方式,缓解皇帝与文官集团的矛盾,也延长了明朝的若干寿命。

文中还有一代将才戚继光,坚守初心的海瑞等历史名人,一生为官清廉,为国效力,可惜最终明朝还是走向了灭亡。

02

《张居正大传》

家里有一本《张居正大传》的书,搁置了好久,因为要写稿,才细读了起来。

此书主要以史料为主,文言文居多,有很高的可研价值。

从《万历十五年》,到《张居正》这本书,一直很喜欢张居正这个人物,他才华横溢,遇事沉稳,做事谨慎,是明朝杰出的政治家,也是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

“他从荆州的一个普通家庭起步,经过不懈努力,成为万历首辅、以及明朝中兴的奠基人。”

张居正当国10年,效忠国家,鞠躬尽瘁。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都颇有建树。但是,人无完人,其个人生活和做事风格稍有出格,被人抓了把柄。死后,祸及子孙,皇帝否定了张居正改革所有成果。

看完后很为张居正的才气,能力感到惋惜。张居正最得意的学生万历皇帝,不仅没有按照他的指引走,反而亲手毁了他的所有。

03

《灵魂有香气的女子》

对于女性,我觉得看这本书比较好。书中的26个民国女子,演绎了26个关于学习成长、个人修养、婚姻爱情的人物故事。 每个女子都是民国流传至今,在各个领域都独树一格、活出自我、让人羡慕的女神。

这些女性的起点不同、选择不同,人生态度不同,因此结局也不同。

但看完之后,觉得这些奇女子有一点是相同的:决定做自己并成就自己,而不把整个人生交于他人的女子,结局都不会太差。

以上就是我看过的,觉得值得推荐的历史书籍,希望能对您有帮助。





安若琴姑娘


1,《明朝那些事》(七卷)

互联网时代开天辟地的白话写史读物,第一部让人发现历史可以这样写的好书,直接提高了历史学在草民百姓心中的地位,让大众明白读史不一定枯燥,还可能成为获得知识的享受。虽然万历之后的段落虎头蛇尾,但绝对瑕不掩瑜。

2,《如果这是宋史》(九卷)

通史类白话写史读物里仅次于《明朝那些事》的一部。虽说《明朝那些事》后,跟风的“那些事”作品千千万,但以朝代史说,最能追近《明朝那些事》的就是这部,不止是文笔好,更不盲目跟学,反而有独立的思想和站得住的论据。读了能有“原来宋朝是这样”的收获。总之,这本书里的宋朝,和教科书里不一样,却好看的让你希望是书中这样,更扎实的让你相信是这样。




3,《晚清帝国风云》(两册)

晚清历史耻辱交织,长期惹读者怅恨,能把这么怅恨的历史写精彩,那更是一种本事。《晚清帝国风云》做到了,虽说只有两本,从道光登基写到太平天国,但是语言十分精炼,就像速写技巧一样,简单一两笔就写出一段大事件的风貌,且书中诸如林则徐等风云人物,让他写的风格独到,却是另一种潸然泪下的感动。读过之后,你会重新了解很多被神话的近代人物,然后对他们深一层敬重。



4,《不容青史尽成灰》

写一个朝代史,见的是精雕细刻的功夫,写两千年封建历史呢?考验的是俯瞰全局的视野和精准架构的能力。市面上写通史的书极多,好些都是天下文章一大抄。但《不容青史尽成灰》却是绝对良心,五本的体量,从春秋写到清代,一百多万字篇幅,每一章都是新鲜历史点和生动文字记录,且绝没有某些“最牛老师”那样带口头语的调侃,却不知不觉就在妙趣横生里涨姿势。五本读下来,中国历史的辉煌教训,生动人与事,确有不少烂熟于心

当然,说起好的历史读物,也不止有这几本,但是如果要选择内容正能量且易读好看,更兼知识含量丰富的好书,强烈推荐的就是这四套——这是可以让你爱上读史,且读出历史真谛的好读物


熊石1982


随着年龄增长,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阅读历史方面的书籍,不管是历史知识、历史文化还是历史人物的故事,在不同的历史学家笔下,呈现出来的千姿百态,实在令人新奇和欣喜。

在我以前的回答里,推荐过包括《海洋文明史》《另一半中国史》《万历十五年》《半小时漫画中国史》等在内的历史书,都是很优秀的历史书籍。

今天我再推荐两本最新出版的历史好书给大家。

一本是史学泰斗周策纵先生撰写的《五四运动史》

周策纵先生作为五四运动时期的亲历者,他对发生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无疑有着比一般人更深更真切的体验。

在这本书里,周先生采用的是广义上的“五四运动”定义,即认为五四运动受到1910以来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而在1919年五四时间爆发之后,五四运动的影响仍然持续了很多年,五四精神甚至影响到我们当下这个时代。

这本书更多的是对五四运动前后中国在思想、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详细演变过程,细微到各行各业的具体事件,引用的资料非常翔实,阅读起来是一种极大的享受。

在我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感受到的是一种生动的“陌生”与已有的“熟悉”之间的碰撞,周先生将五四运动这一长久存在于我们头脑中的概念具象化了,展现的是近现代中国蜕变与革新的浩荡画卷。

豆瓣评分9.1,是不容错过的历史好书!

另一本是几个香港年轻人编写的《知史》

历史当然不总是严肃或僵硬的,它也有鲜活的一面,比如在这本书里,就体现了历史最可爱活泼的一面。

“知史”本来是一个分享平台,由几个香港年轻人创办,主要介绍一些中国历史上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的小知识。现在集结成书出版了,我最近刚看完,觉得很不错。

这本书的语言完全是通俗的,但不是野史,里面介绍的很多古代小常识,都明确指明了正史当中的出处,可以说是将正史中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提炼出来了。

比如,古代皇帝除了龙袍还能穿哪些衣服?什么颜色是皇家专属颜色?

还有一些文化上的小知识,包括“面有菜色”里面的菜指的是什么菜?古人怎么刷牙洗脸?古代身份证长什么样子?等等。

诸如此类,能极大地满足你对古代人生活的好奇心,读起来也是欲罢不能,趣味性和知识性都非常浓。

阅读这本书,你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不少历史的知识点,这些都可以为你平时与他人交谈增加一些谈资。



这两本书,一本是史料非常完备且有独到观点的史家著作,一本是趣味性知识性十足的历史入门书,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阅读。

正所谓读史可以明智,我们人类历史已经走过了这么多年,了解一路走来的历史,也是了解我们自身最好的方式。


半夏微晴的小书房


推荐我最近在看的,韩毓海《五百年来谁著史》。

该书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以基层组织、财政金融、世界大势为三个支点,重新审视了公元1500年以来的世界历史进程。

不同于大部头的权威著作,该书最吸引我的是文笔通俗,以写故事的笔触娓娓道来,非常有启发性,读后引人深思。



绘本安可


所谓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衰,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下面,我就来推荐几部非常经典的中国史书。

1.首先要推荐的就是《史记》



《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2.第二部:《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十九年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资治通鉴》按时间先后叙次史事,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实。

3.接下来:《汉书》与《后汉书》

《汉书》,又名《前汉书》,中国古代历史著作。东汉班固所著,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而《后汉书》是由南朝刘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二十四史”之一。

4.还有:《三国志》

《三国志》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着,记载中国三国时代的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5.其它历史书籍:《万历十五年》、《中国通史》、《中国人史纲》,皆值得一看。



国外的话,推荐一部:《全球通史》,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 L.S. Stavrianos)。

斯塔夫里阿诺斯是享誉世界的美国历史学家,此书初版于20世纪70年代,一问世就流播甚广,影响也很巨大。

【end】

注:图片来源自网络。

我是立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读书旅行茶,欢迎关注!

读书旅行茶


我认为:有好书!就是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书。人们要学历史首先要学习本国的历史!中国人就要首先懂得中国历史。然后再去学习了解世界历史发展慨况。

中国历史悠久,东方是文明古国!对世界的历史影响很深很大!多读中国历史,便知世界历史发展与中国历史的来垄去脉。我首先推荐的是《史纪》;中国古代历史和中国近代历史。


古城渔樵


史书为我们推开沉重的历史大门,打开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我们看到人类迈着沉重的脚步从远古踽踽走来,有文明进步之光,也有战争暴政的阴霾。读史让我们鉴古今知未来。

人类文明史区区几千年,但史籍浩如烟海。笔者仅以中国史典籍作为推荐标的,仅供参考。

廿四史

《廿四史》又称正史,是我国古代24部史书的总称。全书3296卷,约3700万字,展示了中华民族上起传说时代、下迄明朝灭亡的4000多年历史。

1、《史记》(汉,司马迁)

2、《汉书》(汉,班固)

3、《后汉书》(南朝宋,范晔)

4、《三国志》(晋,陈寿)

5、《晋书》(唐,房玄龄)

6、《宋书》(南朝梁,沈约)

7、《南齐书》(南朝粱,萧子显)

8、《梁书》(唐,姚思廉)

9、《陈书》(唐,姚思廉)

10、《魏书》(北齐,魏收)

11、《北齐书》(唐,李百药)

12、《周书》(唐,令狐德棻)

13、《隋书》(唐,魏征)

14、《南史》(唐,李延寿)

15、《北史》(唐,李延寿)

16、《旧唐书》(后晋,刘昫等)

17、《新唐书》(宋,欧阳修等)

18、《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

19、《新五代史》(宋,欧阳修)

20、《宋史》(元,脱脱等)

21、《辽史》(元,脱脱等)

22、《金史》(元,脱脱等)

23、《元史》(明,宋濂等)

24、《明史》(清,张廷玉等)

人生苦短,史海无涯。如今社会快节奏的生活,读《廿四史》于我等无钱无闲之辈都是一种奢侈,况文言文写就,晦涩难懂。有无变通之法?有,读通史。

1、《国史大纲》(钱穆)

2、《中国通史》(吕思勉)

还有一种曲径通幽之法,读通俗演义类史书。这些书的作者用现代语言和适合当代人的阅读体验,将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妙趣横生的展现在读者面前。这方面我推荐以下几本书。

1、《上下五千年》(史学启蒙书)

2丶《万历十五年》(黄仁宇)

3、《明朝那些事》(当年明月〉

4、《康熙王朝三部曲》(二月河)

以上个人拙见,抛砖引玉,共问探讨。


秋水长天H


我国是一个非常注重历史的国家,自文字诞生后,就开始有了历史的文字记载,在古代还有专门修历史书籍的官员,比如叫司马的官员,就是修历史书的。

所以,自春秋战国以来,我国的历史书浩如烟海。

小编也很喜欢读历史,在读历史中小编发现,阅读历史书,是要从易到难理解的。

不知道题主需要什么样的历史书,喜欢哪个朝代的历史书,所以,以我的个人阅读经验,我推荐三套我认为比较通俗的历史书;

1、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

《明朝那些事儿》一经推出,就深受读者们的喜爱,这套书发布了好多年,但一直留在历史畅销书榜上。

抛开读者们的从众心里不说,小编觉得这套书,是非常值得一看的。

首先,这是一本非常通俗的历史书,读起来就像一本小说一样,人物鲜活,历史事件充满了因果关系让人理解。小编是一气呵成读完了这一套书,用了一个星期,读完之后,感受很深。


其次,很多历史书,都是写宏观的多,比如哪一年发生了什么事件。而《明朝那些事儿》这套书里,作者深入描写了历史人物的心理,让小编明白了历史人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那些有权有势的人,并不都是正人君子。


最后,这本书的史料非常多,也非常好读,这能够培养人们的对历史的兴趣。

很多人批评《明朝那些儿》这套书,批评的原因写得太浅。小编同意这样的看法,但是不同意他们说这套书没有价值。我觉得,这套书对于入门的历史爱好者,非常有价值!

2、易中天的中华史系列图书。

稍微熟悉历史的人,应该都知道易中天。易中天曾经是厦门大学教授,曾经在央视的百家讲坛上讲三国,创造了收视率冠军。小编也是从这个节目里了解了历史并且爱上了历史的。

易中天教授最近这几年,离开大城市,到一个小镇上潜心中华通史,现如今已经出版了从先秦到元朝的系列图书。。

学历史,跟着名家学,没错!

现在易中天教授以经出版了从先秦到宋元的书,一共20卷。


3、钱穆《中国通史》。

钱穆是一位真正读通中国历史的大师。高晓松在节目里对钱穆佩服至极,他说,美国哈佛大学的历史教授们研究中国历史,虽然研究得很细致,但是他们只是对某一个朝代某一个时期的历史研究得细致。而钱穆先生是整个中国历史都研究得细致的,比如说通一件物品,钱穆先生能够说出这个物品在不同时代的使用方法、形状等等。现在的人们研究历史,可以通过互联网查找资料,而钱穆先生则是通过自己翻书,但是还比现在的人强。可见,钱穆先生有多强!


《中国通史》是由钱穆先生的学生根据钱穆先生的课堂笔记修订而成的一本书,如果你有一定的历史功底和文言文功底,建议阅读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这套书。

以上是我推荐的三套历史书籍,希望对你的阅读有帮助。

更多的读书知识,欢迎关注@即刻读书,一起阅读,一起成长。


即刻读书


首推《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当年明月从朱元璋建立大明帝国讲起,直到明朝走向衰败。以轻松幽默风趣的现代语言来讲述正史,完全照应了作者自己讲到的”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这本书读起来有趣不费力。

曾经看过很多清宫戏,诸如《铁齿铜牙纪晓岚》、《甄嬛传》、《步步惊心》、《宰相刘罗锅》等,让我觉得清朝无比强悍。反观一些明朝的电影电视,更多描写的是锦衣卫、东厂,总让我觉得明朝很差劲。但是通过《明朝那些事儿》为我们描述了一个曾经强大的大明王朝,疆域幅员辽阔,许多国家前来臣服,共尊大明一个皇帝。这让我见识了不一样的大明王朝。

不仅如此,里面提到的人物故事读来也特别有意思。有写”滚滚长江东逝水”的官二代杨慎,有开创”知行合一”心学的王阳明。他们有血有肉,个性鲜明。基本上大明时期的重要人物都有出场,包括有名的万贵妃。

开始我是使用网易云阅读APP读的电子版,后来纸质书搞活动,马上买来一套收藏。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先读读电子版的,最后再决定要不要买纸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