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魯畢業放棄百萬年薪,進入哈佛:彪悍的人生無需解釋

做一名risk aker(敢於冒險的人),

努力去爭取更好的,

即使失敗,

也不違本心。——《不如去闖》李柘遠



出生於單身家庭,母親是一名大學英語老師,沒有背景,李柘遠憑藉自己的堅持,自律,成為300年來第一個被耶魯大學錄取的廈門學生。高中放棄保送清華、北大等國內頂尖名校,走從未有人走過的路,這首先便需要莫大的勇氣。——與其迷茫,與其抱怨,與其彷徨,與其.......不如去闖。

耶魯畢業放棄百萬年薪,進入哈佛:彪悍的人生無需解釋

李柘遠《不如去闖》內頁

憑藉這種精神,他進入頂級投資銀行——高盛,工作2年後,進入哈佛大學攻讀MBA,邊學習邊工作,91年的他,入選精英榜,成為別人家的孩子。

一次偶然的機會,有幸拜讀這本書,最初吸引我的是因為他簡直近乎完美的人生,187的身高、長相帥氣、雙學料學霸、心地善良,我突然想到上帝有時候不公平!懷著這樣的好奇,我快速的瀏覽了一遍,求知若渴的想知道他是為什麼這樣優秀,就這樣,我讀完了第一遍,好奇過後,更多的是對於人生觀的衝擊,好多的想法湧上心頭,讓人更加吃驚的是他在寫申請書時的一篇文章。


科考出發前,我們隨身帶了一些文具和體育用品,準備送給牧區的孩子。一天晌午休息時,從隔壁蒙古包來了幾個蒙古小男孩,我們拿出一個籃球,準備和幾個小小夥來場球賽。當把球傳到他們手裡時,我們才發現孩子們從沒碰過籃球,對運球和投籃一頭霧水,只是抱著球在原地咯咯笑。我和另外兩個隊員遂決定從零教起,帶他們淺嘗籃球的魅力。戈壁灘上寸草不生,更別提球場了。為了儘量模擬出籃球場的設施、最生動形象地教會孩子們投籃,我和另一個高個兒隊員自告奮勇輪流當起了“人肉籃筐”。我們用兩隻胳膊在半空中圍成一個圓圈。於是,手臂1秒變籃筐。我們一個示範投籃動作,一個鼓動孩子們“鸚鵡學舌”。懂事的孩子們起初擔心會把球投到我們臉上,但在兩個語言不通的大哥哥笑嘻嘻地鼓勵下,他們最終放下顧慮開始投球。好幾次,籃球都硬生生在我們臉上綻放,我的鼻子甚至被轟出了血,但聽到孩子們在晴空下抱著籃球撒歡的笑聲,我覺得一切都值了。

一篇近乎散文的文章,飽含著的是對世界的善良,直到他進入耶魯,負責招生中國大陸和港澳臺的那位優秀的女士,仍然對他印象深刻,他的故事讓人久久回味!

柘遠,我想告訴你,你的文書給我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我很喜歡你的故事,它們很獨特,我讀了以後很感動……

就是這樣一個溫柔的大男孩開啟了他的耶魯之路。驚訝於他的優秀之餘更多的是思考。


01、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身於單身家庭,卻沒有單身孩子的那種自卑等等,取而代之的更多是自信,這取決於身在一個書香厚重的家庭,這是他母親的一段話,從這句話中我們看到了這個偉大母親的睿智。這位母親知道如何引導自己的孩子,知道如何讓孩子自己克服自己的弱點,她會故意在旅行當中故意裝傻來讓孩子來為他規劃,會在孩子小的時候,鼓勵他去“野”,就是這樣一個遵循無為而治的母親,卻在孩子的每個關鍵點把關,培養孩子的獨立人格。

耶魯畢業放棄百萬年薪,進入哈佛:彪悍的人生無需解釋

《不如去闖》中母親序言中的一段話

反觀棍棒底下出孝子,大家熟知的就是楊爍,由於小時候父親對他的棍棒教育的影響下,對待他兒子的教育上,讓人......。作為旁觀者我們可以看到孩子眼中的恐懼與對父親的討好,這無疑是可悲的!

好的家庭教育需要的是平等,是平等的交流,和平的對話,見仁見智,不予強制,

02、眼界決定發展的高度

一直以來,中國的教育就飽受詬病,不管是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大學,還是研究生,博士。

說到這裡必須要說現在對於義務教育令人極度失望的現象,教師不再是教師,而是金錢的奴隸,補課對於中國來說一直存在,我們也經歷過,但是我所瞭解到的補課現象已經是完全畸形的存在,老師上課的時候更多的是應付差事,真正的上課在課下,每個家庭花著大價錢補著本該應該在課上完成的任務,更加有趣的事情,課後任務完成的重心從教師的角色變為了家長的角色,讓原本本就畸形的教育失去了原有的價值,這是多麼

可悲、可嘆、可氣!——國之基本本在教育,教育坍塌,希望何在!!!

更不用說學術氛圍,真正的科研成果,少之又少,曲取而代之的是藉著科研的頭銜,中飽私囊!

迴歸正題,正是從小的眼界,讓在上初三的李柘遠便有了到國外大學讀書的萌芽願望,對於我們來說,上初三的時候誰又有如此明確的目標,正是目標的確定,高中的三年,他都在為這個願望努力,擁有110分 (滿分120)的託福成績和其他優異的成績以及豐富的課外活動的優勢,他最終實現自己的目標。

正是基於初三的眼界,上了耶魯大學的平臺,讓他的眼界更為開放,從而有了後來的高盛的求職經驗以及哈佛大學的MBA。

眼界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滾雪球,越滾越大,越大越滾。。。。。。

03、自律決定發展的長度

理想很豐滿 ,現實很骨感

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距離是執行力和自律,目標的制定易如反掌,每個人都可以為自己制定一個任意高度,任意寬度,任意長度的計劃,但是你最後的執行是否讓自己實現人生高度、長度、寬度的拔高呢?答案:不一定。偶然間翻微博,對李柘遠的執行力。。。。。附圖


耶魯畢業放棄百萬年薪,進入哈佛:彪悍的人生無需解釋

一週你能幹什麼,反思過嗎?

學習、工作、吃飯、享受學霸的世界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單調無味,你可以直觀的看到如此豐富,讓人目不暇接。

04、有效的交際決定發展的寬度

對於健身,你在進行中嗎?在狂風咆哮的天氣,你願意繼續跋涉千里,鍛鍊身體嗎?我的答案:在家。但是自律的人總是依舊自律,此位盆友就是李柘遠在大學階段最佩服的三位精英的其中一人。在身邊朋友的帶動下,李柘遠加入健身行列,一直保持到現在。


耶魯畢業放棄百萬年薪,進入哈佛:彪悍的人生無需解釋

一個好的身體是人一生的財富

就是這樣的交際,開闊了他的發展寬度,說白了其實就是向別人學習,不斷拓寬自己的人生寬度。



寫在最後

無論人生上到哪一個臺階,階下有人在仰望你,階上亦有人在俯視你。你抬頭自卑,低頭自得,唯有平視,才能看見真正的自己——楊絳

分享與你,各中滋味自己體會,你我共勉!

更多內容,點擊關注,分享與你,你我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