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綸鎂、陳柏霖處女作:17歲的《藍色大門》,17年後依然意義非凡

桂綸鎂、陳柏霖處女作:17歲的《藍色大門》,17年後依然意義非凡

孟克柔與張士豪

柏邦妮曾說"偶像劇"和"青春片"有質的不同:偶像劇裡只有偶像,你記住的是偶像的名字,青春片裡只有青春,你記住的是人物的名字。比如看《藍色大門》,你會記住張士豪,記住孟克柔。

八點檔的偶像劇層出不窮,叫好又叫座的青春片不可多得,17年前的《藍色大門》卻依然成為美好青春的代名詞,不頹唐,不狗血,不做作,輕柔地打開青春的大門,低吟著少男少女的心事。蔡康永看過這部電影后說:"這樣可以算是愉快又疲倦的人生了嗎?如果可以,我就很滿意了。"

20世紀的臺灣電影一度處於低迷狀態,產片量和影響力呈下降趨勢,直到2002年《藍色大門》的上映。它以青春片特有的魅力,為臺灣電影注入了新鮮的活力,從而使其成功走出低谷期。這部電影也被稱為臺灣"新青春電影"的開端,同時是桂綸鎂和陳柏霖的處女作,兩個人都是在臺北西門町被星探發現,才得以機會演戲,也走入他們各自人生的藍色大門裡。

桂綸鎂、陳柏霖處女作:17歲的《藍色大門》,17年後依然意義非凡

2018年,《藍色大門》的經典取景地臺北師大附中游泳池面臨拆除,為了紀念這部青春片,學校特意舉辦了"泳池電影院"專場放映,並邀請桂綸鎂和陳柏霖以及導演易智言一起觀看。

更為暖心的是陳柏霖和桂綸鎂重新穿上了戲中的校服,再現"張士豪"和"孟克柔"。從影片中十幾歲的稚嫩模樣,到如今的而立之年,兩個人多了生活的歷練和歲月的沉澱,成為很多人心中的男神和女神,青春彷彿一直與他們同在。

桂綸鎂、陳柏霖處女作:17歲的《藍色大門》,17年後依然意義非凡

01 暗戀,從一個人的事變成三個人的事,青春這堂課教我們如何在愛裡成長。

桂綸鎂飾演的孟克柔和梁又琳飾演的林月珍是一對無話不談的高中閨蜜,常幻想未來的生活。孟克柔怎麼想都看不到未來,旁邊的林月珍則有模有樣地描述以後的家庭,她說自己未來的老公就是張士豪(陳柏霖飾)。他外表俊朗,多才多藝,善良開朗,是不少女生的暗戀對象。

桂綸鎂、陳柏霖處女作:17歲的《藍色大門》,17年後依然意義非凡

張士豪每天晚上都會在學校游泳池游泳,有一天,林月珍帶孟克柔來到游泳池,哪怕只聽聽他游泳的聲音也是一種慰藉。她讓孟克柔問張士豪有沒有女朋友,但自己由於羞怯落荒而逃,讓張士豪誤以為是孟克柔要追他。孟克柔解釋不清,離開的時候,張士豪在她身後喊:我叫張士豪,天蠍座,O型,游泳隊,吉他社。這句臺詞也成了張士豪對孟克柔的見面語,因為他發現這個冷冷酷酷的女生,有些不一樣。

桂綸鎂、陳柏霖處女作:17歲的《藍色大門》,17年後依然意義非凡

林月珍把自己寫的情書託孟克柔交給張士豪,署的卻是孟克柔的名字。好事的同學把情書粘在了教學樓門口,張士豪和孟克柔被學校通報。因為這件事孟克柔和林月珍之間有了隔膜,倒是張士豪更加中意孟克柔,常常跟著她,還有了一次海邊約會。

桂綸鎂、陳柏霖處女作:17歲的《藍色大門》,17年後依然意義非凡

在社會心理學中有一個理論:影響人際吸引力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曝光效應,

一個人在你面前的曝光率越高,出現的頻率越高,就會越容易喜歡他。所以要爭取一個人,需要增加曝光率,這樣才能有更多瞭解彼此的機會。

林月珍收集了關於張士豪的一切東西:張士豪的籃球、球鞋、作業本、喝過的寶特瓶、蛙鏡、原子筆……她讓孟克柔帶上張士豪的畫像,假裝和他跳舞,還用原子筆一遍一遍地寫張士豪的名字,她說:"只要把原子筆的墨水寫幹了,他就會愛上我。"

桂綸鎂、陳柏霖處女作:17歲的《藍色大門》,17年後依然意義非凡

孟克柔與林月珍

青春期瑪麗蘇式的幻想和一廂情願的執迷,無非是自我陶醉和自我感動罷了,但也只有在那個年紀才不會顯得可笑,而是彌足珍貴的可愛。因為成年人的戀愛是計較成本和付出的,不再不言乏力地生產愛,而是量入為出地收割愛。

桂綸鎂、陳柏霖處女作:17歲的《藍色大門》,17年後依然意義非凡

後來孟克柔與林月珍和好如初,林月珍告白了張士豪卻被拒,她心灰意冷地把收集到的關於他的一切都燒掉。曾經為了靠近他投入全部的青春,最後發現這也是青春的全部,她救下所剩無幾的餘燼,像扶起跌倒的自己

,誰的青春不是跌跌撞撞呢?

桂綸鎂、陳柏霖處女作:17歲的《藍色大門》,17年後依然意義非凡

她繼續用原子筆寫張士豪的名字,筆快沒水的時候,她開始寫木村拓哉的名字。她放下張士豪,也放過自己,在青春這堂課裡學會成長。

桂綸鎂、陳柏霖處女作:17歲的《藍色大門》,17年後依然意義非凡

02 李安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斷背山。"誠實地面對自己是探索自我的必經之路。

"你要不要吻我?"孟克柔問過張士豪,也問過體育老師,因為她不確定自己是否喜歡男生,所以用和異性接吻的方式給自己答案。她在牆上一遍遍寫著"我是女生,我喜歡男生",試圖用傳統性別觀給自己心理暗示,卻又忍不住"喜歡"林月珍。

桂綸鎂、陳柏霖處女作:17歲的《藍色大門》,17年後依然意義非凡

十七歲的少年們尚有模糊的性別意識,更難談及懂得愛情。B·卡爾在《人類性幻想》中質疑人是否有嚴格清晰的性取向,也有不少研究表明家庭因素影響孩子的性取向。

國內有調查發現,同性戀者從小被成人作反性別撫養(即男孩當女孩養,女孩當男孩養)的佔20.6%;長期生活於母親佔統治地位的家庭佔17%,長期生活在異性環境中的佔62.4%。說明性取向和小時候的性別影響有關係。

孟克柔從小跟著媽媽,缺少父愛,打扮也比較中性,她不確定自己是不是喜歡同性,而對性取向的探索也是對自我的剖析。她坦誠地面對張士豪,說自己喜歡女生,後來也對林月珍坦白,雖然不被接受,可她願意誠實地面對自己。無論是不是同性戀,說到底都是渴望愛的人。

桂綸鎂、陳柏霖處女作:17歲的《藍色大門》,17年後依然意義非凡

導演易智言說《藍色大門》裡的性取向、面對社會、尋找自我、在現代社會中怎樣誠實地活著,內容的複雜豐富絕對超過"小清新"這三個字。現實生活中易智言導演也公開了自己的同志身份,發文稱:不要錯過相愛的人,生命有限,不要同情甚至唾棄自己,珍惜自己的特別。

桂綸鎂、陳柏霖處女作:17歲的《藍色大門》,17年後依然意義非凡

易智言導演獲得金馬獎最佳原創劇本大獎

誠實地面對自己是探索自我的必經之路,一個對自己無限坦誠的人才是無懈可擊的。

桂綸鎂、陳柏霖處女作:17歲的《藍色大門》,17年後依然意義非凡

03 十年一覺青春夢,桂綸鎂封后,陳柏霖稱帝,那個什麼都沒有發生的夏天,卻留下了成為大人的種子。

小士,看著你的花襯衫飄遠

我在想,一年後,三年後,五年後

我們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桂綸鎂、陳柏霖處女作:17歲的《藍色大門》,17年後依然意義非凡

這是電影最後孟克柔的獨白,時隔17年,重回拍攝地,桂綸鎂和陳柏霖感慨萬千。

桂綸鎂:"17年後再回到這裡,和觀眾一起,和回憶一起,百感交集……這是我電影之路的開始,是我的初衷,我很幸運。"

陳柏霖:"17年後回到這裡,感動得像個孩子一樣,情緒也暗湧著無法言喻。也許…我們真的留下了一些什麼了吧。"

桂綸鎂、陳柏霖處女作:17歲的《藍色大門》,17年後依然意義非凡

17年後再現電影中清除情書的情節

戲裡的張士豪和孟克柔永遠定格在17歲,戲外的陳柏霖和桂綸鎂十年磨一劍,同在2012年分別拿下視帝和影后,那個夏天為他們留下了電影的種子,張士豪變成李大仁,孟克柔變成林美寶,不變的是他們從青春的渡口一路走來的相互扶持,兩人從朋友變成了家人。

桂綸鎂、陳柏霖處女作:17歲的《藍色大門》,17年後依然意義非凡

藍色大門到底是什麼呢?它是一個美好的隱喻,是通往成長的大門,是掙脫迷茫的出口,跨過青春之門,我們各自長大,迎接新的人生。希望每個人都找到自己的藍色大門,成為更好的自己。

三毛說:"人類往往少年老成,青年迷茫,中年喜歡將別人的成就與自己相比較,因而覺得受挫。好不容易活到老年仍是一個沒有成長的笨孩子。我們一直粗糙的活著,而人的一生,便也這樣過去了。"

我們都像摸著石頭過河一樣走過青春的路,在迷茫和希望之間反反覆覆,最終青春裡的遺憾也會成為步履不停新的生活的一部分。但青春在我們身上留下的印記也讓我們成為現在更豐富的自己,像電影裡說的"留下什麼,我們就成為什麼樣的大人"。成年以後,驀然回首,才發現那些或苦或甜的經歷都是青春恩賜的禮物。

桂綸鎂、陳柏霖處女作:17歲的《藍色大門》,17年後依然意義非凡

論文:《新世紀以來臺灣青春電影敘事特點探究》

採訪:《當代電影》2017年第3期

音頻:《藍色大門》——青春背影

採訪:陳柏霖、桂綸鎂採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