炊事兵前线送饭,一时手痒拿步枪练手,干掉54名敌人

炊事兵前线送饭,一时手痒拿步枪练手,干掉54名敌人

在20年前,你要说狙击手是干啥,估计有不少人都不清楚这个词语是什么,不过到了现在,恐怕没人不知道狙击手是干啥的了吧。谈起狙击手来,很多人都对二战时期苏军、德军的狙击手们津津乐道,但实际上要说起狙击战术来,我军在这方面的发言权恐怕更大些。为什么这样讲呢?

炊事兵前线送饭,一时手痒拿步枪练手,干掉54名敌人

这和我们军队的传统有关系。众所周知我军在战争年代有个绰号是“小米加步枪”,这个说法虽然说夸张了点,但也从侧面说明我军的主要作战方式就是步兵(所以这个火力不足恐惧症就出现了!),要战车没战车,要大炮没大炮。飞机就更不用想了。所以步兵的主要武器是步枪,这样说来是没啥问题的。
步枪我们虽然有,但是弹药方面却极度缺少。1937年的时候,我军129师开赴抗日战场上时全师人数为9367人,但是所有子弹加起来却只有10万余发,平均分到每个人只有10发子弹份额。当时就是这个条件,就这还是129师从其他兄弟部队借了点弹药,否则会更少。

炊事兵前线送饭,一时手痒拿步枪练手,干掉54名敌人

所以当时摆在我军面前最头疼的事情就是子弹缺少的问题,甚至子弹比粮食都金贵的说法,尽可能的弹药给打得准的人使用,所以就是在这种长年累月的战争中也就使得我军诞生了不少神枪手,当时我军这边还没有狙击手这种叫法,一般都是用特等射手来称呼。到了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时,我军子弹供应尽管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是和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相比还是相差甚远的,毕竟你一个国家,人家好几个国家联军。当时著名的“范佛里特弹药量”可不只是说说罢了。那是炮弹如雨下的真实写照,也是我军当时梦想中想要成为的样子。

炊事兵前线送饭,一时手痒拿步枪练手,干掉54名敌人

好在自1952年起,我军在三八线全线的阵地上大规模开始构筑地下坑道工事基本成型,这样使得美国联军平均发射660发炮弹才能伤我军一人。既然解决了敌军炮火对我军的严重威胁,那么我军的优良传统礼尚往来也不能让美韩军队轻松下来,所以全战线上我军就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冷枪冷炮运动。在战争中,神枪手、神炮手们开始轰轰烈烈地展开对敌作战,像这种操作全世界还是第一次出现,所以美军当时也是第一次遇到没啥经验,吃了不少亏。(问题是美军当时第一次看到的东西有点多,经常吃亏。后来就习惯了!)

炊事兵前线送饭,一时手痒拿步枪练手,干掉54名敌人

其实当时我军参战的部队大多数都有一定的敌后做战的经历,这是咱家的拿手本领,虽然还没有与美军交过手,但这些革命老兵前辈们的射击技术已经普遍锻炼出来了,所以接下的时间就开始美韩军队遭殃了。据统计,1952年7月到10月期间,我12军部队全军狙击歼敌2506名,消耗步枪枪弹5843发,狙击手仅伤亡11名。以如此小的消耗取得了如此大的战绩实在是“零敲牛皮糖”的新办法。

炊事兵前线送饭,一时手痒拿步枪练手,干掉54名敌人

就在我军全线狙击运动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我军的勤务人员已经心痒了起来。68军204师有个名叫庞子龙的炊事员,平时的任务是煮饭和送饭,眼看着一线阵地上的将士们打得风生水起,老庞也是眼红的很。有一次,老庞将饭送上阵地后,趁着兄弟们吃饭的空当,拿起了士兵们手中的枪对准了阵地对面的美军,没想到打了一枪立即放倒了一名美军。然后又一枪又一个。接着。。。。接着庞子龙就索性告别了伙食班,做起了专职的冷枪战士,3个月时刻打下来,庞子龙愣是靠着一杆步枪干掉了54名敌军。(果然不想打美国鬼子的阻击手不是个好炊事员)。

炊事兵前线送饭,一时手痒拿步枪练手,干掉54名敌人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的是,其实当时瞄准镜已广泛得到使用,但主要当时我军射手群体实在大多,所以只能靠着一杆光溜溜的步枪来上阵进行精准射击。就这样,都把对面的美军们打得哭爹喊娘,最后到了什么程度呢?美韩军拉大便都只能在工事中处理,绝对是不敢露出头来的。美军倒也是爱学习,在战争中领会了狙击战术的可怕之后,也是玩命地培养和运用狙击手。以至于到现在,美军的狙击武器和战术反倒成了各国学习的对象。当然了,我军关于精准射击的严格要求也一直没有放松下来。

炊事兵前线送饭,一时手痒拿步枪练手,干掉54名敌人

还拿咱炊事员们说事儿,在俄罗斯举办的一些军事竞赛当中,只要当时在场的有我们的炊事兵们报名参加,那射击第一名的成绩可是没跑的。所俄罗斯那边的老铁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中国炊事兵,估计是中国部队的神秘特种部队。枪法贼准,军事素质贼高!其实他这么说军队也有道理,炊事班的老兵一般都有“xx标兵”“xx能手”这种光环在头顶闪烁,属于连营中拿出去能震场子的硬手,不然镇不住某些来炊事班偷东西的小老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