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風箏的人》:戰爭中窺見成長中的自我救贖

2003年,旅美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塞尼創作的首部小說《追風箏的人》出版,用真實生動的筆觸描寫了“不為外人熟知”的阿富汗經歷,就像《華盛頓郵報》所評論的“細膩勾勒家庭與友誼、背叛與救贖,作者對祖國的愛顯然與對造成它今日滄桑的很一樣深”,卡勒德所描述的這段經歷與自身的旅美經歷不謀而合,讓我們看到了來自文字栩栩如生的力量。

2007年,馬克·福斯特將其改編成了電影,獲得第65屆金球獎的最佳外語片獎提名,雖然對於書迷來說,電影的很多情節進行了刪改,主題精神沒有原著豐富,但是其對主人公形象的構建卻是非常成功的,阿米爾和哈桑成為人們心中關於成長、救贖的典型形象,這得益於成功的改編,也是導演價值和能力的一種體現。

本文將從敘述結構、人物塑造、物品意向和主題呈現四個方面來解析一下這部影片對小說的改編,從而讓觀眾體會到導演在改編時思考的重點以及想要呈現的意境和含義。

《追風箏的人》:戰爭中窺見成長中的自我救贖

01、影片刪除了小說中的時代特色、家族歷史以及人物關係,採用與小說相同的第一人稱視角還原出成長的故事,刪除和簡化了部分人物,增強了影片的戲劇性,增強了可看性。

胡塞尼小說的創作目的是“讓世界人民感受到阿富汗人民內心的悸動”,同時也是身處異國他鄉對於祖國的懷念。在書中充滿著阿富汗當地的風土人情以及政治變化,比如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種族迫害、塔利班統治等內容,由於涉及到宗教政治等敏感話題,並不適合作為故事類型進行闡述,因此馬可導演剔除掉了小說中的時代特色和政治隱喻,只是借用了當時的背景來講述一個成長的故事。

《追風箏的人》:戰爭中窺見成長中的自我救贖

小說中有大量的家族歷史描述,比如壁畫上描述了阿米爾祖父和國王的合影,父母新婚時的照片顯示自己父親年輕時和黑熊搏鬥時的場景,這些都是時代特色的縮影,也能夠體現阿米爾的成長史,對於讀者理解其中的深層含義很有幫助,但是對於電影來說更多的是做減法,於是對於這些內容進行了刪減,與之相關的種族、友情、命運等內容也隨之消失,這些都是影片必須要做的功課,也體現了導演刪繁就簡的改編思路。

影片還刪除了阿米爾和父親達到美國後的艱難生活,妻子無法懷孕、收養索拉博時遇到的法律問題等細節,只保留了與主線相關的內容進行呈現,對於阿米爾到達美國之後的生活等與主題無關的內容進行了刪減,目的就是突出主題。

《追風箏的人》:戰爭中窺見成長中的自我救贖

對於一些無關緊要的人物同樣採用了這一原則,比如小說中律師、海關工作人員、醫生護士等人物進行了刪減,而對阿米爾的妻子、哈桑母親以及哈桑女兒等人物則進行了簡化。小說中哈桑母親是溫柔典雅的化身,“一雙淡褐色的眼睛,表情羞澀”,在那段日子裡,母親始終陪伴著哈桑成長,最後卻被塔利班打死。但是在電影中則絲毫沒有對其進行展示,由此可見影視化改編的方法仍然是刪繁就簡。

經過這一系列改編後,整部影片的戲劇性更為集中,從一部關於國恥家恨的愛國主義影片過渡到成長與救贖、親情與友情的成長類影片,由此看出改編的能力和水平是因人而異的。

《追風箏的人》:戰爭中窺見成長中的自我救贖

02、阿米爾的背叛和救贖與家庭環境密切相關,影片淡化了這條主線,而加強了對哈桑的細節展現,讓哈桑的天真正直與阿米爾的迷茫形成強烈反差,強化了人物內心戲的刻畫。

小說中對於阿米爾的家庭給予了充足的描寫,他之所以將小時候最好的玩伴視為眼中釘是由於父親的“偏愛”,哈桑有先天性的兔唇,可是即使這樣阿米爾的父親也非常寵愛他,並在哈桑11歲的時候請來醫生為他做了修復手術,並且父親還多次提到不喜歡阿米爾的性格。

因為阿米爾並不清楚哈桑是父親的親生子,所以對於這樣的傭人能取得父親的如此信任,而對自己有些失寵的狀態是非常不滿的,這其實也包含了家庭關係重要性的隱喻。

《追風箏的人》:戰爭中窺見成長中的自我救贖

由於母親不在,阿米爾能夠傾訴的對象只剩下父親,可是父親卻表現出了對另一個孩子的愛,這讓阿米爾心理開始失衡,但是在電影中,基本上沒有提及這條線索,而將親生子的描述放在了影片後半部分,這樣可以讓懸疑成分達到最強,卻也帶來了部分負面效果,也就是使阿米爾的行為動機不明。我們並不清楚是什麼原因讓他對哈桑保持瞭如此的敵意,所以故意栽贓其偷竊手錶,將其趕出了家門,而這恰恰是最為重要的原因,以及之後對哈桑出現虧欠心理的最重要一點。

哈桑在飯桌上聽阿米爾講過一個故事,阿米爾說”一個人擁有將眼淚變為珍珠的能力,於是他殺死了他的妻子,於是得到了源源不斷的珍珠”,冷靜的哈桑提出了一點懷疑“他為什麼不去聞洋蔥呢?”顯然哈桑的回答更加合理,小說對阿米爾的心理描寫是這樣的“有一個冰冷而陰暗的聲音在我耳邊響起:他懂什麼,這個哈扎拉文盲?他一輩子只配在廚房裡打雜”,由此看出哈桑對於阿米爾是沒有城的,而且他非常聰明,能夠抓住問題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追風箏的人》:戰爭中窺見成長中的自我救贖

阿爾米不但高傲冷漠,還小心眼,這也構成了哈桑撿風箏時的見死不救,在小說中,每一個細節都刻畫的無微不至,影片對於這些描寫同樣給予了關注和展現,這是非常準確且真實的呈現,也讓阿米爾的魯莽和哈桑的沉穩構成了反差。

哈桑對阿米爾的真摯感情還體現在對“為你,千千萬萬遍”這樣的託付上,

哈桑將阿米爾的事情看的重於一切,一句簡單的話語折射出他內心對於信任的想法,導演讓這種真摯的情感用了一種“報恩”的形式進行了呈現,當阿米爾接回了哈桑的兒子,同樣對其說出了“為你千千萬萬遍”這樣的承諾,這些都加強了人物形象的刻畫,成為其內心獨白的寫照。

《追風箏的人》:戰爭中窺見成長中的自我救贖

03、風箏、石榴樹、彈弓等具體物品隱喻故事走向和現實意義,折射出不同國度內的風情特色以及文化實體,凸顯了小說中的成長主題。

物品意向是情感、思想的具體代表,電影中的意象不斷出現,看似橫跨了30年的光陰,其實主要作用還在於增強了影片對於小說內在張力的渲染,深化主題的同時,讓情感更加充沛。

風箏:

鬥風箏是阿富汗古老的民族風俗,也是勇敢者的遊戲,胡塞尼筆下出現了兩次追風箏的場景,“隱喻阿米爾成長的受挫和心聲,亦或者是成長的背叛與救贖”。鬥風箏不僅是孩子們之間的快樂源泉,還有著爭強好勝的一面。阿米爾在童年時一直將勝利作為重要目標,為此,他的內心展開了與哈桑的競爭,並將其趕走,但最後阿米爾驅趕走了心中的惡魔,實現了自我救贖。

風箏貫穿在阿米爾的一生,他與哈桑的友情、對父親的佔有慾以及靈魂的背叛,風箏也成為阿米爾成長的見證者,1996年,阿富汗因為戰亂不再允許人民放風箏,風箏又成為了禁忌的遊戲,這是對人民文化和童真的一種剝奪,也象徵著美好生活的終結。

《追風箏的人》:戰爭中窺見成長中的自我救贖

石榴樹:

石榴樹位於阿米爾家的北邊山頂上,上面刻有見證友情的““阿米爾和哈桑,喀布爾的蘇丹”字樣,這是屬於阿米爾和簡哈桑的獨立精神家園,在這裡裡紅色的石榴果實,讓他們可以享受寧靜的午後時光。

石榴樹不光見證了他們真摯友誼的建立,還見證了友誼的破裂

,阿米爾用石榴果實打哈桑,以此來釋放心中的不安,可是哈桑不但沒有還手,還主動往自己臉上去抹,對他說“你滿意了吧?你覺得好受了吧?”哈桑很理解阿米爾的感受,所以用這種默默忍受的方式來幫助他舒緩心中的壓抑。當阿米爾再次回到家鄉,當年刻著的字樣仍然歷歷在目,可是已經物是人非,這種寧靜被打破,阿米爾只要通過自我救贖之路才能讓內心歸於平靜。

《追風箏的人》:戰爭中窺見成長中的自我救贖

彈弓:

彈弓是哈桑的玩具,也是可以攻擊的武器,當他們遭到阿塞夫的攻擊時,哈桑主動擋在了阿米爾的前面,用彈弓來威脅步步緊逼的阿塞夫,也由此與他結了樑子,當他再次面對對方的侮辱時,自己並沒有彈弓在手,只能屈辱的承受著不應有的責罰。

彈弓再一次回到索拉博手中似乎成為了哈桑獨有的印記,在阿米爾拯救索拉博時,彈弓再次成為打倒阿塞夫的武器,成功讓他們化險為夷,這構成了哈桑精神的傳承標誌,也讓影片多了幾分因果循環式的周而往復。

《追風箏的人》:戰爭中窺見成長中的自我救贖

以上這些物品既起到敘事的功能,也起到營造意境的作用,增強了小說對主題的昇華,如果沒有這些物品意象,影片則少了幾分內涵的映射。

04、影片對於小說中的成長、友誼、救贖和社會含義進行了濃縮,淡化了小說中的悲情色彩,而以阿米爾的成長貫穿始終,完成了對“為你千千萬萬遍”主旨的渲染。

小說中的阿米爾經歷其實就是胡塞尼自身的寫照,胡塞尼家境殷實,由於家鄉遭受戰火侵襲,明明有很多家產卻無法回國,只能在異國他鄉繼續學習,獨自打拼,並通過寫作實現自身的價值,因此他筆下的阿米爾一舉一動都真實可信,連同他的心理狀態都描寫的栩栩如生,讓人懷疑哈桑現實中確實存在。

《追風箏的人》:戰爭中窺見成長中的自我救贖

作為一個國家精神的介紹之作,胡塞尼將方方面面的內容都融入到了小說之中,裡面有關於友情、成長、救贖、精神狀態、戰爭等不同的側重點,有的只是一帶而過,有的則進行了引申發散,從小說中我們可以看到戰火下的阿富汗,但是影片在拍攝時,甚至沒有能夠回到喀布爾,而是在中國咔什完成的取景拍攝,由此可知當時戰火仍未停止,無法歸國拍攝。

因此影片中的其他主題並無法得到充分的展現,只能將側重點放到了成長主題上,成長小說展示的是年輕主人公經歷了某種切膚之痛的事件之後,或改變了原有的世界觀,或改變了自己的性格,或兩者兼有;這種改變使他擺脫了童年的天真,並最終把他引向了一個真實而複雜的成人世界。

《追風箏的人》:戰爭中窺見成長中的自我救贖

在電影中,阿米爾虛榮、自私,對於哈桑,他總是覺得自己高人一等,並且充滿了嫉妒感,由此產生的錯誤讓他後悔一生,並用一生的時間完成自我救贖,這份內疚感主要體現在三個事件上,一個就是他誣陷哈桑偷表導致哈桑被趕走,第二就是阿米爾在逃亡路上看到父親為了一個陌生的女人甘願付出生命,第三則是阿米爾回到阿富汗後看到的生靈塗炭,對心靈造成的影響,最後他勇敢的向岳父說出索拉博的身世,“以後我在場的時候,請你永遠不要叫他‘哈扎拉男孩’。他有名字,他的名字叫索拉博”。

阿米爾在經歷過榮華富貴後將一切看淡,以切身經歷完成了“為你千千萬萬遍”精神的傳遞,影片淡化了小說中的悲情元素,真實再現了阿米爾的成長過程,讓觀眾感受到跨越國度、文化的真情,正是這樣的情感表達讓影片有了不同尋常的感召力。

《追風箏的人》:戰爭中窺見成長中的自我救贖

結語:

《追風箏的人》開篇是放風箏,結尾仍然迴歸到放風箏,但是地點從阿富汗到了美國,時間也由童年到了成年,這部小說中關於心靈的救贖和成長之路非常具有借鑑意義,作為一名普通人,可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會有迷失或過錯,但是隻有努力改正,決不放棄,總有一天也會像阿米爾一樣,成為一個對得起自己內心的好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