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物”!宋丹丹對兒子巴圖的不認可,其實是對其生父的“恨意”

由於發生疫情,相信多數人都與我一樣,都老老實實待在家裡。閒來無事,刷劇成我們的消遣方式之一。

這不,《嚮往的生活》是我最近剛入的"坑",說實話,還是挺有趣的。可當我看到宋丹丹這一期時,讓我有了些思考。

“廢物”!宋丹丹對兒子巴圖的不認可,其實是對其生父的“恨意”

男女老少,幾乎都知道宋丹丹,她與趙本山倆人,可以說是"搞笑組合"。但鮮少有人瞭解宋丹丹與前夫事情。

她與前夫英達生了個兒子叫巴圖,《嚮往的生活》中,宋丹丹也帶著巴圖去參加了。這一期裡,一個半小時的時間,粗略估算下,將近有二三十分鐘的時間,宋丹丹都在"吐槽"巴圖。

起因是宋丹丹讓兒子去煮雞蛋,但這個過程,巴圖操作得並不順利,雖然看著確實有些笨拙,但宋丹丹當著孩子的面,與旁人"打趣"孩子的笨手笨腳。

“廢物”!宋丹丹對兒子巴圖的不認可,其實是對其生父的“恨意”

這就結束了嗎?並沒有,還有更過分的話,"我生了個廢物",宋丹丹沒避開巴圖,甚至還自嘲"想換個兒子"、"就沒有一次能讓我特別開心地笑著參加家長會"……

有些人說,這可能是宋丹丹的教育方式,畢竟每個人的教育方式不同。當然,我們今天不談什麼樣的教育方式才是正確的,只談離婚對孩子的影響。

宋丹丹的前夫英達曾經在媒體面前表態,"如果我要去外太空,只讓我帶3樣東西,那一定是一本書、莫扎特的CD、小兒子的照片"。

正是因為這句話,才讓巴圖一直被同學嘲笑,"你的親生父親都不帶你的照片"。宋丹丹還是很愛巴圖的,她唯獨不能容忍的就是英達對孩子的這般態度,被激怒後的她也毫不留情面地在微博怒罵對方"不是人!"

“廢物”!宋丹丹對兒子巴圖的不認可,其實是對其生父的“恨意”

父母離婚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呢?

1、 自卑、膽小

其實細看節目,你會發現,巴圖的性格還是比較柔弱的,當他聽到宋丹丹說廢物時,他只是小小聲地說了句,"廢物也得利用啊。"語氣裡帶著的委屈感,聽了讓人心疼。

巴圖從小就成長在父親的陰影之下,不認可、不喜愛、責備等等,都讓他更加自卑。都說孩子的勇氣來自於父親,但當父母親離異之後,尤其是各自有了自己的新家庭,孩子想索取勇氣的想法都不會有。

孩子原本就比較敏感,隨著父母的離婚,他們的腦海裡也會隨之產生一個想法,"爸爸媽媽不要我了"。同時,他們也害怕外人對他們的家庭指指點點。

甚至有些孩子,一旦有人向他們提及,就彷彿觸碰他們逆鱗一般,而這背後,往往是一個脆弱、自卑、膽小的孩子。

“廢物”!宋丹丹對兒子巴圖的不認可,其實是對其生父的“恨意”

2、 缺乏安全感

我們總說,其實夫妻離婚,對孩子的傷害最大。也確實是如此,一般來說,在父母離婚以後,孩子就會產生一系列負面情緒,包括被遺棄感、悲哀、不安全感等。

即便是那些獨立生活能力再強、再樂觀的孩子,他們所感受到的痛苦也是很大的,並且會持續較長的時間。

當然,一部分較為懂事的孩子,他們可能並不會表現出他們的情緒,為的就是不讓父母擔心。但這並不意味著孩子就不會痛,其實,孩子越是表現得淡定,一旦崩潰就越是嚴重。

“廢物”!宋丹丹對兒子巴圖的不認可,其實是對其生父的“恨意”

3、行為發生偏差

有報告說,父母離婚後,孩子學習成績變差、逃學、厭學、說謊、偷盜、變得多動、過早性行為、攻擊等反社會行為等發生率都要多於完整家庭。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孩子感受到了來自各方面的壓力,為了轉移這些沉重感,他們往往只能選擇相關行為來對抗。

“廢物”!宋丹丹對兒子巴圖的不認可,其實是對其生父的“恨意”

3、 認知發生偏差

劉朱嬰曾研究得出,父母在孩子6~8歲時離異,將會對孩子的認知產生影響。將近有50%的孩子表示對未來的婚姻持否定態度,不願因父母的悲劇發生在自己身上。

父母的離婚,帶給孩子的可能是孩子對婚姻、對異性的否定,影響的不僅是他們的現在,更是他們的將來。

當然,不少父母抱著僥倖心理,以後孩子長大後就會懂得。但其實,恰相反,很多時候,這一方面對孩子心理發展的不良影響只會隨著時間而逐步積累,且持續作用。

父母離婚,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會帶來傷害。離婚,不僅是夫妻倆人之間的問題,應當慎重且認真地看待這一問題,儘可能減少給孩子留下心理創傷

當然,如果真的發展到離婚的地步,別打大人之間的情感不幸發洩到孩子身上。孩子,是最無辜的那一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