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物”!宋丹丹对儿子巴图的不认可,其实是对其生父的“恨意”

由于发生疫情,相信多数人都与我一样,都老老实实待在家里。闲来无事,刷剧成我们的消遣方式之一。

这不,《向往的生活》是我最近刚入的"坑",说实话,还是挺有趣的。可当我看到宋丹丹这一期时,让我有了些思考。

“废物”!宋丹丹对儿子巴图的不认可,其实是对其生父的“恨意”

男女老少,几乎都知道宋丹丹,她与赵本山俩人,可以说是"搞笑组合"。但鲜少有人了解宋丹丹与前夫事情。

她与前夫英达生了个儿子叫巴图,《向往的生活》中,宋丹丹也带着巴图去参加了。这一期里,一个半小时的时间,粗略估算下,将近有二三十分钟的时间,宋丹丹都在"吐槽"巴图。

起因是宋丹丹让儿子去煮鸡蛋,但这个过程,巴图操作得并不顺利,虽然看着确实有些笨拙,但宋丹丹当着孩子的面,与旁人"打趣"孩子的笨手笨脚。

“废物”!宋丹丹对儿子巴图的不认可,其实是对其生父的“恨意”

这就结束了吗?并没有,还有更过分的话,"我生了个废物",宋丹丹没避开巴图,甚至还自嘲"想换个儿子"、"就没有一次能让我特别开心地笑着参加家长会"……

有些人说,这可能是宋丹丹的教育方式,毕竟每个人的教育方式不同。当然,我们今天不谈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才是正确的,只谈离婚对孩子的影响。

宋丹丹的前夫英达曾经在媒体面前表态,"如果我要去外太空,只让我带3样东西,那一定是一本书、莫扎特的CD、小儿子的照片"。

正是因为这句话,才让巴图一直被同学嘲笑,"你的亲生父亲都不带你的照片"。宋丹丹还是很爱巴图的,她唯独不能容忍的就是英达对孩子的这般态度,被激怒后的她也毫不留情面地在微博怒骂对方"不是人!"

“废物”!宋丹丹对儿子巴图的不认可,其实是对其生父的“恨意”

父母离婚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呢?

1、 自卑、胆小

其实细看节目,你会发现,巴图的性格还是比较柔弱的,当他听到宋丹丹说废物时,他只是小小声地说了句,"废物也得利用啊。"语气里带着的委屈感,听了让人心疼。

巴图从小就成长在父亲的阴影之下,不认可、不喜爱、责备等等,都让他更加自卑。都说孩子的勇气来自于父亲,但当父母亲离异之后,尤其是各自有了自己的新家庭,孩子想索取勇气的想法都不会有。

孩子原本就比较敏感,随着父母的离婚,他们的脑海里也会随之产生一个想法,"爸爸妈妈不要我了"。同时,他们也害怕外人对他们的家庭指指点点。

甚至有些孩子,一旦有人向他们提及,就仿佛触碰他们逆鳞一般,而这背后,往往是一个脆弱、自卑、胆小的孩子。

“废物”!宋丹丹对儿子巴图的不认可,其实是对其生父的“恨意”

2、 缺乏安全感

我们总说,其实夫妻离婚,对孩子的伤害最大。也确实是如此,一般来说,在父母离婚以后,孩子就会产生一系列负面情绪,包括被遗弃感、悲哀、不安全感等。

即便是那些独立生活能力再强、再乐观的孩子,他们所感受到的痛苦也是很大的,并且会持续较长的时间。

当然,一部分较为懂事的孩子,他们可能并不会表现出他们的情绪,为的就是不让父母担心。但这并不意味着孩子就不会痛,其实,孩子越是表现得淡定,一旦崩溃就越是严重。

“废物”!宋丹丹对儿子巴图的不认可,其实是对其生父的“恨意”

3、行为发生偏差

有报告说,父母离婚后,孩子学习成绩变差、逃学、厌学、说谎、偷盗、变得多动、过早性行为、攻击等反社会行为等发生率都要多于完整家庭。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孩子感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为了转移这些沉重感,他们往往只能选择相关行为来对抗。

“废物”!宋丹丹对儿子巴图的不认可,其实是对其生父的“恨意”

3、 认知发生偏差

刘朱婴曾研究得出,父母在孩子6~8岁时离异,将会对孩子的认知产生影响。将近有50%的孩子表示对未来的婚姻持否定态度,不愿因父母的悲剧发生在自己身上。

父母的离婚,带给孩子的可能是孩子对婚姻、对异性的否定,影响的不仅是他们的现在,更是他们的将来。

当然,不少父母抱着侥幸心理,以后孩子长大后就会懂得。但其实,恰相反,很多时候,这一方面对孩子心理发展的不良影响只会随着时间而逐步积累,且持续作用。

父母离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都会带来伤害。离婚,不仅是夫妻俩人之间的问题,应当慎重且认真地看待这一问题,尽可能减少给孩子留下心理创伤

当然,如果真的发展到离婚的地步,别打大人之间的情感不幸发泄到孩子身上。孩子,是最无辜的那一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