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逐热门专业,是对未来职业发展的自卑?


追逐热门专业,是对未来职业发展的自卑?


一直以来,高中毕业生对热门专业的选择,始终保持热度不减,尤其是经过新闻媒体的大肆报道后,一些热门专业对于考生仿佛想磁铁一样,持续保持着天然的引力,对于多数考生及背后的家长来说,所谓的热门专业,只是报纸上的热门专业,电视上的热门专业,别人口中的热门专业,本质上,自己没有进行深入了解。

追逐热门专业,是对未来职业发展的自卑?


近期,在教育部网站上新公布的本科新增备案专业名单中,最突出的一个数据是,将近180所高校通过了新增的【人工智能】专业办学审批,之后配套的将是这些高校对于自身教育资源的倾斜,尤其是对于人工智能这个领域,当然,这样的调整有利于满足新兴市场,对于高科技人才的需求,同时,也标志着对于高等教育发展方向,从数量向质量的过度。



追逐热门专业,是对未来职业发展的自卑?

市场的需求是富含天然动能的,这股力量推动着每一位家长和考生的决策天平,一份有“前途”的专业,必然会带来一份“前途”,虽然,对金钱的追逐无可厚非,但是,在选报这样的热门专业时,还是需要理性思考。

追逐热门专业,是对未来职业发展的自卑?


首先,需要认识到,专业的热门程度随着市场的发展而此消彼长,从学外语,到学数理化,再到学金融、计算机等专业,进几十年以来,热门专业换了一批又一批。眼下,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更迭,新技术的商用程度空前高涨,但因行业兴起的热门专业领域,总是因时而变的。

追逐热门专业,是对未来职业发展的自卑?


其次,学习的过程也是不断变化的,越来越多的在线学习形式,导致了跨专业学习成为了当下的趋势,普通专业与热门专业之间的变换此起彼伏,留给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选择空间也越来越大。例如,学主持人专业,没有在电视台找到工作,却在互联网公司找到了职业起点。因此面对热门专业,需要有预见性,并兼顾兴趣与前途,而非追崇当下的“热门”二字。

追逐热门专业,是对未来职业发展的自卑?


选择热门专业,本意是共性思维的产物,反映出的则是对就业的弱势和无力,若只顾“钱途”却放弃了自己的兴趣,岂不是本末倒置?热门专业扩招,体现的是宏观层面的教育发展与市场需求的协同,而对于个人来说,若只在于此,不妨坚决跟风当一名弄潮儿,为这一领域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若不在此,那选择自己更喜欢的方向,让后风雨兼程的享受过程,或许也是不错的选择。



【升学倒计时】专注高中升学内容创作,几乎每天更新内容,欢迎关注

图片内容来源网络,如果不妥联系修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