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臼炮:两吨重的炮弹你怕不怕?


“卡尔”臼炮:两吨重的炮弹你怕不怕?

一战后,法国斥巨资建设了固若金汤的马奇诺防线。作为法国的宿敌,德国这边自然也没闲着。为了做好不得不正面突破的准备,各种堪称丧心病狂的武器被设计了出来。比如,600毫米口径的“卡尔”臼炮。

1935年,莱茵金属就开始了这种巨炮的研发。一开始提交的方案是更为可怕的800毫米口径臼炮(并非后来的古斯塔夫列车炮),但被因为太过笨重而被军方否决。于是军方对机动性提出了要求:必须安装在履带式的底盘上,准备时间要少于六小时,且射程要超过三千米。而原本的方案是将火炮拆卸运输,所以之前的设计被彻底推翻。

1937年,莱茵金属拿出了最新的设计方案。口径降到了600毫米,最大射程4千米,采用履带式底盘。基本满足了军方的需求。

“卡尔”臼炮:两吨重的炮弹你怕不怕?

“卡尔”臼炮的操作十分复杂费力,必须要很多人协作才能完成。而且需要专门的车辆来承载、装填弹药。

为了掩人耳目,军方以“040号设备”的名称批准了生产。由德军炮兵将领卡尔·贝克指导生产。对重型火炮极度狂热的卡尔·贝克为了赶在战争前拿到这种重型火炮,要求打破常规直接生产六门。这型火炮也因此被统称为“卡尔”臼炮。

“臼炮是一种炮身短(口径与炮管长度之比通常在1:12到1:13以下)、射角大、初速低、高弧线弹道的滑膛火炮;其射程近,弹丸威力大,主要用于破坏坚固工事。因其炮身短粗,外形类似中国的石臼,因此在汉语中被称为“臼炮”。小口径、方便携带的臼炮后来发展为迫击炮。”(引用自百度百科)


“卡尔”臼炮:两吨重的炮弹你怕不怕?

“卡尔”虽为臼炮,但其与传统意义上的臼炮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图中的膛线清晰可见。

除了统称“卡尔”外,每门炮都还拥有一个北欧神话式的名字。分别是:一号“亚当”、二号“夏娃”、三号“多尔”、四号“奥丁”、五号“洛奇”和六号“迪沃”。

最初,“卡尔”炮配备的是重型混凝土穿甲弹,重2.17吨,装有280千克炸药,使用大号发射药可达到4300的射程。1942年又配备了使用延迟引信的混凝土穿甲弹,弹重减少到了1.7吨,但射程增加到了6600米。

“卡尔”臼炮:两吨重的炮弹你怕不怕?

“卡尔”的炮弹,但不清楚是哪一种。

得益于德军的战略指挥,“突破”马奇诺防线时并没有给“卡尔”表现的机会。直到1942年3月的塞瓦斯托波尔战役,“卡尔”才算是大显神威。整个战役期间,一共发射两百多枚炮弹,同古斯塔夫列车炮一起将苏军的炮台和地下弹药库摧毁。

“卡尔”臼炮:两吨重的炮弹你怕不怕?

塞瓦斯托波尔战役

1944年,波兰人民起义期间,德军调集“卡尔”对华沙城内进行了轰击。

“卡尔”臼炮:两吨重的炮弹你怕不怕?

“卡尔”击中英国保险公司大楼

“卡尔”臼炮:两吨重的炮弹你怕不怕?

电影《浴血华沙》中,德军轰击华沙城内的场景

1945年4月,装备了“卡尔”巨炮的德军第428重炮兵连在柏林南部阻击苏军的进攻。这是“卡尔”最后一次作战行动。如同“大和”号战列舰的结局一样,十分强大却也十分渺小,巨炮的时代也彻底成为了历史。

“卡尔”臼炮:两吨重的炮弹你怕不怕?

被盟军缴获的“亚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