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吃降压药,血压正常,还会发生中风或心肌梗塞吗?

秋季风9


高血压不仅仅是一个数字,其最大的危害在于会导致靶器官受损,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因此,患者需要终身用药以稳定血压。


每天吃降压药,血压正常,还会发生中风或心肌梗塞吗?

高血压治疗的目标是长期稳定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内,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高血压患者一样可以长寿,也可以终生都不发生严重的并发症,这与很多因素有关。

1、高血压与并发症:高血压最怕发生心梗、脑中风等严重的并发症,但是这不是说高血压患者一定会发生这些并发症,也不是说高血压患者就不能长寿了。心梗、脑中风等疾病的发生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高血压也只是诱因之一。可以肯定的是,高血压患者若不能很好的规律用药,控制血压,会大大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但血压控制稳定也不一定就不会发生这些严重的并发症。

需知,高血脂、高血糖、肥胖等常常与高血压相伴而来,若患者只是控制血压而忽略其他健康指标的管理,也同样会大大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导致血管堵塞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另外,若高血压患者只是规律用药而忽视生活方式的管理,也可能会在某些不当的诱因下而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等严重的并发症。

2、高血压患者如何预防并发症: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除了规律用药,定期监测血压外,还需注意定期进行必要的体检,监测血脂、血糖、心脑肾等器官受损情况、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血管狭窄程度等,以便及时发现潜在的威胁因素,及时就医。

另外,高血压患者一定要积极面对疾病,保持乐观心态 ,健康生活。具体来说,患者应注意饮食上做到限制食盐摄入,少食高脂肪、高热量、高胆固醇食物,多食蔬菜、水果等;加强锻炼,坚持每天进行适度的运动;戒烟戒酒;保持良好心态;保持规律作息,切忌长期熬夜、过劳等。


盐酸索他洛尔


每天吃降压药,血压正常,是否还会发生中风以及心肌梗塞,还要看身体有没有其他的问题,比如体重控制的是否合理,如果肥胖,那么血脂相对也会更好,除此以外还要看有没有尿酸高的问题,这些看似很小的问题,其实对于中风和心肌梗塞是有很大的影响的,血压控制的非常的好,可以帮助延缓高血压的各种并发症的到来的,比如眼病,肾病,脑梗,中风,脑出血等等,但是因为高血压的药物本身也会带来一些身体的损伤,因此是不能完全的说没有风险的。当然如果一直能控制的非常好,中风和心肌梗塞的风险是很低的。

如果能够在饮食上和生活习惯上控制一个合理的体重,并且没有血脂,尿酸以及血糖高等问题,那么发生中风以及心肌梗死的风险是会减少很多的。如果有也有这些指标的问题,那么建议在控制血压的同时,也要注意这些指标的控制,同时每年一次的体检,不仅要关注血压,还需要关注起他的指标,比如血脂的几项:如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肌酐,转氨酶等等,更有利于这些疾病的预防。


其实对于高血压来说,中风和心肌梗死的患病率是远远比不上肾病的,高血压患者中,肾病是较高发的问题,尤其是慢性的肾衰竭,即便是血压控制的很好,肾病的风险也不会降的很低,这是因为高血压药物本身就是伤肾的,所以除了要关于心脑血管的疾病的问题,更要关注肾脏的健康。


心理营养师程伟华


高血压是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没有之一。一项关于亚太地区(包括中国在内)人群的研究发现,收缩压每升高10mmHg,脑卒中的发生风险升高53%,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风险升高31%。所以积极控制血压,对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每天吃降压药,血压正常,还会发生中风或心肌梗塞吗?

但很不幸地告诉你即使每天吃降压药,血压正常,也还是有可能会发生中风或心肌梗塞等心脑血管疾病。因为除了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还包括性别、年龄、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吸烟、大量饮酒、缺乏运动及其他不良生活方式等危险因素有关。

由此可以看出,要想最大程度的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就必须全面控制相关的危险因素。除了性别、年龄和遗传因素不可改变,其他危险因素都是我们可以改变的。

主要策略如下:

首先,长期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控制这些危险因素的基础策略,包括低盐、低脂、低糖饮食、戒烟限酒、适量运动、维持健康体重、充足的睡眠、健康积极的心态等等。

其次,根据具体情况,合理使用降压、降糖、降脂等药物,规律服药,药物调整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再次,每周至少2~4次监测自己的血压水平,有糖尿病的还要检测血糖水平(包括空腹和餐后血糖)并记录具体数值。

最后,每年至少1次全面体检也不可忽视,有利于及时发现、诊断、治疗相关危险因素与疾病。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您。

我是医师杨浩,专注常见病、多发病诊治,慢性病管理,健康科普。



【专业医生为您做解答】首先,中风和心肌梗塞之所以会发生,原因在于血管发生了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大的斑块可以在发生部位直接堵塞血管,也可以是由于身体其它部位的斑块发生了破裂后引起大量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血栓随血流流到心脑血管引起血管堵塞,造成心脑细胞缺血缺氧发生坏死的结果。

因此,凡是能造成血管发生这样病变的原因都可造成心脑血管病的发生。而高血压只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从疾病上来说比如糖尿病、高尿酸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都可引起,从生活细节上来说比如吸烟、酗酒、缺乏运动、生活不规律、长期熬夜、脾气暴躁等都可能损伤血管内皮引起动脉硬化的发生。

因此,把血压降下来是高血压治疗中必须要做到的,然而并非把血压降下来就一定不会发生心脑血管病,但却可大大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生的风险,因为一旦有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往往是不可逆的。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发生最主要的原因,其它很多因素比如吸烟、饮酒等最终也是通过血压的升高导致血管病变发生的,由此可见控制好血压的重要性。

需要提醒的是: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的形成,血管内皮的损伤是基础,脂肪的沉积及变性是关键,因此对高血压的人来说,对血脂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进行严格控制甚至比控制血压还要重要,要求控制的目标是不高于2.6mmol/L,如果已经发生的心脑血管病就应当控制在1.8mmol/L以下。

综上所述,高血压患者在把血压降下来的同时,还应当密切关注低密度脂蛋白是否达到控制要求,否则因为导致血管内皮损伤的因素不只高血压一个,心脑血管病仍然可能发生。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欢迎点击关注并留言,一起学习交流更多健康知识】


天天听健康


中风与心肌梗死是最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二者一旦出现,伴随而来的是相当高的致残率与致死率,故二者均属于预防为主的疾病。那么,每日服用降压药,血压正常,能预防中风与心肌梗死吗?接下来,医学莘将为您解析。

中风又称为脑卒中,分为出血性脑卒中与缺血性脑卒中,虽然都属于脑卒中,但二者发病机制完全不同,前者是由于脑血管破裂引起,又称为脑出血;后者是由于脑血管堵塞引起,又称为脑梗死。心肌梗死的发病机制也为冠状动脉堵塞所引起,因此,从预防策略上来讲,脑梗死与心肌梗死的预防策略大致相同,脑出血的预防策略稍有差异。


脑梗死与心肌梗死发病的直接原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引起,因此,脑梗死与心肌梗死发病风险的高低与动脉硬化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预防脑梗死与心肌梗死,不仅需要针对动脉粥样硬化对症治疗,防止病变加重,减轻动脉狭窄,还应针对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进行治疗,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酗酒、肥胖等。所以,对于脑梗死与心肌梗死的预防,控制好血压远远不够,血压仅为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之一。脑出血最重要的诱发因素是血压的急聚升高,因此,要预防脑出血的发生,应重点控制好血压,协同控制好诱发动脉硬化的其它病因,可降低脑出血发病风险。


在治疗上,对于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的治疗,药物首选他汀,以中等强度的他汀为宜,如20mg的阿托伐他汀或10mg的瑞舒伐他汀等;在给予他汀治疗的同时,应使用抗血小板聚聚的药物,预防血栓形成,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二者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预防心肌梗死、脑梗死最重要的药物。同时应严格控制饮食,以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为主,适当运动,减轻体重,戒烟限酒;血管严重狭窄时可植入动脉支架。对于血压的控制,不仅需要将血压控制在目标范围,普通患者为140/90mmHg以下,合并糖尿病、蛋白尿的患者应控制在130/80mmHg以下;还应减少血压的波动,控制引起血压急剧升高的诱因,如情绪激动、剧烈运动等。


综上,对于心肌梗死、脑梗死的预防,重点针对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进行治疗,同时控制好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对于脑出血的预防,严格控制好血压可大幅减少其发病。

感谢大家的阅读!

医学莘期待大家的关注,呈上更多健康知识!

注:本文图片来源网络,若侵及版权,请联系删除。文内容仅作为健康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


医学莘


会的。降压药只是控制风险,并没有直接解决心梗脑梗的病因。延长了定时炸弹的倒计时,却不去拆除炸弹,总有一天还会爆炸。


山子221


最好是采取“自然疗法”能平稳三高,也能防止并发症发生!


突发应急


我一直三高指标都正常,照样脑梗了,连得病以后住院每次检查指标都正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