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打鸡血"式努力不可靠,长期实现人生战略,你需要掌握这几点

点击关注"遇见成书",这里有料,有货,满满亲测有效的系统成长方法论

短期

2020年又开始了,2019落幕成为历史。

最近来势凶猛的冠状病毒肺炎,借着春运的热烈,不断扩散感染。

尽管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绝大多数人都还是顽强积极地活着,也会反思:过去一年自己是不是对自我身体健康情况太过于忽视啦?自己去年制定的精进计划落空了多少,新年应该怎么弥补?

我知道,当我们踌躇满志制定了一个又一个精进计划时,内心的激动和期待,我也知道年初定下减肥目标,结果年末因为各种事情耽误,自己体重不减反增的苦恼。

也许在面对无数次失落,虽然看了无数干货攻略,但你还是不知道怎么拯救"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自己。

其实我自己曾经也是个,"破产"flag堆成山的失败者,也是因为这样的情况,我结合自己近几年的"逆袭"经历,以及数篇知乎学习领域权威大v的经验干货贴,今天一起和大家探讨:如何实现不可能失败的,长期精进目标?

01

深度挖掘自我内在需求

短期

我在知乎上写了百篇回答,主体是个人成长方面的,通过那些回答有很多和我有相似困惑的朋友添加我,继续深入交流。

他们中00后、90后、是主流,通过聊天,我发现其实他们很多人的共性是"迷茫",即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更不要说怎么确立自己愿意大量投入时间、精力的目标了。

"有了长远的目标,才不会因为暂时的挫折而沮丧——查尔斯·C·诺布尔"

那么如何才能找到自己愿意奋斗终生的目标呢?可以参照如下步骤:

1、找一个本子和一支笔

2、找一个没有任何人的场所

3、写下1~3个你最佩服/最想成为的人,并且写出1~5个,你欣赏他们的优势。

4、假如今天是你生命的最后一天,你还有哪些最想完成的事情?

这个步骤不仅我个人亲测有效,也帮助过很多同样找不到方向的人。

在这里最需要强调的是第3、4步,为什么要找到自己最想成为的人?只要写出几个你想成为的人,再分析他们身上具备的特质,或者你崇拜他们的原因,就可以一定程度上找到我们想发展的路线。

比如我崇拜的是阿何老师,仔细分析,我最想学习他的,就是逆境里强势生长,不断摸索弯道超车,最后主导自己命运的这份不屈不挠的意志。经过这样的分析,首先我就会想到在逆境里要克服困难更好地坚持,接着最重要的就是,每件事情都不要冲动去做,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都有本质的规律,"磨刀不误砍柴工"。

最后一天这个测试很扎心,需要假想今天就是自己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不断反问自己,到底有哪些很重要但是自己还没有实现的事情,这个过程会非常烧脑,非常难受,需要写到自己实在想不出为止,才能叫停,虽然难度很大,但确实非常有效。

短期

关于最后一点,这里举我一个朋友的例子,他叫小东。日常他的家人和女朋友都看不起他,认为他是个没有任何志向的人,因为每当别人问起他想做什么时,小东都非常抓狂,显示出对此类"规划性问题"的抗拒。

直到有天,我用最后一天这个方法和他聊天,如果今天是他生命的最后一天,让他说出10项自己一定要实现的事情。他说一项,我就在旁边记录一项,过程中他非常痛苦,才想了4件事情的时候,他就强烈要求终止,说自己实在想不到了。这时我会加强引导,"你只有10个愿望的机会,难道这10个对你来说太多了吗?"后来他沉思了一会,想满了10件事情。

通过他的10件事情,我发现其实小东之所以被误解他不上进,其实更多是双方认知上的差别,小东的核心需求,是希望照顾好家人,希望和家人一起平淡的生活,哪怕是人生的最后一天,他也仍把这个信条作为自己的不变地追求。

后来他很诧异,因为他一直以为自己是讨厌家庭的。在理清人生目标后,他有了新的奋斗目标,学习营养学、理财知识,更好地照顾家人,推动他人的成长。

找到自己内心的需求,并为之努力,这是长期坚持人生战略中非常首要的一点。

02

为确认的每个目标进行升级

短期

找到了确认的各个目标后,这时候,可能你会更加地不知所措,目标很大,人生很长,有些目标看起来似乎要用一辈子去做,而且也不一定能实现。

可能想到这些,你会觉得即使找到了目标,自己也仍然很被动不具备任何的优势。

关于为确认的目标进行升级,我也整理了3项可实操的方法论:

1、具体化目标

具体化目标,指的是把目标的从主观升级为直观的、一目了然的目标。

比如,我有好几年的目标都是签约公众号大号,但是这个目标望了很久也没有实现,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其实我这个目标过于模糊,想签约的公众号是哪家呢,签约什么领域呢,对我来说大号是什么概念呢?

今年通过不断学习各式高效的学习法则,我发现了自己制定目标时存在的纰漏,比如签约公众号大号这个目标,我可以优化为:2020年(时间),签约百万级个人成长类目大号。

这样来看是不是又会清晰很多呢?

2、与自身需求相结合

通过观察大家常见的目标,以及最后失败的原因,不难发现,很多人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意志不坚定"。

这个说法未免过于绝对,举个例子,在我做行政工作的时候,我基本每天给自己定十项任务,坚持1年多都没什么问题,还跑过2次全马、3次半马,这样看来我的意志力应该问题不大吧?但是去年换了新媒体的工作后,我没有检视自己目标的完成度,没有及时调整,最后仍然是有一大半年度计划都没有实现。

反观许多意志力一般的人群,他们却是可以通过正确的方法论,实现目标的。这里我要推荐的是阿何老师文章中提到的方法——"将学习动机与自身需求相结合"。

回过头来说我自己成功实现的目标。很多人学习新媒体方法的课程都是是以变现为目标,为什么有的人做到了,而另外一波报班无数也没有实现自己的预期呢?

在我一开始学新媒体运营、新媒体写作方面课程时候,我的目标就是把新媒体作为我的副业或者主业。学习新媒体课程是我的动力,学完后设法得到兼职/主业,这是需求。

目标加上自己期待的愿景、需求,是不是会显得更有动力坚持了呢?

与其总是想到一些很"空泛"的概念,比如"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样遥遥无期的目标,就像在沙漠里前行,看不到希望,还不如把目标落实在一个跟自己切实相关的点上,更容易实现。

3、把目标"粉末化"

短期

在把目标具体化、和自身需求结合之后,接下来我们需要的是,把目标"粉末化",分解成每个阶段都能确保完成的任务。

接着拿我想和成长类百万大号签约的目标来举例,我是这样拆解这个大目标的:

①花一个月时间整理2个目标公号,近一个月的头条、次条标题、阅读量、在看数据,做好相应表格记录,更好了解平台文章内容、读者偏好调性。

②每周拆解2篇目标公号的头条文章,拆解计划:20篇。

③每周仿照拆解文章的结构/按相关主题,创作一篇公号文章。

这是我计划的初步框架,在操作中通过周复盘,还是有许多地方可以时时调整优化的。

关于粉末化目标,我知道一个非常励志的故事。山田本一是日本80年代的马拉松运动员,他个头矮小,但是曾经拿到过2次冠军。

因为他本人不善言辞,这个秘密一直到十多年后,他在自传中才揭晓:"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终点。"

把宏伟的目标粉末化,拆分成每个"不起眼"的小路标,能做到这个程度,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了。

03

稳定实现目标的策略

短期

我盘点了自己可以坚持实现的很多目标,也看过许多名人这方面的言论,我发现绝大多数长期目标的实现,都具备良好的"反馈"机制。

拿我最近在玩的游戏《海岛奇兵》举例,过年期间此游戏有春节专属的副本活动,我也因为它设置的反馈机制,入迷到好几次从下午6点,目不转睛地玩到晚上12点多,都不忍入睡。

仔细分析背后的原因,其实很容易发现,在游戏世界里我们可以很直观的看到自己经验值、战斗力即刻的增长,比如《海岛奇兵》中,每升级一次野人(一个兵种)全员就能增加50左右战斗力,比如增加一个好的攻击雕像,属性加倍的情况下,原本怎么也过不了的关卡,就可以轻松过关。

可见游戏的反馈机制是非常及时且完善的,它知道怎么不断刺激你花更多的时间,对它上瘾。

如何在学习中上瘾呢?

比如你可以给自己规定,今天做完或者做多少进度自己原本很讨厌的任务,做完后奖励自己做喜欢的事情。

具体来说,有时候对写3、4000字的文章,其实写久了之后,我也会有逃避、恐慌、拖延,但是我会设置新的反馈,比如:12点前认真写完一篇文章,奖励自己第二天可以看喜欢的书,或者听喜欢的课程,玩喜欢的游戏。

比如最近我也做理财规划,自己之前开销没有章法,针对这个难题我也设立了奖励机制,以天为单位记录自己每天开销情况,设置花费额度,以周为单位复盘当周账单情况,没有超额的情况下可以得到50奖励金,奖励金的使用不设限可以买自己喜欢,但不必要的东西。

长期坚持给自己设立及时反馈,会有助于我们搭建实现自己目标的正向循环系统,也会更容易引导我们走向自己期待的生活!

总结:如何长期、精准实现人生战略?首先需要深度发掘自我内在需求找到自己的目标,然后对找到的目标进行升级:1、具体化目标;2、与自身需求相结合;3、把目标粉末化。最后建立良好的反馈机制,促成长期稳定的正循环,有助于我们精准实现自己的目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