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文如其人,字如其人,画如其人”有道理吗?

俏渔妹海鲜


字和画只能表现出来真性情,但分不出来好人坏人,也表现不出他不写字作画时恶的一面。字如其人只是片面的反应出其写字作画时的状态。





闻观者


有道理。文,字,画如其人我就亲历过。我的先生虽读的是理科,写字应没有文科生重视。但由于小时候被父亲逼着学过毛笔字,所以他的字一向工整,像楷书。给了我好印象。而他的人品,行为和他的字一样,整整有条,慢条斯理,不会同时做两件事,总是完成一件再做另一件。性急的我却可以同时做两件亊,但却没有他做得一絲不苟。我附中的一位班长智商并不高,只喜欢画年画,画其他的画种潇洒不起来。家务事,关爱,照顾家人却头头是道,画画却无法狂放。另一位附中班长虽农民子弟,还中途缀学,但坚持自学,直到九十年代,当地政府拔地,他自费建了一幢七层楼高的《翁山画院》自已集诗书画印于一身,硕果累累,带出一班农民子弟,跟他学焦墨画。

穷山乡里名噪一时。确是一个有才之人。




103311180523微风


文如其人,什么人写什么文,文字带着自己的烙印,承载着自己的心思。即便上网游戏发个帖子,起个网名都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追求或者彼时彼刻的心情和心思。

字如其人,画如其人,其实说的不是形,,而是神。平时人们说谁谁的字漂亮,虽然大部分指的是形,虽然与意和神还是有距离和不同,但也还是能看出一些性格的踪迹。比如我的字潦草而没有力度,没行看起来成行成规,但是整体看来还是觉得不很规矩。正体现出我性格里急而没有耐性。我的同事字写的清秀整洁,中规中矩,整体书面非常干净,而她那个人就是个做事认真,条理,耐心的人。普通人如此,那些爱好书法绘画尤其专业书法绘画的更是如此。在他们的书法和绘画作品里,反映出的就不仅是性格,更能看出他们的心性情志,一副好的书法和画作,还能看出他们书写作画时的心情情感和精神状态。

文如其人,字如其人,画如其人,总结的有道理。




笔墨写春秋


我也写写



管戈


“文如其人,字如其人,画如其人”,这话说的非常有道理!

第一,文如其人。

“文如其人”一般指的是诗词歌赋方面的人格,杨雄曾经说过:“言为心声,书为心画,从诗文中就可以看出来人格的高低”,其实这句话说的就是“文如其人”的中心思想!

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肚子里面究竟有多少墨水,从这个人的精神面貌就能看出来了,当一个人饱读诗书以后,呈现出来的气质就不同,格调就不一般。

在古代,文人给人一种茹茹而雅的感觉,气宇轩昂,面部都透着书卷气息的。

所以说,“文如其人”是很有道理的!

第二,字如其人。

“字如其人”在广义上指的是一个人的态度和习惯,狭义上指的是写字的态度,书品即人品。

写字好的人,都会给人一种好的感觉。写字好的人或者是书法好的人,都会给人一种文人的气息,风度翩翩的感觉,一种由内到外散发出的高贵气质。

一般“字如其人”都是对人的一种赞美,一种欣赏的态度。

我再举个例子,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他的字写的就非常的大气豪迈,潇洒自然,而且毛主席的诗词也是大气磅礴的气势。主要是毛主席的心胸开阔,才能写出那样的不拘小节的字。

如果一个小气的人,态度也不端正的人,写出的字也是很拘谨的,这就是“字如其人”!

第三,画如其人。

画为心声,每个人画的画,都是发自内心的感受。就拿国画山水来说吧,画的每一个山石或者是画的每一个枝叶都是画的内心感受。

画画的人,要把自己的思想和态度画到画面中去,这样的画是有思想的,是生命力的,是有灵魂。如果不假思索的画画,画面会给人一种态度不端正,心态不平稳的感觉。

我国的写实主义画家——冷军,从他的画中就能看到,冷军先生的性格和做此画的心态,从画中能够看出画者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

所以说,“文如其人,字如其人,画如其人”这三个都能够反应出人的心理变化和内心感受的。

强哥浅谈。


强哥书画


字如其人,文如其人,画如其人,人们习惯上会这么说。

也有人因此就说,字如其人完全是胡扯,是没什么道理的。

说一个人字如其人,不少人首先会想当然地把一个人所写的字,和他的相貌联系起来。

被人把字体和相貌联系在一起的,初唐书法家欧阳询就是一个典型。有关历史上记载,欧阳询相貌比较丑陋。像《新唐书·儒学传》上说欧阳询是“貌寝侻,敏悟绝人”。是说欧阳询相貌丑陋,但是聪敏过人。欧阳询究竟怎么长相丑陋,唐人孟棨的《本事诗》里如此记述:国初长孙太尉见欧阳率更姿形么陋,嘲之曰:“耸膊成山字,埋肩畏出头。谁言麟阁上,画此一狝猴。”唐高祖李渊有一次就曾说过:“没想到欧阳询的名声竟大到连远方的夷狄都知道。他们看到欧阳询的笔迹,一定以为他是位形貌魁梧的人物吧。”李渊的这种由字及人,就是想当然地把一个人的字与他的相貌联系起来。

字如其人,这种说法怎么来的呢?

字如其人这说法,最早应该是来源于东汉许慎,他在《说文解字》里这样说道:“书者,如也。”

后来,清代著名评论家刘熙载,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这种说法。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是这样说的:“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你看,人家刘熙载所强调的,是一个人的书法作品,和他的学识,他的才干,他的志趣、性情等等,是有关联的。或者也可以这么解释,一个人的书法,代表了他的学养、性格、情怀和心境等等。

刘熙载所说“字如其人”,可没有提到一个人的相貌,也没有提到一个人的品德哦。

因此,人家蔡京,尽管是宋代的权臣、奸臣,品德不好,但是人家蔡京有才干,有眼光,有谋略,而且他饱读诗书,也是富有学问的,他爱好书画收藏,他对书法感兴趣,也下过大功夫学习书法,书法功底也很深厚,蔡京写得一手好书法也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李邕,是唐代的著名书法家。李邕的书风是大气厚重的,雄壮劲健的,李邕其人也是富有个性特色的,他才华横溢,学识丰富,有侠义心肠,还富有气概。裴休见到李邕的书法碑刻,曾经说道:“观北海书,想见其风采。”

裴休的这种说法有问题吗?没问题!由一个人的书法,联想到一个人的风度、神采。

书法家的书法作品,很多时候还是书法家心境的一种映照。因此,我们说字如其人,最能够让人们对号入座的,应该当属弘一法师。皈依佛门以后,弘一法师的心和人,已经完全是出世的。他皈依佛门之后书写的作品,风格安静内敛,宛如一个个静坐的老僧。



小洲學毛筆字


有道理,中国人的文章,书法,画都是述情表意,一个没有高尚道德修养的人,是作不出好文章,写不出好书法,画不出好画的。











西和县鱼海龙


“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绝,不負少年头。”诗不错吧!——汪兆铭写的。汪兆铭就是汪精卫。

王铎,字了得,乾隆都说好,然而,“皇上”依然把他列入《贰臣传》——投降过来的明臣嘛!

范曾说“假我廿年,还你一个八大”。狂吧!许多人称他大师。“大师”一会辞国,一会欺师。苦禅斥曰:“子系中山狼!”

文如其人,字如其人,画如其人,大抵是对的,但不绝——上面三位即为实例。




涂之人995


文如其人,字如其人大家经常说,画如其人很少听说。意思是大体一致的,就是夸人文章好,书法好,绘画水平高。属于溢美之词,没什么含金量。月淡风青认为,诗文字画只是一种技能,和人品没什么必然的联系。

作文、写字、画画,只是一种技能,无关人品。

(据传是严嵩写的“六必居”)

文如其人是夸人,没见过有人夸严嵩的青词文如其人的,因为青词本来就是糊弄鬼的,明世宗朱厚熜好道,严嵩青词就写的好。经常和笔墨打交道,还到处题词,严嵩是进士出身,字好是基本功。卖油翁说过一句话,挺有道理:“唯手熟尔。”文、字、画,会留下本人的独特标志,但那只是一个习惯,和人品扯不上关系。有人喜欢画完画在上面扎个洞,有人画画喜欢在颜料上留下自己的体液,有人作文时喜欢油滑的笔调。这仅仅是个人特色。

总有人把文、字、画和人品扯上关系。

(秦桧的字)

柳公权说:‘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是为了让唐穆宗李恒干人事儿。“秦体字”改叫“宋体字”是为了不被秦桧的人品恶心到。本来只是字的事儿,可是大家都觉得是人品的事儿。没办法,自从孔子说了个“名正言顺”的词儿,大家都觉得好有道理,并且努力的在各种适宜或不适宜的场合使用它。尤其是历来的文人,好像特别关注这方面的事儿,并尽力撮合。

没有文、字、画传世的人品怎么办?

中国历史和外国历史一样,注重突出的是大人物,芸芸众生也就是一个集体名词。尤其是没有文、字、画传世的平头百姓。三不朽中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大人物立德,立功有人歌功颂德,扬长避短。最不济,文人墨客可以著书立说,播扬后世。除了士之外,农工商中,就没有人品好的?这太荒谬了!《儒林外史》末尾的那四位高士,大家可还记得?

归根结底,这些所谓的"文、字、画如其人"的说辞,不过是一些拍马逢迎的人的一种花活罢了。


月淡风青


所谓文如其人、字如其人和画如其人,通常的理解是说通过一篇文章、一幅字或画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品格与作者本人的思想品格是一致的,但这句话并不是绝对的。一个人的思想品性并不能全部在他的作品中表现出来,就拿“文如其人“来举例说明吧:

文如其人的正面人物:苏轼

苏轼,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为人豪放率真,生性旷达,刚直不阿,为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曾三次被贬,甚至成为“乌台诗案”的主要被害人物。苏轼一生坎坷起伏,在贬地疏浚淤湖,开除葑田举办学堂,为民某福,穷困之时以种田为生,研究美食为乐,不悲观消极,豁达面对;在显达时对打压过自己的王安石也并不怀以私恨,光明磊落,主张正义。

苏轼的文章,散文《赤壁赋》怀古忧今、《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率性达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乐观积极,《江城子·密州出猎》狂放不羁,这些词赋 很好的表现了作者豪放豁达忧国忧民的思想品格。那首《江城子.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可谓是情深意重,真正的文如其人。

再来看反面人物:李绅

李绅,字公垂,唐朝人士,人可能不怎么为人所知,但他的代表作《悯农》二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却是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的经典诗篇。这两首诗深刻反应了底层农民苦难生活。如果以文识人,那么这李绅就是一个清正廉明、勤政爱民的人,但实际上的李绅又是怎样一种人呢?

《云溪友议》中记载:李绅发迹之后,有人名叫李元,辈份相当于李绅的叔叔,此人想要巴结李绅,便主动降低辈分,称自己为“弟”、为“侄”,李绅都不高兴,直到李元称自己为“孙子”,李绅才勉强接受。另有一姓崔的巡官,有一次特地来拜访李绅,刚在旅馆住下,家中仆人便与一个市民发生争斗。李绅在得知是宣州馆驿崔巡官的仆人后,竟将那仆人和市民都处以极刑,并下令把崔巡官抓来,说:“过去我曾认识你,既然来到这里,为何不来相见?”崔巡官连忙叩头谢罪,可李绅还是把他绑起来,打了20杖。

此外,李绅还草菅人命,一手制造了冤案“吴湘案”: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年),扬州江都县尉吴湘被人举报贪污公款、强娶民女。节度使李绅立即将吴湘逮捕下狱,判以死刑。但此案经朝庭调查后发现,吴湘贪赃属实,但款项不多,强娶民女之事则不实,所以罪不至死。但李绅却一意孤行,强行将吴湘送上了断头台。

以上只列举一例,人不如文的人还有很多,现代社会的诗人顾城, 他的诗歌在文坛上轰动一时,其诗歌影响了无数人。可结果呢?却一夫享二女,连自己的亲生孩子都不要,最后竟然将自己的妻子杀害。

钱钟书曾说过:以文观人,自古所难。又说:所言之物,可以饰伪:巨奸为忧国语,热中人作冰雪文。所以要想真正了解认识一个人,光看他的文章是不够的,还要看他的对人的态度和处事风骨,不能被几篇“伪文”所蒙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