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別弄錯了!這幾所大學地址與校名不符

每年在高考填志願的過程中,總有根據校名來擇校的家長和考生。殊不知,有的校名甚至與實際地理位置都並不相符。因此,提醒各位填報時應看準院校的基本信息。


以省份命名卻不在本省


河北工業大學

很多人想當然地認為,河北工業大學當然在河北了!然而,並不是!

近期,短視頻平臺有很多河北籍的考生調侃,河北省唯一一所211工程大學不在河北,在天津!說的就是河北工業大學。而它也是全國唯一一所異地辦學的211大學。

這主要是歷史原因導致的,河北工業大學的前身是北洋工藝學堂,選址在天津東南角貢院,而天津在成為直轄市之前是河北省的省會,所以一些河北的高校均建在天津。

1967年,天津正式成為直轄市,許多原在天津的河北大學紛紛遷往石家莊、保定等地,只剩下為數不多的幾所學校留駐。改革開放後,河北省希望能把河工大遷回河北廊坊,但由於校內有很多超過100年的古蹟等原因,最終特批它可以繼續留在天津。

目前,河北工業大學為教育部與河北省人民政府和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省市部共建大學)。

注意別弄錯了!這幾所大學地址與校名不符

四川外國語大學

四川美術學院

四川外國語大學不在四川,同樣,四川美術學院也不在四川!它們的實際地理位置均在重慶。其原因與河北工業大學相似。

1997年,重慶才獨立為直轄市,在此之前其隸屬於四川省管轄範圍。而早前建立在現重慶市地理位置上的四川外國語大學與四川美術學院還一直保留以原省份名命名的校名。

但與河北工業大學不同的是,雖然兩所學校並未更名,但隸屬關係已徹底歸重慶市人民政府管轄了,屬於徹徹底底的重慶院校。


注意別弄錯了!這幾所大學地址與校名不符

西藏民族大學

隸屬於西藏自治區教育廳的西藏民族大學也不在西藏,而是位於渭水之濱的古都咸陽。

事實上,這同樣屬於歷史遺留問題。1951年,和平解放後的西藏百業待興,根據西藏當時的實際情況,為保存基本力量,培養民族幹部,為今後的民主改革作準備,1957年3月,針對當時西藏的形勢,決定西藏在內地辦學。西藏工委於同年6月開始籌建西藏公學。9月,學校正式定名為“西藏公學”。10月,中央批准將位於陝西省咸陽市的原西北工學院(西北工業大學的太祖)的校址轉交西藏,作為西藏公學的校址。

因此,西藏民族大學是西藏和平解放後黨中央在祖國內地為西藏創辦的第一所高等學校,只是其前身是西藏公學而已。


注意別弄錯了!這幾所大學地址與校名不符

以省份命名卻不在省會城市


按照常理推斷,通常以省份命名的大學一般都會在省會或者原省會城市所在地,比如北京大學在北京、上海大學在上海、遼寧大學在瀋陽等。但是,這其中也有例外。

江蘇大學

江蘇大學不在省會南京,而在鎮江。

其實,鎮江自1929年到解放前,除了抗戰臨時搬遷外都一直是江蘇省省會(南京是直轄市)。而江蘇大學是經教育部批准,由原江蘇理工大學、鎮江醫學院、鎮江師範專科學校合併組建的重點綜合性大學,所以校址在鎮江也合乎情理。

學校的工程學、材料科學、臨床醫學、化學、農業科學、藥理學與毒理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7個學科進入ESI排名全球前1%。

注意別弄錯了!這幾所大學地址與校名不符

河南大學

河南大學不在鄭州在開封,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與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一所綜合性省屬重點大學。

1912年,以林伯襄先生為代表的一批河南教育家,在袁世凱與河南都督張鎮芳支持下,在清代開封國家貢院舊址創辦了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河南大學前身),成為當時中國的三大留學培訓基地之一,與當時的清華學校(清華大學)和上海南洋公學(西安交通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呈三足鼎立的局面。

特色專業:生物學、地理學、應用經濟學、理論經濟學等。


注意別弄錯了!這幾所大學地址與校名不符

河北大學

河北大學位於河北省保定市,不在石家莊。

在上文河北工業大學的介紹中已經解釋了關於河北省管轄區域的變動了。當初,天津成為直轄市之後,許多原在天津的河北省屬大學紛紛遷往石家莊、保定等地。1970年,河北大學遷址保定,僅在天津馬場道74號設河北大學留守處,河大原校址劃歸天津外國語專科學校(現天津外國語大學)。

特色專業:新聞學、漢語言文學、光學工程、哲學、應用物理學等。


注意別弄錯了!這幾所大學地址與校名不符

補充說明


需要提醒考生的是,在23個省中,有18個省以省份命名了大學(有3所不在省會城市——江蘇大學、河南大學、河北大學),還有5個省沒有直接以省份命名,目前這些大學並不存在:

廣東大學(民國時期曾經有,即著名的中山大學最初的校名);

江西大學(已經併入南昌大學);

福建大學(今福建師範大學主要前身之一);

陝西大學(不存在);

甘肅大學(今蘭州大學前身舊稱之一)。


注意別弄錯了!這幾所大學地址與校名不符

大學城市的選擇,既關係到考生四年的學習、生活狀態,更關係到未來的就業、薪酬及人脈資源,甚至今後人生的發展軌跡。選擇大學,就要提前瞭解大學,不要單純從校名來評判學校的好壞,搞清楚大學所在地、辦學層次及優勢專業則是最基本的準備工作。多瞭解、多對比,結合考生意願,才能選擇到適合自己的院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