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現在,家庭教育,哪個流派最受歡迎?你怎麼看?

功到自然成💪


你好!很高興在這裡談談我的看法。對於家庭教育的流派我是外行,但是我理解的家庭教育應該由孩子的父母來完成啊,如果有流派有老師的話,那不是屬於社會教育了嗎?其實我覺得,家庭教育主要還是父母的言傳身教,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孩子自小的人格培養周圍環境的影響非常的重要,孩子的行為習慣往往是模仿身邊的大人形成的。父母以身作則,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活學習環境,教育孩子尊敬老人,熱愛勞動,禮貌待人,講究衛生,熱愛生活,熱愛學習,熱愛自然,熱愛鍛鍊,善待動物,給孩子的創造一個輕鬆快樂無憂無慮的童年生活,對孩子今後的健康成長才會更加有利。


丹尼老郭


最受歡迎的家庭教育當屬李玫瑾的心理教育

總觀近10幾年的家庭教育流派,我認為最受歡迎的應屬李玫瑾的心理教育。

這個“最”字是因為比較而得出來的。下面我就來具體比較一下。

2000年我接觸到武漢大學馮德全的早教方案,用到自己孩子身上,有不錯的效果。但是他是針對0-3歲的,3歲以後的就得換了。所以這個教育有階段性,顯然不是最受歡迎的,尤其是孩子大了 就不知道這個教育,或者用不到這個教育。

2007年學習賞識教育,周宏的賞識教育,使我耳目一新。與歐陽維建老師一起在廈門推廣了一年,學校和家長們反響不錯。我也用到自己孩子身上,起到不錯的效果。按照心理學家馬斯洛的思想,每個人都是渴望被鼓勵的。這個賞識教育不過時,而且一直有用。但是隨著不斷學習,發現推廣起來,並不能得到大家的歡迎。不是大家最受歡迎的,所以沒有辦法當成事業做。而且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 ,還是顯得有點蒼白,不夠深刻。

2008年接觸到的國學教育,臺灣師大的王財貴教授,全球推廣國學第一人。來到大陸演講,我和他接觸兩次,並帶著孩子配合他做了一個節目。發現國學教育不錯,也可以推廣,但是大家對經典的閱讀太少,推廣起來難度大,經濟效果不明顯。後來深圳賴國全的讀經國學機加入,也只是曇花一現。這個教育好,但是不接地氣,可以看出整個國學教育是好的,長久的,但是對老百姓而言並不是最受歡迎的。

最後盤點一下接下來的各種教育 ,簡單點評一下。董進宇博士的八大工具,針對高端家庭好一點。心理學家東子的快樂教育是個案教育。武漢庫金會的最管用的家庭教育是家長全程跟蹤,並懂教育才可以。北京開發大學的王光宏的給工具,給方法教育,聖仁谷詹會元的秘籍教育,陳武民的夢想教育,這三個各有特色,需要花錢學習,屬於繼續深入瞭解的教育。他們都在按照各自的渠道進行推廣。但是都不是目前大家津津樂道的,最受歡迎的教育。可能是要交學費的原因,也可能是他們推廣的方式和普及程度決定的。

其他的比如李世傑的百分策略,以及由以上教育派生出來的分支機構,起的名字五花八門,顯然是無法成為最受歡迎的,因為出師無名啊。

李玫瑾教授的家庭教育當屬是最受歡迎的。

第一,她根據少年犯罪心理學以及大量的案例總結出來的理論,更有說服力。

第二,80集免費視頻足夠大家學習,省錢 ,省時,省力。

第三,語言通俗易懂,分析透徹,推廣力度大。關鍵是免費。

綜上所述,目前最受歡迎的家庭教育是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的家庭教育。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如有說到哪家教育有失偏薄 ,敬請各位批評指正。


麻城偉


  •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教育有了更深層的考慮。家庭教育的發展方向,出路在那裡?什麼樣的家庭教育算完美的流派?最受歡迎?筆者認為只要是適合自己的就是好方法。不要跟風。

01、家庭千差萬別,生活環境不同。中西方文化不同,家庭教育方法和流派只能借鑑,不能複製和照搬。

比如,中產以上家庭,他們有財力和物力培養孩子,孩子壓力小。容易培養下一代完整獨立的人格,孩子多數也能成才。他們對孩子進行的是“精英”教育。

02、普通家庭。

父母有一定文化,有遠見的,他們會盡自己最大努力,教育孩子。在家庭教育中,大致分三種:傳統型,放養型,混合型。

傳統家庭教育:孩子聽父母的話,自己也努力。父慈子孝,父母給孩子樹立了人生座標。

放養型教育:發展好了,孩子能獨擋一面,自主自立性強;發展不好,孩子和父母“代溝深”,也有可能在社會上走歪了。

混合型:父母給予孩子寬鬆的家庭教育環境,大方向給孩子掌控,孩子自我提升空間大。現在大多數家庭教育都是混合型。西方的教育方法,不能照搬過來。因為文化底蘊不同。就像土壤不同,適合種植的植物也有區別。

03、特殊家庭。

他們家庭教育也容易走偏。單親家庭,重組家庭,不和諧家庭,父母有不良嗜好家庭,容易出“問題孩子”。當然了這些家庭也有教育成功的典範,只是“滄海一粟”。

筆者覺得讓下一代“飛翔”,得給他們一片天空;讓他們自強不息,首先他們要有那個生活底蘊。


星辰燦爛


這個問題提的特別好。毋庸置疑,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因而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重視,至於你提出的家庭教育流派問題說說自己的建議,供參考。

一、家庭教育應該因才施教,量體裁衣。

最近流行很多國外家庭教育的模式和理念,其中有一定的道理,我們可以借鑑,但是不能生搬硬套,畢竟國情差異很大。

在國內,每個孩子成長的家庭環境和條件不盡相同,而且孩子的先天條件也千差萬別,因而要根據孩子的自身具體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教育方案,一人一案,精準教育。

二、家長應該擔負起家庭教育的主體責任。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的終身老師;家長是孩子的啟蒙老師,也是終身導師。因而家長要學習家庭教育的基本理念和教育方法,不能盲目地把家庭教育委託給什麼機構去做,那就失去了家庭教育的意義,這是家長不可推卸的責任。

三、釐清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關係。

孩子的成長成才,主要與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密切相關。整個社會是孩子教育的大環境,國家出臺了許多營造社會環境育人的各項措施。

那麼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是什麼關係呢?從教育的主要功能看,家庭教育主要擔負成人教育,學校教育主要擔負成才教育。二者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但是,目前很多家長和老師把這個功能整反了,錯誤地認為學校既要進行成才教育也要進行成人教育,孩子出了問題家長和社會一味聲討學校,學校也是有口難辯,苦不堪言。

另外,本該做成人教育的家長卻擔負起了成才教育的任務,天天報補習班,輔導班,忙的不亦樂乎。

希望家校合作,分清責任,站好位置,共同做好孩子成人成才教育。


工匠大咖


說起這個,滿腹滄桑,打翻心裡五味罐似。

經常看到一些當紅歌星,美美的,帥帥的,酷酷的,彈著鋼琴,拔弄吉它,羨慕死,這麼年輕,怎麼什麼都會啊。

崇拜的一個著名體壇運動員,三高也就罷了,竟然用純正流利英語接受採訪,心酸心酸的,這叫旁邊人怎麼活哩。

他們上央視開講了,訪談到最多感恩最多,都是小時候父母嚴格要求,堅持某方面興趣愛好,做他們的朋友談心交流,吃過受過很多苦和痛,也失去一些童年樂趣,但不會埋怨只會銘記。

現實中,我們都會說,明明可以靠顏值吃飯你竟還這麼努力。從小在家庭中品德品質培養,三觀的樹立督導,先苦後甜,人上人苦中苦,中華傳統教育訓誡對育人成才,仍然很重要很必要。

記得音樂大師劉歡,曾感嘆對自己的女兒教育的後悔和不足,盲目追求西式教育,富養散教,自由隨性,什麼都會點知道點,什麼都不精什麼都半途而止。

家庭教育是啟蒙教育,中式教育是能力品質的塑造教育。

皮鞭捱餓辱罵體罰,是傳統教育的軟肋和誤區,現在小孩子問題多多,憂慮多多,不尊重別人自我狂大,手機與遊戲誘惑,不吃苦又懶惰,叛逆期提前,早戀又物質攀比,等等。

怎麼樣的素質教育快樂教育,才是最優化最上佳最全面的,還有待望子成龍家長們探索,討論。





朕乜慵慵



很讚歎題主對家庭教育的重視。

“至要無過教子”,您對家庭教育的重視,

這是孩子的福分、也是家庭的福祉。

家庭教育可分西方教育和中國家庭教育,

在此,我們具體探討一下中國家庭教育



01 什麼是教育

教育的定義:

  • 從廣義上是包括社會上一切能夠幫助、影響人身心發展的社會活動,統稱為教育。

  • 狹義的教育特指學校的教育活動。
  • 按照這樣的定義,我們不妨把教育分類為: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

那麼這三者既是有所區別,同時又互相交融,並不能夠完全區分開來。

而人類社會又是以家庭為基本組成單位,所以家庭教育貫穿一個人的一生,對一個人身心的發展成長最為重要。而這三者的教育完全在一具家庭當中都得到體現。

  • 今天我們就以家庭教育例來進行探討。



02 什麼是家庭教育

  • 家庭,即是在以若干個體以血緣關係或婚姻關係組成的最基本的社會共同生活體。

  • 家庭教育,即是家庭中年長成員對年幼成員的一系列教育活動,包括生活習慣與技能、文化知識的學習掌握、倫常道德的養成、社交禮儀的學習等綜合方面的傳授與教導,從而達到年幼成員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03教育的流派、代表人物及其教育理念(部分節選)

  • 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孔子被中國後人尊稱為“大成至聖”,可見得孔老夫子對中國儒家文化的大貢獻以及在中國文化中所佔重要的地位。孔子非常重視教育,把教育、人口、財富看作是立國的三大要素。門下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倡導因材施教,有教無類。

  • 心學創始人王陽明。理念:知行合一。
  • 近代教育家陶行知。理念:生活既教育,社會主義既學校,教學做合一。
  • 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家庭教育從胎教就開始,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中的重中之重,家庭父母要重身教大過言教。
  • 讀經教育王財貴先生。大量讀誦經典
  • 伏羲教育吳鴻清教授。以人為本的素質教育;教人倫,順人性,終生受益。
  • 傳統文化教育蔡禮旭老師。幸福人生,首倡以《弟子規》為教育基礎
  • 傳統文化教育陳大惠老師。好父母是學出來的,好孩子都是教出來的,好習慣都培養出來的,好成績都是幫出來的,好溝通都是聽出來的。
  • 普明教育江洪波老師。解決一切人類問題的根本還是人。好事是人做出來的,壞事也是人做出來的;好人是教出來的,壞人也是教出來的;解決人的問題則在於教育!

  • 專制型教育。普通商人蕭百佑對於子女教育,要求子女絕對服從家長,採用極其嚴厲的體罰式教育,平時學習生少出現微小差錯,動輒就以棍棒相加。這樣教育方式是否引起社會輿論的高度關注。曾因此被稱為“狼爸”


04 家庭教育的根本目的

  • 根本目的:

讓孩子一是要有福報,二是要有智慧。

《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讓孩子明理,而後止於至善。

  • 具體細分:

讓孩子樹立正確的“三觀”。

讓孩子養成優秀的人格品德。

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語言能力

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讓孩子掌握必需的生活技能。

讓孩子擁有一定的文化素養。

  • 達到的目標:

身體健康,

心情愉悅,

學業有成,

家庭幸福,

事業成功,

子孫興旺發達。

以上僅代表筆者觀點,


書香居


我感覺是認知心理學派。

認知心理學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的認知心理學是指凡是研究人的認識過程的,都屬於認知心理學,而目前西方心理學界通常所指的認知心理學,是指狹義的認知心理學,也就是所謂的信息加工心理學,它是指用信息加工的觀點和術語,通過與計算機相類比,模擬、驗證等方法來研究人的認知過程,認為人的認知過程就是信息的接受、編碼,貯存、交換、操作、檢索、提取和使用的過程,並將這一過程歸納為四種系統模式:即感知系統、記憶系統、控制系統和反應系統。強調人已有的知識和知識結構對他的行為和當前的認知活動起決定作用。其最重大的成果是在記憶和思維領域的突破性研究。





幽幽會


家庭教育個人比較認可寫《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的尹建莉的家庭教育觀,她的女兒從小品學兼優,16歲參加高考,取得了超過當年清華錄取線22分的優異成績。

我在學科輔導機構做過,很多家長都為孩子的成績很頭痛,我覺得尹建莉老師在家庭教育中的觀點特別適合現在的家長。

1、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應該選擇孩子感興趣的書或者故事小說這種有趣的書。

在我們機構補課的很多孩子的閱讀量都比較小,雖然很多家長都有給孩子買書,但孩子都不會看。因為那些書都是家長選擇的,是家長覺得看了對提升孩子的成績有幫助,卻從來沒想過孩子對這個書是否感興趣。

買書應該讓孩子自己選擇,讓他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就好,不一定要對提升成績有幫助,可以選擇故事類或小說這種看起來比較有趣的書。

2、對孩子多一點包容,不要對孩子發脾氣。

孩子在比較小的時候,表達能力會比較差,只能通過發脾氣哭鬧來博取家長的關注。孩子哭鬧時要冷靜,耐心的問孩子為什麼發脾氣,找到孩子哭鬧的真正原因,多和孩子溝通。

3、要讓孩子知道學習是自己的事

孩子如果完不成作業,不要對孩子發火,讓她自己去完成作業,而家長該幹嘛就幹嘛,不要給孩子太大的負擔,要讓孩子明白學習是他自己的事,讓他自覺的寫作業,對自己做的事負責。其實每個孩子都是愛面子的,作業不能完成,會被老師批評,他也是不喜歡遇到這樣的事。家長應該告訴孩子,學習是他自己的事,要為自己的事負責。我媽媽從小也是告訴我學習是我自己的事,很少管我的學習,但我的成績還可以,雖然不是特別好,但我會自覺學習。





心悅情感天地


家庭教育不是流派問題,而是貼地氣的問題,也就是通俗易懂的分析!

從身邊朋友中分析有以下幾種類型:

1.父母不作為型:完全交給老人,先不說在外打工沒在身邊的,就說在身邊的,忙著打牌,應酬,工作,就是沒時間放下身段和孩子平視世界的去溝通,(就是從孩子小時蹲下來,共同的角度看孩子的世界,找到共同話題感),所有教育問題讓老人承擔,所以教出來的孩子,霸道(長輩的派頭),任性(固執),自私(隔代親寵的唯我獨尊),有好的習慣也不輕易表達!

2.單親型:有父母在身邊,但只有一個人在管孩子,還一方就是缺失的愛……

比如:父親(母親)說,有你一個人管就行了,我可管不了,我幫不了,我很累,我文化低……總之好多借口,就是逃避責任!

總之:父愛如山,對事物比較理性影響孩子的決斷力,執行力,社會責任感!

母愛感性:讓孩子學會愛人,愛家,愛社會,感恩將來擁有的一卻!

這些跟學歷無關,跟錢也無關,跟父母付出有關,言傳身教很有關係!

3.跟風型:也就是要面子,苦孩子,特長路上熬的苦……等到長大了就有叛逆期了,大學畢業後更是無所畏懼,書給您讀完了,找不到工作怪不得我,錢少不幹,太累不幹,太髒不幹,太遠更不幹……您養我吧!

所以流派不重要:夫妻雙方溝通很重要,達成一致,齊心協力克服生活中的困難很重要,不要因為你我這一代的拼命掙錢,忙事業,忙資產,忙應酬毀了下一代的幸福!

中國有句俗語:緣是天定,份是人為,財是天定,運是人為!

希望經歷了2020年的疫情時期,願所有的父母對孩子的方式有所改變,祝您好運!


瑛瑛健康養生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關注孩子成長是個永恆的問題,國內的教育流派基本都是繼承發揚國外的幾大家庭教育理念。關於教育流派主要有:

一、梅森的家庭教育法,她的觀點是培養孩子獨立性,培養孩子的發現可能性和能力。主張從習慣、思想和環境三個方面著手教育孩子。這和中國先哲孔孟的教育思想有異曲同工之處。

二、卡爾的全能教育。強調早期教育,關注兒童心理健康。在重視挖掘孩子先天才能的同時,強調對孩子後天有針對性的培養。

三、斯特納的自然教育。最重要的觀點是促使孩子走向成功的七大基石:遺傳,環境,健康,個性,知識,健康,雄心,鼓勵。強調順著孩子的特徵去教育孩子,不要依照個人意願去約束孩子,要發揮孩子氣質的天然優勢。

綜上所述,教育孩子最基礎的原則是溝通,引導,耐心。在確保孩子健康成長的基礎上,引導孩子發展其先天優勢。在孩子遇到問題時,有耐心地疏導孩子的情緒,促使其情商智商全面發展。

以上是我的個人總結,歡迎大家留言評論,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