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还需要追赶,苹果也搞大动作,A股毫米波产业链一览

大家都知道5G目前是中国的华为最牛,但是最近任正非说出了一个事实,他表示,美国5G上判断失误才导致落后,不是美国真正输给华为,而是选择时押错宝了,华为押的是厘米波,美国押的是毫米波。这也难怪任总不断的提醒自己人,和美国的竞争一直存在,华为可能立刻死掉,大家试想一下未来的5G如果选择的毫米波那么华为的困难将是巨大,可能是灾难,而且目前也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加大力度发展毫米波,因为这也是未来的方向,今天我们也结合这个方向发掘下相关机会。

毫米波是未来通信的大方向

任正非则说过6G的毫米波发射范围太短,因此构建一个6G网很困难,而且是十年以后的事了,但是这也是说出了未来的方向。

从带宽来看,6GHz频段以下的LTE最大可用带宽仅为100MHz,这意味着数据速率最高只能满足1Gbps的下行,但毫米波频段移动应用最大带宽达到了400MHz,传输速度达到10Gbps甚至更多。

华为还需要追赶,苹果也搞大动作,A股毫米波产业链一览

其次,从频谱资源看,毫米波频段更为丰富。前期通信领域的快速发展,使得30GHz内的频谱资源几乎快消耗殆尽,几乎全球运营商都正在面临频谱资源短缺问题,LTE与5G的冲突愈发明显。

最重要的就是,毫米波技术是未来卫星通信的一个重点,以空联网(IoS)为例,其利用中低轨卫星网实现全球无死角高速覆盖,正在成为继物联网之后的一个新的研究热点,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开始规划和部署高速空联网。未来为了支撑如此高的吞吐率和吉比特每秒量级的数据传输,大带宽的毫米波通信技术成为首选,而且这方面特斯拉已经开始实施了,联想最近市场的特斯拉汽车概念的炒作,未来这块个概念的空间还是有的。

苹果加码毫米波

3日有消息称,台积电拿到了苹果5G天线封装订单,而且专门针对5G毫米波系统集成,这目前是最准确的苹果上毫米波的证据。

另外,最近美国专利商标局公布了一项苹果关于使用多个毫米波天线的Apple Watch 5G通信专利,该专利申请指出,毫米波电路可以使用毫米波与外部设备(例如,诸如蜂窝电话,计算机,可穿戴设备,无线接入点或基站等的外部无线通信设备)执行双向通信。

华为还需要追赶,苹果也搞大动作,A股毫米波产业链一览

A股产业链机会

和而泰

子公司铖昌科技掌握微波毫米波核心技术,在微波毫米波射频T/R芯片方面拥有自主设计、研发等核心竞争力,在该领域除极少数国防重点院所之外唯一掌握该项技术的民营企业,也是唯一在相关领域承担重大国家专项研发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铖昌科技是目前国内唯一有能力规模量产模拟相控阵雷达T/R芯片组件的民营企业,且公司是唯一能够量产第二代相控阵芯片的国内公司。

铖昌依托自身在IC领域的核心技术能力,攻克了模拟相控阵雷达T/R芯片组件核心技术问题,有效解决了模拟相控阵雷达T/R 芯片组件小型化和高成本问题,使有源相控阵雷达在我国大规模推广应用成为现实,铖昌科技的创始人郁教授是铖昌科技的首席科学家,多个国家重大专项和电子领域专家组组长。

华为还需要追赶,苹果也搞大动作,A股毫米波产业链一览

铖昌科技的主要T/R组件包括GaAs功率放大器芯片、GaAs低噪声放大器芯片、GaAs多功能芯片、CMOS多功能芯片、数控移相器芯片、数控衰减器芯片以及GaN宽带大功率芯片等。公司TR组件已经批量应用于军用相控阵雷达相关型号的装备上。

环旭电子

封装天线(AiP)是针对毫米波应用的主流方案,今年三星S105G版本已经搭载高通的AiP组件,明年苹果5G手机将大概率搭载面向毫米波的AiP。目前单颗AiP价格在20美金的水平,单机将搭载2-3颗AiP,虽然未来规模效应将显著降低成本,但结合市场需求量,AiP新增市场将成为毫米波商用条线的投资亮点。

AiP产品包括射频芯片以及被动元 器件,并通过SiP技术进行封装,预期该环节的成本占比接近30-40%。 环旭电子作为SiP龙头企业,将受益于AiP商用。

华正新材

毫米波(30—300GHz)决定覆铜板基材必须是高频覆铜板才能满足频段要求,毫米波需要更多的宏基站,进而加大高频高速覆铜板的需求;MassiveMIMO技术的引入,意味着天线振子、馈电网络系统将使用更多的高频覆铜板。其中侧天线单元数量将达到32/64/128/256根或更多,将刺激高频覆铜板需求加速释放。

华为目前已经拜托对美国供应商的依赖,主动削减从Rogers购买高频材料,给予华正新材、中英科技等能够生产对标Rogers的厂商国产替代的空间。

金发科技

毫米波频段内介电常数低、损耗小,在110GHz的全部射频范围能保持恒定的介电常数,LCP在5G高频时代有望取代聚酰亚胺(PI)成为天线主流基材,目前全球LCP产能7.6万吨/年,80%集中在美日两国,公司现有3000吨LCP产能,已进入国内主要客户供应链,在建3000吨LCP材料预计2020年8月投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