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权修改乒乓球比赛规则中的一条,你会修改哪一条?为什么?

骑士3980


乒乓球比赛的规则虽然不如足球如此纷繁复杂,但是乒乓球的规则也是多种多样,毕竟一项比赛想要更好的呈现在观众面前,还是有一定的规则限制,如果现在的乒乓球比赛,要是改一条规则的话,我觉得应该将比分再往上调一下。

其实很多朋友对于发球擦网有不同意见,现在的比赛规则,如果发球擦网,会重发,于是很多球迷表示,能否发球擦网之后继续打,我想应该是不可能的,因为专业乒乓球员的技术能力,高的让你超乎想象,如果擦网之后继续打,往往发球会决定胜负,因为球员都会苦练发球擦网,当球擦网之后,球会直接落到球台与网最近的地方,这让对手根本无法接球。所以发球擦网规则肯定不能修改。

第二还有人会说,发球遮挡,针对目前发球遮挡,球迷也看到,国际乒联已经启用了鹰眼,来防止擦边和遮挡的一些判罚,主要针对遮挡,因为擦边球很少出现,再说出现之后,很多人都会看到。所以发球遮挡就会在鹰眼下无处遁形。

如果取消发球遮挡的话,那么发球将会占据更大优势,有的时候,发球遮挡,对方无法判断来球是上旋或下旋,判断不出长球和短球,所以接发球失误会很多,目前直接吃发球的就非常多,所以,发球遮挡取消,恐怕也不可能。

最有可能的是将比分往上调一下。T2联赛钻石站,我们可以看到,在24分钟内如果无法分出胜负,就需要在随后启用5分制,这是一种快餐形式,在电光火石之间,一场比赛也很快会结束,这不利于球迷的观赏,想要看具有观赏性的比赛,还是要看正常的11分制。

不过我觉得11分制,还是无法发挥球员的实力,毕竟11分制太少,6分之后,球员都开始讲究心理战术,21分又太长,这样会让球员非常疲劳而得不到休息时间,而最好的分数应该在16分,15平之后,直接一球定胜负,没有领先两分一说。

这样不仅可以让球员充分的打好比赛,而且还避免过分疲劳,观赏性也大大增加。我觉得16分制应该是一个不错的规则。


老乐说球


我会修改胶皮只许用反胶!😂

这个有可能有点自私,但是对于业余的来说,长胶真的是恶梦!有些人谈到长胶直接就说“恶心”就是为了赢

我身边也有一些长胶朋友,他们去打球,很难找到练球的朋友,第一别人不想和他打,这种打打就把自己打懵逼了,第二他自己也知道,长胶不好练!

所以我这个朋友每次练球的时候用反胶,打比赛的时候用长胶,他也跟我说,用长胶就是为了赢比赛!

我每次打长胶,真的特别难受,特别是程度不一样的长胶,让我想发疯,几乎想要摔拍子!几度都不想打了,当年慢慢适应一种程度打法的长胶时,又碰到另一个就完全懵了!

所以我个人自私的想法😂😂大家都玩反胶



小滕乒乓


直接上答案:如果我有权修改乒乓球比赛规则中的一条,我会修改发球遮挡这一条。

先来看看现有的发球规则,其中一条是这样规定的:从抛球开始到发球动作结束,整个过程不能被发球员身体或衣服的任何部分挡住。

这个规则看似非常合理,实则存在很大的问题。反手发球还好说,因为在发球动作上基本不牵扯身体的太多参与。但是正手发球很难实现目前规则---全过程都不能遮挡。

众所周知,专业运动员对于发球的弧线控制非常有讲究,为了能尽可能的压低弧线,他们会降低身体重心来控制出球弧线,在正手发球过程中,从头部到上部躯体很可能会出现“无意识”遮挡。但是他们会有一个共同的约定:在触球瞬间不会进行遮挡,会让裁判或者对方运动员看到发球的旋转性质。

第六人觉得只要接触球的那一刹那不进行遮挡就OK了!其他的动作都带有迷惑性或者欺骗性。例如马琳在发转不转发球时,在触球前和触球后都有配合很多花里胡哨的“假动作”来干扰对手的判断。

但是专业队也有个判断旋转的秘籍,那就是我什么都不看,就盯你触球的那一刻,根据拍型、发力方向、触球位置(球体和球拍)等来进行判断,经过专业训练一般都会看的很准。这也是专业队很少吃发球的重要原因。

因此,在正手发球的过程中,只要运动员不是刻意进行身体遮挡,而且做到了触球瞬间不遮挡,我觉得就是合理的发球。单纯的规定:发球整个过程不能被发球员身体或衣服的任何部分挡住,有点不切合实际,而且还违背了人体的发力机制。大家觉得呢?

以上是我的回答,认可请转发,期待您的点赞和关注。有不同看法?欢迎下方留言讨论。


国球第六人


听说过一个民间的业余比赛,第一名奖金是10万元;不分年龄段,老中青混但每个档让四分。我所在的城市有一名进过国家二队的球手退役多年,进入了决赛,决赛对手是前国家队队员某某,年龄相差20岁以上,让8分。

11分制让8分吗?这怎么打?

不是,是15分制。

所以看到这个问题后,我首先想到的是21、11分制的问题。11分制有些太短了,虽然使得比赛更激烈、紧张,但并不能完全反映运动员的水平。21分显然是有些拖沓冗长了,所以15分制该是最合适的。不过我很快就否定了这个想法:现在在日本人的撺掇下,国际乒联恨不得把比赛都要改成5分制了,15分制更是不可能的!为啥?充分反映实力的比赛,当然还是中国乒乓实力最强,悬念更小了。所以改成15分制是不太可能的,当然,这却是我的最想改的一条。

第二个想法是关于奥运会单打名额。当然这一点并非是“比赛规则”,但却是我以为最应该改的。四年一届的奥运会每个协会单打只能报两名,对于中国球员来说,是一件非常残忍和痛苦的事情,有不少中国球员为了能够参加奥运会不惜走“曲线救国”之路,而有不少极其优秀的选手因为名额问题,很早成名却至今未能登陆奥运单打舞台。比如刘诗雯,比如许昕。刘诗雯明年极有希望上单打,许昕却或许终生会留下遗憾。

如果能修改,重新恢复至三名,甚至四名,有何不可?奥运会现在的影响力已经在下降,还人为地设置这样那样的框框,还为了打压某些国家的项目垄断而如何如何,有什么意义呢?

不过,我知道这种修改的可能更不可能。奥运会单打,不仅没有增加的可能,没准下届都会减成一个!


微乒乓


乒乓球桌太矮了。1米8以上的人打乒乓球,要想会拉球,全都半蹲着,弯着腰拉,太费劲了。拉一回球腿酸的很。现在人类的平均身高都提高了,乒乓球桌的高度始终不变。很多小孩小的时候打乒乓球,等长大长高了都不爱打乒乓球了。现在球馆都变成老年俱乐部了。即使有年轻人打球,大部分都是个子不高的。


用户8547765707798


我主张使用直径42㎜的乒乓球来比赛,其好处如下:

1 、乒球增大后,其速度、旋转均有所降低,这样来回球就会增加,比赛就更具有观赏性。

2 、乒球增大变慢后,人高马大的白人黑人,就能有空调整姿势,发挥出身高臂长的力量优势;这样,他们的成绩就会提升,乒乓奖牌在世界的分布,也就相对均衡了。

3 、乒球增大后,学球的难度就会相对降低;这样,乒乓运动就会为更多的国家、更多的民众所喜爱,有利于其蓬勃发展,增进人们的健康!这也是国际乒联的期望。

有人问:“乒球增大,有利于欧美,那我们的金牌不会减少吗?”我答:“为了乒乓运动的发展壮大,我们还是舍小家顾大家吧!”


乒乓球804


很简单,一个是乒乓球大小的规则,直接音响亚洲系列球员的战绩,亚洲乒乓球员以快准狠为风格,在乒乓球变大之后,在力的作用下,球速变慢,

哦,第二个是无遮挡发球,我们中国有许多个优秀的乒乓球员,是直拍系,哦,直拍器的优点是前三派的威胁性,当个无遮挡发球,让直拍系的前三排基本毫无威胁

这两个规则随便改一个中国的胜利都会大幅度提高


老章体育日常


第一是修改发球擦网算有效。原因是不论正式比赛和球友交流,经常说不清楚擦不擦网,裁判多了很多工作,又容易吵架。我们组织过擦网有效的比赛,根本不会有啥问题。擦网也能接过去,对比赛没影响。排球原来也是擦网重发,现在擦网有效,对比赛没影响。第二是修改双打发球位置,原来都是在台右边发球,应该改成右左右左轮换发球。不然左手接发球占很大便宜。


客观正义公正


不管什么规则,只要是合理的,人性化的,遵循客观规律的开展竞技体育精神才是正道,国乒能获得乒乓球比赛霸主地位,说明国乒对乒乓球贡献付出的太多太多,国际乒联和其他某乒乓球协会不是把脑筋用在怎样提高乒乓球技术的发展上,而是合起伙来限制乒乓球发展,针对乒乓球强国经常改规则,这样既不利于乒乓球发展,又不利于其他协会乒乓球的技术提高,因为乒乓球是个技术活,中国的乒乓球技术底蕴深厚,中国的乒乓球文化博大精深,即便国际乒联频繁的改规则,但比赛场上所有比赛也只能是一套规则,所以面对同一套规则,中国乒乓球的适应能力和适应速度也是超越其他乒乓球协会的。所以,奉劝国际乒联和某乒乓球协会,不要再投机取巧了,静下心来练技术研究技术吧,只有技术过硬才是正道。回到题上,如果让我修改,我觉得乒乓球改规则可以,但必须是一个奥运周期一修改(也可以不修改),必须在每届奥运会结束之后的一个月内公布修改结果,一旦公布,决不能再修改,直到下一届奥运会结束后才能再次修改。


淡定看节目


所有球类运动最属乒乓球不规范 1使用的工具,没做到统一,直握,横握 拍子大小不一,使用的胶皮五花八门。打球时的规则不清晰,咋抛球的都有,又有故意遮挡,半遮挡的,真是乱七八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