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筆當成毛筆寫,是硬筆書法技法革新的重要途徑之一

硬筆字的剛健挺勁,常見諸許多名家之手。在硬筆字剛剛流行的上世紀前半葉,文人寫鋼筆字,只是當成文字書寫的工具,並未真正升格為書法的高度,實用性以及使用簡便是其第一大特性——攜帶方便,書寫方便,只需要很小的紙張,只需像自來水一樣把儲墨管儲上墨水,就可以隨時隨地的書寫文字,寫詩,寫信,寫文,簽名,或者是起草辦公用文。

硬筆當成毛筆寫,是硬筆書法技法革新的重要途徑之一

隨著鋼筆(自來水筆)的快速普及以及受眾的劇增,鋼筆書法應運而生。就像歷史是由人民創造的一樣,人民群眾創造了硬筆書法。只不過,那時的硬筆書法還很小眾,還引不起世人的廣泛關注。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以龐中華先生為代表的硬筆書法家們,把鋼筆書法推廣為一個全民運動,硬筆書法才算真正走上書法藝術的舞臺。

書藝在人不在筆,再好的筆,不放到擅寫的人手中,只是一個蘆筒與畜毛組成的道具。因此,真正的書法藝術,藏蓄在工具之外的人手裡、心裡、書法技藝養成上。從這個角度而言,硬筆作為書寫工具之一,硬筆書法則是當之無愧的書法。

老一輩硬筆書法家們有一個顯著的藝術特徵,那就是把硬筆字的剛直挺勁詮釋得很好,硬筆嘛,就是要寫得乾淨利落、精神十足。但是,隨著硬筆書法逐漸走深走實,單純的剛直挺勁、形體規矩已經無法滿足大眾對硬筆書法藝術的期許與夢想。再一味的循著剛直挺勁的硬筆書風走下去,想有大的突破也很難,於是,硬筆書寫的技法特徵悄悄發生了深刻變化。

硬筆當成毛筆寫,是硬筆書法技法革新的重要途徑之一

隨著硬筆書寫工具的創新改進,書寫技法的不斷拓展,肥瘦相間的線條,變生奇怪的結體相繼出現了。有的硬筆書法家從技法角度摸索出軟硬共用的方法途徑,硬筆當成毛筆寫如今已不是問題,在網絡現代硬筆書法圈隨處可見。

有人對硬筆當成毛筆寫嗤之以鼻,說硬筆就寫硬筆唄,寫啥毛筆字。其實這種看法是比較片面狹礙的。古人能以柔軟的毛筆去寫刀削斧劈的碑書,今人也同樣可以用硬筆去寫溫潤柔媚的書法,異曲同工之妙是也。

從如今硬筆書法的發展態勢來看,由新生事物逐漸走向成熟,理論框架愈加系統,審美空間日漸宏闊,硬筆書法技法層面的改革創新已勢在必行。對硬筆書法來說,這是一件極好的事情,因為創新才是藝術的生命之源。

方正飽滿的結體,豐潤變化的線條,逐漸成為新硬筆書法的顯著特徵。硬筆當成毛筆寫,一定可以再生新的藝術氣息。硬筆求軟的過程,本身就是書寫技法習慣的突破,會總結摸索出新的書寫規律。硬筆當成毛筆寫,是取古法習古人的康莊大道,會給硬筆書法提供廣闊深厚的術底蘊與養料,同時也能防止硬筆書法趨俗趨醜趨邪。

硬筆當成毛筆寫,是硬筆書法技法革新的重要途徑之一

抱庸淺談。插圖為抱庸習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