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都認可的簡單動作,做起來羞羞的,卻能通任督經脈治百病


中西醫都認可的簡單動作,做起來羞羞的,卻能通任督經脈治百病


中醫總說“不通則痛”,通的是經絡氣血,其中任脈和督脈是很重要的兩條經脈,對全身經脈之氣運行起著主導作用。氣功有個功法叫轉周天,小周天的修煉就是以打通任督二脈形成的前後循環為目的,達到強生除百病的目的。有個很簡單的動作叫“撮穀道”,撮是聚攏的意思,穀道是古代對肛門的稱呼,就是常說的提肛運動,對於任督二脈的氣血運行起著很好的調節作用。

中西醫都認可的簡單動作,做起來羞羞的,卻能通任督經脈治百病


聽起來做這個動作有點羞羞的,感覺和養生治病沒啥關係,怎麼就能起這麼大作用?其實長期做這個動作的好處,中西醫都已經得出明確的結論,中醫認為撮穀道可保持任脈督脈通暢不淤阻,調節全身氣血陰陽,可強身健體治百病。現代醫學認為,提肛運動能調節神經系統,促進肛腸部位血液循環,可治療多種肛腸疾病。

下面就從中西角度分別來說一下這個動作的作用:

中西醫都認可的簡單動作,做起來羞羞的,卻能通任督經脈治百病

中醫來說,撮穀道最主要的作用是刺激肛門旁邊的會陰穴,位置在肛門和生殖器的連線中點,任脈、督脈、衝脈都出於會陰。人體前陰後陽,所以任脈屬陰,督脈屬陽,任脈是“陰經之海”,督脈是“陽經之海”,而衝脈是“十二經之海”,所以會陰是極其重要的穴位,也是治療男科婦科的要穴。但是會陰穴的位置比較私密,在日常保健和疾病治療時不方便使用。所以通過撮穀道刺激會陰,可以調節全身的氣血陰陽,使全身經脈通順,起到陰陽平衡治百病的作用。

中西醫都認可的簡單動作,做起來羞羞的,卻能通任督經脈治百病


此外督脈主生殖,所以腎陽足不足和督脈通不通關係很大。督脈循行的線路從會陰沿著脊椎一直向上到頭頂,督脈不通引起的疾病從上到下特別多,肛門的位置剛好在督脈上,而它卻是一個“洞”,當做撮穀道運動時肛門閉合,能使督脈氣血運行更通暢無阻。還能刺激到附近的長強穴和腰俞穴,對強腎固精也有很好的效果,很多遺精的人,靠睡覺前做撮穀道這一個動作就治好了。


現代醫學來說,提肛運動對於疾病的治療和預防也有詳細的描述,主要作用有以下幾個:

中西醫都認可的簡單動作,做起來羞羞的,卻能通任督經脈治百病

1、預防痔瘡

久坐不動的人肛管周圍的血液得不到流通,容易淤積在血管內得痔瘡。提肛運動能夠鍛鍊肛門處肌肉,促進肛門處血液循環,對於預防和緩解痔瘡發作都有明顯效果。

2、緩解便秘

引起便秘的原因很多,但症狀都是有便意又解不出來。提肛運動通過節奏性運動刺激腸壁神經末梢,還可以促進腸蠕動,可以讓人產生便意幫助排便,對於便秘有一定預防和治療效果。

中西醫都認可的簡單動作,做起來羞羞的,卻能通任督經脈治百病

對於男性來說還有這2個好處:

尿路感染會引起前列腺炎,會有尿頻、尿急、尿痛的症狀,通過提收肛門加速會陰部血液循環,使前列腺充血減輕緩解炎症;上了歲數的男性或多或少存在排尿障礙問題,多由前列腺增生引起,多做提肛運動能提升前列腺功能,有效緩解前列腺增生的症狀。

提升性功能

在性生活中,男性骨盆,尾骨和恥骨處的肌肉群是重要支撐力,經常做提肛運動可以鍛鍊到盆骨,尾骨和恥骨肌肉群,提高持久能力。

中西醫都認可的簡單動作,做起來羞羞的,卻能通任督經脈治百病

女性來說也有2個好處:

預防婦科病

女性骨盆處的血液循環不暢會引起多種婦科病,多做提肛運動促進骨盆處血液循環能預防婦科病,提高性生活質量。

緩解尿失禁

絕經後的中老年婦女有很多會有尿失禁的現象,雖不是大問題,但對生活帶來諸多尷尬和不便。主要原因是雌激素分泌下降,盆底肌肉和結締組織受損,引起尿液不由自主地流出來。做提肛運動可以刺激盆底肌肉,增加肌肉對尿道阻擋作用,約束尿失禁現象,對產後尿失禁同樣有康復作用。


動作要領


中西醫都認可的簡單動作,做起來羞羞的,卻能通任督經脈治百病


先放鬆全身,舌抵上顎,勻速吸氣的同時上提(不是縮緊)肛門,保持5秒左右後緩緩呼氣,同時放鬆肛門和全身。重複這個動作10-20次為一組,每天做3-5組即可。

動作要領是呼吸和提放同時進行,過程中要保持一定的力度和時間;然後一定要舌抵上顎,練過氣功的都知道,這個動作是搭通任督二脈的橋樑。

撮穀道雖然部位私密但很隱蔽,隨時都能做,工作坐著,休息躺著,乘地鐵站著都可以進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