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城永樂宮


芮城永樂宮

永樂宮於元代定宗貴由二年(公元1247年)動工興建,元代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竣工,施工期達110多年。元中統三年(1261)擴為“大純陽萬壽宮”。

1959年至1964年間,三門峽水庫的修建使得永樂宮位於庫區淹沒區,被整體搬遷至芮城縣城北郊的龍泉村附近,距離原址20公里許。現存的永樂宮主要建築為一門三殿,一門為龍虎殿,也就是無極門,三殿為三清殿、純陽殿、重陽殿。

芮城永樂宮


芮城永樂宮


芮城永樂宮


芮城永樂宮


芮城永樂宮


芮城永樂宮


芮城永樂宮


芮城永樂宮


芮城永樂宮


芮城永樂宮


芮城永樂宮


芮城永樂宮


芮城永樂宮


芮城永樂宮

永樂宮由南向北依次排列著宮門、無極門、三清殿、純陽殿和重陽殿。在建築總體佈局上,東西兩面不設配殿等附屬建築物,在建築結構上,使用了宋代“營造法式”和遼、金時期的“減柱法”。三清殿三清殿又稱無極殿,是供“太清、玉屬、上清元始天尊”的神堂,為永樂宮的主殿。面闊七間,深四間,八架椽,單簷五脊頂。前簷中央五間和後簷明間均為隔扇門,其餘為牆。北中三間設神壇,其上供奉道教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太上老君,合稱為三清。殿內四壁滿布壁畫,壁畫高4.26米,全長94.68米,面積達403.34平方米,畫面上共有人物286個。重陽殿重陽殿是為供奉道教全真派首領王重陽及其弟子“七真人”的殿宇。殿內出採用連環畫形式描述了王重陽從降生到得道度化“七真人”成道的故事。 永樂宮純陽殿純陽殿(又名混成殿、呂祖殿),殿寬五間,進深三間,八架椽,上覆單梁九脊琉璃屋頂。殿北部一間四柱神壇,前簷明次間與後簷明間皆為隔扇門,餘為牆面。神壇上原為呂洞賓塑像,現已殘毀。扇面牆後為《鍾離權度呂洞賓圖》,高3.7米,面積16平方米。永樂宮壁畫永樂宮的壁畫滿布在四座大殿內,壁畫總面積達960平方米。《朝元圖》描繪的是群仙朝謁元始天尊的情景:青龍、白虎兩神為前導,南極長壽仙翁和西王母等八個主神的四周,簇擁了雷公、電母、各方星宿神及龍、蛇、猴等多位神君,另有武將、力士、玉女在旁侍奉,全圖近300個神仙朝著同一個方向行進,形成了一道朝聖的洪流。在用色上,採用了傳統的重彩勾填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