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不是萬能,但確實在撼動我們的“飯碗”,鐵打的都沒用

​​隨著幣市的降溫,人們對於區塊鏈開始有了理性思考:暴跌的根本原因在於90%的人走不出這個定律,也發現區塊鏈大範圍的落地應用還存在一些問題:區塊鏈6大挑戰,確實也不像很多“拉盤人”口中所說的那樣是“萬能的存在”。但是,這不妨礙人們相信

區塊鏈是本世紀一項偉大的革命性技術,在未來“前途無量”。因為任何變革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況且,我們已經看到一些可以與區塊鏈技術無縫銜接的行業項目開始率先落地:區塊鏈已在13個行業賦能實體經濟。

有些人表示:那麼多人成天把區塊鏈革命、顛覆掛在嘴邊,但是面對不明真相的群眾們,卻很少有人能真正接地氣地舉例說清楚區塊鏈到底怎麼革命,革誰的命,怎麼產生價值,將會顛覆哪些行業。今天大白就來扒一扒那些與大家生活息息相關,有可能最早被區塊鏈技術影響的行業“飯碗”。


區塊鏈不是萬能,但確實在撼動我們的“飯碗”,鐵打的都沒用


一、最容易受區塊鏈技術影響的行業“飯碗”

1、首當其衝的銀行與金融業

如果你經常留意區塊鏈領域新聞,你一定會發現,在最積極參與區塊鏈佈局的企業機構中,除了互聯網科技業就是金融業了。我們看到:在2017年安永第十一份中國上市銀行年度分析報告中指出,41家上市銀行中有35家在年報裡提到了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佈局;在一份區塊鏈專利報告中,很多區塊鏈項目專利申請都來自金融業。


區塊鏈不是萬能,但確實在撼動我們的“飯碗”,鐵打的都沒用


那麼,銀行為何一改往日的高傲姿態,對區塊鏈技術如此熱衷和關注呢?其實,除了區塊鏈技術與銀行業有著天然的契合外,還因為銀行剛剛吃過一次“鉅虧”。2014年,馬雲拋出“銀行不改變,我們就改變銀行”的豪言後,我們逐漸覺察到,昔日高傲的巨頭也不得不痛苦地低下了頭。

這一次,金融巨頭們不會等著別人來顛覆,而是選擇積極擁抱革命,主動革命比被動顛覆要明智得多。近幾年,隨著金融科技的飛速發展,我們目睹了傳統銀行業一輪又一輪的裁員潮。大量的銀行櫃員和客服被智能機器替代,一個一個網點被改造成無人銀行。


區塊鏈不是萬能,但確實在撼動我們的“飯碗”,鐵打的都沒用


若區塊鏈技術可以低成本解決傳統銀行業的交易信任問題,直接省去大量交易流程和記錄保存等中間環節,那麼負責信任保障和中間環節的大量工作人員,將何去何從?

2、無奈的“鐵飯碗”

說起“鐵飯碗”,很多人第一時間就想到了工作安逸的公務員,很多人削尖了腦袋想進入公務員的隊伍。


區塊鏈不是萬能,但確實在撼動我們的“飯碗”,鐵打的都沒用


實際上,公務員並沒有外界想象的那麼輕鬆。近年來,一些報道表示:公務員,特別是一些基層公務員,壓力越來越大。各地逐漸開始施行淘汰制,鐵飯碗也逐漸出現動搖跡象。


區塊鏈不是萬能,但確實在撼動我們的“飯碗”,鐵打的都沒用


區塊鏈從入門到精通,請關注微信訂閱號BC大陸圈:bccontinent360

當前,區塊鏈已上升至國家戰略的高度。各地政府、科研機構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培養自己的區塊鏈人才,開展深入的科研活動。那麼,這些政府機構主導開發的科研成果與技術,首先會應用實踐到哪裡呢?肯定是政務。目前,我們已經看到許多國家開始利用區塊鏈技術進行電子政務改造,我國也已經在雄安新區進行“區塊鏈+電子政務”的落地示範。

區塊鏈改造下的電子政務,充分利用區塊鏈技術的特點,免去大量中間環節和人力物力,讓電子政務系統的成本更低;大量節點的分佈式系統更安全;大量流程自動處理不用人工反覆核對,大大提高效率。同時,政務處理過程中涉及的資金流轉透明可追溯,可以很好地避免貪腐。

什麼是革命,革命就是把原本必需的東西給顛覆掉,從而創造更大的價值。所以說,未來有些人可能會失去“鐵飯碗”。


分享到:


相關文章: